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卫生室各项制度内容摘要:

应有黑板、桌椅、录音机、电视等必备的宣教设备。 五、针对不同人群定期举办慢病防治知识讲座;针对不同人群开展行为危险因素干预活动;要有详细的记录;定期发放慢性病宣传材料。 六、开设慢性病咨询电话热线。 七、社区内应有体育锻炼场所,针对不同居民制定相应的体育锻练计划,组织慢性病人开展相关的健身活动。 八、建立慢性病各项工作登记记录,并按要求统计上报 传染病报告 、登记 制度 一、执行职务的村卫生室医生为责任报告人。 二、村卫生室 发现法定传染病病人或可疑病人、病原携带者应向所属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科报告。 三、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性禽流感的病人或疑似病人时,或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应于 2 小时内向乡镇卫生院报告,并由乡镇卫生院进行网络直报。 四、对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于 24 小时内向所属乡镇卫生院报告。 五、报告实行一人一病一登记,一人患两种以上传染病时必须另做登记。 六、村卫生室医生应认 真学习《传染病防治法》,履行职责,对不报、漏报、迟报、隐瞒、谎报者参照《传染病防治法》有关条款给予处罚。 七、积极配合上级业务部门做好疫情的核实工作。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一、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 二、医疗机构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为防止医疗废物导致传染病的传播和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的第一责任人,每年对本机构的医疗废物管理人员,进行相关法律和专业技术、安全防护以及紧急处理等知识的培训。 三、在本机构内确定一名医疗废物管理工作的负责人,负责检查、督促、落实本单位医疗废物的管理工作。 四、及时分类收集医疗废物,严格按照《医疗废物处理程序》处理,并做好各项登记。 五、不转让、不买卖、不丢弃、不在非贮存地点倾倒(堆放)医疗废物,不将医疗废物混入其他废物和生活垃圾。 不流失、不泄露、不扩散、不露天存放医疗废物,暂时贮存医疗废物的时间不超过 2 天。 六、对不按规定要求处理医疗废物时,按《医疗废弃物处理条例》规定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医疗废物处置方案 制订医疗废物 管 理制度及医疗垃圾 处理流程图 医疗废物装黄色垃圾袋,生活垃圾装黑色袋 , 并标有明显的医疗废物警示标识。 对医疗废物进行分类分袋收集处理。 感染性医疗废物 : ① 一次性输液器、注射器使用后把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