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房屋建筑设计论文内容摘要:

墙面: ( ) = KN/m 合计: KN/m 考虑到水磨石踢脚和窗台上水磨石面及其他方面因素,固上述荷载值乘以一个增大系数β = 则 = KN/m 底层: 纵墙:(基础梁 200mm 400mm) ( ) ( 18+6) = KN/m 铝合金窗: = KN/m 水刷石外墙面: ( ) = KN/m 水泥粉刷内墙面: ( ) = KN/m 考虑到水磨石踢脚和窗台上水磨石面及其他方面因素,固上述荷载值乘以一个增大系数β = 合计: KN/m ⑤ 内纵墙自重 标准层: 纵墙: 18+( ) 6= KN/m 水泥粉刷内墙面: ( ) 2= KN/m 考虑到水磨石踢脚和窗台上水磨石面及其他方面因素,固上述荷载值乘以一个增大系数β = 合计: KN/m ⑥ 内隔墙自 重 标准层: 内隔墙: 18+( ) 6= KN/m 水泥粉刷内墙面: ( ) 2= KN/m 考虑到水磨石踢脚和窗台上水磨石面及其他方面因素,固上述荷载值乘以一个增大系数β = 合计: KN/m 底层: 内隔墙: ( ) 6+ 18= KN/m 黄淮学院建筑工程系本科毕业设计 9 ┊ ┊ ┊ 装 ┊ ┊ ┊ 订 ┊ ┊ ┊ 线 ┊ ┊ ┊ 水泥粉刷内墙面: ( ) 2 = KN/m 考虑到水磨石踢脚和窗台上水磨石面及其他方面因素,固上述荷载值乘以一个增大系数β = 合计: KN/m 活荷载标准值计算 ①屋面和楼面活荷载标准值由《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20 可以查 出: 不上人屋面 KN/㎡ 教室、办公室、实验室 KN/㎡ 走廊 (包括内廊和外廊) KN/㎡ ② 雪荷载标准值    KN/㎡ 屋面活荷载与雪荷载不同时考虑,两者中取最大值。 则取值为 KN/㎡ 竖向荷载下框架受荷总图 ① E~ F 轴间框架梁 屋面板传给梁的荷载: 确定板传递给梁的荷载时,要一个板区格一个板区格地考虑。 确定每个板区格上的荷载传递时,先要区分此区格是单向板还是双向板 ,若为单向板,可沿板的短跨作中线,将板上荷载平均分给两长边的梁;若为双向板,可沿四角作 45 度线,将区格分为四小块,将每一小块板上的荷载传递给与之相邻的梁。 板传至梁上的三角形或梯形 黄淮学院建筑工程系本科毕业设计 10 ┊ ┊ ┊ 装 ┊ ┊ ┊ 订 ┊ ┊ ┊ 线 ┊ ┊ ┊ 荷载可等载。 本结构楼面荷载的传递示意图见 21 图 21 楼面荷载的传递示意 荷载分析 : 按弹性理论设计计算梁的支座弯矩时,可按支座弯矩等效的原则,将梯形和三角形荷载等效为均布线荷载: a =1500mm b =5400mm α = 恒载:  236 . 8 9 1 . 5 1 2 0 . 1 8 0 . 1 8 21 8 . 1 3 /K N m      活载:   1 2 2 /K N m      楼面板传给梁的荷载: 恒载: 黄淮学院建筑工程系本科毕业设计 11 ┊ ┊ ┊ 装 ┊ ┊ ┊ 订 ┊ ┊ ┊ 线 ┊ ┊ ┊  234 . 3 3 1 . 5 1 2 0 . 1 8 0 . 1 8 2 1 1 . 3 9 /K N m       活载:  232 . 0 1 . 5 1 2 0 . 1 8 0 . 1 8 2 5 . 2 6 /K N m       梁自重标准值: /KN m E~ F 轴间框架梁均布荷载为: 屋面梁: 恒载 =梁自重 +板传荷载 =+=22 /KNm 活载 =板传荷载 = /KNm 楼面梁: 恒载 =梁自重 +板传荷载 =+= /KNm 活载 =板传荷载 = /KNm ② . F~ G轴间框架梁 屋面板传给梁的荷载: 恒载: 56 . 8 9 1 . 5 2 1 2 . 9 2 /8 K N m    活载: 50 .5 1 .5 2 0 .9 4 /8 K N m    楼面板传给梁的荷载: 恒载: 54 .3 3 1 .5 2 8 .1 2 /8 K N m    活载: 52 .0 1 .5 2 3 .7 5 /8 K N m    梁自重标准值: /KN m F~ G 轴间框架梁均布荷载 为: 屋面梁: 恒载 =梁自重 +板传荷载 =+= /KNm 活载 =板传荷载 = /KNm 楼面梁: 恒载 =梁自重 +板传荷载 =+= /KNm 黄淮学院建筑工程系本科毕业设计 12 ┊ ┊ ┊ 装 ┊ ┊ ┊ 订 ┊ ┊ ┊ 线 ┊ ┊ ┊ 活载 =板传荷载 = /KNm ③ G~ J 轴间框架梁 G~ J轴间框架梁的荷载与 E~ F轴间框架梁的荷载完全相同。 E 轴柱纵向集中荷载的计算 顶层柱: 女儿墙自重 :(做法:墙高 900mm, 100mm 的混凝土压顶) 6+ 25= /KNm 顶层柱恒载 =女儿墙自重 +梁自重 +板传荷载 +次梁部分荷载 +次梁部分自重        11 7 42211 12 2 2 5 6 3221 42 7 22GK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墙 1 3 2 . 7 2 5 8 5 8 . 1 1 0 2 0 . 9 6 3 3 6 6 7 9 . 8 8 0 2 7 . 5 6G G G G G G KN         ’ ’ ’ ’ ’顶 层 梁女 儿 墙 屋 面 板 柱 墙 ① 其余各层楼面处重力荷载标准值计算 2 679 .8 135 K N   墙 (39。 4 .33 42 .3 20 .1 = 36 81 .5K NG   楼 面 板 ) ( ) KN’梁  36 25 0. 5 0. 5 3. 6 0. 12 69 6G KN       柱 1 3 5 9 . 6 3 6 8 1 . 5 1 0 2 0 . 9 6 6 9 6 6 7 5 8 . 0 6G G G G G KN           梁标 准 值 墙 楼 面 板 柱 ② 底层楼面处重力荷载标准值的计算 3 . 6 / 2 4 . 7 / 2 0 . 1 21 3 5 9 . 6 1 5 7 4 . 53 . 6 0 . 1 2G K N   墙 KN 楼 板     2 5 0 .3 0 .6 0 .2 7 .9 1 6 2 5 0 .3 0 .6 0 .1 2 2 .5 82 5 0 .3 0 .6 0 .1 2 1 9 .6 71 0 2 0 .9 6GKN                ’梁 69 6 57 80 6G K N   柱 黄淮学院建筑工程系本科毕业设计 13 ┊ ┊ ┊ 装 ┊ ┊ ┊ 订 ┊ ┊ ┊ 线 ┊ ┊ ┊ 1 5 7 4 . 5 3 6 8 1 . 5 1 0 2 0 . 9 6 8 0 6 7 0 8 2 . 9 6G G G G G KN          梁底 层 墙 楼 板 柱 ③ 屋顶雪荷载标准值计算  0. 25 42 .5 20 .3 21 5. 69Q q S KN     雪 雪 ④ 楼面活载标准值计算 2 . 0 5 1 . 9 1 4 . 1 2 . 5 5 1 . 9 3 1 8 5 3 . 9 6Q q S q S q S KN           楼 面 教 室 教 室 走 廊 走 廊 楼 梯 楼 梯 ⑤ 总重力荷载代表值的计算 屋面处:  0 . 58 0 2 7 . 5 6 0 . 5 2 1 5 . 6 9 8 1 3 5 . 4 0 9 7 6 2 . 4 8EWGK N K N     屋 面 处 结 构 和 构 件 自 重 雪 荷 载 标 准 值设 计 值 为 楼面处:  0 . 56 7 5 8 0 . 5 1 8 5 3 . 9 6 7 6 8 5 . 0 4 1 0 7 0 5 . 2EGK N K N     楼 面 处 结 构 和 构 件 自 重 活 荷 载 标 准 值设 计 值 为 底层楼面处:  0 . 57 0 8 2 . 9 6 0 . 5 1 8 5 3 . 9 6 8 0 0 9 . 9 1 1 0 9 5 . 1EGK N K N     楼 面 处 结 构 和 构 件 自 重 活 荷 载 标 准 值设 计 值 为 恒载标准 值的计算: 1:由恒载在屋面处引起的固端弯矩值: 顶层: 边跨梁: 22111 / 12 1 / 12 22 8. 4 12 9. 36 /M q l KN m      F 121 / 12 1 / 12 16 .7 9 3 12 .5 9 /M q l KN m      中 其他层: 22211 / 12 1 / 12 15 .2 6 8. 4 89 .7 3 /M q l KN m      F 221 / 1 2 1 / 1 2 1 1 .9 9 3 8 .9 9 /M q l KN m      中 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