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内容摘要:
A 1 A1 : 7*36/2=1260 根据《电力系统毕业设计及课程设计参考资料》选 110KV 电压等级 方案五: 负荷距: A 2 3 A23: 14*50/2+95*19/2= A 1 4 A14: *73+*109= A 4 A4: *84= 11 / 42 A 7+ 14+ 5+ 5+ A 根据《电力系统毕业设计及课程设计参考资料》选 110KV 电压等级 方案六: 负荷距: A 2 3 4 A234: 24*45/2+19*5/2+5*21/2=640 A 1 A1 : 7*36/2=126 根据《电力系统毕业设计及课程设计参考资料》选 110KV 电压等级 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导线截面积: Sj =( √P2 + Q2) m[x√3JeUN =Pm[x√3JeUN cosφ 式中 ( √P2 + Q2) m[x — 正常运行方式下的线路最大持续视在功率, KVA; UN — 线路额定电压 ,KV; Je — 经济电流密度, A/mm2 根据计算结果选取接近的标称截面积导线。 方案 I 对环网进行初步潮流计算: 图 21 方案 I 环网初步潮流分布图 SA = (5:)180:(14:)∗130:(5:)∗109:(7:)∗3645:50:21:73:36 = + KVA SA′ = (7:)∗189:(5:)∗116:(14:)∗95:(5:)∗4545:50:21:73:36 = + KVA 2 3 1 4 12 / 42 S2。 3 = + S4。 3 = + S1。 4 = + 经计算、查表可得 T3。 4 = T1。 4 = T2。 3 = 4000h时, Je = ; TA。 1 = 4228h时, Je = ; TA。 2 = 4160h时, Je = ; 计算 A2 线路得, SA。 2 = √:∗103√3∗∗110 = 计算 23 线路得, S2。 3 = √:∗103√3∗∗110 = 计算 34 线路得, S3。 4 = √:∗103√3∗∗110 = 计算 14 线路得, S1。 4 = √:∗103√3∗∗110 = 计算 A1 线路得, SA。 1 = √:∗103√3∗∗110 = 按发热校验导线截面: Ijm[x = S√3U 线路 A2: IA。 2m[x = √:∗103√3∗110 = 250𝐴 线路 23: I2。 3m[x = √:∗103√3∗110 = 234𝐴 线路 34: I3。 4m[x = √:∗103√3∗110 = 234𝐴 线路 14: I1。 4m[x = √:∗103√3∗110 = 234𝐴 线路 A1: IA。 1m[x = √:∗103√3∗110 = 250𝐴 其中,查表得各型号导线持续容许电流,校验都符合长期发热要求。 经查表得 23,34,14段 线路均采用 LGJ50/8。 单位重量为。 线路长度为 144Km。 A2,A1 段线路采用 LGJ50/30。 单位重量 372Kg/Km,线路长度为81km,所以有色金属消耗 量为 吨 13 / 42 A’ A 7+ 19+ 方案 II 对环网进行初步潮流计算: 图 22 方案 II 环网初步潮流分布 SA = (19:)∗150:(5:)∗109:(7:)∗3645:41:73:36 = + KVA SA′ = (7:)∗159:(5:)∗86:(19:)∗4545:41:73:36 = + KVA S2。 4 = SA −S2 = + S2。 3 = 14+ S1。 4 = SA′ −S1 = + 经计算、查表可得 T2。 3 = 4000h时, Je = ; TA。 1 = 4297h时, Je = ; TA。 2 = 4286h时, Je = ; T4。 1 =4028h 时 , Je =。 T4。 2 = 4500h 时, Je = 计算 A2 线路得, SA。 2 = √:∗103√3∗∗110 = 计算 23 线路得, S2。 3 = √142:∗1032√3∗∗110 = 计算 24 线路得, S2。 4 = √0。 2972:∗103√3∗∗110 = 2 计算 14 线路得, S1。 4 = √:∗103√3∗∗110 = 计算 A1 线路得, SA。 1 = √:∗103√3∗∗110 = 按发热校验导线截面: Ijm[x = S√3U 1 4 2 5+ 14 / 42 2 5+ 2 线路 A2: IA。 2m[x = √:∗103√3∗110 = 250𝐴 线路 23: I2。 3m[x = √142:∗1032√3∗110 = 234𝐴 线路 24: I2。 4m[x = √0。 2972:∗103√3∗110 = 234𝐴 线路 14: I1。 4m[x = √:∗103√3∗110 = 234𝐴 线路 A1: IA。 1m[x = √:∗103√3∗110 = 234𝐴 其中,查表得各型号导线持续容许电流,校验都符合长期发热要求。 经查表得 A2线路选择 LGJ50/30,单位重量为 372Kg/Km,线路长度为 45Km,其余线路 均采用 LGJ50/8。 单位重量为。 线路长度为 250Km,所以有色金属消耗量为 吨 方案 III 对环网进行初步潮流计算: 图 23 方案 III 环网初步潮流分布 S2。 3 = (14:)∗62:(5:)∗4162:50 = + KVA S2。 4 = (14:)∗50:(5:)∗71112 = + KVA S4。 3 = 14+ − − = + SA = S2 +S3 +S4 = 24 + S1 = 7+ 经计算、查表可得 T2。 4 = T2。 3 = T4。 3 = 4000h时, Je = ; TA。 1 = 4500h时, Je = ; TA。 2 = 4104h时, Je = ; 计算 A2 线路得, SA。 2 = √242:∗1032√3∗∗110 = 3 4 14+ 15 / 42 计算 24 线路得, S2。 4 = √:∗103√3∗∗110 = 计算 34 线路得, S3。 4 = √:∗103√3∗∗110 = 计算 23 线路得, S2。 3 = √:∗103√3∗∗110 = 计算 A1 线路得, SA。 1 = √72:∗1032√3∗∗110 = 按发热校验导线截面: Ijm[x = S√3U 线路 A2: IA。 2m[x = √242:∗1032√3∗110 = 234𝐴 线路 23: I2。 3m[x = √:∗103√3∗110 = 234𝐴 线路 34: I3。 4m[x = √:∗103√3∗110 = 234𝐴 线路 24: I2。 4m[x = √:∗103√3∗110 = 234𝐴 线路 A1: IA。 1m[x = √72:∗1032√3∗110 = 234𝐴 其中,查表得各型号导线持续容许电流,校验都符合长期发热要求。 经查表得所有线路均采用 LGJ50/8。 单位重量为。 线路长度为274Km,所以有色金属消耗量为 吨 方案 IV 经计算、查表可得 T2。 4 = T2。 3 = 4000h时, Je = ; TA。 2 = , Je = ; TA。 1 = 4500h时, Je = ; 计算 A2 线路得, SA。 2 = √242:∗1032√3∗∗110 = 16 / 42 A′ A 计算 23 线路得, S2。 3 = √142:∗1032√3∗∗110 = 计算 24 线路得, S2。 4 = √52:∗1032√3∗∗110 = 计算 A1 线路得, SA。 1 = √72:∗1032√3∗∗110 = 按发热校验导线截面: Ijm[x = S√3U 线路 A2: IA。 2m[x = √242:∗1032√3∗110 = 234𝐴 线路 23: I2。 3m[x = √142:∗1032√3∗110 = 234𝐴 线路 24: I3。 4m[x = √52:∗1032√3∗110 = 234𝐴 线路 A1: IA。 1m[x = √72:∗1032√3∗110 = 234𝐴 其中,查表得各型号导线持续容许电流,校验都符合长期发热要求。 经查表得所有线路均采用 LGJ50/8。 单位重量为。 线路长度为 344Km,所以有色金属消耗量为 吨 方案 V 对环网进行初步潮流计算: 图 24 方案 V 环网潮流分布 SA = (7:)∗157:(5:)∗8436:73:84 = + KVA SA′ = (7:)∗109:(5:)∗3636:73:84 = + KVA 4 1 5+ 7+ 17 / 42 S1。 4 = SA。 1 −S1 = + 经计算、查表可得 TA。 4 = T2。 3 = T1。 4 = 4000h时, Je = ; TA。 2 = 4132h时, Je = ; TA。 1 = 4315h 时, Je = 计算 A2 线路得, SA。 2 = √192:∗1032√3∗∗110 = 计算 23 线路得, S2。 3 = √142:∗1032√3∗∗110 = 计算 14 线路得, S1。 4 = √:∗103√3∗∗110 = 计算 A1 线路得, SA。 1 = √:∗103√3∗∗110 = 计算 A4 线路得, SA。 4 = √:∗103√3∗∗110 = 按发热校验导线截面: Ijm[x = S√3U 线路 A2: IA。 2m[x = √192:∗1032√3∗110 = 234𝐴 线路 14: I1。 4m[x = √:∗103√3∗110 = 234𝐴 线路 A1: IA。 1m[x = √:∗103√3∗110 = 234𝐴 线路 23: I2。 3m[x = √142:∗1032√3∗110 = 234𝐴 线路 A4: IA。 4m[x = √:∗103√3∗110 = 234𝐴 其中,查表得各型号导线持续容许电流,校验都符合长期发热要求。 经查表得所有线路均采用 LGJ50/8。 单位重量为。 线路长度为383Km,所以有色金属消耗量为 吨 18 / 42 A 5+ 方案 VI 对该网进行初步潮流计算: 图 26 方案 VI 潮流分布 SA。 1 = 7 + MVA S2。 3 = 19+ S3。 4 = 5+ SA。 2 = 24 + 经计算、查表可得 T3。 4 = T2。 3 = 4000h时, Je = ; TA。 1 = 4500h时, Je = ; TA。 2 = 4104h时, Je = ; 计算 A2 线路得, SA。 2 = √242:∗1032√3∗∗110 = 计算 23 线路得, S2。 3 = √192:∗1032√3∗∗110 = 41mm2 计算 34 线路得, S3。 4 = √52:∗1032√3∗∗110 = 计算 A1 线路得, SA。 1 = √72:∗1032√3∗∗110。电力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电力系统规划设计
相关推荐
U+=R1/(R1+R2)Uz 输出电压变为低电压后,电容 C 将通过 R 放电, Uc 逐渐降低。 当电容上的电压下降到 U=U+时,滞回比较器的输出端将再次发生跳变,由低电平跳变为高电平,即 U0=+Uz。 以后又重复上述过程。 如此电容反复进行充电和放电,滞回比较器的输出端反复地高电平和低电平之间跳变,于是产生了正负交替的矩形波。 三角波发生电路 如图( 5)电路实际上是由集成运放 A1
数 据,地址都会自动加 1,因而加快了存取速度。 C5402 的 HPI 主机接口是由一个 8 位数据总线和用于设置和控制接口的控制信号组成。 由于 C5402 的控制功能不是非常强大,往往需另加一片单片机或 CPLD 对系统的逻辑进行实时控制,此时 C5402作为从机。 HPI 很容易与各种主机相连,需要很少、甚至不需要外加逻辑。 HPI口的数据传输由两部分组成:内部传输和外部传输。
TL 负载,同样地若将端口 1 的输出设为高电平,便是由此端口来输入数据。 如果是使用 8052 或是 8032 的话, 又当做定时器 2 的外部脉冲输入脚,而 可以有 T2EX 功能,可以做外部中断输入的触发脚位。 ~ :端口 3 也具有内部提升电路的双向 I/O 端口,其输出缓冲器可以推动 4个 TTL负载,同时还多工具有其他的额外特殊功能,包括串行通信、外部中断控制
为高优先级中断。 PT0=0,定时器 /计数器 0中断定义为低优先级中断。 PX0— 外部中断 0 中断优先级控制位 PX0=1,外部中断 0 定义为高优先级中断。 PX0=0,外部中断 0 定义为低优先级中断。 3)定时器 /计数器工作方式寄存器 TMOD 定时器 /计数器工作方式寄存器在特殊功能寄存器中,字节地址为89H,不能位寻址, TMOD 用来确定定时器的工作方式及功能选择。
课件。 20 评审指标 标准要求 描 述内容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73 课程校内 实验实训条件 ①校 内实验实训室的设施设备技术含量高,建立了真实或仿真的职业环境; ② 实验实训项目达标率与开出率 100%; ③ 设备价值达标率 80%以上; ④ 设备完好率 90%以上; ⑤ 有便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实验实训室管理制度,管理规范。 学校拥有中央财政支持的 电子电工与自动化实验实训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