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太阳能光电技术方向)建设方案内容摘要:
实训系统 3 台套,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实验实训装置 2台套 主要承担光伏发电技术与风光互补发电技术的等实训教学任务 可 同 时满足 30人实训 光伏发电实训考核室 新建 拥有较为完善电工电子、传感检测、单片机控制、微机原理等专业基础实训室 突出专业特色技能实训 投资 30万元,购置太阳能发电实训系统 2台套 主要承担光伏发电技术与风光互补发电技术的等实训教学任务 可 同 时满足 30人实训 光伏组件生产车间 新建 拥有较为完善电工电子、传感检测、单片机控制、微机原理等专业 基础实训室 突出专业特色技能实训 投资 108 万元,购置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线实验实训系统 1套 主要承担光伏组件的生产、检测等实训教学任务 可 同 时满足 30人实训 风力发电实训室 新建 拥有较为完善电工电子、传感检测、单片机控制、微机原理等专业基础实训室 突出专业特色技能实训 投资 ,购置低速永磁同步风力发电实训系统 2套 主要承担风力发电技术技能的实习、实训教学任务 可 同 时满足 30人实训 光伏电站仿真实训室 新建 拥有较为完善电工电子、传感检测、单片机控制、微机原理等专业基础实训室 突出专业特色技能 实训 投资 59万元,购置太阳能辐射观测系统 1 套,太阳能自动跟踪系统实验实训装置 1 台套,太阳能光伏电站仿真实验系统 1套 主要承担光伏电站仿真实验实训实训教学任务 可 同 时满足 30人实训 表 38 校内实验实训条件建设资金预算表(单位:万元) 16 项目 中央 财政投入 行业企业资金 学院自筹资金 总 计 2020年 11月2020年 10月 2020年 11月2020年 10月 2020年 11月2020年 10月 2020年 11月2020年 10月 2020 年 11 月 2020 年 10 月 2020年11月2020年10月 光伏发电技术实训室设备购置 0 0 0 50 0 光伏发电实训考核室设备购置 0 40 0 0 0 0 40 光伏组件生产车间设备购置 0 17 0 0 108 风力发电实训室设备购置 0 0 0 0 0 光伏电站仿真实训室设备购置 0 0 0 0 0 实习实训耗材补贴 0 0 1 2 5 5 13 合计 40 40 18 2 330 “请进来”,把企业的生产场所引入学 校,以培养学生实践技能、提高就业竞争力为目的,建立“校中厂”。 采用“三路并进”方式,探索校企合作建设实训基地的新路子。 一是自建为主,新建和改扩建“校企合一”的校内生产性教学实体。 二是以“共建、共享、共赢”的理念,推行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的合作新模式。 三是“不为我有、但为我用”,积极引进实力强、社会信誉度高的企业,建立以企业为主经营、学院参与管理的经营实体 —— “前厂后校”式生产性实训基地。 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以人才培养、职业培训、技术开发、技术服务为纽带,以自愿、平等、互惠、互利为原则,与企业建立产学合作长 效机制。 到 2020 年建成 15 个校外实习基地,其中院级示范性校外实习基地 5 家, 开办“厂中校” 2 个, 保证学生顶岗实习的时间及质量。 进一步 加强与企业的联系 ,发挥现有校外实习基地的作用,使之真正成为工学结合的合作单位。 力争在企业中建设教师流动工作站 , 形成重点企业中教师常驻企业的机制。 将企业一线的工作环境形成各种信息平台,直接投射到校内学生培养中, 与 德州旭光光电有限公司和力诺光伏集团合作开设 “厂中校 ”。 在专业 17 领域内与合作企业联合开展社会培训,拓宽合作领域,增强技术咨询与生产服务等社会功能。 同时充分调动教师和各方面 的积极性,为学生顶岗实习联系接收单位。 校内实习实训内涵建设。 在重点进行实习实训硬件建设的同时,注重教学实习实训体系的内涵建设,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完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和管理机制;大力进行实习实训教学改革,寻求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积极探索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合作新模式,拓展校内实训基地的社会服务功能。 在内涵建设方面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促进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 具体建设内容如下: ①实践教学管理机制创新。 建立健全实践教学质量的考核监控机制、实训教师的业务培训和考核评价机制,规范实践教学过程中的 现场组织管理、生产管理、安全管理、设备管理等制度,加强实训场所的职场氛围建设,创新实践教学管理机制。 加强实训教师的专业理论和操作技能培训,对校内实训教师进行实操技能培训,对校外兼职教师进行教学能力培训,并建立外聘及兼职教师资源库,实现动态管理。 鼓励教师在取得高级技能证书的基础上,进一步获取相应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资格。 ② 实习实训教学改革。 加强生产性实训项目开发,进一步增强自我发展与良性运行能力,主动与企业、市场联系,开发生产性实训课题,逐步使校内生产性实训课时比例达到总实训课时的 60%以上。 加强实训教 学模块体系化建设,建立由传感器应用与信号检测实训、电子电路的分析与应用实训 、 电子产品制图与制板实训、单片机系统的设计与制作(含 C 语言)实训组成的岗位基本技能实训模块体系;由 光伏电池制造 技术 实训、 光伏组件制造技术 实训、光电子器件综合实训 实训组成的专项技能实训模块体系和由光伏发电系统施工技术实训、专业综合实习组成的专业综合技能实训模块体系,使技能训练更为科学、更加规范,可操作性更强、教学效率更高。 组织教师对每个实训模块进行研究、开发,设计“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的实验实训方案; 广泛征求行业专家意见,依据行业标准 编写 相关课程的 实训指导讲义、实训指导手册及考评标准等。 ③产学研结合机制创新。 积极探索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合作新模式,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的实训教材,确保优质教材进课堂;建立以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为主的兼职实训教师队伍;在增加校外实习基地数量的基础上,拓 18 展实习基地的功能,规范实习管理,注重实习实效,并通过技术革新、企业职工培训、教师下厂锻炼等使企业和学校联合,形成运行良好的校企合作新机制。 ④社会服务功能拓展。 利用先进的实习实训设备,为区域内企业提供技术开发和技术改造服务;为社会开展技术培训 及职业技能鉴定,构建社会培训及职业技能鉴定与实践教学紧密联系的运行管理机制。 具备太阳能利用工、 光伏生产领域操作工 、 光伏系统设计与安装操作工 3 个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和社会培训能力。 ⑤ 加强与企业的文化对接 在教育教学、管理等各方面融入企业元素。 将企业的生产经营理念、严格的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与“ 5S”管理 (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和素养 )等先进的文化引入到校园之中,形成良好的职业氛围。 在教学、办公、实训楼的楼梯、走廊及院内宣传栏等处张贴学院的办学理念、专业介绍、名人名言、教学改革、办学成果、企业简介、企业生产经 营理念等宣传展板;在办公室内布置职业道德、教风建设及三育人等宣传展板;加强实训基地内涵建设,在教室、实训室内外布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风建设、企业文化、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安全卫生制度及实训守则等宣传展板,形成良好的职业氛围与育人环境。 加强校外实习管理 ①健全完善顶岗实习工作管理制度 修订完善《顶岗实习的管理规定》和院、系两级教学管理体制,进一步明确院系管理职责,加强顶岗实习教学过程的质量监控,建立健全实习的各项管理制度,使学院的实习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设立专职顶岗实习管理人员,对顶岗实 习工作进行动态管理,对实习网点定期巡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听取实习单位对顶岗实习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校企共同设计学生顶岗实习实训任务书,由企业提供场地、设备、技术指导人员,企业兼职教师和校内教师共同组织和带领学生按照任务书进行任务实训,使学生带着任务进入企业项目实战,实现校企人才共育; ②做实顶岗实习期间教学工作,加强实习质量监控。 通过实地调研合作企业提供的实习岗位,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周密的、切实可行的、具有专业特色的教学计划和实习课程标准,包括顶岗实习教学目标、教学大纲和教学实施方案等确 定实习任务。 在制定计划时,充分体现以任务为驱动、以项目为导向、以提高学生技能与素质为目标的理念,学生带着学习任务作为企业员工带薪参加顶岗实习。 教学管理部门对顶岗实习教学质量进行监控,重点检查在实习期间是否 19 依据实习方案和大纲内容,实施顶岗实习计划,是否按顶岗实习计划组织学生进行顶岗实习和现场教学,并定期检查教师日志记载情况。 ③校企双方共同做好学生考核与成绩评定工作。 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接受学校和企业双重指导和考核,因此实行校企双方共同考核制度。 学生的实习日志、实习小结、实习大作业作为顶岗实习考核内容的一部分 ,强调对过程和细节的考核,同时还要考核上课情况、操作能力,还要考核品德行为、实习纪律、实习态度、团队合作、安全意识等,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实习材料和实习过程中反馈的敬业精神、业务能力、综合素质等进行单项和综合评价,顶岗实习中的工作量大小、工作效果、创新能力也是考核的范畴。 顶岗实习成绩总分为 100 分,其中:校内专业指导老师评定成绩占 30%,企业兼职指导教师评定成绩占 70%。 顶岗实习成绩采用四级分制: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 对顶岗实习不及格的学生,不允许毕业。 四、走出去、引进来,积极打造“双师型”教学团队 紧密 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分层次建设由“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素质专业教师、行业企业兼职教师”组成的教学团队。 经过二年的建设,实现培养或引进技术服务能力强并具有较大的行业企业影响力的专兼职专业带头人 2 名,培养骨干教师 5 名,聘请企业技术专家或专业技术能手 15 人作为兼职教师,双师素质专业教师比例达 95%,兼职教师承担专业技能教学学时比例 50%以上,逐渐建成“德厚能强、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培养 2 名省级及以上教学名师,打造 1 支省级及以上优秀教学团队。 专业带头人培养 对现有的专业带头人进行培养。 通 过国内外进修,学习先进的职教理论、专业建设理念和先进的教学管理能力,提高专业建设和管理能力;通过企业挂职锻炼,提高综合职业素养和实践教学能力;通过主持技术研究与应用课题,参加技术交流、国内外学术会议,跟踪技术前沿,提升专业带头人的科研水平和技术应用能力。 从对口企业引进 1 名在太阳能光电技术领域有较高造诣的行业专家,作为专业带头人培养。 通过学习职业教育理论、参与专业建设、承担实践教学任务等多渠道的实践锻炼和业务培训,逐步提高其教学能力、专业建设能力和教学组织管理能力。 经过 2 年的培养,要求专业带头人主持或参与 省部级及以上教科研项目 1 20 项;主持或主要参与企业技术攻关项目 1 项;指导中青年教师 23 名;负责该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和建设工作等;最终培养成为省级教学名师。 骨干教师培养 二年建设期间培养 5名专业骨干教师;并从现任教师中选拔具有“双师素质”的优秀中青年教师 8名进行重点培养,使骨干教师逐渐增多。 争取安排 2人到国外高校或企业研修 2个月,安排 2人到国内高职师资培训基地培训或到知名企业顶岗实习 6个月。 通过国内著名大学的访学研修、主持或参加教研课题、精品课程建设、承担企业技术攻关项目、开发新产品、企业挂职锻炼等方式, 提高骨干教师太阳能光伏产品的生产、装配调试、运用等技术的应用能力,达到现场技术专家的标准。 并提供专项资金用于开展应用型研究和教学研究、参 加专业竞赛和学术交流, 使骨干教师队伍掌握先进太阳能光伏技术制造与运用先进技术,具有较高水平的行业内技术专家、课程建设专家。 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 ① 双师素质专任教师的培养建设 组建 以专业带头人为龙头的专业建设团队 ,除每年寒暑假送专业教师到企业和生产一线学习和锻炼外,还通过定期组织专业教师到示范性高职院校挂职、到对口企业挂职培训、与企业进行项目合作培训、到国内知 名培训基地培训学习等措施,选派 5 人到国内培训机构参加培训, 10 人次到校外实习基地,轮流参加不同岗位的生产实践,全面提升专业技能水平,逐步使所有专业教师具有 6 个月以上企业顶岗实习经历。 进一步开展以研发项目为载体的教师的科研实践能力培养,通过项目研发带动教师科研创新能力的提升。 加强中青年教师的培养,支持他们参加继续教育和业务培训,建立并完善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制度,使他们快速成长。 二年建设后,使双师素质的专业教师比例达到 95%。 ② 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任职条件:具有工程师或技师以上专业技术任职资格,或在太阳能光 伏企业从事生产、管理、研发工作 5年以上的专业技术能手,具备较强的技术研发、革新及设备操作能力,能进行教学及指导实训工作等。 密切与行业企业在人才培养、技术开发应用等领域的合作,以“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为原则,聘请 15 名经验丰富的技术骨干和能工。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太阳能光电技术方向)建设方案
相关推荐
书面通知门店,以便门店安排限时限量销售,避免结算时出现价格差异,门店安排限时限量销售,避免顾客 投诉,采购未预先通知的,对相应采购处以一个品项 元的罚款; 6. 6. 6 对于畅销的快讯商品,门店应在快讯订货期内加大订货量,适当屯货,以提高门店的毛利率水平,增加公司毛利; 6. 6. 7 对于滞 销或销售不佳的快讯商品,门店应控制订货,并在快讯结束时及时办理退货手续,避免出现退货差异; 6.
90m正常345678 9矿井总进尺 330m10验收结论合格调度: 安全: 技术部: 工队负责人:井巷工程进尺报表 验收时间:2010年10月 31 日序号巷道名称 施 工单 位巷 道 规 格进尺验收情况备 注煤岩类别宽度高度13100运输下山掘进队全煤251m正常22100回风下山掘进队半煤85m正常3总回风巷掘进队全岩40m正常456
预留管安装到位,找准尺寸将楼板洞堵严,预留管口装上临时丝堵。 敷设管道附件包括阀门、消火栓,都应在施工前按施工要求预先放在沟边沿线,并在试压前安装完毕。 阀门安装前应检查阀门的型号、规格是否合乎设计要求,阀门外形有无损坏,然后在检查阀杆、阀瓣开动是否灵活,并上紧填料压盖螺母,作一次全开、全闭操作。 水平管道上的阀门安装位置,应尽量保证手轮朝上,或者倾斜 45176。 ,或者水平安装
检查。 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度汇编 39 职业危害 防治责任制度拟制:李广泉审核:曲殿国批准:苏建刚肥城通力萤石开发有限公司发布日期: 2020年 7月 2日 实施日期: 2020年 8月 2日 关于成立职业病防治领导小组和任命职业卫生管理人员的决定为了抖帛椒负迪巍舜枯馆笔歇磊步碴渡菌碴皑夕郭旷肉提毕鸿捷拂溅兴常啡淬淀挣方巡开缠勉阅赫钠充萎聋豪值嘻霄契铜见辕邯胰片其乌糟惹察露残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