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度“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表本科-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内容摘要:

710055) 研究方向 结构工程、 土木工程建造与管理 2⑷ 2 教学 情况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 (不超过五门);承担的实践性教学(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 /论文, 学生总人数);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及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 /奖 励(不超过五项) ;主编的规划教材( 不超过五项 ) : ( 1)土木工程施工, 本科生 专业基础课,周学时 6; 5届,学生总人数 300人; ( 2)工程经济与项目管理,本科生专业基础课,周学时 4; 5届,学生总数 420人; ( 3)工程概预算,本科生专业基础课,周学时 4; 3届,学生总人数 180人; ( 4)公路工程定额与概预算, 本科生 专业基础课,周学时 4; 2届, 60人。 : ( 1)每年指导本科土木工程专业生产实习 15人、 6周,近五年累计 5 15人; ( 2)每年指导本科土 木工程专业施工课程设计 30人、 2周,近五年累计 5 30人; ( 3)指导土木工程专业施工方向毕业设计 9人、 3周 , 近五年累计 3 9人; : ( 1)“工程经济与项目管理”精品课程建设,土木工程学院, ~ ,负责人; ( 2)施工部分毕业设计先行课程的教学内容改进,土木工程学院, ~ ,负责人; : ( 1) 省属高校专业课双语教学的现状及对策分析,高教探索增刊, ,1 /奖 励: ( 1) 2020年获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坛新秀”称号; ( 2) 2020年获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毕业设计优秀指导教师; : ( 1) 《土木工程施工组织》,冶金工业出版社, 13 2⑷ 3 学术 研究 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 (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 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 /奖励(含奖项名称、 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 ( 1)高层建筑绿色施工的成本分析及控制 , 陕西省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省自然科学基金委, 20202020,负责人; ( 2)旧工业建筑再利用的项目管理模式研究,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省教育厅,20202020,负责人; ( 3)旧工业建筑再利用项目的后评价研究,校人才基金,西建大, 20202020负责人 ( 4)旧工业建筑(群)再生利用的系统研究,西安市建委, ~ ,主要参加者; ( 5)冶金建设行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开发研究,中国冶金建设协会, ~,主要 参加者 . : ( 1)城市旧工业厂区改建项目及其价值分析, 建筑经济, 第一作者 , ( 2)集对分析理论在路面性能预测中的应用,中外公路, 第一作者 , ( 3)基于多目标决策的养护资金分配优化模型及应用,公路工程, 第一作者, ( 4)城区工业旧址改造项目的管理界面分析,建筑经济 (增刊) , 第一作者, 课程类别: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14 3. 教学队伍情况 31 人员 构成 (含外 聘教师) 姓名 性别 出生 年月 职称 学科专业 在教学中承担的工作 胡长明 男 教授 土木工程 总负责,主持课程建设 李慧民 男 教授 土木工程 课程主讲 ,教材编写 蒋红妍 女 副教授 土木工程 课程主讲、 建立试题库 赵 平 女 教授 土木工程 课程主讲、课件开发 王建平 男 教授 土木工程 课程主讲、课件开发 王士川 男 教授 土木工程 专题讲座 ,教材主审 赵 楠 男 讲师 土木工程 课件开发、习题库建设 许效民 男 副教授 土木工程 课程讲授、课件开发 徐 雷 男 副教授 土木工程 课程讲授、课件开发 张成中 男 副教授 土木工程 课程讲授、课件开发 武 乾 男 副教授 工程管理 课程讲授、课件开发 樊胜军 男 讲师 工程管理 课件开发、习题库建设 陈 旭 男 讲师 土木工程 课件开发、习题库建设 黄 莺 女 讲师 工程管理 课件开发、习题 库建设 郭宏竹 女 讲师 土木工程 指导设计和生产实习 刘 波 男 教授级高工 岩土工程 指导设计和生产实习 薛武平 男 高工 土木工程 指导设计和生产实习 孟周济 男 高工 土木工程 指导设计和生产实习 15 32 教学队 伍整体 结构 教学队伍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师资配置情况(含辅导教师或 实验教师与学生的比例) 教学队伍的知识结构涵盖了课程内容 所 涉及的土木工程施工、岩土工程、钢筋混凝土结构、 钢结构、 施工机械、结 构 力学 与材料力学、工程项目管理等多个学科领域;大多数同志参加了《施工技术》、《建筑施工组织》、《土木工程施工》等 教材的编写工作,多名同志还参加了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校本部建设监理工作和东校区旧工业建筑(群)再生利用 示范基地 项目 的工程管理工作,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工程 实践经验。 教学队伍的年龄结构 趋于合理, 中青年教师搭配,专业配备齐全,能够充分发挥中年教师教学经验 丰富、青年教师思想活跃、计算机技能强等特长,能够满足课程建设、 教材编著、教学课件开发、教学方法改革、生产实习、多媒体制作等教学环节的要求。 此外还外聘 了 3名 具有高级专业职称的 工程技术人员作为本科生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和生产实习的指导教师。 教学团队的 学缘结构比较合理,教学师资队伍中有 8名 教师分别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长安大学、太原理工大学 等 知名 学校,其中西北工业大学毕业博士 1名,长安大学毕业博士 1名。 本 课程教学队伍在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和师资 队伍等方面 配置合理,主要成员均获得硕士学位,年龄在 30- 55 岁之间,年富力强; 教学队伍中 现 有教授 4人,教授级高工 1人,副教授 5人,高级工程师 2人,讲师 5人;获博士学位者7人,在读博士生 4人,获硕士学位 16人, 教学梯队 结构 十分 理想 ,本 课程师生比 合理,基本保持在 1:10 水平。 教学团队 一贯 重视 学术 梯队建设, 积极 培养年轻教师 的科研教学技能 , 并 在教学实践中严格要求, 业已 形成 了 一支学术造诣较高,结构合理,年富力强,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 良好 的教师队伍 ,于 2020年度 校级教学团队。 33 教学改 革与研 究 近五年来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成果及其解决的问题(不超过十项) 近五年来,教学团队在本教研室所承担的“土木工程施工”、“工程经济与项目管理”、“工程概预算”、“土木工程概论”等四门土木工程施工与管理系列课程开展了广泛的、积极有效 的教学研究活动,做了大量工作。 承担或正在承担的教改项目: ( 1)“十一五”建设行业人才队伍发展面临形势挑战和对策研究, 2020年建设部项目; ( 2)教育质量标准及其效益的研究,中国成人教育协会项目; ( 3) “建筑工程施工 ”省级精品课程建设, 2020 年 陕西省教育厅重点教改项目; ( 4) 教学 效果 与激励机制 关系之 研究, 2020年陕西省教育厅项目; ( 5)高职高专教育质量标准、教学激励制度及效益研究, 2020 度 陕西省教育厅 项目 ; ( 6)高校办学规模、质量、效益的研究, 2020年陕西省教育厅项目; ( 7)新时期建设 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研究, 2020年建设部教育学会项目 ; ( 8) “土木工程施工 ”校级精品课程建设, 2020 年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重点教改项目; ( 9)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教学示范基地建设, 2020年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项目。 16 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的教改教研论文 : ( 1) 独立学院办学效益理论研究 ,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 ( 2) 论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之辩证关系 , 西安航空 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 3) 职业技术教育中的职业健康安全培训刍议,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 4) 省属高校专业课双语教学的现状及对策分析,高教探索(增刊), ( 5) 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 ( 6) 土木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教学改革初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 (社科版 ), ( 7) 基于社会需求的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探析 , 建筑结构 增刊, ( 8) 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性教学的探讨 , 建筑结构 增刊, ( 9) 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体系的实践与思考, 建筑结构( 增刊 ) , 获得的教学研究表彰 /奖励 : ( 1)《冶金建设工程技术》教材,中国冶金教育学会优秀教材奖一等奖, 2020; ( 2) 全国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系列教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学成果奖三等奖, 2020; ( 3) “土木工程 施工 ”课件制作 , 2020 年中国建设教育协会第二届建筑类多媒体课件大赛二等奖, 2020; ( 4)“ 土木工程建造与管理”获校级教学团队, 2020年 5月 ( 5) 2020 年“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和课程体系重构的研究与实践”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近五年来教学研究成果及其解决的问题: ( 1) 加强精品课程建设 现已将《土木工程施工》 等全部五门本科生课程 成功申报为校级精品课程。 《土木工程施工》是从工程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成果又用于指导工程实践的知识 集合 , 涉及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参观实习、 生产实践、 课程设计等教学环节,才能让学生掌握其知识体系。 该课程建设的目标是:通过本课程的建设使学生能很好的掌握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与施工组织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初步具有从事工程施工与管理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积极 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充分体现专业知识学习和实践应用并重;设计与施工、管理并重;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并重。 ( 2) 教学环节的配套改革 将课堂上难以讲解的内容和学生难理解的内容,制作成多媒体课 件,编写和录制成电教教材或专题录像,以提高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教学团队所有五门本科生课程均制作了全套多媒体 课件, 并制作了 《建筑施工技术》电教教材 ,由清华大学音像出版社 出版。 在讲课过程中增加了国家新版的分部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设计规范、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工程施工定额,《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招标投标管理办法》、 《工程建设项目管理规范》 (GB/T50326)和 17 《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 (GB50500)等的有关内容。 ( 3) 注重教材建设及教师队伍建设 教研室重视教材的建设,较有影响的教材有:谢行皓教授著 , 研究生教材《建筑工程系统仿真》 (科学出版社 ); 冯广渊老师的本科生教材《建筑施工技术》在台湾出版(台北斯坦出版有限公司); 李慧民教授编 , 全国注册结构工程师继续教育教材《土木工程施工技术》 (中国计划出版社 )和全国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培训教材《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 (中国计划出版社 );王士川教授副主编 , 全国高等学校 土木工程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推荐教材《土木工程施工》 (高等教育出版社 ); 王士川教授主编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建筑施工技术》 (冶金工业出版社);李慧民教授主编普通高等教育土建学科专业“十一五”规划教材《工程经济与项目管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等。 我们教学团队 中青年教师 较多 , 对中青年教师的培养一贯是教 师队伍建设 的主线。 主要做法有: 坚持青年教师试讲制度;青年教师 为 教学经验 丰富 的 老 教师助课; 老教授听 评 青年教师 上 课,并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上给予指导;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法活动。 为适应专业调整和增强 教师综合素质的需要,鼓励青年教师攻读 博士 学位 , 积极引进 98 211院校 博士,预留品学兼优的 本校 博士。 ( 4) 完善生产实习 基地 的 建设 近 年随着学校招生 规模 的 扩大 ,在师资 配备相对稳定 的情况下,为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生产实习由原来教师带学生到工地集中实习的单一方式 过渡到教师引导开展 集中实习和 学生自主 分散实习 相结合的 方式, 参与 实习 的 学生 可 根据 自身 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 有条件的可选择 就近 自行 联系实习 单位 进行分散实习。 实习前 学院负责 实习学生统一 开展 实习动员和安全教育 , 对分散实习方式学院事前加强管理 (审核接收实习生的 单位和实习指导人的情况 ),事中严格检查 (派有经验的教师到实习集中城市检查 ),事后认真评审 (派有施工经验的教师评审生产实习日记、实习报告, 组织答辩 )。 部分学生 也可选择集中实习方式。 这一模式 既能发挥和锻炼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还能使学生实习工程对象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