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技术在道路测量中应用毕业论文内容摘要:
RS是指从高空或外层空间接收来自地球表层各类地物的电磁波信息,并通过对这些信息进行扫描、摄影、 传输和处理,从而对地表各类地物和现象进行远距离控测和识别的现代综合技术。 经历了30多年的探索,遥感应用已从静态发展到动态、从区域发展到全球、从地面发展到太空。 其技术动态主要表现在多遥感器、高分辨率、多角度、多时相上。 近影测量是获取区域数字图像的新的热门技术,像光谱仪和成像雷达是当前遥感研究的两大热点。 遥感信息处理技术也同步发展,已能进行多时相、多数据源的融合分析,并且系统能由静态分析发展到动态监测,借助于高速计算机和专家系统的支持,已能对环境、资源等进行定量分析、自动成图。 图 11 基于遥感图像的道 路选线 GIS 技术的概述 地理信息系统: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也称作土地资源信息系统,它是 20世纪 60年代开始迅速发展起来的地理学 研究新技术,是多种学科交叉的产物。 地理信息系统是以地理空间数据 库为基础,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适时提供多种空间和动态的地理信 息,为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服务的计算机技术系统。 GIS是一个专门管理地理信息的计算机软件系统,它不但能分门别类、分级分层地去管理各种地理信息;而且还能将它们进行各种组合、分析、再组合、再分析等;还能查 询、检索、修改、输出、更新等。 地理信息系统还有一个特殊的 “可视化 ”功能,就是通过计算机屏幕把所有的信息逼真地再现到地图上,成为信息可视化工具,清晰直观地表现出信息的规律和分析结果,同时还能在屏幕上动态地监测 “信息 ”的变化。 图 12 GIS 生成 4D 图 GPS 测量概述 GPS是美国从 20世纪 70年代开始研制,于 1994年全面建成,具有海、陆、空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能力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 GPS测量技术能够快速、高效、准确地提供点、线、面要素的精确三维坐标以及其他相关信息,具有全天 候、高精度、自动化、高效益等显著特点,广泛应用于军事、民用交通 (船舶、飞机、汽车等 )导航、大地测量、摄影测量、野外考察探险、土地利用调查、精确农业以及日常生活 (人员跟踪、休闲娱乐 )等不同领域。 全球定位系统 (GPS)的工作原理:类似于传统的后方交会,如果在需要的位置某点 P架设 GPS接收机,在某一时刻同时接收 3颗及以上 GPS卫星所发射的信号,即测得卫星到测站点的几何距离,就可根据后方交会原理确定出测站点的三维坐标。 图 13 南方测绘 GPSRTK 系统 2 3S 技术在道路测量中的应用现状 GPS 在道路测量中的应用 现状 相对于传统的测量方式, GPS技术主要的技术优势在于观测时间短、定位精度高、可以确定三维坐标、点间无需通视、操作方式简单等等,为道路测量技术提供了重要保障。 当前, GPS技术在道路测量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隧道控制测量、国家控制点加密、测量特大桥控制、测量外业控制点、测量密灌和密林地区路线等等。 此外, 随着近年来 RTK技术的功能逐步完善,其所在工程放样中获得广泛应用,使得放养的外业观测强度和计算工作量大大降低,作业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RS 技术在道路测量中 的应用 现状 随着当前空 间技术的快速发展,直观、逼真、能够带来丰富信心的遥感图像为道路工程的选线、地质勘测及评价、工程可行性研究和工程初步设计提供了重要手段。 贴切地来讲,应用 RS技术犹如将室外情况搬到室内进行研究,不仅能够使得道路工程的进步加快,而且能够保障道路选线质量的提高。 尤其是在可行性研究阶段, RS技术因其海量信息以及其数据的准确性、实时性和全面性为最佳路线的选择提供了极大的帮助,缩短了可研周期,节省了工程勘探费用。 此外, RS 技术还能够为设计人员提供道路沿线建筑材料的分布、运输情况,为施工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GIS 技术在道路测量中的应用 现状 近些年来, GIS技术因其良好的信息采集、处理、分析能力获得广泛应用。 但是, GIS在各行业工程建设中的普及才是其社会化的标志。 当前, GIS 应用的重要工作为利用已有的大量平台和 GIS基本模型来创造适用于工程建设的各种专业模型,以为道路建设中的勘探、测量、设计、施工等提供高效的服务。 未来一段时问内, GIS 将能够实现各种与道路建设相关的几何和属性数据的集成,实现数据比例尺、投影等方面的转换与处理,最终为道路建设提供最佳方案,为工程施工提供全面服务。 因此,将 GIS技术应用在道路建设中能 够保持各种数据之间的统一和规范,能够提高道路建设的效率。 此外,将其与 RS 技术结合能够获得三维地理信息的遥感图像,保障道路设计的有效程度。 3 3S 技术在道路测量方面的应用 3. 1 GPS 在道路测量方面的应用 GPS 定位系统具有定位精度高 , 实时定位速度快 , 提供三维坐标 , 操作简便 , 全天候作业及全球地面连续覆盖等特点 , 在道路测量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 1) 平面控制测量 利用 GPS 静态定位、快速静态定位和实时动态定位技术 ( 简称 RTK ) 可以实现高精度的快速的控制网测量和部分碎部测量。 其基本优点为 精度高 , GPS 相对定位精度在 50km以内可达 10 ~ 6ppm。 在 300 ~ 1500m 工程精密定位中 , 1h 以上观测的解其平。s技术在道路测量中应用毕业论文
相关推荐
Ag、 Sg分别为锅水的允许碱度、允许含盐量 ,mmol/L,mg/L α 锅 炉 补 给 水 率 (1) Sg3500mg/L α *100%% 计算得 % % P1P2,取% 锅炉连续排污量 DpsP*D367kg/h 相关参数查《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 2 连续排污膨胀器的二次蒸汽量 kg/h 式中 :Dps连续排污量 ,367kg/h i锅炉饱和水焓 ,kj/kg,t184℃ ,i’ η
良好的弹性密封材料和隔热性良好的衬垫材料。 玻璃内侧的窗帘、百叶窗及其他遮蔽物与玻璃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 50mm。 不得使玻璃局部升温。 6 人体冲击安全规定 非安全玻璃不得替代安全玻璃。 安全玻璃的最大许用面积应符合表 ;有框架的普通退火玻璃或夹丝玻璃的最大许用面积应符合表 规定。 表 安全玻璃最大许用面积 玻璃种类 公称厚度( mm) 最大许用面积( m2) 钢化玻璃 单片防火玻璃 4 5
个空间中欣赏几个相互渗透的空间时, 你获得的是空间的层次感。 而当你依次由一个空间走向另一个空间,通过对不同空间的亲身体验,最终获得的是对空间序列的感受。 所以空间序列的设计更注重的是考察人的空间行为,并以此为依据,设计空间的整体结构及各个空间的具体形态。 外部空间的序列组织和人流活动的关系十分密切。 一般地讲来,外部空间的序列组织首先必须考虑主要人流必经的路线
6个轨道面内,每 8 个轨道面上分布 4颗卫星。 卫星轨道面相对赤道面的倾角为 55176。 ,各轨道平面升交点的赤经相差 60176。 ,在相邻轨道上,卫星的升交距角相差 30176。 因此,同一观测站上,每天出现分布图形相同,每颗卫星每天约有 5 小时在地平线以上,同时位于地平线以上的卫星数目,随时间和地点而异,最少为 4颗,最多为 11颗。 这样保障了在任何时刻、任何地点至少可以观测到
的研究方向主要有三个研究方向: 第一个,要对三维数据 结构进行不断的分析研究,所要注意的方面有数据是否能够有效存储,怎样表示数据所处的状态,还有数据要能够进行可视化的显示等。 第二个,提高生成的三维数据的质量,并建立相应的数据库系统便于进行管理。 第三个,由三维现象获得的三维数据要进行三维显示,需要做的工作有三维数据的操作处理,栅格图像的形成,出现的层次处理等。 第四,交互式、分布式
过程的保护应符合《长输管道线路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 管沟回填后 ,应核《长输管道线路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使用低频信号检漏仪检查漏点及对漏点处进行处 理。 9 竣工资料 ,施工单位对用户应提供下列文件: ( 1)防腐管出厂合格证及质量检验报告; ( 2)涂料和玻璃布出厂合格证及检验报告; ( 3)补口施工记录及检验报告; ( 4)补伤记录及检验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