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建设规划内容摘要:
水平,培养 8 名专业骨干教师,使其成为课程建设、技能教学与服务及产学研结合的主力军。 ( 3)职业导师培训项目。 深入实践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项目,培训职业导师。 拟培养机电专业职业导师 19名。 聘请专家进行职业指导培训。 通过项目建设,机电专业将培养出能够对学生 进行从职业素养到职业技能全方位指导,并取得心理辅导师、职业指导师等相关资质的优秀职业导师。 ( 4)能工巧匠兼职教师聘任项目。 拟聘请共计 4 名既有一定理论水平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或高水平技术工人(技师、高级技师)担任校内兼职教师,承担相应教学任务。 对兼职教师进行教育理论、教学方法、教师职业规范培训。 通过两学年的项目建设,多种渠道进行教师职业教育培训,建立一支能承担理论与实践环节教学的兼职教师队伍。 ( 5)专家型教师培养项目。 推进专业老师内涵提升工程。 实施专家型教师培养计划。 拟培养 2 名行业专家型教师。 通 过两学年项目建设,使两名专家型老师直接参与行业与企业的技术革新,接触技术前沿,能够起到引领行业技术、技能发展的作用。 ( 6)教师科研项目。 实施科研促教计划,推进以科研促教改工程,拟定机电专业老师两学年内承担省、市级课题 4 项。 并且 50%结题。 通过科研活动来提升教师的内涵。 、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 ( 1)研发中心产品开发项目。 建设“机械数控研发中心”和“电子技术研发中心”两个研发中心,与金利孚刀具有限公司合作开发新型园林修剪刀片的加工工艺等项目,提升中心及其研究团队的内涵。 研发中心产品开发项目的实 施与学生专业实训和专业技能提升紧密结合进行。 研发中心产品开发项目与专业教学改革发展相结合,实施工学结合,倡导“做中学”的技能教学理念。 通过研发中心产品开发项目,培养学生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具体途径与要求是:从实训过程中选拔一批有兴趣、有基础、有研究能力的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共同参与项目开发。 先由教师承接企业的合作开发项目,再组织教师与学生的研发团队共同完成。 比如电子产品开发,学生根据老师的设计思路或基本设计方案进行制作、调试,直至项目成功。 又如数控机械加工,由学生根据教师的设计思路,进行夹具设计、加工工艺程序设 计。 在开发过程中,随时根据遇到的问题,师生共同探讨。 从设计的角度还是加工的角度分别解决。 根据项目的难易程度,赋予每个项目一定的学分值,学生完成项目后,该学分计入他的专业课学分,可以替代他的专业实训课程的学时。 这样的锻炼,能扩大学生视野、提升技能深度,又能培养一定的生产组织能力。 ( 2)专家指导委员会第三方评价项目。 机电专业建立由行业专家、企业技术能手和工程师及技能鉴定师组成的专业专家指导委员会。 并形成第三方评价机制。 制定评价标准,并完善标准的评价功能。 ( 3)工学结合、顶岗实习项目。 机电专业实施双导师制,推 进工学结合,探索实施学生顶岗实习项目。 注重过程管理,加强技能指导,在企业中为学生选派岗位技能导师和职业导师。 实行企业岗位双导师制带岗实训,建立双导师制工学结合和顶岗实习模式。 ( 4)校企合作战略联盟建设项目。 深度推进校企合作,企业订单培养冠名班达到专业在校生人数 60%。 推进人才培养培训和产学研合作项目。 ( 5)校企合作员工培训项目。 深度推进校企合作,服务企业员工素养提升,实施“双元制”培训计划和企业员工的技能提升培训,与企业合作开发培训课程与教材,每学年拟完成开设机电专业技师或高级技师培训班 2 个。 通过两学年 的项目建设,使专业的社会培训形成品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建设规划
相关推荐
节能环保设备等 高端制造产业。 随着我省产业的发展,特别是万亿元的高端制造业的形成,各类企业 为了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大量引进高新技术设备已成为必然,其中机电产品更是占主导地位 , 但真正能使其发挥潜能的机电 中 级技术人员还非常有限。 从我们的调查中发现, 2020 年 2020 年的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毕业生有 46%在生产制造业就业,并且有大量的学生在毕业后 35
在 合 同 执 行 过 程 中 , 按 照 技 术 协 议 的 要 求 , 有 一 项 技 术 指 标 未 达 到 要 求 的 或 未 按 协 议 要 求 内 容执 行 , 扣 除 乙 方 工 程 款 5000 元 整 , 并 进 行 返 工。 . 在 检 修 期 及 质 量 保 证 期 内 , 若 发 生 因 乙 方 施 工 原 因 而 引 起 的 事 故 , 每 发 生 一 次 , 乙 方
第四学期180学时 常用机床电器的拆装与维修 T68镗床模拟电路 电动机单向控制线路的安装与调试 直流调速装置 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的安装与调试 示波器 星 三角降压启动控制线路的安装与调试 稳压电源 双速电机控制线路的安装与调试 二台电动机联锁控制线路的安装与排故操作 电动机制动控制线路的安装与排故操作 第五学期240学时 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 印制电路板的设计与制作
( 5)循环管路系统最低点应加泄水阀,使系统存水能全部泄净。 每台集热器出口应加温度计。 机械循环系统适合大 型热水器设备使用。 安装要求与自然循环基本相同, 水泵安装应能满足 100℃ 高温下正常运行。 ( 6)热水供应管路系统安装同 12。 ( 7)管路系统试压:应在未做保温前进行水压试验,其压力值应为管道系统工作压力的 倍。 最小不低于。 ( 8)系统试压完毕后应做冲洗或吹洗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