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红外对射报警施工方案内容摘要:
隔一个月要做一次发炮实验 ,检验防盗系统的报警性能。 红外对射的接线图可以参考 “ 周界报警系统(红外对射)接线图 ”。 9 四、安装前端设备箱及警灯 注:将设备箱与警灯一对一安装至与之编号相对应的位置。 (安装时注意防水处理) 如图所示 当警灯报警时需人为打开箱体将开关复位 10 11 12 五、对射探头加电调试 按照 编号将所有探头安装到支架上并接好线后。 将中控室的对射供电电源接通。 用万用表按照对射探头说明书上的内容逐个调试,直至所有探头均符合系统说明书上的标准。 RX TX`+RVV4*AMP701接法详见附图接线图 13 六、对射探头报警初试 加电调试完毕后 1 防区 7 防区逐个测试单个探头的报警性能。 (可以用不透光的纸或其它工具遮挡发射端或接收端)并查看警灯报警情况。 报警后请及时将警灯复位。 如图所示: 七、主机内部接线 1)报警控制箱安装位置、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安装于较隐蔽或安全的地方,底边距地宜为 1. 4m。 2)暗装 报警控制箱时,箱体框架应紧贴建筑物表面。 严禁采用电焊或气焊将箱体与预埋管焊在一起。 管入箱应用锁母固定。 3)明装报警控制箱时,应找准标高,进行钻孔,埋人金属膨胀螺栓进行固定。 箱体背板与墙面平齐。 4)报警控制箱的交流电源应单独敷设,严禁与信号线或低压直流电源线穿在同一管内。 14 (详见系统接线图) 15 八、系统接线检查及加电调试 1)接线前,将已敷设的线缆再次进行对地与线间绝缘摇测,合格后按照设备接线图进行设备端接。 2)报警主机及控制器采用专用接头与线缆进行连接,且压接牢固。 设备及电缆屏蔽层应压接好保护地线,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 1Ω 3)按照施工图纸及产品说明书,连接系统打印机、 UPS 电源等外质量验收要点围设备。 16 DSC 大型报警主机 PC4020 的安装 调试 (本次工程主机及模块已经调试完毕只需连接后操作即可,本章仅作了解使用) 特别提示 : PC4020 及各种模块需要在控制室调试连通后再到现场安装 ,否则注册模块时要动防拆快开关会很不方便 . PC4020 的安装 调试分为六步完成 : 1. 注册 COMBUS 总线 (4 线总线 ) 上 的 模块 ,包括 :PC4501 键盘 ,PC4108/4116 防区扩展模块 ,PC4204/PC4204CX 中继器模块 ,PC4216 输出模块 ,PC4401 串口模块等 . 2. 注册 AML 总线 (2 线总线 )上的模块 ,包括 :AMP700 系列防区模块 ,其他总线式探测器 . 3. 对防区编程测试 . 4. 对模块编程测试 . 5. 在现场安装各种模块 , 探测器联接到防区模块上 . 6. 总体调试 .(文档由风行播放器 整理 ) 编程中 * 表示近入此项 , 表示返回上一级 . 下面分别介绍 : 一 . 注册 COMBUS 总线 (4线总线 )上的模块 按照图纸将模块 键盘与主板连接 , 模块上的防拆端子(TAM)用导线连接 , 通电 ,在 PC4501 键盘上输入 * 8 5555(5555 为出厂时的安装员密码 ) 输入 02。智能红外对射报警施工方案
相关推荐
炼是提升综合能力的最佳途径。 (二) 深入认识了现代企业 从生产企业的 ISO9000 发展到现在 5S 和 6S 的管理模式,到企业的人性化与个性化管理;从企业 服务的 创新、设计创新、管理创新到经营创新;从不同企业所蕴含的企业文化,我对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和创新意识有了新的认识。 (三) 更新了教育观念 通过锻炼,我更加清 晰地认识到,当前高职基础课程教育教学中存在着理论与实践的脱节,高职院校
10 3. 1. 5. 2施工准备流程图 :(见下图) 3. 2 施工工艺 3. 2. 1空调水管道施工工艺 供回水管管径 DN50mm 的采用镀锌钢管,管径 DN50mm 的采用无缝钢管;连接风机盘管进回水管采用铜质球阀,凝结水管采用 PVC 管。 3. 2. 1. 1管道安装工艺流程: 3. 2. 1. 2钢管焊接: 焊接时应有防风、防雨雪措施,焊区环境温度低于 20℃,焊口应预热
【完成( F)】完成安装,选中【运行暴风转码 正式版】,则安装完成后立即启动暴风转码。 如何添加我想转换的文件 方法一:类似 Windows操作系统常规操作,将文件直接拖拽到【暴风转码 】的窗口里 方法二: 【添加文件】按钮,弹出对话框 (可以用 Ctrl或 Shift进 行多选),然后点击【打开】按钮 ,如图中红框所示 若您是第一 次使用暴风转码,则会自动弹出输出设置选择窗口 扩展操作 件
湿度传感器。 进风装置和排风装置及送风系统要求 有防虫、防尘、防水、防盗功能,无逆流。 送风系统的设计与施工是系统重要环节,应由专业人员对机房做勘察设计,根据机房情况设计出最佳的气流组织,以达到系统最高的节能效率。 维护要求 新风系统硬件设备的总体结构应充分考虑安装、维护的扩充和调整的灵活性。 风机可维护性:有足够的维护空间,易于维护风机。 整机、滤网的可维护性:系统应具有室内正面可维护性,滤
层、接入层)。 核心层 —— 采用高端核心主干交换机做双机冗余备份,并分别配置双电源以保证其高可用性。 接入层 —— 在一般区域配置性价比较高的 10/100M 可堆叠工作组 交换机;在 多媒体会议室 、 商业中心 等对带宽要求较高的区域配置 10/100/1000M 的工作组交换机。 网络出口――在网络出口配置了高性能路由器,该路由器提供 扩展插槽。 无线接入――在会议室、
管理策略,可以保证系统的运行安全。 开放性 以现有成熟的产品为对象设计,同时还考虑到周边信息通信环境的现状和技术的发展趋势,可以消防、监控、聚光系统实现联动。 可扩充性 系统设计中考虑到今后技术的发展和使用的需要,具有更新、扩充和升级的可能。 并根据今后该项目工程的实际要求扩展系统功能,同时,本方案在设计中留有冗余,以满足今后的发展要求。 通过部件化、模块 化和层次化的系统规划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