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解决方案]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建设方案内容摘要:

结构 和 “ 双师素质” 教学团队建设;按照 “ 工厂进学校 、企业建课堂 ” 的思路,加强 校内外实训基地 建设;建立和完善适应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需求的体制和机制。 以 “ 航空报国、追求第一 ” 的航空精神,培育和塑造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传承军队敢打硬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全面推进学院的各项建设和改革,提升学院服务航空产业、服务区域经济、服务社会的综合实力。 二、项目建设思路 学院建设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基本思路是: 跟进基地、增强实力、提升服务、创新模式。 ——跟进基地 根据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开发建设的需求, 紧紧抓住国家 “ 大飞机 ” 项目落户阎良的战略机遇, 主动适应国家航空产业战略重组 及 航空产业基地产业聚集、航空产业链上下延伸的趋势,调整和开发新专业,拓展服务面向。 遵循与基地 “ 谋 双赢、共发展 ” 的基本原则,把国家航空产业基地培训学院 的建设,作为学院 积极探索多元化 、开放办第二 部分 项目建设指导思想与目标 11 学 的 重要举措 ,作为学院与基地企业联系的纽带, 进一步 完善 学院与基地对 国家航空产业基地培训学院 “ 共建设、共管理、共经营 ” 的体制和机制,强化学院为基地企业服务的功能。 实现学院与航空 产业基地 、与航空产业的深度融合 ,使学院成为航空产业基地、航空产业 的 重要人才培养基地。 ——增强实力 发挥学院与航空制造企业、空军维修企业和基地企业的独特优势,加强重点专业建设,建立 “ 专业共建、人才共育 ” 的机制,广泛开展 “ 订单式、定制式、工学交替 ” 等人才培养工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主线,以航空制造、维修和服务等工作领域的典型工作过程为导向重构课程体系。 积极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现场教学等教学方法;按照 “ 工厂进学校 、企业建课堂 ” 的思路,加强实践教学条件建设 ;按照 “ 专任教师下工厂、能工巧匠上讲堂 ” 的思路,加强 “ 双师 ”结构 和 “ 双师素质 ” 的教学团队建设。 完善各项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全面提高人才培养工作水平和实力。 ——提升服务 充分利用学院教育资源, 按照 “ 共建、共管、共享 ”的原则, 与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共建 国家航空产业基地培训学院、 西安阎良航空科技馆 、数控技术服务中心 三大平台,发挥学院人才培养、教育培训、技术应用转化的优势,积极为航空产业基地和社会开展生产、技术服务及职业培训,使学院成为基地企业 员工 的培训中心。 主动为 陕南、陕北县级 职教中心、 地市 职业技术学院等省内职业院校 开展 师资 培训 ,开展专业共建 , 加大地区之间的对口支援与交流, 促进地区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完善学院社会服务功能,全面提升学院社会服务能力和水平。 ——创新模式 系统总结学院 50 年来的办学经验,通过校企合作机制创新、工学结合模式创新、高技能人才培养规律研究等项目 的 研究与实践,完善 “ 教育与产业结合、学校与企业结合、教学与生产结合、学习与就业结合 ” 的 “ 工学四合 ” 系统模式,揭示工学结合的内在本质,理清 政府、学校、企业、学生 四个主体的内在联系,创新工学结合的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发挥学院在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方面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第二 部分 项目建设指导思想与目标 12 三、项目建设任务与目标 (一)项目建设的总目标 通过涵盖航空制造、航空维修、航空管理与服务等领域的七大重点专业(群)建设,实现学院与航空产业有机融合 ; 通过与国家航空产业基地共建国家航空产业基地培训学院、数控技术服务中心、 西安阎良航空科技馆等三 大社会服务平台 建设 ,落实学院开放办学、合作办学的办学理念, 拓展学院服务空间, 全面提升学院的综合服务功能 ; 通过创新和践行 “ 工学四合 ” 系统模式,建立政府、企业、学校、学生四方联动机制, 形成一整套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相配套的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等方面的机制。 总之,通过示范 性 院校建设, 使学院成为航空产业、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和陕西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 人才培养基地 ,成为高职院校开放办学、国际交流与合作的 典范 ,成为 西部职业院校 在 专业建设、课程改革、教学团队和实践教学条件建设 等方面的 标杆 , 使学院社会服务的领域、规模和 人才培养 的 质量明显提高 , 学院 的 综合实力、社会服务能力、管理能力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使学院的发展和改革在陕西乃至西部地区职业教育领域发挥 引领 和 示范 作用, 为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我院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总项目包括三类 11 个子项目,如表 21 所示。 表 21 西航职院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 总项目 类别 子项目 建设国家示范 性高职院校 1.重点建设专业(群) ( 1)航空机电设备维修 ( 2)机电一体化技术 ( 3)电气自动化技术 ( 4)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 5)数控技术 ( 6)软件技术 ( 7)航空服务 2.社会服务平台 ( 8)国家航空产业基地培训学院 ( 9)数控技术服务中心 ( 10) 西安阎良航空科技馆 3.工学结合模式创新 ( 11)工学结合模式创新 第二 部分 项目建设指导思想与目标 13 (二)项目建设具体目标和任务 1. 追踪 航空产业和区域经济 的发展 ,建设七大重点专业 按照教育与产业相结合的要求,主动适应国家航空产业战略重组及航空 产业基地产业聚集 的特点,紧扣 航空制造、航空维修、航空服务 这一航空产业链,依托空军 维修 系统的 传统 优势、国家航空 高技术 产业基地的 区位与 产业优 势, 重点建设 航空机电设备维修、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数控技术、软件技术、航空服务 等 七个重点专业(如图 21), 使 学院的 专业建设、课程改革、教学团队和实践教学条件建设 的综合 水平处于省内领先地位 , 并以七个重点专业建设为引领,带动飞机制造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等 36 个相关专业建设,形成涵盖航空制造、航空维修、航空管理服务等七大专业群 ( 如表 22 所示 ), 强化学院航空特色, 构建 学院 适应 航空产业、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和陕西区域经济发展的 专业 体系。 图 21 专业体系 设计图 2. 以校企深度合作为途径 , 创新工学结合 人才培养模式 充分发挥学院与空军修理企业的传统优势,发挥航空产业基地的协调第二 部分 项目建设指导思想与目标 14 职能, 进一步完善学院 “ 工学四合 ” 人才培养系统模式。 航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 实施 “ 前厂后校、工学交替 ” 的 人才培养 模式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 实施 “ 三层交替、能力递增 ” 的 人才培养 模式 、电气自动化专业 实施 “ 校企联动、模块构建、三段强化 ” 的 人才培养 模式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专业实施 “ 能力引导,三方融合,三位一体 ” 的 人才培养 模式 、数控技术专业实施 “ 厂校合作,工学交替 ” 的 人才培养 模式 、软件技术专业实施 “ 合作教育, 就业直通 ” 的 人才培养 模式 、航空服务专业实施 “ 任务导向、学做合一 ”的 人才培养 模式。 在人才培养工作中,建立学校与企业 “ 共建、共育、共管 ” 的机制。 通过 共同建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全程参与学院专业设置、 课程体系 开发、 课程标准 制 定 、 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 的制定、特色教材开发等环节,形成 “ 校企共建 ” 的合作 机制; 依托 校企 双方的人力资源 、技术资源和设备资源, 共同实施 人才培养方案 ,共同 落实 学生职业能 力 和职业素质 的养成, 共同开展学生学习效果评价,形成人才培养主体的 “ 双元化 ” ,完善“ 人才共育 ” 的运行 机制 ; 按照 PDCA(计划、执行 、检查、处理)的原理 要求 ,与企业共同 建立校企合作教育办公室,全面协调、指导、安排校企合作教育工作 , 各专业建立企业联系制度, 共同确定学生实习实训教学的工作任务、目标和要求, 共同 制定校企合作教育的相关制度 、 完善校企合作教育的教学质量监控 与考评 体系, 形成 “ 员工 共管 ” 教育管理 机制。 ( 3)以岗位任务为导向,推动课程改革与建设 坚持 “ 教学与生产 ” 、 “ 学习与就业 ” 相结合的原则, 结合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以航空制造、航空维修、航空服务类 企业 相关岗位 完整工作过程和典型工作任务为导向, 重新构建基于完整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 以职业岗位(群)能力要求为核心,开发项目化课程(具体课程开发设计流程见图 22 所示)。 由企业 技术人员 、课程研究专家、学校专业教师联合组成 专业课程 开发小组 ,全程参与 专业调研、工作任务分析、行动领域分析、课程结构分析、学习项目设计、课程标准编制、教材开发等课第二 部分 项目建设指导思想与目标 15 程体系建设的各环节, 保证学生学习内容和工作内容的针对性和适应性,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 进一步加强教学内容 与教学方法 的改革 ,优化课程设计 ,开展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标准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依据企业先进技术与工艺流程要求,调整教学内容, 大力推行 “ 做中学、做中教 ” 的教学方法,通过 “ 学习内容与工作内容相融合、学习环境与企业车间相融合、专任教师与兼职教师相融合、学生身份与职业身份相融合 ” 的 “ 四融合 ” ,加强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综合培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使学生 “ 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沟通、学会做人 ”。 经过建设,在 7 个重点专业(群)中建设 31 门优质核心课程、 9 门以上省级精品课程、 3 门以上的国家级精品课程(课程建设规划如表 22 所示)。 鼓励和支持教师与企业合作编写体现职业教育特点的教材,三年内组织教师编写各类高职教材 55 部。 图 22 基于工作任务的课程开发流程图 市场调研 教学材料开发 课程标准编制 学校教师 企业专家 企业专家 课程专家 学校教师 学习项目 分析 工作任务分析 课程结构分析 行动领域分析 分析职业情境 确定工作任务 确定岗位 工作能力 分析典型行动 领域 确定可行行动领域 设计 学习领域框架 确定学习目标内容 构建 课程体系框架 设计学习项目方案 设计学习项目情镜 设计确定课程标准 开发设计项目化 课程教材 市场需求调研 人才培养定位 第二 部分 项目建设指导思想与目标 16 表 22 西航职院课程建设规划一览表( 2020 年 —2020 年) 专业(群) 优质核心课程 省级 精品课程 国家级 精品课程 航空机电 设备维修 《飞机铆接装配与机体修理》 《航空发动机修理》 《民航特种车辆运用与修理》 《飞机制造技术》 《航空航天技术概论》 《航空发动机修理》 《飞机铆接装配与机体修理》 机电一体化 技术 《机电设备操作》 《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 《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 《工程机械机电液一体化》 《过程控制系统》 《机电设备安装与 调 试》 《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 电气自动化 技术 《电气控制线路故障分析与处理》 《可编程控制器技术及应用》 《单片机技术与项目实践》 《计算机控制技术》 《单片机技术与项目实践》 电子信息工程 技术 《电子技术与实践》 《航空机载设备维护》 《无线电设备应用与维修》 《安保监控系统安装与调试》 《传感器技术与应用》 《传感器技术与应用》 《电子技术与实践》 数控技术 《数控机床加工》 《数控 CAD/CAM 应用》 《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 《机械制造技术》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数控机床加工》 《数 控加工工艺与编程》 软件技术 《项目开发 (JAVA 方向 )》 《数据库设计与应用》 《软件测试》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项目开发 (JAVA 方向 )》 航空服务 《民航客票销售》 《民航国内货物运输》 《电子商务 实务 》 《客舱服务实务》 《民航客票销售》 合 计 31 门 9 门 3 门 第二 部分 项目建设指导思想与目标 17 4.以引进培养为抓手,打造优秀教学团队 充分利用航空产业基地航空高技术人才密集的优势,按照 “ 内培外引、专兼并重、重在提高 ” 的指导思想和 “ 专任教师下工厂、能工巧匠上讲堂 ”的建设思路,实施人才强校工程,加强师资 队伍建设。 结合 示范 性 高职院校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