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教学实践研究——以服装工艺与制作为例内容摘要:
多元评价教学机制。 些能力 、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取信息的能力; 用计算机处理工作领域内的信息和技术交流能力; ; 用缝制设备、打样工具与相关 CAD软件; 、收集、处理、保存各类专业技术的信息资料; 、职业道德等意识,能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 、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 的培养 同上 主动发展的意识和能力; 个体心理素质; 教学研究与创新能力; 教育教学基本功; 专业技能动手能力; 专业基本理论知识 师最缺乏的素质 同上 问卷实施 问卷调查的实施开始于 2020 年 9 月份,于 2020 年 8 月份结束。 主要通过问卷调查、座谈和现场访谈形式开展,关于服装企业方面,先后走访了杭州地区具有代表性的 20 家服装企业。 总共进行了 20 次深入的访谈;受调查的企业人员 250 人(包括设计人员、生产人员、管理人员、销售人员、业务人员等)。 学校方面,主要走访了杭州地区五所有服装设计与制作专业的学校,通过各所学校服装专业负责人的帮助与配合,得以顺利完成。 其中大部分学生问卷调查的实施笔者自己所在学校的教师和学生的配合。 问 卷主要采用纸质版,通过亲自问卷调查的方式,其他学校通过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教学实践研究 13 该校专业负责人按照要求开展问卷调查后,将问卷用快递的方式寄给笔者。 问卷回收情况见表。 表 22 中等职业学校服装专业教学现状调查问卷回收情况 调查对象 发放问卷数 回收问卷数 有效问卷数 问卷回收率( %) 有效问卷回收率( %) 在职教师 80 76 72 95% 90% 毕业学生 100 96 90 96% 90% 在校学生 600 560 538 % % 总问卷 780 732 700 % % 调查分析 课程内容陈旧、枯燥 关于对“目前教学内容存在哪些问题”的调查中,回收有效问卷 700 份中,有580 人次认为传统教材中岗位针对性差,其次是 320 人次认为理论性太强, 274 人次认为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51 人次认为内容过于繁多, 165 人次认为内容过于学科化, 136 人次认为课程与岗位任务脱节。 79 人次认为不能形成学生的实际能力,图 21 目前教学内容存在哪些问题调查情况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教学实践研究 14 有 47 人次认为还有其它问题。 根据以上数据分析结果,结合访谈,普遍认为目前的教学内容陈旧、枯燥,主要体现在岗位针对性 差,教学内容没有及时更新,内容不够吸引学生兴趣。 教学方法传统、单一 图 22 教师采用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情况调查结果 关于对“教师采用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调查中, 700 份有效回收问卷中,有 230 位调查对象选择的是“习惯用传统讲授法和示范法”;有 189 位调查对象选择的是“教师只在公开课时认真分析并采用有效教学方法”;有 158 位调查对象选择的是“教师经常创新教法,课堂互动活跃”;有 123 位教师“很少思考教学方法,按部就班完成教学任务”。 调查数据显示,教师对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不够。 对 25 位服装专业教师访谈结果是, 36%的教师说,因为实训传递的限制,很多好的教学方法无从开展,只用一些传统的教学方法;还有 25%的教师认为,校企合作没有深度开展,无法保证学生足够的实训时间;还有 15%的教师认为,很少做科研,没有创新使用过好的教学方法。 % 27% % %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教学实践研究 15 学习动机知识储备基础学习态度与行为表现教学课程以学科为体系实训场地与设备限制教师专业技术缺乏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不强 “制约”和“提高”教学效果因素同指向 制约因素 人数 比例 学生层面 学习动机 320 % 知识储备基础 267 % 学习态度与行为表现 145 % 教学资源层面 教学内容 138 % 课程以学科为体系 123 % 实训场地与设备限制 118 % 教师层面 教师专业技术缺乏 89 % 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不强 67 % 关于对“制约课堂学习效果因素调查结果”显示,关于“学生层面”因素中,%人认为是“学习动机不够”; %人选择了“学生知识储备基础薄弱”; %人选择了“学生的学习态度与行为表现差”。 关于“教学资源层面”因素中,有 %人认为“教学内容有问题”, %人选择了“课程结构设置不合理,以学科为体系”, %人选择了“学校实训实施、设备不足收到限制”。 关于“教师层面”有 %人选择了“教师专业技术缺乏”, %人选择了“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不强”。 其中最大的制约因素就是“学生动机不足”。 提高学习效果有效因素 人数 比例 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340 % 课堂强化技术的应用 217 31% 提高教师教学改革能力 210 % 学校实训设施、设备更新并保证数量 189 27% 提高教师课堂驾驭能力 178 % 提 高教师专业技能 135 % 多元评价教学机制 150 % 图表 23 制约课堂学习效果 因素调查结果 图表 24 提高学习效果有效因素调查结果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教学实践研究 16 关于对“提高学习效果有效因素”调查中,有 %选择了“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有 31%人选择了“课堂强化技术的应用”;有 %人选择了“提高教师教学改革能力”;有 27%人选择了“学校实训设施、设备更新并保护数量”;有 %人选择了“提高教师课堂驾驭”;有 %人选择了“提高教师专业技能”; 有 %人选择了“多元评价教学机制”。 从以上两个因素的调查分析可见,教学制约因素最大的是“学生没有兴趣、不想学”。 同时,让人惊讶的是,认为提高课堂学习效果最有效因素也指向了这个层面“学生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出现了“制约”和“提高”教学效果因素同指向。 从业能力中“最需要的”却“缺失” 关于对“企业最需要员工具备哪些能力”调查中,有 469 人选择“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有 400 人选择“熟练使用常用缝制设备、打样工具与相关 CAD 软件 ” ;有 380 人选择“团队合作、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有 351 人选择“记录、收集、处理、保存各类专业技术的信息资料”;有 347 人选择“ 从事本专业工作的安全生产、职业道德等意识,能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有 313 人选择“通过不同途径获取信息的能力”;有 219 人选择“初步运用计算机处理工作领域内的信息和技术交流能力 ”。 关于对“教学中最缺乏哪些能力的培养”调查中,有 457 人选择了“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反映了“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创新能力”是进入工作岗位后最有价值的能力,服装行业从业能力中最该具备的能力却是教学中最缺失的能力培养。 这不得不引起职业学校服装专业教师高度关注和深刻反思。 图 25 企业最需要与教学中最缺乏哪些能力培养调查结果比较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教学实践研究 17 教师素质中“该具备的”却“欠 缺” 在调查中,数据显示现阶段教师最该具备的素质,选择人数最多的三项依次是“教学研究与创新能力”、“专业技能动手能力”与“教育教学基本功”。 同时发现,现阶段教师最该具备的素质,选择人数最多的三项依次也是一样。 这表明教师素质中“最该具备的”却“欠缺”。 这一现状,还可以通过以下调研来证明。 2020 年度杭州市服装专业教师 65 位(该数据来源于 2020 年杭州市职教中心统计) ,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数 7 人 ,占 %,中学一级 27 人 ,占 %,初级及未评职称的 31人,占 %,师资队伍结构不够优化;学历结构表明,大学本科学历以上占 %,硕士只占了 %,学历不达标教师占 %。 高学历高职称教师比例偏低。 根据调查分析,其它专业或者文化课教师转行做专业教师的,几乎没有动手能力,而这部分教师占了在职在编专业课教师 %的比例;本专业院校毕业的学生做教师,一般没有扎实的技能,大学重视理论学习,导致这些教师在入教师行业头几年还不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教学能力,这部分教师占了在职在编专业课教师 89%。 企业技术人员调进做专业教师,其动手能力强,但是比例很低,只有 %。 另有 %的兼职技术人员做教师,动手能力虽强,但还只是非编代课教师,其编制存在的限制导致其工作热情不高。 从以上调查可见,其它文化课教师转行的教师普遍技术能力偏低,非师范类本专业毕业的教师教育教学和研究能力偏低,教师来源不一,能力结构参差不齐。 兼职教师存在,但是不属于在职在编专业课教师,根据调查,兼职教师的选用存在障碍,外聘优秀教师比例偏低;同时因为聘任和管理制度不完善,兼职教师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企业优秀技术人员在企业承担关键和繁重的本职任务,对于学校而言,很难聘任到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 以上调研综合图 26 教师素质中“该具备”与“欠缺”素质调查结果对比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教学实践研究 18 分 析表明当前中职学校服装专业教师素质中“最该具备的”却“欠缺”是存在的,并由多种现实客观原因造成。 调查结论 纵观以上调查结果,我们发现中等职业学校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比较突出的问题,大致有以下一个方面。 专业培养定位不明确 中职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的学生就业方向主要面向生产型企业、其次是销售型企业,再其次是贸易型企业;企业中的技术部门岗位是主要就业方向,营销性、设计性、管理性工作岗位次要就业方向。 学生从业能力中“最需要的素质”却“最缺失”,指明了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对新知识、新 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课程与岗位衔接不强 服装企业认为,适合中等职业学校服装专业毕业生的岗位有(按照需求比例从高到低排序)依次是:服装设计师、裁剪排料员、样衣制作师、服装设计师助理、制板师、工艺单制作员、放码师、 cad 操作员。 然而原有的课程结构不合理,教学内容陈旧、繁难,学术化,按知识的逻辑体系构建,强调学科知识的完备性、系统性,与企业的工作岗位和实际需求、学生的学习条件和需求脱节,脱离了以人为本的宗旨。 传统中职服装专业工艺教材所采用的款式主要是考虑到它的代表性,对学生来说,只 能起到入门作用,和实用性联系不紧密。 而实际上服装行业是日新月异的行业,永远走在时尚的前列,款式千变万化,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不断涌现,传统服装专业课程设计已经落后于服装行业发展的步伐。 从而,要开展工作任务分析,对服装设计与制作专业的课程结构进行重构,对课程内容进行改革,增强学习领域的岗位适应性,建立对应岗位需求的模块教学体系。 教学方法缺乏实用性 教学方法还是以教材或教师为中心,填鸭式的教学普遍存在,缺乏实用性,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对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开展行 动导向教学实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有效性。 面对以上问题,中职服装专业教学应当多调研,分析岗位需求,基于工作岗位重构学习领域,多方法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多措施发展双师力量,才能选择一条能够适合培养出当地服装行业需要的应用型中等人才之路。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教学实践研究 19 第三章 服装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 服装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的开发,就是按照服装行业的职业任务设置与工作岗位行动过程为取向,包括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确定培养目标;以职业分析为导向,构建课题体系;以典型任务为方向,重构学习领域;以学习领域为基础,设计学习项目;以职 业成长为依据,排列课程序列,以行动导向为宗旨,组织教学情境。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方案开发理论 完整行动模式 职业的工作性与职业教育的系统性促使人们更加关注工作过程。 “这是由于通过经验型和社会调查(如专家访谈)所得到的工作岗位适应技术变化的要求,形成了对职业工作系统的要求,并进一步与职业教育系统融合,成为确定职业教育需求的基础”。 15 人类的职业过程,就是一个完整的行动过程。 人类的行动近 30 年都是教育教学研究的焦点,并由“行动调节理论”。 作为人类行动的心理学理论,行动调节理论 认为人的行动总是先在大脑中设立一个目标,再细分为几个子目标,并建立一个粗略的计划,然后实施,并通过几个连续的步骤来实现目标。 16行动者在实施中通过思考、提取知识、寻求帮助、获取信息后,决定用什么计划、如何做出决策、采用什么方法等,同时学会对行动的控制与目标的强化意志,最后比较结果,形成经验储存在大脑中,从而形成行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教学实践研究——以服装工艺与制作为例
相关推荐
39。 )。 选取自适应阈值对形态学运算处理后的图像进行二值化 %形态学后自适应阈值二值化 %rgb 转灰度 if isrgb(I2)==1 I2_gray=rgb2gray(I2)。 else I2_gray=I2。 end I2_double=double(I2_gray)。 %转化为双精度 [wid,len]=size(I2_gray)。 colorlevel=256。 %灰度级
在计算机科学讲义:模式识别与支持向量机,页 293309, 2020 年国际研讨会。 [14]四洛韦。 从规模不变的关键点鲜明的形象特征。 IJCV, 2( 60) :91 110, 2020。 [15]内藤吨,吨冢田,山田光,光 Kozuka,山本学,乐百氏车牌传递 underoutside环境的车辆识别方法。 电机及电子学工程师联合会 T,请设在 TECHNOL 49( 6): 2309
S7200 系列 PLC 首先, 实现成本低。 由于可以直接利用已有的配电网络作为传输线路,所以不用进行额外布线,从而大大减少了网络的投资,降低了成本。 其次,范围广。 电力线是覆盖范围最广的网络,它的规模是其他任何网络无法比拟的。 PLC 可以轻松地渗透到每个家庭,为互联网的发展创造极大的空间。 再次,其速率高。 PLC 能够提供高速的传 输。 目前,其传输速率依设备厂家的不同而在
表示,小时与分钟之间、分钟与秒之间用 3 和 6 位数码管显示 “—”,总计八位七段数码显示管。 此模式下显示当前时间。 ( 2)校时模式: 将 time 键置于 „0‟,运用功能键 set 键对八位数码管 进行选择,并由功能键 up 键进行 +1与 down 键进行 1 操作,通过此 4 个功能键进行校时设置。 Set数码管 7 Set数码管 6 Set数码管 5 Set数码管 4
稳定其。 CZV的放大器和传感器设置十分简单,大大改善了以往检测应用中的稳定性问题。 激光传感传感器信号接受电路使用开关电路即可,电路如图: 1 23 4P94Header 2X21 23 4P92Header 2X212P95Header
Linux 能够支持 x8 ARM、 MIPS、 ALPHA、 PowerPC 等多种体系结构,目前已经成功移植到数十种硬件平台,几乎能够运行在所有常用的 CPU 上。 Linux有着异常丰富的驱动程序资源,支持各种主流硬件设备和最新硬件技术,甚至可以在没有存储管理单元( MMU)的处理器上运行,这些都进一步促进了 Linux 在嵌入式系统中的应用。 内核高效稳定 Linu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