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高职高专:作物生产技术专业建设方案内容摘要:
测土配方的技术服务。 ③ 种子检测实训室 :由现有的遗传育种实验室改建,主要用于满足学生完成种子检测的各个实训项 目,以及教师科研和对外检测服务。 表 7 实训室建设一览表 实训 室 名称 功能 现有基础 建设内容 建设 时间 经费 (万元) 作物栽培实验室 改建后,能同时满足农业生产新技术课程教学、学生实训及教师科研的需要,同时进行农作物的品质分析,农作物各种营养成分含量测定、食味品质和外观品质分析。 农机具包括微型翻耕机、 小型 联合收割机、光合作用测定系统、田间小气候测定系统、紫外分光光度计、摇床、超低温冰箱、智能人工气候光照培养 箱、凯式定氮仪、人工小气候系统,二氧化碳测定仪。 更新、添置部分实验仪器,如纤维素测定仪 、电泳系统(包括用于核酸、蛋白、双向电泳)、安装标本架(合金 +有机玻璃)、 超净工作台等。 2020年 6 种子检测实训室 满足学生完成种子检测的各个实训项目,以及教师科研和对外检测 服务。 水分测定仪、离心机、数粒仪、种子风选仪、 种子发芽箱等。 增添种子检测相关仪器、设备。 2020年 10 植物生长环境实验室 改建后,能同时满足植物生长环境等课程教学、学生实训及教师科研 的需要。 人工小气候系统,二氧化碳测定仪、各种气象设备。 更新、添置部分实验仪器,完善田间小气候测定系统。 2020年 3 植物及植物生理实训室 改建后,能同时满足植物及植物生理等课程教学、学生实训及教师科 研的需要。 显微镜、水浴锅、各 种标本。 更换老旧培养箱、显微镜和烘箱;新添滴定管、恒温培养摇床等仪器。 2020年 30 测土配方实训室 能同时满足植物生长环境、无土栽培等课程教学、学生实训及教师科研的需要,同时满足测土配方的技术服务。 土壤养分测定的基本 仪器。 样品处理室、样品保存室、药品贮藏室、制剂室、恒温浸提室(有空调设备)、分析室、仪器室以及植物样品消化 — 蒸馏室等。 增添测土配方综合仪、消化炉、自动电位 滴定计和2020年 15 17 其它小件仪器。 实验台和实验櫈,土壤养分速测设备、植物养分分析测定、安装标本架(合金 +有机玻璃)、中微量元素测定仪、肥料速测仪、测土配方综合仪。 农产品加工与检测实训室 改建后,能同时满足农产品加工等课程教学、学生实训及教师科研的 需要。 酸奶生产线、饮料灌装机、远红外烘烤箱、和面机、 黄曲霉毒素测定仪 、 水份测试仪 、面筋指数测定仪 、纤维测定仪。 新添 农药残留快速测试仪 、脂肪测定仪。 2020年 8 农业综合实训室 建成后,能同时满足教学、科研、学生实训和对外服务的需要。 主要用于 植物养分和物质成分的测定、现代生物技术研究等。 高速冷冻离心机、超纯水机、光照培养箱、冰箱、低速离心机、叶面积测定仪、光合速率测定 仪。 水分测定仪、离心机、数粒仪等。 2020年 4 合计 76 注;预算经费 76 万元,学院自筹。 无土栽培实训场建设(与园艺技术专业共建) 建设目标 : 建设成为设施比较齐全、西南地区技术领先、能同时满足150 名学生开展无土栽培的教学实训场;服务地方农业生产,并成为区域和行业的共享平台。 建设内容:扩建学院实训中心现有的无土栽培实训场,增加无土栽培机械化生产所 需的设施设备。 主要功能 : 满足作物生产技术、园艺技术、园林技术学生无土育苗技术及无土栽培技术示范等实验实训的需要。 食用菌栽培实训场建设(与园艺技术专业共建) 建设目标 : 建设成为设施比较齐全、西南地区技术领先、能同时满足150 名学生开展食用菌栽培、食用菌病虫害防治、食用菌产品加工与质量检测的教学实训场;服务地方食用菌生产,并成为区域和行业的共享平台。 18 建设内容:扩建食用菌栽培实训场,新建食用菌产品加工与质量检测所需仪器、设备,增加食用菌生产设施设备。 主要功能 : 满足作物生产技术、园艺技术、植物保护技术等 专业的食用菌栽培实践教学和教师科研的需要。 学生全程参与式生产基地建设 建设目标 :在现有 租地面积的基础上, 新增 租地面积,用于满足 本专业学生全程参与生产实践的需要。 建设内容: 在现有 13 亩 租用土地面积的基础上, 新增 租地面积 17亩,完善基础设施,改造灌溉排水条件。 主要功能:用于本专业学生完整地从事一年作物生产。 学生从种子购买、整地播种到田间管理和产品的收获销售都全程参与,全面掌握大春、小春作物的各生产环节,培养学生成本效益意识,更锻炼学生的农产品销售能力。 表 8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一览表 建设项目 建设 内 容 建设时间 经费(万元) 无土栽培实训场 扩建场地、 购买设备、材料 2020 年 5 食用菌栽培实训场 扩建场地、修菇房、 购买设备材料 2020 年 5 学生全程参与式生产基地建设 农田改造 、购买农机具 2020 年 10 合 计 20 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目前,我分院和省种子管理站、 邑邦农业、 种都种业、孙桥农业、上海大地、利尔化学、国光农化 、海南正业、成都皇牌 等公 司都有着良好的合作,在未来 二 年里,要继续保持和加强与以上企业的合作,并重新建立满足本专业学生分别用于水稻生产、玉米生产、油菜 生产和小麦生产的综合实训基地,确保学生全面掌握四大主要作物的 生产 和 良种繁育 流程。 学院现建有 3 个专家大院,主要是专业教师参与指导工作,学生的参与程度很低。 在未来 二 年里,在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指导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的同时,加大相关专业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真实接触基层农户19 的生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完善 实训实习基地管理制度 不断完善合作培养机制,建立校企双重管理制度。 企业按照员工管理制度管理考核学生,学生以员工身份承担具体岗位工作,学校安派专职教师参加学生管理,充分利用行业专家和 技术能手,建立技术专家带学生的学徒制,提高学生职业综合素质。 会同企业合作编写顶岗实习指导手册、实习考核方法,对学生的工作态度、工作业绩、业务学习等方面实行目标考核。 使校外实训实习基地管理规范、运作良好,提高实训资源利用率,最大程度地发挥其教学实践、职业技能培训及技能鉴定、社会服务等功能。 表 9 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一览表 项目 建设内容 建设时间 预算 经费(万元) 2020年 2020年 校外 生产实训、 顶岗实习基地 建立满足学生水稻生产、制种的实习实训 基地 12个。 20202020年 30 10 建立满足学生玉米生产、制种的实习实训 基地 12个。 20202020年 10 20 建立满足学生油菜 、 小麦 生产、制种的实习实训 基地 12个。 20202020年 20 10 校企合作机制 体制创新 行业、企业调研; 校企合作机制 体制研究 20202020年 10 10 小计 40 40 合 计 100 (五)师资队伍建设 在现有师资队伍的基础上,通过培养和引进,建设一支教学水平高、整体实力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争取在 二 年时间内完成 2 名以上教师学历的提高, 3 名以上教师职称的晋升。 培养专业带头人。 在现有骨干教师中选拔 1- 2 名专业带头人,通过派遣到国内外农业大学进修等途径,使其成为省内作物生产行业的专家,能够解决生产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并推广新技术、新成果,主持 1— 2 项作物生产方面的研究课题或本专业建设的研究课题。 培养青年骨干教师 20 通过参与农业科技示范园的工作,到企业实践锻炼,到大学、科研院所进修等多种方式,培养 2- 5 名骨干教师,使他们在教学、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中发挥骨干作用。 聘请专家、行业能人做兼职教师 聘请 2 名 理论水平高、专业技术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 的行业专家,提升本专业的教学、科研 、推广能力。 聘请 16 名以上 具有较强实践动手能力,能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技师、 能手,提高学生专业技能训练的质量 ,使兼职教师占教师总人数的 50%以上。 加大培养“双师”素质教师的力度 每年选派青年教师到企业、新农村建设点锻炼 6 个月以上,或 通过 专项技术培训 , 提高其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 , 新增 4 名“双师型”教师, 使“ 双师型 ” 素质教师 占教师总人数的 90%以上。 建 设 教学团队 采取 校内外 相 结合 ,专兼职相结合,人才培养与服务相结合的原则 ,在现有专业团队基础上, 建设 一支结构合理、专业性 强、产学研结合性好、社会服务工作能力强的 涵盖本专业多学科多技术领域的 省级 水平 教学团队。 表 10 师资队伍建设计划表 项 目 培养方式 2020年 2020年 合计 人数 金额 (万元) 人数 金额 (万元) 专业带头人 国内外进修、培训 1 4 1 4 8 骨干教师 国内外进修、培训 4 6 4 6 12 兼职教师 聘请 、授课费 9 15 9 15 30 合计 25 25 50 积极开展 科研 工作 鼓励以教学团队的形式,积极 争取各级各类科研项目, 开 展 应用性 科研和教 学改革研究 ; 力争 在新品种选育、新技术研究方面等取得突破; 每年 在核心期刊和省级以上期刊发表论文 10 篇以上, 二 年内发表论文总数21 达到 30 篇以上。 预算资金 30 万。 (六)辐射带动专业群建设 构建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 作物生产技术专业和植物保护专业以作物为共同的工作对象,且技术领域相互渗透,反映在课程内容上有相当一部分共同的理论、技术和技能基础。 因此,基于专业群建设的课程体系,适合采用“平台 +模块” 的模式构建。 “平台”是根据专业群对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所必备的共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各专业技术的 共性发展和特征要求而设置的,由公共课和职业技术基础课组成。 公共课针对所有专业,按照培养社会人的要求,突出培养现代社会对人所要求的最基本素质。 职业技术基础课为专业群内各专业共同必须的生产技术知识和职业基本技能,是按行业内职业人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开设课程,是毕业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保证。 “模块”则根据作物生产技术专 业和植物保护专业分别设置,由体现专业特色的课程组成。 每一个模块 以工作任务或工作过 程为依据,围绕某一工作过程必须、够用的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的综合。 在修完“平台”课程后,获得专业群共同的职业基础理论和基本 技能训练,具备在行业内从事专业群所包含岗位的基本职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后,作物生产技术专业的学生还可以通过课程选修的方式更加细化深入的掌握种植技术、种子生产与营销、农产品加工三个职业方向的知识和技能,而植物保护专业的学生则可以选择农业无公害生产与管理、农药两个职业方向的课程进行学习与实践。 借鉴作物生产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课程方案,构建植物保护专业的课程体系和专业核心课程,开发学习领域的课程标准、教学课件、试题库,建设共享教学资源库等。 表 11 作物生产技术专业群设计划表 序号 建设 项目 建设内容 预算经费(万元) 22 2020 年 2020 年 1 师资队伍建设 培养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 5 5 2 植物保护 课程体系建设 现场调研 联合制订课程标准 职业技能训练题库 职业技能训练题库 15 15 合计 20 20 建设开放、共享的实训基地 实训基地建设围绕作物生产技术专业和植物保护专业的核心技能训练为中心,按专业群分类定位实训基地,实现资源共享。 实训基地按功能定位为四类: (1)专业群内各专业学生共同的实践教学基地; (2)各项专门技能训练基地; (3)本地区职业技能训练 考核鉴定基地; (4)技术开发应用与推广基地。 把“ 学生全程参与式生产基地”建成专业群实践基地,除满足作物生产技术专业学生掌握从整地播种到田间管理和产品收获销售的技能外,也能同时让植物保护专业学生全面参与掌握大春、小春作物的各种病虫害的发生、发展、预测、预报与综合防治技术。 对现有的校外实训基地,如 省种子管理站、 邑邦农业、种都种业、上海大地、利尔化学、国光农化等进行分类建设,以分别满足作物专业、植保专业的学生毕业实习、 共同实践项目和专门技能项目实习的需要。 专业群实训基地建设按照资源共享的原则,在共享作物生产 技术专业实训室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基础上, 完善 植物病虫害 标本室,完善 植物。四川高职高专:作物生产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相关推荐
计分为总体设计、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数据库事务设计则由 事务概要设计和事务详细设计组成。 答案 复杂数据库事务的设计与实现既要遵循应用领域特定的业务逻辑 ,又依赖于具体数据库系统所提供的事务实现机制。 复杂事务的设计可以分解为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两个步骤。 概要设计注重事务本身的处理流程,暂时先不考虑事务中与 DBMS 平台相关、具体的数据操作方法和事务实现机制,以提高设计结果的适用性。
单。 四 、 优秀学生干部 (一) 评选对象 学 院在校除 一年级 外本科生均可参加评选。 (二) 评选范围 各个班级各设一个名额,占学生总人数的 3% (三) 评选条件 须担任学生干部一学期以上,能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各种集体活动,热心于社会工作,在学生中有较高威信,工作认真负责,办事公道,成绩显著。 学年综合测评德育单项名次须在班级 前十名,智育单项名次须在班级前二十名,且不得有补考科目
路二:?现象解读 — 目标预测? 选题操作思路 四川省资阳市高中化学教育科研微型课题学习研究手册 . 睹悄节饼开死绿坟古攀隔谭摸潍冷辙叮括施失刨目迷菲呢汐捌呛衫勇痒凄叮渡爆窄烫盂酒往夏穷皂砷廉量妇观别锻胯酒蔬空狞臃蛆铺兼温颗尊速云 ①关注典型事件的表现细节,在自我提示中产生解读兴趣。 朱老师是某区中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发现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生长在上海这个大都市的孩子
路二:?现象解读 — 目标预测? 选题操作思路 四川省资阳市高中化学教育科研微型课题学习研究手册 . 愧圈纂饯黎羌场吩葡领融宙诲痒灸昧瘫打吼日抚酪鞋寂抗厕襟闺斌魏啄胜环趋永诲殷扔杆瞻捞奴碱帮站信陈旗烂怪排氓卓咸恒秦遮延以退规自聂裳 ①关注典型事件的表现细节,在自我提示中产生解读兴趣。 朱老师是某区中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发现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生长在上海这个大都市的孩子
v*3t nGK8! z89Am YWpazadNuKNamp。 MuWFA5uxY7JnD6YWRr Wwc^vR9CpbK! zn%Mz849Gx^Gj qv^$U*3t nGK8! z89Am YWpazadNuKNamp。 MuWFA5uxY7JnD6YWRrWwc^vR9CpbK! zn% Mz849Gx^Gjqv^$UE9wEwZQc@UE% am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