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设备配置技术课程标准内容摘要:

务的关系 此次学习任务是构建 楼宇网络 的第二个任务,是第一个任务的扩展, 构建 DHCP 服务器是后面构建多园区网络的 基础。 学生基础 学生应有较好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知识; 学生会查阅网络相关的技术标准 ; 学生应能进行交换机的基本配置 ; 学生应能进行 windows 2020 的基本操作 ; DHCP 服务的基本知识; 学习目标 学生完成此项 目后, 学生 描述 DHCP 的工作原理;能进行 DHCP 服务器配置、 能进行 DHCP 服务中继的配置、能配置 DHCP 服务功能使用户能自动获取 IP 地址。 学习内容 主要学习内容有 DHCP 服务工作原理、交换机 DHCP 服务器功能配置、交换机 DHCP 中继功能配置、 windows 2020 DHCP 服务器配置。 教学条件 师资:具有网络组建与维护的实际经验,能够胜任一体化课程教学 教学环境:网络实训机房 教学组织形式 参观学习、一体化教学、小组学习、个体独立学习 教学流程与活动 一、布置任务 在原楼宇网络基础 上,配置 DHCP 功能实现用户自动获取 IP地址。 二、信息资讯 综合办公大楼的基本资料如楼层平面图、部门数量与分布、每个部门 PC 数量等 综合布线资料如线路走向图、机柜位置、通讯介质类型等; 网络拓扑结构图、 IP 地址分配表。 交换机、路由器的安装手册、命令手册等; 三、任务实施 通过现场的参观或查阅资料了解大楼 的布局、人员数量、机器数量等; 通过用户交流或查阅资料了解 大楼 的综合布线情况如线路走向图、机柜位置、通讯介质类型等; 学生进行方案的设计、完成拓扑图绘制与 IP 地址表制作; 学生分组安成交换 机 、服务器等的安装 ; 学生分组完成交换机 的基本配置,实现全网互通 ; (参见项目一的配置) 14 学生分组完成 windows 2020 DHCP 服务器的配置 学生分组 完成三层交换机 DHCP 服务中继功能配置; 通过配置计算机自动获取 IP 地址 进行测试。 分组进行汇报与评价 四、评价反馈 围绕个人在任务完成过程中“主要特色”、“不足之处”、“注意事项”与“改进措施”开展个人自评。 在个人自评的基础上,针对任务完成质量开展小组自评和互评。 教师结合实际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和工作经验点评各组完成任务情况。 评价表 名称 班级 姓名 学号 日期 年 月 日 评价 指标 评价要素 评价方式 权重 得分 自评 小组 评价 教师 评价 社会能力 遵守实验室规定及课堂纪律; 出勤情况和纪律; 能够独立思考,按照要求进行操作; 团队合作精神; 表达与会话能力。 专业能力 能描述 DHCP 的工作原理。 能进行交换机的 DHCP 服务器配置; 能进行 windows server DHCP服务器的配置; 能配置 DHCP 服务功能使用户能自动获取 IP 地址 15 方法能力 学习能力 收集处理信息 创新精神 具有较为全面严谨的思维能力并能条理明晰表述成文。 总分 教师签名: 项目三 构建多园区网络 任务 1: 用静态路由构建园区网 学 习任务设计 专业名称 计算机网络技术 一体化课程 网络设备配置技术 项目 用静态路由构建园区网 学时 10 工作情况描述 某职业学校原来有教学办公网与实习工厂网,两个网络间没有实现互连,教学资源不能实现共享,现在学校统一购置了教学办公网络平台后,要求将教学办公网络与实习工厂网络连接起来 ,实现资源共享。 学习任务描述 要实现不同区域网络之间的互连互通,需要使用三层设备连接不同区域的网络。 路由器与交换机是连接不同区域网络实现网络互连的重要设备。 通过路由器或三层交换机将 校园的 三个区域网络连接起来后,可以通过配置静态路由技术,实现不同区域网络间通信。 与其他学习任务的关系 此次学习任务是构建 多园区网络 的第 一 个任务, 构建楼宇网络的扩展 , 与后面动态路由实现构建多园区网络与实现园区网上网的基础。 学生基础 学生应有较好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知识; 学生会查阅网络相关的技术标准 ; 学生应能进行 交换机的基本配置 ; 学 生应能进行路由器的基本配置 ; 静态路由与园区网基本知识; 学习目标 学生完成此项目后, 完成校园网的结构设计、能够熟练的制定IP 地址规划表、能够配置静态路由实现校园网连通。 学习内容 主要学习内容有 了解园区网设计、 IP 地址与子网划分、校园网IP 地址规划、静态路由的配置。 教学条 师资:具有网络组建与维护的实际经验,能够胜任一体化课程教 16 件 学 教学环境:网络实训机房 教学组织形式 参观学习、一体化教学、小组学习、个体独立学习 教学流程与活动 一、布置任务 将学校的办公 网、教学网与实习工厂网络连接起来,形成多园区网络。 二、信息资讯 学校的建筑 平面图、部门数量与分布、每个部门 PC 数量等 综合布线资料如线路走向图、机柜位置、通讯介质类型等; 网络拓结构图、 IP 地址分配表。 交换机、路由器的安装手册、命令手册等; 三、任务实施 教师进行学生分组、带领学生进行校园参观; 查阅学校资料了解建筑平面图、部门数量及位量、 PC 数量等; 查阅综合布线资料如线路走向图、机柜位置、 通讯介质类 型等; 学生进行方案的设计、完成拓扑图绘制与 IP 地址表 规划 制作; 学生分组安成交换机、 服务器等的安装; 学生分组完成接入层交换机配置; 学生分组完成汇聚层交换机配置; 学生分组完成核心层交换机配置; 配置计算机的 IP 地址并使用测试命令或工具进行测试; 分组进行汇报与评价 四、评价反馈 围绕个人在任务完成过程中“主要特色”、“不足之处”、“注意事项”与“改进措施”开展个人自评。 在个人自评的基础上,针对任务完成质量开展小组自评和互评。 教师结合实际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和工作经验点评各组完成任务情况。 评价表 名称 班级 姓名 学号 日期 年 月 日 17 评价 指标 评 价要素 评价方式 权重 得分 自评 小组 评价 教师 评价 社会能力 遵守实验室规定及课堂纪律; 出勤情况和纪律; 能够独立思考,按照要求进行操作; 团队合作精神; 表达与会话能力。 专业能力 能描述三层交换机的工作原理; 能够描述生成树协议原理。 能进行三层交换机的配置 能进行交换机间端口聚合的配置 能进行快速生成树的配置 能使用三层交换机组建楼宇网络 方法能力 学习能力 收集处理信息 创新精神 具有较为 全面严谨的思维能力并能条理明晰表述成文。 总分 教师签名: 项目三 构建多园区网络 任务 2:用动态路由构建园区网 学 习任务设计 专业名称 计算机网络技术 一体化课程 网络设备配置技术 项目 用动态路由构建园区网 学时 8 工作情况描述 为方便南校区教师的网上办公,满足同学们网上学习的要求,学校决定在 原有的北校区网络基础上,用适当的技术把学生宿舍网与南 18 校区网络连接 来,形成多园区网络,实现整个校园网计算机能相互通信。 学习任务描述 由于校网内的设备越来越多, 网络环境 变得越 来越复杂 , 网络管理员 难以全面地了解整个网络的 拓扑结构 ;当网络的拓扑结构和链路状态发生变化时, 路由器 中的静态路由信息需要 大范围地调整,工作的难度和复杂程度非常高 , 此时校园网已 不宜采用静态路由 ,应在核心设备上配置动态路由技术实现不同区域网络之间的连通。 与其他学习任务的关系 此次学习任务是构建多园区网络的第 二 个任务, 是前一个任务扩展,是 后面实现 多 园区 网连接因特网 的基础。 学生基础 学生应有较好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知识; 学生会查阅网络相关的技术标准 学生应能进行交换机的基本配置 学 生应能进行路由器的基本配置 学习目标 学生完成此项目后, 能 描述 动态路由协议 ;能描述 RIP 动态路由协议原理;能描述 OSPF 动态路由协议原 理;能配置 RIP/OSPF 路由协议 实现校园网连通。 学习内容 主要学习内容有 了解动态路由协议、距离向量路由协议原理、链路状态路由协议原理、 RIP 路由配置、掌握 OSPF 路由配置。 教学条件 师资:具有网络组建与维护的实际经验,能够胜任一体化课程教学 教学环境:网络实训机房 教学组织形式 参观学习、一体化教学、小组学习、个体独立学习 教学流程与活动 一、布置任务 采用动态路由协议 将学校的 宿舍网 、 北校区 网 络 与 南校区 网络连接起来,形成多园区网络。 二、信息资讯 学校的建筑平面图、部门数量与分 布、每个部门 PC 数量等 综合布线资料如线路走向图、机柜位置、通讯介质类型等; 网络 拓扑 结构图、 IP 地址分配表。 交换机、路由器的安装手册、命令手册等; 动态路由与园区网的基本知识等; 三、任务实施 教师进行学生分组、带领学生进行校园参观; 查阅学校资料了解建筑平面图、部门数量及位量、 PC 数量等; 查阅综合布线资料如线路走向图、机柜位置、 通讯介质类 型 19 等; 学生进行方案的设计、完成拓扑图绘制与 IP 地址表规划制作; 学生分组安成交换 机、路由器等设备 的安装; 学生分组完成 北校区网络配置; 学生分组完 成学生宿舍网络配置; 学分分组完成南校区网络配置; 学生分组完成动态路由协议配置; 配置计算机的 IP 地址并使用测试命令或工具进行测试; 1 分组进行汇报与评价 四、评价反馈 围绕个人在任务完成过程中“主要特色”、“不足之处”、“注意事项”与“改进措施”开展个人自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