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丙烯环管法工艺生产方案内容摘要:

已烷及丙烷成分较高的丙烯送至气分以平衡系统内的丙烯浓度 ,一部分重组分及粉料气化后回至 T301 入口, T302 的气相进丙烯回收塔 T303 回收丙烯。 工艺仿真范围 ⑴工艺仿真范围 装置仿真培训系统以仿 DCS 操作为主,而对现场操作进行适当简化,以能配合内操( DCS)操作为准则,并能实现全流程的开工,正常运行,停工及事故处理操作;调节阀的前后阀及旁路阀如无特殊需要不做模拟;泵的后阀如无特殊需要不做模拟;对于一些现场的间歇操作(如化学药品配制等)不做仿真模拟;其中开工操作从各装置进料开始,假定进料前的开工准备工作全部就绪。 本单元仿真培训软件仿真范围如下: 200 单元:丙烯聚合反应 以下单元工段不在本软件仿真范围内 000 单元:丙烯原料的精制 100 单元:催化剂的配制与计量 300 单元:丙烯回收及产品的汽蒸干燥 公用工程系统及其附属系统不进行过程定量模拟,只做部分事故定性仿真(如仿突然停水、电、汽、风;工艺联锁停车;安全紧急事故停车);压缩机的油路和水路等辅助系统不做仿真模拟。 ⑵边界条件 所有各公用工程部分:水、电、汽、风等均处于正常平稳状况。 ⑶现场操作 现场手动操作的阀、机、泵等,根据开车、停车、事故设定以及现场设备切换的需要等进行设 计。 现场应实现其基本操作及显示功能。 ⑷物料平衡基准 由现场提供的物料平衡数据为准。 环管法气液组合聚合工艺的介绍 ; 该气液组合工艺采用两个环管反应器。 一个为预聚合环管反应器,另一个为均聚合环管反应器。 下图为 环管反应器工艺流程示意简图: 5 6 桶装的固体催化剂在装置内要用烃油和脂配制成混合均匀的催化剂膏,然后用液压操作的催化剂注入器加入反应器系统。 助催化剂和给电子体分别用计量泵加入预聚合反应器, 3 种催化剂 高效载体催化剂系统由 A( Ti 催化剂)、B(三乙基铝)及 C(硅烷)组成。 在进入预聚合反应器之前先在 D200 内与接触混合活化,是不同的催化剂颗粒和单个催化剂颗粒内部具有相同的催化活性, 然后注入 预聚合反应起 Z200,同时加入 经换热器 E200 降温的低温丙烯。 Z200 预聚合反应器是一个小的环管反应器,较低温度下,催化剂被生成的少量聚丙烯包裹,以提高催化剂颗粒的机械强度,避免在主反应阶段因强度聚合反应而使催化剂颗粒破碎。 预聚合也能显著提高催化剂的活性。 预聚合后的催化剂淤浆进入环管反应器 Z201,在此加入单体丙烯和调节分子量的氢气。 一部分的丙烯进行了聚合,余下的丙烯仞为液态而作为固体聚合物 的稀释剂。 循环泵使淤浆高速循环并混合均匀,以防止固体沉积和改进传热效果。 聚合反应的压力为 ,反应温度为 70℃ 左右。 与老工艺相比,该工艺的聚合温度有所提高,催化剂的活性更高,产品的结晶度和等规度指数更高。 用冷却水夹套导出反应热,通过板式换热器用循环冷却水将聚合热撤出反应系统。 反应的压力、温度和淤浆浓度都是自动监测和自动控制的。 若要生产抗冲击性的聚丙烯一般在 经 Z201 流出的聚丙烯浆液经加热器加热后送入第一个闪蒸器,由第一闪蒸器 流出的含有催化剂的聚丙烯,进入气相的反应器,它由一个或两个串联的密相流化床组 成,在此反应器 中具有活性的聚丙烯与送入的乙烯,丙烯以及分子量调节剂氢气进入嵌段共聚。 多釜串联与 环管法两种工艺的评价 : *两种工艺的异同 : 环管法采用 液相法 环管反应器 便可生产出聚合物 ,若 再结合气相法密相流化床反应器, 则可生产高抗冲击性聚合物。 而选用多釜串联则相当于选择了气相液相组合法。 相比而言环管法可选性强。 两种方法都能将气相和液相法组合。 *采用 液相环管反应器 优点: ( a)有很高的反应器时 空产率(可达 400kgPP/) ; ( b)反应器结构简单,材质要求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