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t_0420-97埋地钢质管道石油沥青防腐层技术标准内容摘要:
4. 0. 3 涂刷底漆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底漆用的石油沥青应与面漆用的石油沥青标号相同,严禁用含铅汽油调制底漆,调制底漆用的汽油应沉淀脱水,底漆配制时石油沥青与汽油的体积比(汽油相对密度为0. 80~ 0. 82)应为 1:( 2~ 3); 2 涂刷底漆前钢管表面应干燥无尘; 3 底漆应涂刷均匀,不得漏涂,不得有凝块和流痕等缺陷,厚度应为 0. 1~ 0. 2mm。 4.0.4 浇涂石油沥青和包膜玻璃布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常温下涂刷底漆与浇涂石油沥青的时间间隔不应超过 24h。 2涂石油沥青温度以200~230℃为宜。 浙江省火电建设公司标准信息库全文检索系统 行业标准(供参考) 12 3 浇涂石油沥青后,应立即缠绕玻璃布。 玻璃布必须干燥、清洁。 缠绕时应紧密无褶皱,压边应均匀,压迎宽度应为20~30 mm,玻璃布接头的搭接长度应为 100~150mm.玻 璃布的石油沥青浸透率应达到 95%以上,严禁出现大于 50mm 50mm 的空白。 管子两端应按管径大小预留出一段不涂石油沥青,管端预留段的长度应为 150~200mm。 钢管两端防腐层应做成缓坡型接茬。 4. 0. 5 所选用的聚氯乙烯工业膜应适应缠绕时的管体温度,并经现场试包扎合格后方可使用;外保护层包扎应松紧适宜,无破损,无褶皱、脱壳。 压边应均匀,压边宽度应为 20~ 30mm,搭接长度应为 100~ 150mm。 4.0. 6 除采取特别措施外,严禁在雨、雪、雾及大风天气下进行露天防腐作业。 4. 0. 7 当环境温度低于 15℃ 或相 对湿度大于 85%时,在未采取可靠措施的情况下,不得进行钢管的防腐作业。 4. 0. 8 当环境温度低于 5℃时,应按《石油沥青脆点测定法》 GB/ T 4510 的规定测定石油沥青的脆化温度.当环境温度接近脆化温度时,不得进行防腐管的吊装、搬运作业。 5 防腐管质量检验 5. 1 生产过程质量检验 5. 1. l 防腐层涂敷厂家应负责生产质量检验,并做好记录。 5. 1. 2 表面预处理质量检验:表面预处理后钢管应逐根进行表面除锈等级的质量检验,用 GB/ T 8923 中相 应的照片进行自视比较。 表面除锈等级应达到本标准第 4.0. l条第 3 款规定的要求. 5. 1. 3 外观检查:用自测法逐根检查防腐层的外观质量,表面应平整,无明显气泡、麻面、皱纹、凸痕等缺陷。 外包保护层应压边均匀、无褶皱。 5. 1. 4 厚度检查:防腐等级、防腐层的总厚度应符合本标准表 3. 0. l 的规定。 用防腐层测厚仪进行检测,按每班当日生产的防腐管产品根数的 10%且不少于 1 根的数量抽测.每根测三个截面,每个截面测上、下、左、右四点,以最薄点为准.若不合格时,按抽查根数加倍抽查;若其中仍有一根不合格时,该班生产的防腐管为不 合格. 5. 1. 5 粘结力检查:在管道防腐离层上,切一夹角为 45176。 ~ 60176。 的切口,切口边长的 40~ 50mm,从角尖端撕开防腐层,撕开面积宜为 30~ 50cm178。 防腐层应不易撕开,撕开后粘附在钢管表面上的第一层石油沥青或底漆占撕开面积的 100%为合格。 其抽查浙江省火电建设公司标准信息库全文检索系统 行业标准(供参考) 13 比例为每班当日生产的防腐管产品报数的 1%,且不少于 1 根。 每根测一处,若有一根不合格时,应加倍检查;若其中仍有一根不合格时,该班生产的防腐管为不合格。 5. 1. 6 防腐涂层的连续完整性检查:防腐涂层的连续完整性检查应按《管道防腐层检漏试验方法 》 SY 0063 中方法 B 的规定采用高压电火花检漏仪对防腐管逐根进行检查,其检漏电压应符合表 5. 1. 6 的规定。 表 5. 1. 6 检漏电压 防腐等级 普通级 加强级 特加强级 检漏电压( KV) 16 18 20 5. 2 产品的出厂检验 5. 2. 1 产品的出厂检验应在生产过程质量检验基础上进行,每批产品出厂前均应进行出厂检验,不合格产品严禁出厂。 5. 2. 2 产品的出厂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防腐层的外观检查:应按本标准第5. 1. 3 条规定的要求进行检验。 2 防腐层的厚度检查:按每批 50 根防腐管抽检一根,不足 50 根按 50 根计算、检查方法应符合本标准 5. 1. 4 条的有关规定;检查结果应符合本标准表 3. 0. l 的规定,不合格时,应加倍抽查;若仍不合格,则该批产品为不合格。 3 防腐层的连续完整性检查:按每批 20 根防腐管抽检一根,不足 20 根按 2 0根计算;检漏电压应符合本标准表 5. 1. 6 的规定。 若抽查的防腐管不合格时,该批防腐管应逐很检查。 6 标识、堆放和运输 6. 0. 1 经检查合格的防腐管,应在防腐层上标明钢管规格、长度、使用温度及防腐厂编号,并填好各项记录. 6. 0. 2 经检查合格的防腐管,应对防腐等级进行标识,其标识为环绕防腐层的色带,无色带为普通级,黄色带为加强级,红色带为特加强级. 6. 0. 3 经检验查合格的防腐管应按不同的类别分别码放整齐,并做好标识。 码放层数以防腐层不被压薄为准。 防腐管底部应垫上软质物,以免损坏防腐层。 6. 0. 4 防腐管出厂时,应根据施工现场的要求,核对钢管材质、直径、壁厚、防腐等级及使用温度后方可装车。 浙江省火电建设公司标准信息库全文检索系统 行业标准(供参考) 14 6. 0. 5 装车时应使用宽尼龙带或其他专用吊具,严禁使用摔、碰、撬等有损于防腐层的操作方法。 每层防腐管之间应垫软垫。 捆绑时,应用尼龙带或外套胶管 的钢丝绳。 6. 0. 6 卸管时应采用专用吊具,严禁用损坏防腐层的撬杠撬动及滚滑的方法卸车。 7 补口与补伤 7. 0. 1 管道对接焊缝经外观检查、无损检测合格后,应进行补口。 7.0. 2 补口前应将补口处的泥土、油污、冰霜以及焊缝处的焊渣、毛刺等清除干净,除锈质量应达到 GB/ T 8923 规定的 Sa2或 St3 级。 7. 0. 3 应使用与管本体相同的防腐材料及防腐等级、结构进行补口。 当相邻两管为不同防腐等级时,以最高防腐等级为准;但设计对补口有特殊要求者除外. 7. 0. 4 补口后应做记录。 并应按本标准第 5. 1. 5. l. 5. 1. 5 及 5. 1. 6 条规定的要求抽查。 如有一个口不合格,应加倍抽查;如其中仍有一个口不合格,应逐口进行检查。 7.0. 5 补伤所用材料及补伤处的防腐等级、结构与管本体应相同。 补伤时,应先将补伤处的泥土、污物、冰霜等对补伤质量有影响的附着物消除干净,用喷灯将伤口周围加热,使沥青熔化,分层涂石油沥青和贴玻璃布,最后贴外保护层,玻璃布之间、外包保护层之间的搭接宽度应大于 50mm。 当损伤面积小于 100mm178。 时,可直接用石油沥青修补。 8 防腐管道下沟回填前后的检查 8. 0. 1 防腐管道下沟前应进行 100%的电火花检漏,其检漏电压应符合本标准表 5. 1. 6的规定,合格后方可下沟。 8. 0. 2 防腐管道回填后的检测应按相应的管道施工验收规范执行. 9 交工资料 9. 0. l 在一项工程的管道防腐完成后,应提交以下技术资料: l 防腐管出厂合格证(见本标准附录 D)及质量证明书; 2 防腐材料合格证、各种化验及检查记录; 3 补口记录; 4 检漏补伤记录; 5 建设单位要求提供的其他技术资料。 浙江省火电建设公司标准信息库全文检索系统 行业标准(供参考) 15 附录 A 沥青合蜡量的测定一一吸附法 A. 0. 1 原理:不同烃类在吸附剂上的吸附能 力强弱不同,一般来说,吸附力强,脱附困难;吸附力弱,脱附容易。 沥青中的油分比胶质、沥青质的吸附力都弱,因此可以利用吸附剂把油分与胶质、沥青质分开,沥青中所含的蜡都溶解在油分中,再用丙酮甲苯溶液从油分中脱蜡,在低温条件下过滤,回收蜡膏,称至恒重,即得到含蜡量. A.0.2仪器应符合下列要求: 1 1/10000 分析天平; 2 500mL 脂肪抽出器; 3 G 2~G 3 直径为 40mm 的微孔过滤漏斗; 4 - 20℃、 120mm(直径) x120mm(长)半导体冷井; 5 10, 100, 500mL 量筒; 6 250mL 吸滤瓶; 7 100mL 烧杯; 8 250mL 标准接口蒸馏玻璃仪器; 9 真空泵。 A.0. 3 试剂应符合下列要求: 1 100~ 200 目氧化铝或粗孔硅胶; 2 60~ 90℃石油酸; 3 苯、丙酮、甲苯、乙醇。 以上试剂均为化学纯。 A.0. 4 试验步骤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称取样品 1. 5~2 g(准确至 0. 0001g)放火烧杯中,用 4 ~ 5mL 苯溶解. 2 吸附剂: 30g 经 500~ 60。syt_0420-97埋地钢质管道石油沥青防腐层技术标准
相关推荐
过程的保护应符合《长输管道线路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 管沟回填后 ,应核《长输管道线路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使用低频信号检漏仪检查漏点及对漏点处进行处 理。 9 竣工资料 ,施工单位对用户应提供下列文件: ( 1)防腐管出厂合格证及质量检验报告; ( 2)涂料和玻璃布出厂合格证及检验报告; ( 3)补口施工记录及检验报告; ( 4)补伤记录及检验报告; (
的研究方向主要有三个研究方向: 第一个,要对三维数据 结构进行不断的分析研究,所要注意的方面有数据是否能够有效存储,怎样表示数据所处的状态,还有数据要能够进行可视化的显示等。 第二个,提高生成的三维数据的质量,并建立相应的数据库系统便于进行管理。 第三个,由三维现象获得的三维数据要进行三维显示,需要做的工作有三维数据的操作处理,栅格图像的形成,出现的层次处理等。 第四,交互式、分布式
6个轨道面内,每 8 个轨道面上分布 4颗卫星。 卫星轨道面相对赤道面的倾角为 55176。 ,各轨道平面升交点的赤经相差 60176。 ,在相邻轨道上,卫星的升交距角相差 30176。 因此,同一观测站上,每天出现分布图形相同,每颗卫星每天约有 5 小时在地平线以上,同时位于地平线以上的卫星数目,随时间和地点而异,最少为 4颗,最多为 11颗。 这样保障了在任何时刻、任何地点至少可以观测到
顶线。 选择 ―定义脊线 ‖项,在命令行提示: 输入基高 (m)021 基高包括建筑物高度和基底标高 回车退出 /选择线 输入标注点相对高度 (m)05 输入标注点相对高度 (m)00 根据提示,定义脊线高度。 三维屋顶 首先定义三个点的高度,通过 ―三点确定一个平面 ‖的原理来确定其余各点的高度,形成三维屋面。 当系统设置为三维屋顶时, ―参数 ‖下拉菜单中出现 ―三维屋顶 ‖项
+电解质 □ 尿常规 +镜检 □ 凝血 4 项 □ 急性心肌梗死“常规治疗” □ (参见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与常规治疗须知) □ □ 重症监护(持续心电、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监测等) □ 急性心肌梗死护理常规 □ 特级护理 □ 记 24 小时出入量 □ 卧床 、 禁食 □ 建立静脉通道 □ 重症监护(持续心电、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监测等) □ 吸氧 □ 急性心肌梗死“常规治疗” □ 急诊“ 溶栓 ” 治疗
现代工业生产过程是多种多样的,它们对控制的要求也各不相同,为了能够在各种工业环境中使用 PLC,所以生产 厂家的 PLC都有许多共同点。 1)编程方法简单易学 2)功能强、性能价格比高 3)硬件配套齐全,用户使用方便,适应性强 4)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 5)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工作量少 6)维修工作量小,维修方便 7)体积小,能耗低 PLC 的功能与应用 可编程控制器在国内外广泛应用于钢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