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工业网络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内容摘要:

odbusTCP、 Profi工业以太网网关的配置使用,各种网关的配置与使用。 难点 TCPModbus、 TCPCIP协议 配置与计算机连接 学时分 配 向重点内容倾斜 2.课程组织安排说明 以学生为主导,首先学生做,教师做,然后学生做,教师再示范,任务书 →方案设计→系统设计→任务演示→改进→提交作品; 3.课程教学内容 序号 单元(工作任务模块或实训项目) 教学内容及要求 学习目标 课内学时安排 理论 实践 1 工业网络基础知识 工业以太网 网络配置 2 15 Modbus 、 Profibus 现场总线配置 2 无线网络 RS232 了解 RS232 2 2 烟雾报警 Modbus TCP 熟练掌握 5 2 NDAM3800 的配置使用 熟练掌握 网络设备的使用 熟练掌握 3 温度控制系统 Modbus 协议 熟练掌握 5 2 NDAM3800 的配置使用 熟练掌握 网关的配置 熟练掌握 4 热电偶温度控制系统 NDAM5508 的配置使用 熟练掌握 4 3 NDAM9606 的配置使用 熟练掌握 5 速度控制系统 Modbus TCP 协议 熟练掌握 5 2 NDAM4400 的配置使用 熟练掌握 CIP 协议 熟练掌握 6 无线控制系统 了解 4 3 ZWG03AM 设备配置使用 熟练掌握 MPORT 网关设备配置 熟练掌握 7 运动控制系统 NDAM2800 的配置使用 熟练掌握 4 3 光纤收发器使用 熟练掌握 网络设备的选型 熟练掌握 复习、考试 2 合计学时 50 实训项目编号 实验(训)项目名称 项目内容及要求 项目实验(训) 设计 学时安排 1 无线运动控制系统 电机方向控制 方案设计 4 电机起停控制 单体调试 4 短信控制 连调 4 2 工业网络控制台综合调试 各模块调试 单体调试 6 综合调试 连调 3 控制台组态 MCGS 组态 4 复习、考试 总学时 25 注: 单独设置的实训课程填表。 七、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工学结合,以项目为导向 项目引导法、讨论交流法、头脑风暴法、示范训练法、操作训练法 八、教学评价建议 期末考核评价及方式 16 主要知识点掌握情况,试卷考试 教学过程评价 出勤 10分、课堂提问 10分、项目完成程度 30分、实训报告 30分、互相合作态度 10分、课堂提问 10分 3.集中实训评价(可参照以下表格进行评价) 序 号 任务模块 评价目标 评价方式 评价分值 1 无线运动控制系统 组态完成情况 看动作情况 50 2 工业网络控制台综合调试 组态完成情况 看动作情况 50 4.课程成绩形成方式 教学过程评价 (60%)+期末考核评价 (40%) 九、课程主讲教师和教学团队要求说明 主讲教师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教学团队以教授、副教授、讲师等为主 十、课程教学环境和条件要求 理论教学在有多媒体的教室 实践教学 每 5 人一组 有一台电脑、一个实验台、电子元件等其他设备 十一、课程 建设等级说明 本课程是学院建设的院级 精品 课程 十二、教学资源的利用 使用教材: 《工业控制网络技术》 , 编著者 杨卫华 , 出版社 机械工业 出版社 , 版别( 2020年 3月,第一版) 实验教材: 《工业以太网系统教程》 编著者 周立功 ,出版社 , 版别( x 年 x 月,第 x版) 参考书: 《现场总线与工业以太网及其应用系统设计》,李正军编著,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 版别( 2020年 3月,第 一 版) 多媒体资源: 数字图书馆 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 BB 平台 实验(训)室利用: 工业网络实训室 校外基地利用: 兰州石化公司参观 十三、其他说明 编制人: 慕文贤 编制单位: 信息处理与控制工程系 工业网络教研室 编制日期: 2020 年 6 月 10 日 审核人: 文晖 系负责人: 任泰 明 17 工业网络技术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 《企业组网技术》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企业组网技术》 代码: 0510932《企业组网技术》 总学时数: 78 理论课学时数: 39 实践课学时数: 39 理实一体化教学时数: 学分数: 适用专业 : 工业网络技术 一、课程的性质 1.必修课 2. 岗位能力课 ; 3.理实一体化课; 二、课程定位 该课程本专业信息网络技术方向的综合 技能应用课程,主要培养学生中小型企业网络组网方案、设备选型方案和详细的网络搭建、策略配置和调试步骤,网络操作系统的安装与服务配置、办公局域网和中小型企业网的构建。 其前瞻课程是《计算机操作 技术 》、《计算机网络 技术 》。 三、课程设计思路 课程以构建中小型企业网络为实际安案例、按实际构建网络的工作过程设计、设备选型、设备配置、综合布线、互联、服务配置、调试、测试、交工进行教学工作。 1.网络整体设计:进行需求分析、规划、接入点设计。 2.设备选型:交换机、路由器(无线与有线)、网线、物理连接部件。 3.设备配置: 交换机、路由器、 VLan划分、服务器安装与配置。 4.网络服务: DNS、 DHCP、 HTTP、 FTP、邮件服务。 5.互联:子系统互联、设备互联、 Inter 接入、无线接入。 6.调试与测试:连通性测试、服务访问测试、性能测试。 7.安全配置:防火墙、安全扫描系统、入侵检测、漏洞扫描、防病毒系统的部署方案。 四、课程基本目标 1.知识目标 使学生掌握中小型企业网络基本结构 ,掌握各种操作系统的使用, DNS服务原理 、 DHCP服务原理。 邮件服务器原理 路由器配置 设备参数、网络设备的配置方法、综合布线、 Inter 接入知识、网络测试方法、网络安全知识。 18 2. 职业技能目标 学会 根据访问需要学会交换机配置、堆叠、 VLan划分 学会路由器配置、网络服务 学会网络故障诊断与测试、网络安全检测与安全配置。 会 用虚拟机安装、 使用 Linux、 MAC、 WinSERVER 系统 能根据需求 设计中小型企业网络、进行设备选型 能完成设备的选型、配置和使用 能对系统的故障进行诊断和排除 能使用仿真机及其他电子开发用仪器(示波器)、仪表(万用表)、 网络 工具 及 sniff软件 对系统调试 3. 职业素质养成目标 具有信息获取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 具有团队协作意识 具有爱岗敬业良好职业素质 具备写作和语言表达能力 具有良好的安全意识 4. 职业技能证书考核要求 锐捷网络工程师 五、先修课程 课程 内容 计算机操作 技术 计算机的基本使用方法 计算机网络 技术 计算机网络及设备的使用 计算机接口技术 各种接口的使用方法 六、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 课程主要内容说明 1) 网络整体设计 学时: 8 学时 重点:查看校园网网络拓扑结构图、并分析每一模块的作用。 难点:根据建网做需求分析并进 行网络总体设计,画出网络拓扑图。 内容:根据校园网网络拓扑结构图,在指导老师的讲解下分析每个模块的作用。 学生在进行学习后分组讨论后,要求每个同学说出每个模块的作用、所用到的设备及功能。 然后小组讨论进行需求分析、划出网络拓扑图、完成设计说明书。 2) 设备选型 19 学时: 4学时 重点:按照需求及设备性能、市场价格选择交换机、路由器(无线与有线)、网线、物理连接部件及数量。 难点:设备选型 内容:查阅所需设备的性能参数与市场价格并列出设备需求清单。 3) 设备配置 学时: 24学时 重点:子网划分、服务器配置 难点: 交换机堆叠、交换机、路由器配置、 VLan划分。 内容:根据工作需求将网络划分不同的子网、配置 IP地址,进行交换机堆叠、并根据访问需求进行交换机配置、 VLAN 划分。 无线接入点路由配置。 进行网络操作系统安装、安装并配置 Active Directory、管理域用户和用户组。 4) 网络服务 学时: 14学时 重点 : DNS、 DHCP、 HTTP、 FTP、邮件服务服务器的配置。 难点 :配置效率 5) 互联与测试 学时: 20学时 重点 : 子系统互联、无线接入 难点:调试与测试:连通性测试、服务访问测试、性能测试 内容:运 行服务器并启动服务,将各子系统互联后,测试连通性,排除故障,内部进行服务访问 6) Inter接入、安全扫描系统、入侵检测、漏洞扫描、防病毒系统的部署方案。 学时: 20学时 重点 :了解 Inter 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