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xx修订内容内容摘要:

钻芯孔为 2个或 2个以上时,开孔位置宜在距桩中心( ~ ) D内均匀对称布置; 3 对桩端持力层的钻探,每根受检桩不应少于 1个孔。 当选择钻芯法对桩身质量、桩底沉渣、桩端持力层进行验证检测时, 受检桩的钻芯孔数可为 1孔。 基桩桩身混凝土钻芯检测,应采用单动双管钻具钻取芯样, 严禁使用单动单管钻具。 每回次钻孔进尺宜控制在 内 ; 钻至桩底时, 宜采取减压 、慢速钻进、干钻等适宜的方法和工 艺,钻取沉渣并测定沉渣厚度;对桩底强风化岩层或土层, 可采用标准贯入试验、动力触探 等方法对桩端持力层的岩土性状进行鉴别。 截取混凝土抗压芯样试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桩长小于 10m 时,每孔应截取 2 组芯样;当桩长为 10m~ 30m 时,每孔应截取 3 组芯样,当桩长大于 30m 时,每孔应截取芯样不少于 4 组; 2 上部芯样位置距桩顶设计标高 不宜大于 1 倍桩径或超过 2m,下部芯样位置距桩底 不宜大于 1倍桩径或超过 2m, 中间芯样宜等间距截取; 3 缺陷位置能取样时,应截取 1 组芯样进行混凝土抗压试 验; 4 同 一基桩的钻芯孔数大于 1 个,且某一孔在某深度存在缺陷时,应在其他孔的该深度处,截取1 组芯样进行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 当桩端持力层为中、微风化岩层且岩芯可制作成试件时, 应在接近桩底部位 1m 内 截取岩石芯样;遇分层岩性时,宜在各分层岩面取样。 岩石芯样的加工和测量应符合本规范附录 E 的规定。 每 组 混凝土芯样 应制作 3个抗压试件。 混凝土芯样试件的加工和测量应符合本规范附录 E的规定。 混凝土芯样试件 抗压 强度可根据 本地区的强度折算系 数 进行修 正。 桩底岩芯单轴抗压强 度试验以 及岩石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 的确定,宜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 50007 执行。 (不少于 6 个) 桩身完整性类别 应结合钻芯孔数、现场混凝土芯样特征、芯样试件抗压强度试验结果,按本规范表 和表 所列特征进行综合判定。 当混凝土出现分层现象时,宜截取分层部位的芯样进行抗压强度试验。 当混凝土抗压强度满足设计要求时,可判为Ⅱ类;当混凝土抗压强度不满足设计要求或不能制作成芯样试件时,应判为Ⅳ类。 多于三个钻芯孔的基桩桩身完整性可 类比 表 的 三孔特征 进行判定。 表 桩身完整性判定 类别 特 征 单孔 两孔 三孔 Ⅰ 混凝土芯样连续、完整、胶结好,芯样侧表面光滑、骨料分布均匀,芯样呈长柱状、断口吻合 芯样侧表面仅见少量气孔 局部芯样侧表面有少量气孔、蜂窝麻面、沟槽,但在另一孔同一深度部位的芯样中未出现,否则应判为Ⅱ类 局部芯样侧表面有少量气孔、蜂窝麻面、沟槽,但在三孔同一深度部位的芯样中未同时出现,否则 应判为Ⅱ类 Ⅱ 混凝土芯样连续、完整、胶结较好,芯样侧表面较光滑、骨料分布基本均匀,芯样呈柱状、断口基本吻合。 有下列情况之一: 1 局部芯样侧表面有蜂窝麻面、沟槽或较多气孔; 2 芯样侧表面蜂窝麻面严重、沟槽连续或局部芯样骨料分布极不均匀,但对应部位的混凝土芯样试件抗压强度检测值满足设计要求,否则应判为Ⅲ类 1 芯样侧表面有较多气孔、严重蜂窝麻面、连续沟槽或局部混凝土芯样骨料分布不均匀,但在两孔同一深度部位的芯样中未同时出现; 2 芯样侧表面有较多气孔、严重蜂窝麻面、连续沟槽或局部混 凝土芯样骨料分布不均匀,且在另一孔同一深度部位的芯样中同时出现,但该深度部位的混凝土芯样试件抗压强度检测值满足设计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