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6000吨2-氨基-4-乙酰胺基苯甲醚(化工原料染料)项目节能评估报告内容摘要:

cm,霜期平均 80 天。 地表水系及地下水 XX 市东、西有寒武、奥陶系地质构成。 山丘平行延伸两侧,其余均为年产 6000吨 2氨基 4乙酰胺基苯甲醚项目 节能评估报告 16 平原,海拔一般为 米,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坡度为万分之一。 北区第四纪地层分布广泛,地基承载力山前地带可达 18 吨 /平方米。 地下水层多为石灰岩层隙间水,含水较丰富。 项目区最大冻土深度 20 厘米,地震烈度 6 度。 建设用地的综合自然条件较好; XX 区域大地构造属中淮地台鲁西隆起区南极,区境范围内除寒武系、奥陶系有部分裸露外,其余均为第四系掩盖,低山残匠占全部总面积的 %。 本区第四系分布广泛, 孔隙水储存于第四系砂层之中,主要大气降水为主补给水源。 浅层地下水流向与地形坡降及河流方向一致,由西北向东南。 地下水位升降随季节 (降水量 )变化,地下水对混凝土无侵蚀作用。 土壤条件 ( 1)层耕土,层厚 米,黄褐色,可塑、销湿,结构销密,以粉质粘土为主,为新近沉积土。 ( 2)层粉质粘土,层厚 米,灰褐色,可塑,含钙质结构核及铁猛质结核,粒径多为 560 毫米,土面光滑无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硬,中压缩性,结构较致密。 ( 3)层粉质粘土,层厚 米,地层描述同( 2)层粉质粘土。 ( 4)层粉土,层厚 米,浅黄色,中密,含钙质结核,粘径215 毫米。 中夹 米粉质粘土薄层,局部成互层,粉质粘土呈黄褐色,可一硬塑状。 ( 5)层粉质粘土,未揭穿,棕红色,坚硬,中缩性,土面光滑无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硬,中压缩性,结构较致密。 根据钻探、原位测试及室内试验成 果分析,结合地区经验,天然地基方案,地基承载力特征 fak 及压缩模理 Es 值建议采用下表: 地层编号 岩土名称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KPa) 压缩模( MPa)量值 备注 ( 1) 耕土 80 开挖 年产 6000吨 2氨基 4乙酰胺基苯甲醚项目 节能评估报告 17 ( 2) 粉持粘土 160 ( 3) 粉质粘土 190 ( 4) 粉土 180 ( 5) 粉质粘土 280 若采用桩基方案,桩基设计参数,见下表: 层号 极限侧阻标准值Qsik(KPa) 极限端标准值Qsik(KPa) 极限侧阻标准值Qsik(KPa) 极限端标准值 Qsik(KPa) ( 1) 87 3100 82 980 ( 2) 85 2800 80 990 ( 3) 82 3000 78 1000 ( 4) 70 2500 60 900 ( 5) 80 2600 98 1400 本工程记久性基础墙压力计算参数,见下表: 土层号 2 3 湿重度 内聚力 c( Kpa) 内摩擦角¢(度) 挡墙基底土磨擦系数 交通运输条件 年产 6000吨 2氨基 4乙酰胺基苯甲醚项目 节能评估报告 18 XX 环境优越,交通便捷。 符夹、青阜、青芦三条铁路穿境而 过,北接陇海线,东连京沪线,西入大京九。 公路交通国道、省道四通八达,连霍高速、合徐高速呈“十”字型在此交叉,驱车南下合肥、东进港口城市连云港只需 2 小时左右。 距徐州观音机场仅有 50 公里。 内河航运入淮河、通长江,直达上海港。 本项目位于 XX 省 XX 市 XX 县 南山 镇工业集中区 区白杨西路, 202 省道穿越其中, 地理位置较为优越,交通便利,有利于产品、设备和原材料运输。 公用设施社会依托条件 项目所需的燃料及动力方向的 天然气 、电、 水 都有非常有利的使用条件。 XX 市 XX 县经济开发区 已经建设比较完备的供电系统,电力供应充足。 建筑 方案 节能 评估 建筑维护节能规定性指标 按照建筑物能耗情况和围护结构能耗占全年能耗的比例特征, XX 省的公共建筑应按下列两类进行节能设计: ① 甲类建筑 —— 设有空气调节系统且单幢建筑面积大于等于 20200 ㎡,或建筑高度超过 的公共建筑; ② 乙类建筑 —— 设有空气调节系统且单幢建筑面积小于 20200 ㎡,或建筑高度低于 的公共建筑。 本项目公共建筑 为 乙类建筑。 建筑的围护结构是室内环境与室外环境的分界线,室内外的热量交换主要是通过围护结构进行的,因此其热工性能的优劣,是 直接影响建筑使用能耗大小的一个重要因素。 根据《 XX 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应符合表 3 34 的规定。 表 33 甲类公共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和夏季遮阳系数限值 围护结构部位 传热系数 K[W/( m2 K) ] 年产 6000吨 2氨基 4乙酰胺基苯甲醚项目 节能评估报告 19 重质结构 轻质结构 屋面 ≤ 外墙(包括非透明幕墙) ≤ 底面接触室外空气的架空和外挑楼板 ≤ 外门窗(包括透明幕墙) 传热系数K[W/( m2 K) ] 遮阳系数 SW(西向 /东、南向 /北) 单一朝向外窗(包括透明幕墙) 窗墙 面积比≤ ≤ <窗墙面积比≤ ≤ ≤ ≤ <窗墙面积比≤ ≤ ≤ ≤ <窗墙面积比≤ ≤ ≤ ≤ <窗墙面积比≤ ≤ ≤ ≤ 屋顶透明部分 ≤ ≤ 表 34 乙类公共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和夏季遮阳系数限值 围护结构部位 传热系数 K[W/( m2 K) ] 重质结构 轻质结构 屋面 外墙(包括非透明幕墙) 底面接触室外空气的架空和外挑楼板 外窗(包括透明幕墙) 传热系数K[W/( m2 K) ] 遮阳系数 SW(西向 /东、南向 /北) 单一朝向外窗(包括透明幕墙) 窗墙面积比≤ <窗墙面积比≤ <窗墙面积比≤ <窗墙面积比≤ <窗墙面积比≤ 屋顶透明部分 注 :① 在外遮阳时,外窗综合遮阳系数 SW=外窗的遮阳系数 SC外遮阳的遮阳系数 SD;无外遮阳时,外窗综合遮阳系数 =外窗的遮阳系数;表中年产 6000吨 2氨基 4乙酰胺基苯甲醚项目 节能评估报告 20 均指夏季综合遮阳系数;冬季遮阳系数应≥ ; ② 外墙传热系数为包括结构性热桥在内的总平均传热系数; ③ 轻质结构指热惰性指标 D≤ 的钢木结构墙体、屋面(如彩钢夹芯板屋面、钢结构外墙等 )。 表 35 地面和地下室外墙的热阻限值 围护结构部位 热阻 R( m2 K/W) 地面或不采暖、无空调地下室顶板 ≥ 采暖、空调地 下室外墙(与土壤接触的墙) ≥ 地面热阻系指建筑基础持力层以上各层材料的热阻之和; 地下室外墙热阻系指土壤以内各层材料的热阻之和。 分隔空调房间与非空调房间(区域)的隔墙和楼板的传热系数不应大于 W/( m2 K)。 建筑物外墙与屋面等热桥部位的冬季内表面温度,以及地下室外墙及地面的内表面温度在空气设计温度条件下不应低于室内空气露点温度。 夏季自然通风条件下,外墙与屋面内表面最高温度不应大于当地夏季室外计算温度最高值。 建筑外门窗气密性能不应低于《建 筑外窗气密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7107 规定的 6 级。 其气密性能分级指标值:单位缝长空气渗透量为 < q1≤ [m3/(m h)];单位面积空气渗透量为 < q2≤ [m3/(m h)]。 透明幕墙整体气密性能不应低于建筑幕墙国家标准中规定的 3 级。 其气密性能分级指标值:建筑幕墙开启部分为 < qL≤ [m3/(m h)];建筑幕墙整体 (含开启部分 )为 < qA≤ [m3/(m h)]。 外门窗综合遮阳系数( SW)取外窗遮阳系数系数( SC)与建筑外遮阳系数( SD)的乘积。 外门窗 无外遮阳时,外窗综合遮阳系数( SW)取外窗遮阳系数( SC)。 从热工设计的角度,无论采用何种形式的维护结构,只要满足以上热年产 6000吨 2氨基 4乙酰胺基苯甲醚项目 节能评估报告 21 工设计参数的限值,维护结构就可以达到节能设计目标值的效果。 根据以上的原则,分别对本项目中外墙、屋顶和门窗的设计方案进行优选。 建筑维护结构节能技术措施 屋面节能技术措施 屋面热工性能对整个建筑负荷的影响较大,尤其是对顶层的房间。 做好屋面的节能措施主要是选好保温隔热材料,屋面的保温隔热材料应选导热系数小、蓄热系数大、吸水率低的材料。 本项目平屋面保温层采用 A 级保温层 +加气混凝土 找坡层。 表 36 屋面传热系数判定 材料名称 (由外到内) 厚度 导热 系数 蓄热系数 修正 系数 热阻 热惰性指标 ( mm) W/() W/() *S 细石混凝土(内配筋) 40 A级保温层 40 水泥砂浆 20 钢筋混凝土 120 各层之和 220 — — — 屋顶热阻 Ro=Ri+∑ R+Re= 屋顶传热系数 K=1/Ro=屋顶满足 K=,满足《 XX 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规定 外墙节能技术措施 外墙是建筑维护结构主体,是室内外热交换的主要部位。 墙体尽量选用导热系数低材料,做到以自保温为主,外保温为辅。 在选用外保温系统时,要注意必须满足水密性抗风压以及温度湿度变化的耐候性要求,同时要满足防火要求。 本项目外墙措施如下: 1)本工程外墙墙体材料为 200 厚钢筋混凝土剪力 墙和有自保温性能的砼加压气块。 年产 6000吨 2氨基 4乙酰胺基苯甲醚项目 节能评估报告 22 2)采用外墙外保温构造措施 外墙外保温建筑构造的保温层中部用粉煤灰混凝土加压砌块,外部选用 35 厚无机玻化微珠保温( A 级不燃材料 )。 表 37 外墙传热系数判定 材料名称 (由外到内) 厚度 导热 系数 蓄热系数 修正 系数 热阻 热惰性指标 ( mm) W/() W/() *S 无机玻化微珠保温 35 砼加压气块 200 混 合砂浆 10 墙体各层之和 245 — — — 墙体热阻 Ro=Ri+∑ R+Re=墙体传热系数 K=1/Ro=墙体满足 K=,满足《 XX 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规定 外窗节能技术措施(含阳台门透明部分) 门窗是薄壁的轻质构体,是耗热的薄弱环节,普通单层玻璃窗能量损失约为建筑物冬季保温或夏季降温能耗的 50%以上,改善其绝热性能是节能的重点工作之一。 在满足通风、采光和里面的要求 前提下,应尽量根据不同朝向控制窗墙比,尽量避免东西向开大窗。 同时,要根据空调设备的价格和制冷、采暖费用的比较确定合适的外窗类型。 1)各朝向外窗选用断热铝窗,中空玻璃。 2)公建外窗选用断热铝,中空玻璃。 3)户门采用成品钢质保温防护门。 表 38 外窗传热系数判定 规格型号 窗墙比 传热系数W/() 窗墙比限值 K限值 断热铝合金单框普通中 窗墙面积比≤ ≤ 年产 6000吨 2氨基 4乙酰胺基苯甲醚项目 节能评估报告 23 空玻璃窗 5+9A+5 满足《 XX 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规定 表 39 门窗的气密性判定表 楼层 气 密性等级 气密性等级限值 16层 4 级 不低于 4级 7层及 7层以上 6 级 不低于 4级 满足《 XX 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要求 表 310 户门传热系数判定 户门类型 规格型号 传热系数 指标限值 户门 钢质保温防护门 ≤ 满足《 XX 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要求 居住建筑的屋顶和外墙节能综合措施 1)建筑外墙饰面及屋顶面层宜采用浅色饰面,如浅色涂料(涂膜)、浅色饰面砖及热反射涂料,以减少外表面对太阳辐射热的吸收。 2)外墙保温宜采用外保温隔热构造;条件许可时优先采用 自保温体系;采用自保温、夹芯保温、内保温构造时,应加强对屋顶、外墙热桥部位的保温隔热措施,防止热桥部位结露; 外墙外保温材料应符合国家现行防火规范的规定;高层建筑采用有机类材料外保温系统时,应在窗顶或楼层处设置燃烧性能为 A 级的不燃材料的防火隔离带, 应沿楼板位置设置宽度不小于 300mm 的 A 级保温材料 ;当有外幕墙体系时防火隔离带必须设在楼层处。 3)平屋顶宜采用不同构造形式的倒置式屋面、种植屋面; 4)屋顶宜采用平、坡屋顶结合的构造形式,合理利用屋顶空间。 跃层平台(露台)及坡屋顶内部空间利用部分的屋顶和老虎 窗顶部、侧壁的传热系数,要求同屋顶; 5)有条件时,坡瓦屋顶构造层内宜设置高反射率的阳光反射膜(如加筋铝箔)和封闭空气间层,以提高屋顶隔热效果。 年产 6000吨 2氨基 4乙酰胺基苯甲醚项目 节能评估报告 24 外墙、屋顶中的接缝、混凝土、嵌入外墙的金属件等构成的热桥部位应做好保温隔热措施;外墙、屋顶的变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