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活动课程方案内容摘要:

,与家长及时沟通和交流,使家长们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自己的孩子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准确把握自己的孩子当前的发展水平和状况,并对其进行专门的教育和训练,使家园能更进一步的配合,相互理解和支持,使每一个孩子都能顺利的从幼儿 园过渡到小学的学习与生活。 为大班家长举办有关幼小衔接的专题讲座。 使家长正确了解幼小衔接的意义和重点,掌握入学前习惯培养、能力培养的具体方法与途径,了解除了学习能力等入学准备以外还应重视幼儿心理、生理上的入学前准备工作,从而对幼小衔接工作有一个较为全面的理解。 充分发挥“家长园地”的作用。 “家长园地”是幼儿园与家长沟通的窗口。 在家长园地中开辟“家庭教育分享栏”,在上面粘贴幼儿学习内容,让家长鼓励幼儿独立完成,家长则对幼儿不明白的地方进行点拨,通过这种形式培养幼儿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使家长真正参 与到孩子规则意识、任务意识的培养工作中。 5.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让其了解幼儿园的幼小衔接教育,了解孩子在园的表现。 使家长知道一些幼儿园与小学一年级是两个不同的教育阶段,让家长了解幼儿园教育没有传授系统知识的任务,向家长宣传幼儿园教育是以游戏、区域活动来开发幼儿的智力,通过各种活动为幼儿提供大量动手、动脑的机会,让幼儿在自身活动中主动地获取知识经验,这种真正主动、自主的开放教育和学习活动既营造了崇向自主、追求创新的氛围,又爱护和启迪了幼儿的好奇心、求知欲,为幼儿入小学乃至一生都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从而配 合教师共同做好孩子入学前行为习惯方面的准备 三、活动实施步骤第一阶段:启动、探索阶段( 2020 年 2月 — 3 月) 我园成立以吴平为组长,张光芳、周在凤、郑作玲、杨子玲、唐爱珍、王爱红为成员的领导小组。 在实施过程中,明确责任,分工到人。 加强教师“幼小衔接”的理论学习,通过培训、讨论、辩论等形式,了解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心理特点和小学的教育目标及要求,从而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和管理风格接近小学阶段,主动适应小学生特点,为幼儿尽快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打好基础。 做好家长工作,形成教育合力。 期初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 传和教育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使家长们能够主动配合幼儿园,并能积极的参与到此项工作中来。 第二阶段:实施与调整提高阶段( 2020 年 3 月 — 6 月) 1 定期进行大班教师和一年级教师的双向观摩和座谈活动,互相交流,熟悉对方的教育手段和特点,使大班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逐步接近小学一年级,小学一年级教师继续重视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继续采用儿童喜爱的游戏形式,把学习与游戏结合起来,以减轻儿童在这两个不同的教育过渡期内生理和心理不适应的程度。 (1)参观小学、体验生活 为了让大班的孩子们能更进一步感受小学的生活,了解小学生的 学习生活与责任意识,我园将在 5 月份组织大班孩子们参观埠村希望小学 ,主要包括:( 1)与小学生联欢,搞“大手拉小手”活动,使幼儿从思想上、感情上做好入学准备。 ( 2)参观小学生升旗仪式,早操活动、课间活动,而且还把他们带进小学生的课堂,参观小学生的学习,课间活动等,从而激发他们上学的欲望。 回园后我们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指导,引导幼儿自己主动参与环境的创设。 以 我心中的学校 为主题 ,让他们自己动手,动脑,设计出一组生动形象的,有趣的小学生生活场景图,其中有小学生上学,升旗,上课,锻炼,课间活动等情景。 组织观摩课和教研活动:组织全园教师进行有关“幼小衔接”的观摩课活动,讨论交流各自在幼小衔接中的观察记录与反思,解决教师在教育策略上发生的困惑。 分享交流,将自己积累的关于幼小衔接互动哦哦那个指导策略的新的进行分享。 第三阶段:反思与总结阶段( 2020 年 6月 — 9月) 根据幼儿的入学取向,对入小学后的幼儿进行跟踪调查,从教师、家长及幼儿三方面的不同角度了解幼儿入学后的情况,在根据了解的 情况,对下一届的幼儿毕业生采取相应得整改措施。 教师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入手,进行整理分析。 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每位教师写一篇有关“幼小衔接”的论文集教育心得。 四、保证措施 加强领导,健全组织。 各教师充分开展“幼小衔接”活动的意义和作用,切实加强对活动的组织与领导,加强活动过程的管理,确保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 加强管理与考评。 我园将适时的组织教师开展专项比赛和展评活动,将其结果纳入对教师德能勤绩的考核。 落实目标责任制。 我园将各项工作做到定时间、定内容、定责任人、定活动方式,定活动地点,确保活动的扎 实开展 大班幼小衔接实施方案 文章来源:平湖新教育教师博客 文章作者:丫丫 推荐给朋友 收藏本页 为帮助大班幼儿入小学后能尽快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实现无痕衔接,我园定于四月份开始主动向小学的学习生活常规靠拢,形成良好的班风。 现将列举如下, 首先,教师和家长要了解小学的学生常规要求,要求如下: 一、课堂常规总目标 课前做好准备。 按时进入课堂。 师生礼仪规范,坐姿端正挺拔。 耳朵认真倾听。 善于思考问题,积极举手发言。 表达声音响亮,书写正确端 正。 按时完成作业。 二、操作细则 要求学生在听到第一遍铃声后快速进教室。 进教室后伏桌静息。 (脸统一朝向 ) 老师进课堂后,由值日班长统一发令师生问好。 (老师先向学生问好,学生还礼 ) 上课期间学生双手交叠放于课桌上,双脚平放于课桌下。 举右手回答老师提问。 (手轴不离开桌面 ) 不打断别人发言,安静听课。 书写做到“三个一”。 (眼离课本一尺远,手离笔尖一寸远,胸离桌面一拳远 ) 书本整洁,无折痕。 下课铃响后由值日班长统一发令师生道别。 学生在下课后作 好下一节课学习用具的准备。 (书本放置于课桌右上角,文具放置于课桌正中。 ) 1离开座位时将凳子轻推放进课桌下。 三、上课的程序 老师:“上课”。 值日生:“起立”。 (全体学生起立 )学生:“老师您好”。 老师点头回礼。 值日生:“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