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消防设施测试报告内容摘要:

作,水力警铃应准确及时发出报警信号 压力开关准确及时动作 能自动启动消防水泵 消防控制室应能显示水流指示器、压力开关、信号阀、水泵等工作状态和反馈信号 火灾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测试报告 序号 项 目 技术要求摘要 检验结果 1 外观质量 外观应完整、无腐蚀、剥落和机械损伤等缺陷,并有产品身份证标识 外壳材料应用不燃烧或难燃烧材料 2 系统设置 安装位置、数量规格型号应符合要求 3 安装位置 应安装在墙面上部或出口的顶部 ,安装应牢固,无遮挡物 4 应急转换功能 应急转换时间不大于 5s 5 应急工作时间 备用电源的持续时间不应少于 30min 6 应急照明灯照度 疏散走道的地面最低水平照度不应低于 lx 人员密集场所内的地面最低水平照度不应低于 楼梯间内的地面最低水平照度不应低于 lx 7 特殊位置照度 消防控制室、水泵房、自备发电机房、配电室、防烟 与排烟机房等应保证正常照度 8 电池选用 自带电源型和子母电源型消防应急灯具不应采用铅酸电池或其它非密封电池 疏散指示灯 9 疏散指示和安全标志外观应完整、 无腐蚀、剥落和机械损伤等缺陷,并有产品身份证标识 外壳灯罩应选用不然材料或难燃材料 10 疏散指示和安全标志设置位置、数量、规格型号应符合要求 11 应不影响正常通行,并在其周围不得有妨碍公共视 读疏散指示灯的物体,安装应牢固 12 应正确指示疏散通道的方向,箭头指示方向应与疏散方向相同 13 应急转换时间应不大于 5s 14 疏散走道地 面最低水平照度不应低于 lx 15 备用电源的持续时间不应少于 30min 16 自带电源型和子母电源型消防应急灯具不应采用铅酸电池或其它非密封电池 17 安全 出口标志应设在出口顶部 疏散指示标示应设在疏散走道及其转角处距 以下的墙上,间距不大于 20m 对于袋形走道不应大于 10m 防排烟系统测试报告 序号 项 目 技术要求摘要 正压 送风系统 1 正送风机 应有标明系统名称和编号的标志 传动皮带的防护罩、新风入口的防护网应完好 启后叶 轮旋转方向应正确 、运转平稳、无异常振动与声响 主、备电源切换正常 2 正压送风阀 开启、复位操作应灵活可靠、关闭时应严密 输出反馈信号应正确 3 加压送风 口 送风口 的风叶无变形、动作无卡阻现象;风口连接处应严密不漏风 4 加压送风量及风口风速 送风量符合规范 风速≤ 7m/s 机械排烟系统 5 排烟风机 应有标明系统名称和编号的标志 风机传动皮带的防护罩完好牢固 启后叶轮旋转方向应正确、运转平稳、无异常振动与声响 主、备电源切换正常 风 机的总管上应设排烟防火阀关闭时,排烟风机应能停止运转 6 排烟阀、排烟 防火阀 排烟阀(口)平时为关闭状态,当烟气温度超过 280℃时能自行关闭 手动、电动开启应正常,手动复位 复位操作应灵活可靠、观察关闭时应严密 输出反馈信号应正常 排烟阀(口)无变形、动作无卡阻现象 风口连接处应严密不漏风 距可燃物件或可燃物距离> 7 排烟风机排烟风量及排烟口风速 排烟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风速≤ 10m/s 8 排烟管道 风管的连接以及风管与风机连接应严密 无漏风 现象,并无明显缺陷 管道、保温层、隔热层采用不燃材料制作 9 设置要求 设置机械防、排烟设施的场所、部位、数量应符合要求 10 手动控制 电动和手动控制启动相应区域的风阀、风机,且风阀开启正常,风机运转正常 应在消防联动控制器上显示,风阀、风机动作的信号 11 自动控制 按设计的逻辑关系输入 火警信号时、消防联动控制器联动控制相应区域的送风阀或排烟阀 (口 )、送风机或排烟机的开启 同时应关闭该防火分区通风、空调设备的防火阀 消防联动控制器上显示,风阀、风机动作的信号及通风、空调、防火阀的反馈信号 当排烟防火阀关闭时,排烟风机应停止运转、并能向消防控制室反馈信号 防火卷帘门及防火门测试报告 序号 项 目 技术要求摘要 防火卷帘门 1 防火卷帘设 置 防火卷帘的型号、规格、类别、数量、位置、耐火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 2 外观质量 组件齐全,完好无破损现象 3 防烟性能 防火卷帘应与楼板、梁和墙、柱的空隙密封严密,并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封堵 4 阻碍物 防火卷帘下部或两侧 不得有阻碍防火卷帘升降和按钮操作障碍物 5 手动功能 现场手动、远程手动操作应正常,且关闭严密 6 升降性能 运行应平稳顺畅、无卡涩现象 ;传动机构运转平稳 7 反馈信号 防火卷帘动作后向火灾报警控制器输出反馈信号 8 防火分隔防 火卷帘 仅用于 防火分隔的防火卷帘,应在该防火分区内任意点报警后直接下降至地面 9 自降功能 防火卷帘应设有速放控制装置,能手动、自动(备电或温控 ) 实现防火卷帘自重下降功能 防火门 10 防火门设置 防火门的型号、规格、类别、数量耐火等级设置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11 防火门外观 质量 安装牢固,配件 齐全,完整无破损现象 12 密封条 密封条应平直、无拱起、无断开,完好无损 13 开启方向 为平开门并向疏散方向开启 14 启闭性能 启闭灵活并能自行关闭,且关闭后应能从内、外两侧人为开启 15 顺序关闭 带有子口的 双扇或多扇门应按顺序关闭 16 关闭标志 常闭防火门面向人流方向应粘贴“常闭防火门,请保持关闭”标志 17 设置位置 设置位置符合设计要求及现行国家有关规定 灭火器测试报告 项 目 技术要求摘要 灭火器 1 选择要求 灭 火器的位置、类型、灭火级别应与配置场所相符 同一灭配置场所,当选用两种以上类型时,应采用灭火剂相容的灭火器 2 设置要求 应设置在明显和便于取用地点,且不得影响安全疏散 灭火器不得设置在超出其使用温度范围的地点 设置在潮湿或强腐蚀地点,应有相应保护措施 每个配置点的灭火器数量应> 2 具,应< 5 具 灭火器的最大保护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和 GB 50140 的有关规定 3 室外要求 灭火器设置在室时,应有遮阳防晒、挡雨防潮、保温隔热以及防止撞击的措施 4 箱门 (箱 盖 )开启操作应轻便灵活,无卡阻现象 翻盖式灭火器箱宜在翻盖上标注其开启方向 箱体应端正,不应有歪斜、翘曲等变形现象 置地型灭火器箱应安放平稳,不得倾斜、晃动 5 外观检查 外表应为红色,应无明显损失等缺陷 ,所有标志应完整、清晰 6 附件要求 灭火器的喷嘴不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