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分割在建筑上的应用内容摘要:

等距,疏密不同的间隔,可以产生出韵律感。 从天安门至午门,一道狭长的空间,中间以端门相隔。 端门的位置近天安门而远午门,并不取中。 两段距离之比,大约为 4 比 9 左右。 其比值 ,接近于黄金分割律的。 端门至午门,午门至太和门的距离比,大约为 17 比 8,比值也接近黄金分割点。 再向前,午门、太和门、太和殿三点排列,太和门约略处于前后等距的位置上。 然而,太和门前,五座内金水桥并列于中轴线上,起到分割线段的作用。 内金水桥的位置偏近于午门,在午门与太和门之间形成黄金分割。 同时,以 这五座桥与太和门的距离,来比较太和门至太和殿的距离,也会获得一个接近于黄金分割律的数值。 没有证据表明这种美的比率在中国古代宫殿中的运用是受到了西方建筑的影响,只能说明人类对美的追求有着共通的成分,验证了黄金分割率的天然合理性。 6 朗香教堂 ,柯布西耶的收山之作。 勒柯布西耶的惊世之作朗香教堂推翻了他在 1920年代与 1930年代时极力主张的理性主义原则和简单的几何图形,其带有表现主义倾向的造型震动了当时整个建筑界。 这个教堂规模很小,内部的主要空间长约 25 米,宽约 13 米,连站带坐只能容纳 200 来人。 教堂大屋顶用 两层钢筋混凝土薄板构成,两层之间最大的距离达 米,在边缘处两层薄板叠合起来,向上翻起,仿佛由无形的力量悬吊着,整个屋面自西向东倾斜向上,墙体也随着屋顶的上升直指苍穹。 朗香教堂的平面不规则,墙体几乎全是弯曲和倾斜的。 墙面上有一些大大小小随机排布的窗洞,洞口多外小内大,从室外摄入的光线经倾斜粗糙的窗洞侧壁漫反射后,形成弥漫晕染般 的光影效果。 教堂建筑运用 两组黄金分割矩形,而且在竖向所成的横线是为高度上的黄金分割,整体上几组分割不近相同,十分匀称,均衡,和谐。 如 附 图所示,在“上帝的耳道”上充分的发挥了它的设计。 位于上海黄浦江畔的东方明珠塔,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三高塔,它的塔身竟高达 米,仿佛一把刺天长剑,直冲云霄。 要建造这样高而瘦长搭塔身,在造型上难免有些单调,为了美化塔身,设计师巧妙地在塔身上装置了晶莹耀眼的上球体、下球体和太空舱,它既可供游人登高俯瞰城市景色,又使笔直的塔身有了曲线变化,更妙的是,设计师有意将上球体选在 295 米 之间的位置,这个位置恰好在塔身 5 比 8 的地方,这 的比值,使塔身显得非常协调、美观。 7 古希腊神的形象,是按照人的裸体比例美学来塑造的。 虽然古代人 崇拜神,但由于雕塑家是按照现实生活中的人体美去创造美的形象的,因而这些完美的雕像的各部分比例几乎都蕴含着 5∶ 8 黄金分割。 5∶ 8 的比值不仅是属于西方世界的比例观念,它历经埃及、希腊直至以后的罗马等时代,迄今这个比例观念仍是人类的共同审美规律。 维纳斯雕像所创造的美,成了黄金分割比值最理想的范本,为后世的艺术树立了不朽的光辉典范。 这尊完美雕像的各部分比例几乎都蕴含着 5: 8 的黄金分割比值,而据说维纳斯雕像的肚脐到脚底的距离(相当于长边)和她整个身体的长度比,就是黄金比例的最佳范本,因此深具古典美。 中外历代雕塑更能 说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