下125米深水航道一期工程抛石专项方案内容摘要:

0 3 八月初三 0012 台风 44000 4 八月初二 0216 台风 57500 5 七月初 三 7413 台风 46500 根据 2020 年 3 月、 7 月, 2020 年 10 月和 2020 年 3 月水文测验期间各临时潮位站资料统计。 工程河段自上而下,洪、枯季潮位均逐渐减小,潮差增大,但涨落潮历时沿程变化不大。 洪季时高低潮位均大于枯季,但潮差则小于枯季时。 毕业设计 10 表 27 各站潮汐特征值统计表(枯季) 观测日期: 2020 年 3 月 30 日~ 4 月 10 日 潮位站 潮位 (m) 平均 (m) 涨潮潮差 (m) 落潮潮差 (m) 平均涨落潮历时 (h min) 最高 最低 高潮位 低潮位 潮位 最大 最小 平均 最大 最小 平均 涨潮 落潮 五干河 4:21 8:02 营船港 2 4:18 8:05 七干河 4:19 8:04 汇丰码头 4:26 7:58 徐六泾 4:29 7:54 白茆 4:37 7:46 崇头 4:22 8:01 崇西 4:33 7:50 杨林 4:13 8:10 吴淞口 4:45 7:38 表 28 各站潮汐特征值统计表(洪季) 观测日期: 2020 年 7 月 3 日~ 7 月 16 日 潮位站 潮位 (m) 平均 (m) 潮差 (m) 平均涨落潮历时 (h min) 最高 最低 高潮位 低潮位 潮位 最大 最小 平均 涨潮 落潮 天生港 4:00 8:28 五干河 3:53 8:35 营船港 4:16 8:13 望虞河 4:02 8:26 汇丰码头 4:08 8:20 徐六泾 4:11 8:16 白茆 4:21 8:07 崇头 4:12 8:13 新建闸 4:17 8:10 荡茜口 4:14 8:12 杨林 4:07 8:21 毕业设计 11 表 29 各站潮汐特征值统计表( 2020 年 10 月) 观测日期: 2020 年 10 月 3 日~ 10 月 13 日 潮位站 潮位 (m) 平均 (m) 涨潮潮差 (m) 落潮潮差 (m) 平均涨落潮历时 (h min) 最高 最低 高潮位 低潮位 潮位 潮差 最大 最小 平均 最大 最小 平均 涨潮 落潮 天生港 4:20 8:07 五干河 4:17 8:09 营船港 4:18 8:09 七干河 4:21 8:05 汇丰码站 4:26 8:00 望虞河 4:14 8:12 徐六泾 4:28 7:59 白茆 4:42 7:45 崇头 4:34 7:52 崇西 4:40 7:46 荡茜 4:46 7:40 杨林 4:18 8:09 吴淞 4:45 7:41 毕业设计 12 表 210 各站潮汐特征值统计表( 2020 年 3 月) 观测日期: 2020 年 3 月 6 日~ 3 月 19 日 潮位站 潮位 (m) 平均 (m) 涨潮潮差 (m) 落潮潮差 (m) 平均涨落潮历时 (h min) 最高 最低 高潮位 低潮位 潮位 潮差 最大 最小 平均 最大 最小 平均 涨潮 落潮 如皋港 3:50 8:38 碾砣港 6:40 10:47 天生港 4:10 8:17 姚港 4:15 8:13 营船港 4:14 8:14 汇丰码头 4:23 8:05 崇头站 4:19 8:08 青龙港 3:03 9:23 江阴 3:45 8:43 太字港 3:54 8:34 一干河 4:06 8:22 西界港 4:09 8:19 五干河 4:11 8:17 六干河 4:15 8:13 七干河 4:13 8:15 望虞河 4:09 8:20 徐六泾站 4:25 8:03 白茆站 4:29 7:58 杨林站 4:15 8:13 ③ 泥沙 a、流域来沙 根据大通站实测资料, 1950~ 2020 年间平均输沙量约为 亿 t,年输沙量自 1985 年以来呈明显的减小趋势, 1950~ 1985 年大通站的年平均输沙量约 亿 t, 1986~ 2020 年约 亿 t,三峡截流蓄水后大通沙量进一步下降 2020~ 2020约 亿 t, 2020 年特枯水文年最小,年输沙量为 亿 t,创下历 史新低。 毕业设计 13 0123456781950 1955 1960 1965 1970 1975 1980 1985 1990 1995 2020 2020 2020年输沙量(亿t)3 . 4 0 亿t4 . 7 0 亿t1 . 4 3 亿t3 . 8 4 亿t 图 大通站的年输沙量变化( 1950~ 2020 年) 表 211 表 大通站近年年输沙量 年份 2020 2020 2020 2020 2020 2020 2020 2020 2020 2020~ 2020 平均 年输沙量 (亿 t) 从多年月平均输沙率看,输沙量主要集中在洪季 5~ 10 月间,占全年比例约80%。 b、工程水域实测含沙量 根据水文测验资料,本工程河段的含沙量整体较小。 洪季含沙量大 于枯季,大潮含沙量大于小潮。 枯季涨落潮期间含沙量基本相近,洪季落潮含沙量则大于涨潮含沙量。 地震 通州沙~白茆沙水道地震活动不强,主要受构造活动控制,频度低,强度弱。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GB183062020),通州沙~白茆沙水道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 ,相应的地震基本烈度为 Ⅵ 度。 工程地质 根据招标文件提供的地质资料显示,本区域土层以砂层为主,影响结构稳定的土层主要是表层的淤泥层、淤泥混砂层和其下的砂层,表层的淤泥质土层厚度为 ~ 6m不等,且力学指标较差,第二及第 三层土质可作为堤坝结构的持力层。 地质资料参照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完成的本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通州沙河段整治建筑物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2020 年 11 月) ”,施工中要对 毕业设计 14 照不同堤段的地质土层,考虑施工方案和预留沉降量。 表 212 土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推荐值 单元土体名称 及编号 通州沙整治区 天然 重度 kN/m3 直剪 (快剪) 直剪(固块) 三轴 (CU) 标准贯入击数 C(kPa) Ф(度 ) C(kPa) Ф(度 ) C(kPa) Ф(度 ) N(击 ) ① 淤泥质粉质粘土 14 10 16 15 20 20 2 ① 1 淤泥 10 10 12 13 ① 2 粉细砂 6 18 5 22 3 ② 粉细砂 5 20 5 25 6 ③ 粉细砂 5 23 5 26 12 ③ 1 粉细砂 5 28 5 30 17 ③ 2 淤泥质粉质粘土 14 10 34 14 7 ③ 3 粉土 10 25 15 28 8 ④ 粉质粘土 19 15 21 19 12 ④ 1 粉细砂 5 28 5 30 19 ④ 2 淤泥质粉质粘土 16 13 18 19 7 ④ 3 粉土 18 23 14 25 11 ⑤ 粉质粘土 25 18 25 21 14 已有工程设施 桥梁、管线 本水道内已建有苏通长江公路大桥,主跨 1088m,主通航孔通航净高 62m、净宽 891m,能满足 5 万吨级集装箱货轮和 万吨级船队通行。 自 1998 年大洪水以来,由于通州沙与狼山沙左缘持续冲刷后退,主流右移,新开沙相应淤长,致使通州沙东、西水道汇流点下移、右摆,而桥 区主流南移,受徐六泾节点导流作用,水流流向北偏,与桥轴线法向交角略有加大。 本水道内目前未建设跨江缆线,也无规划新建桥梁及过江设施。 主要引排水口门 工程河段南岸设置有众多通江口门且均有涵闸控制,承担着沿岸引排水与内 毕业设计 15 河航运等功能,详见下表。 表 213 工程河段涵闸现状情况表 涵闸名称 孔数 净宽( m) 设计高程( m) 设计流量( m3/s) 闸顶板 闸底板 引水 排水 南 岸 三干河节制闸 3 4+6+4 四干河节制闸 1 10 48 五干河节制闸 3 3+6+3 90 六干河节制闸 1 10 七干河节制闸 3 4+6+4 110 福山闸 1 12 186 崔浦闸 1 6 望虞河闸 6 86 375 海洋泾闸 1 6 常浒河闸 3 6+12+6 288 徐六泾闸 1 8 金泾塘闸 1 8 0 116 白茆闸 5 82+12+82 517 345 七浦塘闸 3 5+8+5 267 225 杨林闸 3 5+10+5 192 220 浏河闸 19 +17+ 950 北 岸 九圩港闸 40 540 2 1560 1350 通吕运河南通闸 23 423 3 1370 1190 营船港闸 3 83 240 团结闸 1 8 70 75 新江海河闸 3 10+12+10 313 410 立新闸 1 6 51 新建河闸 3 3+8+3 0 堤防工程 建国以来,江苏省、上海市各级政府对长江的防洪工作十分重视,不断进行江堤海塘的加固、边坡防护及治坍保滩等工程建设。 1998 年大洪水后,两省(市)又开展了大规模 的江堤达标建设,截至到 2020 年年底,沿江江堤均已达到 “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 ”标准。 目前南岸堤顶高程为 ~ ,北岸堤顶高程为~ ,崇明县洲堤堤顶高程为 ~ ,在堤顶外侧均设有高度约~ 、宽度约 ~ 的钢筋混凝土防浪墙。 同时,为抵御水流的冲刷和风暴潮的侵蚀,沿江两岸兴建了大量护岸保滩工程,主要包括北岸水下岸坡抛石护岸,通州、海门的丁坝护岸工程,崇明岛沿岸 毕业设计 16 护岸抛石堤和丁坝及南岸的各类护岸工程等。 其中,崇明岛西北端崇头~新建闸下游近 10km 的岸线 有护滩丁坝 22 座,丁坝之间为护滩抛石顺坝,基本沿 +等高线布置,高度约。 工程河段大量堤防、护岸工程的实施大大提高了河槽边界稳定性。 港口现状 本工程河段(太仓荡茜闸至南通天生港区)北岸有南通港天生、狼山、南通、任港、富民、江海、通海等 7 个港区。 南岸有苏州港常熟港区和太仓港区的新泾、鹿河作业区。 常熟港区金泾塘、铁黄沙作业区的建设,为当地钢材、纸浆、木材等特色外贸物资转运中心建设提供了支撑。 太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