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手册内容摘要:

(论 文 ) 毕业设计 (论文 )答辩工作由各学院答辩委员会 (5— 11 人 )全面负责,制定统一的答辩程序和答辩要求。 各专业成立答辩小组 (每小组人员不得少于 3 人 ),具体负责答辩工作,制定相应的答辩评分标准。 答辩委员会或答辩小组成员原则上须由讲师职称以上 (或相当职称的科技人员 ) 答辩委员会的主要职责:审定学生毕业答辩资格、组织答辩、聘请毕业设计 (论文 )的评阅人、审核并平衡学生的毕业设计 (论文 ) 答辩时,学生用 15 分钟 左右的时间 介绍毕业设计 (论文 )的主要内容;然后,回答答辩小组提出 的问题。 在小组答辩完成后,各学院可组织毕业设计 (论文 )初评成绩为优秀的学生进行二次答辩。 二次答辩时,答辩委员会的成员中至少有三分之二参加。 在第二次答辩后,从中评出不超过全年级 15%的优秀毕业设计 (论文 ) 3 毕业设计 (论文 )的成绩一般采取五级分制 (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 ),也可采用百分制,但至少一个专业必须为统一的评分方式。 为使成绩评定公正合理,可参考下述方案,即毕业设计 (论文 )成绩综合评定采用“结构分”进行,结构分由指导教师的评分、 12 评阅人的评分和答辩小组的评分组成,并结合学生在毕业设计 (论文 )过程中的表现,由毕业设计 (论文 ) 毕业设计 (论文 ) ⑴ 优秀 ( 90100 分) ②能按时按量优异地完成任务书中规定的任务,能熟练地运用所学理论和专业知 ③设计 (论文 )说明书完整,内容正确,概念清楚,条理分明,文字通顺,书写工整, ⑵ 良好 ( 8089 分) ①工作努力,遵守纪律,表现较好 ②能按时按量独立完成任务书中规定的任务,能较好地运用所学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设计说明书 (论文 )完整,内容正确,概念清楚,文字通顺,书写工整,图纸齐全、 ⑶ ( 7079 分) ②基本能按时按量独立完成任务书中规定的任务,在运用所学理论和专业知识上基 ③设计说明书 (论文 )完备,内容基本正确,概念较清楚,书写较工整,图纸 齐全, ⑷ ( 6069 分) ②在规定时间内勉强完成任务书中规定的任务,基本达到教学要求,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在非主要问题上存在错误; ③设计说明书 (论文 )内容基本正确,书写较工整,图纸齐全,基本符合国家有关标 ④答辩时基本上能正确回答问题,有些问题需经启发方能回答。 ( 59 分以下) ①工作不努力,有违纪行为,表现差;或毕业设计 (论文 )期间,无故旷课累计超过规定教学时数三分之一 ②未能达到毕业设计 (论文 )所规定的基本要求,或设计 (论文 ) ③设计说明书 (论文 )概念不清,图纸不齐全或不符合国家标准; 13 4 ③毕业设计 (论文 ) ⑤毕业设计 (论文 ) ⑦毕业设计 (论文 )字数达不 ⑧毕业设计 (论文 ) 5 ①毕业设计 (论文 )中有原则性重大错误或基本没有完成任务; ⑤设计说明书 (论文 )多处概念不清,图纸不齐全或多处不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七、质量分析 毕业设计 (论文 )作为本科生在校四年学习情况的最后体现,应该为学院、专业教研室和指导教师全面掌握,作为今后培 养人才的经验积累,对每一届毕业设计 (论文 )的质量进行评价与分析很有必要。 江西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实行评价分析办法: 专业小组评价:教研室根据专业特点,依据“江西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对本专业毕业生从选题、调研、实验、计算、创新、撰写等全过程进行自我评价和分析,找出原因,提出今后改进的措施。 (填写专业或专业方向用表),内容包括: (一)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分类统计,对本届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分类进行统计,结合本专业及学科的发展,并与往届相对比,从中找出差距。 (二)质量分析依 据评价标准,分析综述毕业生在选题、资料检索、调研论证、建模实验、分析计标、创新、论文撰写、语言表达、答辩等方面的情况。 (三)毕业设计(论文)成绩的基本情况。 主要指优、良、中、及格、不及格成绩的比例。 (四)评阅情况分析:以教研室为单位,把指导教师的整体情况(如职称、专业、年龄、教龄等结构)和本届学生的整体情况(如素质、获奖、学习年限等)综合考虑进行分析。 (五)教学效果分析及改进措施:对本届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总体教学效果,特别是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等作出定性分析。 并从教与学两个方面提出今后改进的措施。 14 学院评价与分析:学院应从学科方面全盘考虑,聘请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对本届毕业设计(论文)进行抽查评估,综合上述填写质量分析报告(学院用表),对本学院各学科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进行定性分析,主要内容包括: (一)质量分析:综合抽查评估和教研室评价,从分院的角度定性分析本届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统计本分院各专业五个等级的比例并绘制圆形图。 (二)成绩分析:按选题的学科方向分类统计优、良、中、及格、不及格的数量及比例,并进行学科间的横向比较。 (三)评阅情况:结合抽查评估以及指导教师和教研室分析的情况,对 整个学院指导教师的整体情况和本届学生的整体情况进行总体综合分析,并统计出师生比、题生比、指导教师中级以上职称比例。 (四)教学效果分析:对照各学科专业培养目标,分析毕业生的科研基本能力,以及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共同提高的状况。 寻找差距,分析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专业教学计划)实现中的问题,提出改进办法,促进人才培养水平的提高。 八、文档管理 本科生毕业设计 (论文 )是反映高校培养人才最后一个教学环节的历史真迹,是教学类科技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有现实使用价值,又有历史与教育研究的价值,各学院、系 (所 )必须 做好收集、编目、归档、保管和提供利用等工作。 各学院对所有学生的毕业设计 (论文 )要进行整理,指定专人负责归档编目,集中保管五年,保存地点为各学院资料室。 任何个人不得据为己有,或擅自对外交流或转让。 凡因工作需要借用毕业设计 (论文 )的,必须经本学院教学院长批准。 15 附件 2 本科生学位论文统一格式的规定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实践环节,对巩固、深化和升华学生所学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独立工作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工程实践能力起着重要作用。 做好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同时也是 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科学作风、良好的思想品德以及事业心和责任感等综合素质所不可缺少的环节。 为保证我校本科生学位论文的质量,实现学位论文的规范化,现制定《江西理工大学关于本科生学位论文统一格式的规定》,提出如下要求: 学位论文应采用汉语撰写(英语专业除外),一般由以下部分组成,依次为:( 1)封面,( 2)任务书,( 3)开题报告,( 4)中英文摘要及关键词,( 5)目录,( 6)正文,( 7)附录,( 8)参考文献,( 9)外文资料,( 10)中文译文,( 11)致谢。 封面 采用校教 务处统一印制的封面,文中的封面从模板上下载。 评阅、答辩记录书 指导教师评阅书(成绩评审表 1)、评阅教师评阅书(成绩评审表 2)和答辩记录书(答辩记录及成绩表)从网上下载,表中各项内容要认真填写(包括签字盖章)。 该表一式两份,一份附在论文内,一份学院保存。 指导教师评阅书中的“评阅意见”不能少于 200 字,主要包括开题报告、设计或研究内容、外文资料和译文、工作量、工作态度、设计或论文质量、创新性、应用性、论文写作、文本规范、存在的不足和综合评价等方面; 评阅教师评阅书中的 “评阅意见”不能少于 150 字, 主要包括选题、开题报告、设计或研究内容、外文资料和译文、工作量、设计或论文质量、创新性、应用性、论文写作、文本规范、存在的不足和综合评价等方面意见; 答辩记录书中的“综合评价”应达到 100 字左右,主要包括设计或研究内容、工作量、设计或论文质量和答辩情况;“答辩记录”主要包含答辩委员提出的问题和学生回答情况等,答辩记录由答辩小组秘书填写。 任务书 包括设计(论文)题目(含专题)、原始依据、参考文献、设计内容和要求。 原始依据要填写明确,且不得少于 200 字,包括设计(论文)的工作基础、研究条件、应用环境 、工作目的;设计(研究)内容和要求不得少于 200 字,包括设计(研究)内容、主要指标与技术参数,并根据课题性质对学生提出具体要求。 论文题目是论文总体内容的体现,要醒目,力求简短,一般不宜超过 25 字,用三号字、黑体;任务书第 1 页除题目外,其余各项用 四 号、加黑、宋体字,第 3 页用小四号宋体字打印。 任务书经 指导教师和审题小组组长签字后,于第八学期前两周内交 16 学院,答辩完毕后装订于学生毕业设计(论文)中。 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格式由网上下载,要求不少于 1500 字。 内容包括:课题的来源及意义,国内外发展状况,本 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和进度安排,实验方案的可行性分析和已具备的实验条件以及主要参考文献等。 开题报告要按照学校规定时间完成,指导教师 和审题小组组长审阅签字后,学生保存并装订于毕业设计(论文)中。 课题名称、学院名称、专业名称、学生姓名、指导教师用四号宋体,内容用小四号宋体。 中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一般在 400 字以内,简要介绍毕业设计(论文)的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语言力求精炼。 中英文摘要均要有关键词,一般为 37 个。 字体为小四号宋体,各关键词之间要有分号。 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 相对应,字体为小四号 Times New Roman。 目录 “目录”二字用三号字、黑体、居中书写,“目”与“录”之间空两格。 目录的各章节应简明扼要,其中每章题目采用小三号宋体字,每节题目采用四号宋体字。 要注明各章节起始页码,题目和页码间用“„„„„”相连。 正文 正文是毕业设计(论文)的主体,应占据主要篇幅,一般应有前言和文献综述,前言说明设计(论文)的工作目的(背景),并引出课題,文献综述要对国内外同类工作做出对比,指出前人成绩与不足,引出本研究工作方案。 基础理论类的研究型论文的正文文字一 般不少于 10000 字,要求内容充实,论据充分可靠,论证有力,主题明确;其它类正文文字一般不少于 15000 字(仅限于工科);工程设计类图纸折合成零号图纸不能少于三张。 在正文当中,如果有个别名词或情况需要解释时,可加注释说明。 注释说明要求一律采用页末注,而不是行中注和篇末注。 在同一页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注释时,按先后顺序编注释号,采用阿拉伯数字,编在右上角,如 1,隔页时,注释号需从头开始不得连续。 注释内容当页写完,不得隔页,采用小五号宋体。 附录 另起一页。 附录的有无根据说明书(设计)情况而定, 内容一般包括正文内不便列出的冗长公式推导、符号说明(含缩写)、计算机程序等。 “附”“录”中间空两格、四号字、黑体、居中。 附录中有程序源代码的因篇幅限制可酌情考虑内容的序号。 参考文献 只列出作者直接阅读过或在正文中被引用过的文献资料,本专业教科书不能作为参考文献。 除个别专业外,一般应有外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要另起一页,一律放在正文后,在文中要有引用标注,如 [1]。 参考文献一般不应少于 15 篇。 根据《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编排规范》 (详见附件) 的要求书写参考文献,并按 17 顺序编码制,作者只写到第三位, 余者写“等”,英文作者超过 3 人写“ et al”(斜体)。 几种主要参考文献著录表的格式为: 连续出版物: 作者 .文题 .刊名,年,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专(译)著: 作者 .书名(译音)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论 文 集: 作者 .文题 .编者 .文集名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学位论文: 作者 .文题 .博士: [或硕士学位论文 ] .授予单位,授予年 专 利: 申请者 .专利名 .国家 .专利文献种类 .专利号,授权日期 技术标准: 发布单位 .技术标准代号 .技术标准名称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日期举例如下: 举例如下: 参考文献 (四号、黑体、顶格) [1] 王传昌 .高分子化工的研究对象 .天津大学学报, 1997, 53( 3): 17. [2] 李 明 .物理学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77, 58~ 62. [3] Dupont marrow transplantation in sever bined immunodeficiency with an unrelated MLC patible donor. In:White H J, Smith R, of the Third Annual Meet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Experimental Hematology. Houston Intremational Society for Experimental Hematology, 1997,44~ 46 [4] 王 健 .建筑物防火系统可靠性分析: [硕士学位论文 ] .天津:天津大学, 1997. [5] 姚光起 .一种氧气镐材料的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