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工艺标准内容摘要:

步骤及内容: 26 ①检查新风机、空气处理机、送排风机、 VAV 末端装置及风机盘管的电气控 制柜,按设计要求与 DDC 之间的接线正确,严防强电串入 DDC。 ② 按监控点表的要求检查装于通风与空调系统中的各类传感器、变送器、 执行器等设备的位置,接线正确,其安装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 ③确认 DDC 控制器和 I/ O 模块的地址码设置应正确。 ④确认 DDC 允许送电并接通主电源开关,观察 DDC控制器和各组件 状态应 正常。 ⑤按产品设备说明书和工程设计要求进行 DDC 功能测试,一般应进行运行 可靠性测试和 DDC 软件主要功能及其实时性测试; ⑥确认各类受控空调设备在手动控制状态下,运行正常。 ⑦在 DDC 侧或主机侧,检测各 AI、 A0、 DI、 D0 点,确认其满足设计、监控 点和联动联锁的各项要求。 各个阶段、步骤应有记录和报告,最后归成文档。 另外,由于变频器在通风空调系统的广泛应用,在此类通风空调系统的单 体设备的检测调试中还应按以下内容进行: 27 ① 若新风机是变频调速或高、中、低三速控制时,应模拟变化风压测量值 或其工艺 要求,确认风机转速能相应改变或切换到测量值或稳定在设计值,风机转速这时应稳定在某一点上,并按设计和产品说明书的要求记录 30%、 50%、 90%风机速度时高、中、低三速相对应的风压或风量。 ② 变风量空调机,应按控制功能变频或分档变速的要求,确认空气处理机 的风量、风压随风机的速度也相应变化。 当风压或风量稳定在设计值时,风机速度应稳定在某一点上,并按设计和产品说明书的要求记录30%、 50%、 90%风机速度时相对应的风压或风量(变频、调速);还应在分档变速时测量其相应的风压与风量。 ③ VAV 空调系统。 对 VAV 空调系统 纳入 BAS 系统的控制一般是在其配电回路 中设置监控节点,起到按时间程序设定开启系统的功能,以控制不必要的能源浪费。 目前,相当多的 VRV 产品制造商都己相继开发出了基于 BAS 系统协议专用 网关的接口设备,可以将 VRV 空调系统纳入 BAS 系统中, VRV 末端设备的运行状态是通过 BAC 接口上传信号至 BAS 系统,监控中心经该网关接口下传信号(如初始值设定、控制参数设定等)至末端设备,并对整个 VRV 空调系统实行系统管理。 经对这二个系统的集成,在中央 28 控制中心可以对 VRV 空调系统实现以下功能: a 室温监视; b 温控 器状态监视; c 压缩机运转状态监视; d 室内风扇运转状态; e 空调机异常信息; f ON/ 0FF 控制和监视; g 温度设定和监视; h 空调机模式设定和监视(制冷/制热/风扇/自动); i 遥控器模式设定和监视; j 滤网信号监视和复位; k 风向设定和监视; 1 额定风量设定和监视; m 强迫温控器关机设定和监视; n 能效设定和设定状态监视; o 集中/机上控制器操作拒绝和监视; P 系统强迫关闭设定和监视。 在 BAS 系统管理平台上,可以将空调系统与其他弱电系统实现联动控制功 能,如利用电子考勤及 电子门锁系统实施 VRV 空调系统的启、停联动,达到有效节能的目的。 利用火灾报警信号,实施 VRV 空调系统的相应 29 联动功能,满足消防要求。 基于 BAC协议专用网关的 VRV空调系统接口设备的调试方法可按设备说 明书进行,与网络系统网关设备调试方法一致。 ④ 变频调速排风机。 变频调速排风机启动后,室内风压测量值应跟随风压 设定值的改变而变化。 当风压设定值固定时,经过一定时间后测量值应能稳定在风压设定值的附近。 如果测量值跟踪设定值的速度太慢,可以适当提高 PID 调节的积分作用。 如果送风温度在设定值上下明显地作周期性波动, 其偏差超过范围,则应先降低或取消微分作用,再降低比例放大作用,直到系统稳定为止。 PID 参数设置的原则是:首先保证系统稳定,其次满足其基本的精度要求,各项参数设置不宜过分,应避免系统振荡,并有一定余量。 当系统经调试不能稳定时,应考虑有关的机械或电气装置中是否存在妨碍系统稳定的因素,应作仔细检查,排除此类干扰。 变配电系统 1 工艺流程 电量变送器安装 线槽敷线、配管穿线 DDC 控制器安装 校接线 系统调试 30 2 施工工艺 ( 1)电量变送器安装 常用的电量变送器有电压、电流、频率、有功功率、功率因数和有功电量 变送器,安装在监测设备(高低压开关柜)内或 者设置一个单独的电量变送器柜,将全部的变送器放在该柜内。 1)变送器柜安装按电气变配电的安装标准执行。 2)变送器柜外壳及其有金属管的外接管应有接地跨接线,外壳应有良好 的接地,根据设计及有关规范要求。 ( 2)线槽敷线、配管穿线 按电源与接地工艺标准中相关内容执行 ( 3) DDC 控制器安装 按本章 第( 3)条执行。 ( 4)校接线 按电源与接地工艺标准中相关内容执行内容执行外,尚应注意: 1)应检测设备的 CT、 PT 输出端通过电缆接入电量变送器柜,必须按 31 设计和产品说明书提供的接线图接线,并检查其量程 是否匹配(包括输入阻抗、电压、电流的量程范围),再将其对应的输出端接入 DDC 相应的监测端。 2)器接线时,严禁其电压输入端短路和电流输入端开路。 3)检查变送器的输入、输出端的范围与设计和 DDC 控制器和各组件状态 应正常。 ( 5)系统调试 1)确认 DDC控制器和 I/O模块的地址码设置应正确。 2)确认 DDC 送电并接通主电源开关,观察 DDC 控制器和各组件状态应正常。 3)系统监控点的测试: ①根据设计图纸和系统监控点表的要求,逐点进行测试。 ②模拟量输入信号的精度测试:在变送器输出端测量其输出信号的数值, 通 过计算与主机 CRT 上显示数值进行比较,其误差应满足设计和产品的技术要求。 4)电量计费测试检查。 按系统设计的要求激活电量计费测试程序,检查 其输出打印报告的资料,用计算方法或用常规电度计量仪表的资料进行比较,其测试资料应满足设计和计量要求。 32 5)柴油发电机运行工况的测试 ①确认柴油发电机及其相应配电柜单机运行工况正常。 ②确认其输出配电柜处于断开状态,严禁其输出电压接入正常的供配电回 路。 ③对柴油发电机进行仿真测试,即仿真激活柴油发电机组的起动控制程序, 按设下和监控点表的要求确认相应开关设备动作和运行情 况应正常。 公共照明系统 1 工艺流程 2 施工工艺 ( 1)线槽敷线、配管穿线 按电源与接地工艺标准中相关内容执行 ( 2) DDC 控制器安装 按本章 第( 3)条执行。 线槽敷设、配管穿线 DDC 控制器安装 系统连接、调试 33 ( 3)系统连接、调试 1)按竣工图纸和通信接口的要求,检查电气柜与 DDC 通信方式的接线是否正确。 2)确认 DDC控制器和 I/O模块的地址码设置应正确。 3)确认 DDC 送电并接通主电源开关,观察 DDC 控制器和各组件状态应正常。 4)系统监控点的测试检查。 根据设计图纸和系统监控点表的要求,按有关规定的方式逐点进行测 试。 确认受 BAS 控制的照明配电箱设备运行正常情况下,激活顺序、时间或照度控制程序,按照明系统设计和监控要求,按顺序、时间程序或分区方式进行测试。 给排水系统 1 工艺流程 2 施工工艺 ( 1)线槽敷线、配管穿线 按电源与接地工艺标准中相关内容执行 ( 2)安装现场设备(液位计、液位开关、压力传感器、压力开关、线槽敷设、配管穿线 DDC 控制器安装 系统连接、调试 安装现场设备 34 水流开关等) 1)压力传感器、压力开关、水流开关等末端设备的安装 按电源与接地工艺标准中相关内容执行 2)液位计、液位开关的安装 ①浮力式液位计的安装高度应符合设计文件 规定。 ②浮筒液位计的安装应使浮筒呈垂直状态,处于浮筒中心正常操作液位或分界液位的高度。 ③钢带液位计的导管应垂直安装,钢带应处于导管的中心并滑动自如。 ④用差压计或差压变送器测量液位时,仪表安装高度不应高于下部取压口。 ⑤双法兰式差压变送器毛细管的敷设应有保护措施,其弯曲半径不应小于 50mm,周围温度变化剧烈时应采取隔热措施。 ⑥安装浮球式液位仪表的法兰短管必须保证浮球能在全量程范围内自由活动。 ( 3) DDC 控制器安装 按本章 第( 3)条执行。 ( 4)系统连接、调试 1)按设计监控要 求,检查各类水泵的电气控制柜与 DDC 之间的接 35 线是否正确,严防强电串入 DDC。 2)检查各类传感器(水位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流量传感器或水位开关),安装应符合规范要求,接线应正确。 3)检查各类水泵等受控设备,在手动控制状态下应运行正常。 4)确认 DDC 控制器和 I/O 模块的地址码设置应正确。 5)确认 DDC 送电并接通主电源开关,观察 DDC 控制器和各组件状态应正常。 6)按规定的要求检测设备 A0、 AI、 DO、 DI 点,确认其满足设计监控点和联运联锁的要求。 近年来,通过设在水管上的压力传感器、集成在水 泵电控箱的变频器、 DDC 控制器/ PLC/工控机组成闭环控制回路来控制水泵机组运行状态,实现管网的恒压变流量供水的给水系统得以广泛应用。 水泵设备运行时,压力传感器不断将管网水压信号变换成标准电信号送入DDC控制器/ PLC/工控机,经 DDC 控制器/ PLC/工控机运算处理后,获得最佳控制参数,通过变频器和继电控制元件自动调整水泵机组高效率地运行,既保证了良好的供水品质,又最大限度地节能。 恒压变频供水系统试运时,在变频自动运行方式下给水泵电控柜通电,此时 DDC 控制器/ PLC/工控机通过变频器启动第一台水泵 ,第一台泵进入变频运行状态,转速逐渐升高;当供水量 Q< 1/nQmax时( Qmax为 n 台泵全部工频运行时的最大流量), DDC 控制器 /PLC/工控机根据压力传感器检测的供水量的变化自动调节第一台泵转速,以保证供水压 36 力稳定。 当 1/nQmax< Q< 2/nQmax,第一台泵已不能满足所需水量,此时DDC 控制器 /PLC/工控机将第一台泵转为工频运行状态,启动第二台泵,使第一台泵进入变频运行状态,其转速由所需水量决定;当 Q>2/nQmax时, DDC 控制器/ PLC/工控机将第一台泵、第二台泵置于工频运行状态,启动第三台泵投 入变频运行状态,如此顺序启动水泵直至达到水压稳定。 反之,当供水量减小时,变频器亦调整水泵转速,顺序下降直至切换停泵。 一些供水系统到了夜间用水流量很小或无用水流量,这时,如果设备保持连续运行会造成设备效率降低、能耗大、设备磨损等问题。 为改善这种不利工况,可在设备系统中并接小型气压罐,小流量时按气压罐式间歇运行供水,待系统中的供水流量达到一定时恢复正常运行。 热源和热交换系统 1 工艺流程 2 施工工艺 ( 1)线槽敷线、配管穿线 按《建筑电气工程施工技术标准》 zIQ08— SCJB303- 2020 第 1线槽敷设、配管穿线 DDC 控制器安装 系统连接、调试 现场设备安装 37 15 章相关内容执行。 ( 2)现场设备安装(温度传感器、水管型压力和压差传感器、蒸汽压力传感器 、流量传感器、电磁阀、电动调节阀器等) 按电源与接地工艺标准中相关内容执行 此外,水管型压力和压差传感器在高压水管上安装时,应装在进水管侧;在低压水管上安装时,应装在回水管侧。 ( 3) DDC 控制器安装 按本章 第( 3)条执行。 ( 4)系统连接、调试 1)检查热泵机组控制柜的电器元器件应无损坏,内部与外部接线应正确无误。 严防强电串入 DDC,直流弱电地与交流强电地应分开。 2)按监控点表要求,检查热泵机组上的温度传感器、电动阀、风阀、压差开关等设备的位置,接线应正确,输入/输出信号类型、量程应和设计相一致。 3)手动位置时,确认各单机在非 BAS 系统控制状态下应运行正常。 4)确认 DDC 控制器和 I/O 模块的地址码设置应正确。 5)确认 DDC 送电并接通主电源开关,观察 DDC 控制器和各组件状态应正常。 38 6)对填写的 BAS 系统监控点记录表进行核查。 7)按设计和产品技术说明书规定,在 确认主机、热泵机组、电动蝶阀等相关设备单独运行正常下,在 DDC 侧或主机侧检测全部 A0、 AI、D0、 DI 点,应满足设计和监控点表的要求。 激活自动控制方式,确认系统各设备按设计和工艺要求的顺序投入运行和关闭自动退出运行两种方式都应正确。 8)增减空调机运行台数,增加其热负荷,检验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