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钒钛磁铁矿煤基直接还原主要工艺简介内容摘要:

了大量试验研究,获得了大量有效数据。 经过 4 年多大量艰苦努力,获得了重大技术突破,获得了高水平研究成果,为产业化提供打下了坚实基础。 先后申报并获得了多项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实验室研究成果、中间实验研究成果及工业试验研究成果,分别通过了攀枝 花市科技局、四川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组鉴定,其技术成果分别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和国际领先水平。 并分别获得了攀枝花市级钒钛资源开发技术创新 7 项目奖之实验成果奖一等奖、中间试验成果奖一等奖。 自 2020年起,该研究成果即由四川龙蟒集团攀枝花矿冶公司在攀枝花进行产业化建设,至 2020年年底,在攀枝花钒钛产业园区(安宁工业区)建成了规模为 7万 t/ a 的工业示范装置 (一期工程 ),现正在进行二期工程建设,规模为 200万 t/a,届时将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研究结果表明: ( 1)钒钛铁精矿内配碳球团煤基直接还原制备 金属化球团 DRI的金属化率在( 15~ 20)分钟内达 90%以上; ( 2) DRI 直接热装进入电炉进行熔化分离,通过控制电弧炉冶炼工艺,所得含钒生铁、熔分钛渣实现良好分离,得到的熔分钛渣和生铁全部被下一道工序利用。 ( 3)控制钒的走向,钒进铁率可达 80%以上,可获得含 TiO2在50%左右的熔分钛渣(简称“ 50钛渣”),该钛渣可作为硫酸法钛白原料。 2020 年初,攀钢正式启动了钒钛磁铁矿非高炉冶炼技术研究项目,组成了以攀钢研究院为主体的课题组,一直为攀钢重点科研项目,并成功申报为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 从 2020 8 年至今,攀钢也建成了 10万吨 /年的转底炉 熔分电炉处理钒钛矿资源综合利用新工艺中试生产线。 2020 年初,所有设备安装完毕。 2020年 2月 28 日转底炉点火成功。 为实现全流程试车目标,攀钢研究院、攀钢钒公司、攀冶公司、监理及相关专业设备厂家密切合作,进行了有效整改,并为下一步设备、工艺及操作的改进和优化创造了条件。 车底炉还原工艺 车底炉还原工艺流程 车底炉还原工艺是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生产直接还原铁的新工艺,特别适合处理多金属共生矿、低品位铁矿、金属废渣等原料,对矿石具有良好的适应性,投资低,效益好。 车底炉的主体结构类似隧道窑,但是其没有罐车,内配碳球团直接布料在小车上,所以也可称为“不装罐的隧道窑”,其主要特点是还原时间短、球团金属化率高、生产连续、开停炉方便、处理和维修窑车方便、投资较少。 其主要缺点和不足是生产规模相对高炉流程小。 车底炉新工艺工艺流程如图 2所示。 该工艺流程具有如下优点: 9 ①可全部回 收铁精矿中钛资源。 经车底炉还原后的金属化球团经过电弧炉熔化 (或磁选 )分离后,可得到含量为 50%以上的熔分钛渣(高于钛精矿的二氧化钛品位)和含钒生铁(微合金化铁粉),实现铁钒与钛的分离。 熔分钛渣可用于硫酸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