溷凝土预制拼装塔机基础技术规程09(11内容摘要:

基础底面外边 缘至坡顶的水平距离; 2l0 — 垂直于坡顶边缘线的基础底面边长; h† — 基础底面至坡(坑)底的竖向距离; d — 基础的埋置深度; β— 边坡坡角。 预制塔机基础的抗倾覆稳定性 应符合 下 式 要求 : stbstbdstMk M ( ) 10 式中 : kstb—— 抗倾覆稳定性系数 :当预制塔机基础有埋深时, kstb 应按不小于 取值 ; 无埋深时, kstb 应按不小于 取值。 倒 T形 预制件 在受拉 翼缘 中配置的 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应按下式计算 , 且应满足最小配筋率的要求: s fh ( ) 式中 : MⅠ —— 预制塔机基础倒 T形预制件中的最大弯矩设计值 (kN178。 m); As —— 预制塔机基础翼缘每米长的受力钢筋的截面面积 (mm2); fy —— 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 (N/mm2); h0 —— 预制塔机基础翼缘的有效高度 (mm)。 预制塔机基础梁 的受剪承载力 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整体抗剪 应符合 下 式 要求: svt 0 y v 00 .6 5 0 .7 1 .2 5 AV f b h f hs () 式中 : V —— 构件斜截面上的最大剪力设 计值 (kN); ft —— 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 (N/mm2); b —— 基础梁截面的宽度 (mm); h0 —— 基础梁截面的有效高度 (mm); fyv —— 箍筋抗拉强度设计值 (N/mm2); Asv —— 配置在同一截面内箍筋各肢的全部截面面积 (mm2); s —— 沿构件长度方向的箍筋间距 (mm)。 2 拼接面处的抗剪 应符合下列公式要求:  ( ) so P 0 v( ) /A V N f ( ) 式中 : V —— 拼接面处的剪力设计值; Np0 —— 拼装连接索考虑损失后的拉力的合力设计值:当 Np0 大于 时,应 取 Np0等于,此处, A0 为构件的换算截面面积 ,fc 为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Aso —— 定位剪力键的 截 面总面积 (mm2); fv —— 定位剪力键钢材的抗剪强度设计值 (N/mm2)。 11 预制塔机基础地脚螺栓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地脚螺栓孔附加横向箍筋总截面面积 Asv应符合下 列公式 要求: sv f () tt vkk 4FMF a () 式中 : Asv —— 承受地脚螺栓拉力所需的附加横向钢筋总截面面积 (mm2); F —— 预制塔机基础与塔式起重机连接 处单根主肢杆上地脚螺栓组的最大拉力设计值 (kN); a —— 塔身截面对角线上两根主肢杆形心间距 (mm)。 k ,m inlhPk,m axPGkF FF hktaF vkt 图 地脚螺栓受力示意图 2 地脚螺栓的 拉力 应按下 列公 式验算 : 2 bety4dN f F ( ) FN n ( ) yy d ( ) 式中 : N —— 单个地脚螺栓的拉力设计值 (kN); de —— 螺栓的有效直径 (mm); ftb —— 螺栓抗拉强度设计值 (N/mm2); Fy —— 每根地脚螺栓的预紧力 (kN);  —— 荷载不均匀系数, α 取 ; n —— 每根主肢杆上的地脚螺栓数量 (个 ); My —— 螺栓副的预紧力矩 ( kN178。 m) , 按 塔式 起 重机说明书或现行国家标准《塔式起重机设 12 计规范》 GB/T13752 的有关规定 取值 ; d —— 螺栓的公称直径 ( mm)。 预制塔机基础拼装连接索 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 1 拼装连接索施加的有效预应力应按下式计算: pe con l   ( ) 式中 : σpe —— 预应力钢绞线的有效预应力 ( N/mm2) ; σcon —— 预应力钢绞线张拉控制应力 (N/mm2),可取 con f ; σl —— 预应力钢绞线的预应力损失值, σl 取 200 N/mm2; fptk —— 预应力钢绞线强度标准值 ( N/mm2)。 2 预应力钢绞线的截面面积 和根数 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maxp 39。 0 h  ( ) pp1An A ( ) 式中 : Ap —— 预应力钢绞线截面面积 (mm2); Mmax —— 预制塔机基础梁截面内的最大弯矩设计值 (kN178。 m); 39。 pe —— 考虑拼接缝影响,经折减后的有效预应力 (N/mm2),39。 pe ; h0 —— 预制塔机基础梁的有效高度,取基础截面顶部到下部钢绞线合力点的距离 (mm); n —— 基础底部预应力钢绞线数量 (根 ),取整数; Ap1 —— 单根预应力钢绞线的截面面积 ( mm2)。 对 预制塔机基础 预应力张拉和锚固端、地脚螺栓孔部位,应按 现行 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 进行 局部受压承载力 计算,并配置必要的间接钢 筋网或螺旋式钢筋。 对 符合本规程适用范围 的 , 即 额定起重力矩 不超过 400kN178。 m 的塔式起重机基础,可不进行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裂缝控制验算和挠度 验算。 构造要求 预制塔机基础下应设置强度等级为 C15 的素混凝土垫层,垫层厚度应不小于 100mm; 垫层上宜设置 5mm~ 10mm 细砂作为滑动层。 13 预制件(基础梁)箍筋直径不应小于 8mm, 且不应小于 受力筋 直径的 倍。 箍筋 宜 采用对焊封闭箍 筋; 也可 采用 末端做成 135186。 弯钩 、 弯钩端部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 10 倍箍筋直径 的搭接封 闭箍筋。 地脚螺栓孔 口周围 应设置双向 φ 6@100 网片作为抗裂钢筋。 地脚 螺 栓的直径不应小于 24mm。 预制件拼接面处的角部应设置截面不小于 50mm5 mm 的防碰撞 等边 角钢。 张拉端及固定端应配置构造钢筋网片 φ 6@100 或螺旋钢筋。 受压区 (基础顶面) 拼装连接索的预应力钢绞线不应少于 2 根。 预制塔机基础内穿拼装连接索的孔应按水平直线布置,十字梁两 个 方向孔高差不应大于25mm。 地脚螺栓预留孔处,梁两侧应配置 2 根 12 构造钢筋。 拼接面处 定位剪力键 的数量不应少于 3个, 定位剪力键 距截面边缘的距离不得小于 100mm。 预制塔机基础 倒 T形预制件翼缘 高度不应小于 200 mm;当 翼缘 高度大于 250 mm 时,宜采用变厚度翼板,翼板坡度不应大于 1:3。 当 预制件梁腹板高度大于 450mm 时,应在梁两侧面沿高度配置纵向构造钢筋,每侧纵向构造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应小于腹板截面面积的 %,且其间距不宜大于 200mm。 张拉端、固定端的承压板厚度不应小于 12mm。 预制件 梁底板配置的非预应力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率不应小于 %。 预制件梁 底板 中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 40mm。 定位 剪力 键 的锚筋应设置 3 根 不小于 12 的钢筋,且长度不应小于 300mm。 14 5 制作与检验 预制件的制作与检验 预制件应在固定场所集中制作与检验。 预制件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加工制作。 预制件所使用的材料,应具有合格证、检验试验报告。 预制件制作过程的 质量控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 的 相关 规定。 预制件的制作允许偏差与检验方法应符合表 的要求。 表 预制件尺寸允许偏差与检验方法 项 目 允 许 偏 差( mm) 检 查 方 法 轴 线 +5 0 钢尺检查 几何尺寸 177。 5 角尺和量尺检查 表面平整度 +5 0 2m 靠尺和塞尺检查 预埋件 中心线位置 +5 0 钢尺检查 预留孔 中心线位置 177。 3 钢尺检查 预留洞 中心线位置 177。 10 钢尺检查 主筋保护层厚度 + 10 - 5 钢尺或保护层厚度测定仪量测 对角线差 +10 0 钢尺量两个对角线 拼装连接索及配件的检验 拼装连接索 的 检验 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首次使用钢绞线的检验应按 现行行业标准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92 的有关规定 执行, 并应 具有 产品 出厂合格证和出厂检验报告。 2 重复使用的钢绞线应符合下列要求: 1) 钢绞线不应产生塑性变形; 2) 单根钢丝不得产生脆断或裂缝; 15 3) 钢绞线不得出现明显锈蚀脱皮,因锈蚀使截面面积减少 5%以上的 钢绞线不得使用; 4) 钢绞线使用次数 不得 超过 20 次; 5) 钢绞线在同一夹持区使用不应超过 6 次。 锚具、地脚螺栓等质量要求应按本规程 第 、 条规定执行。 出厂检验 应对预制件的几何尺寸、数量以及拼装质量逐件进行实测检验。 应对配件的数量、型号、形状尺寸进行检查。 按 本规程第 、第 条 要求 检验合格后 , 应出具 产品 出 厂合格证。 16 6 拼装与验收 一般规定 拼装前 应 制定合理的拼装方案。 预制塔机基础的拼装宜符合本规程附录 A的规定。 拼装单位应具有预应力施工资质 ,拼装应 由 专门人员施工。 预制塔机基础严禁 设置 在积水浸泡的地基和冻土地基上。 使用过程中严禁基槽内积水。 当 预制塔机基础位于不 良 工程地质环境时,应有保证基础及地基稳定的技术措施。 张拉用千斤顶和压力表应配套标定、配套使用;张拉设备的标定期限不应超过半年;当张拉设备出现不正常现象时或千斤顶检修后,应重新标定。 吊装预制件时应设专人指挥,预制件起吊应平稳,不得偏斜和大幅度摆动。 钢绞线在张拉或拆除时, 严禁 在基础梁 两端正前方站人或穿越, 工作 人员应位于千斤顶侧面操作。 拼装 预制塔机基础拼装可按 图 所示 流程进行: ↓ ↓ 浇 筑 100mm 厚 C15 素混凝土垫层 ↓ 铺设 5mm~ 10mm 厚细砂滑动层 ↓ 吊装各预制件及合拢 ↓ 穿钢绞线及张拉 ↓ 吊装配重件 ↓ 拼装地脚螺栓 图 预制塔机基础 拼装流程 预制塔机基础拼装前应进行下列准备工作 : 1 确认拼装位置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确定拼装位置 测量放线、校核 → 开挖或夯实基坑 ← 验收基坑尺寸及质量 17 2 收集相邻建筑、道路、管线、边坡等相关资料; 3 拼装场地的道路应平整坚实 、 无障碍物, 并 满足运输和吊装要求; 4 依据设计要求清点 预制件和配件 数量,核对型号; 5 根据 设计和相关规范的要求 检查预制件和配件质量 ; 6 必须对拼装机具进行校核、检查; 7 组织拼装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预制塔机基础的拼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拼装位置应符合项目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 2 基坑的尺 寸及深度应达到设计要求 , 开挖后应对基坑 底部 进行夯实; 3 素混凝土 垫层 的平整度不得大于 5mm; 4 在预制件 吊装过程 中 不 应 破坏砂滑动层,构件高差、平整度 应 满足设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