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高职高专:物流管理2专业建设方案内容摘要:

一。 确定核心就业岗位有货代专员、集装箱管理员、集装箱堆场管理员等。 图 2 工业 企业物流相关岗位与业务流程 2. 课程体系 建设 构建以任务为载体,分段实施、能力递进的“四段交互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职业技能、职业素质 学习性任务 生产性工作任务 /模拟工作任务 学习性任务 时间 学期 学期 5 学期期 图 3 能力递进式的“四阶段”任务类型 岗位工作任务 6 学期期 原材料采购 材料入库 领用原材料 供应商管理 产品生产 成品入库 配送发货 生产企业业务流程 采购专员 库管专员 领料员 生产计划专员 库管专员 发货专员 生产企业岗位设置 供应商 管理专员 采购管理 仓储管理 生产物流 运输管理 专业核心课程 自营或外包 自营或外包 ( 1) “四段” “四段”:即以任务为载体划分教学实施阶段,分别是基础平台课程学习阶段、专业核心课程学习阶段、专业强化与拓展课程学习阶段、顶岗实习阶段,将任务分为学习性任务、模拟性任务、生产性任务和顶岗性任务。 第一阶段:学习性工作任务为载体, 平台课程 第二阶段:模拟工作任务与生产性工作任务为载体,专业核心课程 第三阶段:学习性工作任务为载体,专业强化与拓展课程 第四阶段:岗位工作任务为载体,顶岗实习 ( 2) “交互” “交互”:该模式下课程内、学期内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实现多种形式的交互作用,最终使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呈现螺旋式上升。 根据职业岗位和岗位群的要求,以“实际、实用、实践”为原则,按认知与体验、岗位实训与技能考证、综合模拟实训与生产顶岗实习三个层次构建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 体现“多方向、分岗位、重操作”的实践教学特 点,由联合办学企业兼职教师担任校内实践技能课程教学与指导工作,将学生岗位训练与综合训练、实践训练和技能鉴定、专业模拟和专业实战有机结合,实现物流信息处理能力训练和物流业务处理能力训练同步进行,提高学生的职业通用能力、职业技术能力和综合技术应用与创新能力,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专业核心能力和个人发展能力并进的局面。 图 4 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 4. 校企合作开发课程,合理组织与实施教学 针对学生就业后所从事的工作任务、任务实施过程及完成该任务所必须具备 的知识、能力、素质及工作环境进行全面调研与 分析,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确定核心课程的学习内容,建立以工作任务为载体、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专业核心课程。 在确定专业课程体系和核心课程后,与辽宁宝华集团、丹东乐购、沈阳万隆华宇物流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沈阳科学仪器研制中心有限公司、 SK 物流丹东配送中心等多家企业合作,成立由 企业专家、专职教师组成的课程开发小组,确定 课程开发任务,后期 进行落实。 表 2 主要课程建设分工表 序号 课程名称 主要内容 责任人 /合作企业 1 营销基础与训练 学习 产品市场营销与网络营销知识,掌握营销的基本技能 孙立冬( 丹东边境合作区实 训超市 ) 2 商品学 培养学生介绍 产品、鉴别产品、正确使用产品、保养维护产品的能力。 杨帆( 丹东边境合作区实训超市 ) 3 仓储与配送实务 使学生掌握仓储和配送作业的主要业务流程、基本管理技术、理论和方法,明确仓储与配送在物流系统中的本质地位与作用,做到熟练地进行仓储与配送相关岗位操作与管理。 侯秋琚、杨帆(沈阳万隆华宇物流有限公司) 4 生产物流管理 通过学习,学生应该能够明确生产物流管理的责任、义务和目标;熟悉生产物流管理的业务、制定和管理资源和财务计划;制定和管理主生产计划及其流程,制定和管理物料清单和物料需求计划,制定和管理能力需求计划等。 高丽娜(中国科学院沈阳科学仪器研制中心有限公司) 5 运输管理实务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合理选择五种运输方式,选择物流自营与外包策略,合理确定运输工具获得方式,选择运输工具的折旧与更新策略;优化运输作业线路,制定运输计划与流程,进行运输作业的调度和过程管理;进行运输的绩效管理,具有制订运输方案、执行和评估运输服务合同的基本能力。 高丽娜、王鹏(辽宁宝华集团、 SK物流配送中心) 6 采购实务 通过学习,学生具有制定采购计划,采购评估及反馈,进行采购谈判、招标投 标、合同签订与执行,催交购入商品并验收的能力。 侯秋琚、杨帆(丹东乐购) 7 国际货运代理 通过学习,学生具有 国际货运代理 作业的基层管理能力 桑秀丹(丹东港) 表 3 实训课程建设分工表 序号 课程名称 主要内容 责任人 /合作企业 1 认识 实习 完成现实 企业业务流程认识、企业文化理念感受、企业物流设施设备应用体验。 为专业课程学习打基础,做铺垫。 潘维琴(辽宁曙光汽车集团) 2 物流信息管理与设备应用实训 通过实训,学生可以模拟操作物流系统的各个环节:系统管理、基本信息维护、客户管理、收货管理、出 货管理、库存管理、货物管理、流通加工管理、配送管理、运输管理、财务管理、绩效管理。 高丽娜(丹东中海物流有限公司) 3 物流作业管理综合实训 训练中学生主要体验企业的商务运作、企业管理、员工监管等业务。 杨帆(中国科学院沈阳科学仪器研制中心有限公司) 4 仓储与配送岗位操作实训 使学生们熟练掌握仓储与配送的基本操作流程,快速准确的录入基本资料,完成模块之间的切换和信息之间的传递,根据实际案例快速完成软件操作。 侯秋琚(沈阳万隆华宇物流有限公司) 5. 工学结合进行教学组织与实施 利用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 — — 学生自营超市,学生在这里真实体验到超市物流业务,实行轮岗实习。 此超市是学院投资建设、学生自营自管,教师协助指导。 超市运作从招聘、定岗、操作完全与社会上超市统一,在运作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实习一体化。 超市员工的招聘过程首先是学生自荐,每个想加入的同学都要写自荐信,内容包括自我介绍、特长说明、超市营销方案设计。 教师作为招聘主管对其进行评价、筛选,确定面试名单,面试时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测评,最后确定入选人员,入选人员可以自荐岗位,教师协调,进行岗位设定。 表 4 学生自营超市岗位设置及人员配备统计表 序号 岗位 配备学生数 1 店长 1 2 店长助理 2 3 采购员 2 4 财务人员 3 5 收银员 10 6 验货员 2 7 POS后台信息维护员 2 8 入库管理员 2 9 保管员 2 10 出库管理员 2 11 仓储管理软件信息维护人员 2 12 安检员 1 13 人事管理 1 14 广告宣传与策划(营销推广) 3 合计 35 实训室建设的重点是突出综合能力的培养,并利用实训室的设备: POS 系统、仓储管理系统、条码打印机、货架、料箱等,整个超市的运营与管理,均以学生为主体,要 求学生从头做起,身体力行,从最简单、最基础的服务做起,实施“岗位见习”轮换,每两个月换岗一次,从而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完整掌握超市物流运营与管理的最基本的技能、技巧,从中积累实践经验,为了对学生自营超市进行正规管理,建立了一系列考核与管理制度,包括人员职责定位、超市管理制度、超市管理细则、人员考核细则、值班制度等,达到了社会需求的“零距离”目标。 以下为推进校企对接的具体建设 指标 表 5 推进校企对接建设 指标 序号 建设 指标 1 产业调研,与企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 2 按照岗位需求进行课程设 置 3 结合企业员工考核方案进行课程内容设计与成绩评定 4 通过课前企业小资料强化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的培养 5 推行“双证”(侧重物流师、仓储管理员、采购经理等) 6 构建以任务为载体,分段实施、能力递进的“四段交互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7 建设企业专家授课、讲座、座谈队伍 (二) 探索系统培养(中高职的知识、技能、就业岗位的有效衔接) 一是对接产业,围绕物流行业岗位需求,统筹物流专业设置,建立中高职专业衔接机制和动态调整预警机制;二是示范引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引入物流行业职业岗位标准, 按照岗位统一、能力过渡、课程衔接的原则,建立中高职物流专业标准和课程标准,使中职教学链和高职教学链有效对接。 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识规律,推行 “ 2+1+2”( 两 年中职、 一年顶岗实习、 两年高职)等中高职办学衔接模式;三是依托职教集团,营造卓越教师成长环境。 依托集团产学研公共服务平台,使企业工程师、技师与学校教师合作教研、合作生产、合作科研,建立企业技术人员和学校教师互兼互聘机制,打造“教师、技师、工程师”三师联动,“教育教学能力、生产实践能力、技术服务能力”三能合一的专业教学团队。 同时,建立校际之间教师 交流和访问制度,发挥卓越教师的骨干带头作用。 以下为探索系统培养的具体建设 指标 表 6 探索系统培养具体建设 指标 序号 建设 指标 1 针对中职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情况进行调研 2 推进衔接,制订合理的,符合高职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 3 注意渗透,通过本基地的中职师资培训,渗透差异化、特色化人才培养理念 4 专业教育,让学生认识到中、高职学习、就业的差别 5 与一些中职院校开展“ 2+1+2”中高职连读人才培养方式 6 建设中职骨干教师培训共享资源库 (三) 强化实践育人( 建立“校中厂”、“厂中校”) 1. “校中厂”的建立 继续完善学生自营超市,新建现代商务中心。 学生真实体验到超市、商务中心物流业务,实行轮岗实习。 “校中厂”由学生自营自管,教师协助指导。 从招聘、定岗、运作完全与社会上实体运作统一,在运作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实习一体化。 2.“厂中校”的建立 根据物流企业经营点多面广,物流网络遍布一个区域乃至全国的特点,校外顶岗实习基地建设的重点是制定顶岗实习管理流程、顶岗实习管理办法等一套切实可行的顶岗实习运行保障体系,满足学生顶岗实习及教师下企业实践等需要。 根据专业教学计划,结合企业岗位的用人需求,采取和 用人企业签订协议的方式,把学生毕业顶岗实习期和企业试用期相结合,使毕业实习和企业的用人需 求紧密结合。 与合作企业共同制定毕业顶岗实习管理办法,并签订顶岗实习协议,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 与学生签订顶岗实习协议,约束学生的行为符合学校和企业的管理规定。 在学生顶岗实习期间,聘请企业经理或业务骨干作为学生顶岗实习指导教师,与本专业教师共同参与学生的组织教育、技能指导及考核上岗工作,加强学生在实习期间的管理,同时注重职业道德和纪律教育,增强人际交往和心理承受能力,培养吃苦精神。 在原有校外实训基地的基础上进一步与以下四家 企业进行深层次合作,在企业建立专业实训基地(厂中校)。 丹东乐购。 与企业签订学生实习协议,学生可进行轮岗实习,探讨订单式培养方案,在企业主要建立理货专项实训基地。 辽宁宝华集团。 在提供原有认识性实习项目的基础上,进行深层次的合作,探讨订单式培养及校企共建校外实训基地的方案,满足顶岗实习的需要。 同时可以争取企业的投资,使企业成为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的主体之一。 同时聘请企业的专业人员担任学生的顶岗实习指导教师和兼职教师。 在企业建立货运代理专项实训基地。 辽宁曙光汽车集团。 深入开发企业物流校外实训项目,专业教师到实训 基地进行顶岗锻炼或派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对企业员工进行培训,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 在企业建立生产物流专项实训基地。 SK 物流配送中心。 深入开发物流企业校外实训项目,合作开发相关教材及教学资源。 在企业建立第三方物流专项实训基地。 新建校外实训基地情况见表 13。 表 7 新建校外实习基地一览表 序号 实习基地名称 主要功能 完成时间 1 丹东乐购 顶岗实习、订单培养 2020年 2 辽宁宝华集团 顶岗实习、订单培养 2020年 3 辽宁曙光汽车集团 工学结合、技能培训 2020年 4 SK物流配送中心 工 学结合、教学资源建设 2020年 3.实训室仿真环境建设 物流综合实训室 : 以实际业务中五大公司的业务流程为教学核心,以流程性的活动为模拟或学习的核心,让学生在实训室内完成一系列操作,从而达到全方位的训练。 物流仿真实训室:营造真实的职业环境,遵循企业工作流程及体现企业岗位设置。 仓储训练中心:体现 4 个背景,完成 9 个任务,进行“点、线、面”综合训练。 仓储训练中心可以设计成为多个背景,包括:生产性企业原材料仓库、生产性企业产成品仓库、专业化的仓储企业仓库、配送中心仓库等,学生可以依据给 定背景完成仓储方案设计、 仓储计划编制、仓储合同拟定、入库作业、保管作业、出库作业、仓储绩效考核、仓储成本核算实际业务。 还可以利用仓储训练中心的实训环境,进行“点、线、面”任务训练,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与综合素养。 强化实践育人 的具体建设指标 表 8 强化实践育人具体建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