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t89s52的温度报警系统设计内容摘要:

拉高,单片机执行外部程序时,应设置 ALE禁止位无效。 PSEN 程序储存允许( PSEN)输出是外部程序存储器的读选通信号,当 AT89S52由外部程序存储器取指令(或数据)时,每个机器周期两次 PSEN有效,即输出两个脉冲,在此期间,当访问外部数据存储器,将跳过两次 PSEN信号。 EA/VPP 外部访问允许,欲使 CPU仅访问外部程序存储器(地址 0000HFFFFH),EA端必须保持低电平(接地)。 需注意的是:如果加密位 LB1被编程,复位时内部会锁存 EA端状态。 如 EA端为高电平(接 Vcc端), CPU则执行内部程序存储器的指令。 FLASH存储器编程时,该引脚加上 +12V的编程允许电源 Vpp,当然这必须是该器件是使用 12V编程电压 Vpp。 XTAL1 振荡器反相放大器和内部时钟发生电路的输入端。 XTAL2 振荡器反相放大器的输出端。 Ⅱ、 寄存器: 整个编译过程中要用到的地址 必须通过定义才能使用。 地址的读取过程是不确定性写入的,这个过程并不会被你写入的 数据 所改变。 如果 复位 , 位都 将是“ 0”。 所以高电平“ 1”不能直接给没经过定义操作的地址。 表 2:寄存器 定时器 2寄存器 寄存器控 制位 、 状态位 : T2CON 如表 3 所示。 中断 寄存器 在 IE 寄存器中, 其中 2个优先级 在 IE 中 也可以设置。 双数据指针寄存器 有 2 路 16 位数据指针寄存器。 特殊寄存器 AUXR 中: DPS=0选择 DP0; DPS=1 选择 DP1。 在访问该寄存器前,应该先初始化 DPS 适当的值。 表 3 T2CON: 定时、计数器 2的控制寄存器 ( T2CON 地址为 0C8H 复位值 :0000 0000B 位可寻址 ) TF2 EXF2 RLCLK TCLK EXEN2 TR2 C/T2 CP/RL2 7 6 5 4 3 2 1 0 东华理工大学毕业设计 第二章 8 表 4:定时器功能 符号 功能 TF2 定时器 2溢出标志位。 必须软件清“ 0”。 RCLK=1 或 TCLK=1 时, TF2 不用置位。 EXF2 定时器 2外部标志位。 计数模式为 DCEN=1 的情况时候, EXF2 不能引起中断。 RLCLK 串行口接收数据时钟标志位。 若 RCLK=1,串行口将使用定时器 2 溢出脉冲作为串行口工作模式 1 和 3 的串口接收时钟;RCLK=0,将使用定时器 1计数溢出作为串口接收时钟。 TCLK 串行口发送数据时钟标志位。 若 TCLK=1,串行口将使用定时器 2 溢出脉冲作为串行口工作模式 1 和 3 的串口发送时钟;TCLK=0,将使用定时器 1计数溢出作为串口发送时钟。 EXEN2 外部允许标志位。 当 EXEN2=1时,在串行时钟没有工作情况下,将会实现捕捉和重载。 当 EXEN2=0时, T2EX 端的信号视为无效。 TR2 开始 /停止控制定时器 2。 TR2=1,定时器 2开始工作。 C/T2 定时、计数的选择标志位。 C/T2 =0,定时; C/T2 =1,外部事件计数 (下降沿触发 )。 CP/RL2 捕捉 /重载选择标志位。 当 EXEN2=1 时, CP/RL2=1, T2EX出现负脉冲,会引起捕捉操作;当定时器 2 溢出或 EXEN2=1时 T2EX 出现负跳变,都会出现自动重载操作。 CP/RL2=0 将引起 T2EX 的负脉冲。 当 RCKL=1 或 TCKL=1时,此标志位无效,定时器 2溢出时,强制做自动重载操作。 表 5 AUXR: 辅助寄存器( AUXR 地址 :8EH 复位值 :XXX00XX0B 不可位寻址) WDIDLE DISRTO DISALE 7 6 5 4 3 2 1 0 表 6 AUXR:预留扩展操作方式 预留扩展用 操作方式 DISALE ALE 使能标志位 0 ALE 以 1/6 晶振频率输出信号 1 ALE 的指令时激活,只有在执行 MOVX 或 MOVC 时候。 DISRTO 复位输出标志位 Reset 输出“ 1”, 0看门狗定时结束。 1 Reset 只有输入。 WDIDLE 复位输出标志位 1 空闲模式下, WDT 停止计数。 0 WDT 继续计数。 掉电标志位 掉电标志位 (POF)位于特殊寄存器 PCON 的第四位()。 上电期间 POF 置“ 1”。 POF 可以软件控制使用与否,但不受复位影响。 东华理工大学毕业设计 第二章 9 表 7 AUXR1: 辅助寄存器 1 ( AUXR1 地址 :A2H 复位值 :XXXXXXX0B 不可位寻址) DPS 7 6 5 4 3 2 1 0 表 8: AUXR1 预留扩展操作方式 预留扩展用 操作方式 DPS 数据指针选择位 0 选择 DPTR 寄存器 DP0L 和 DP0H 1 选择 DPTR 寄存器 DP1L 和 DP1H Ⅲ、 存储器 程序存储器: EA引脚接 GND,只从外部存储器开始读取程序。 地址为:0000H~1FFFH。 EA接 VDD,则先开始从内部存储器读写,再读写外部寻址:2020H~FFFFH。 [1] 数据存储器:片内有 256字节。 Ⅳ、 片上资源 片上资源主要有:看门狗定时器、 UART、定时器 0、定时器 定时器 2。 看门狗定时器的复位需要软件的编写来控制; UART、定时器 0和定时器 1的操作与单片机 C51/C52一样;定时器 2相当于是一个定时计数器,它有三种工作模式:波特率发生器、向下或向上计数、捕捉方式。 Ⅴ、 中断源 单片机 AT89S52有两个外部中断分别是: INTO、 INT1;三个定时中断分别是 :定时器 0、定时器 定时器 2;一个串行中断。 其中每一种中断源通过 IE都可以使中断源有效或者无效。 表 9: 中断允许控制寄存器 (IE) (MSB) (LSB) EA ET2 ES ET1 EX1 ET0 EX0 IE=0,禁止中断; IE=1,允许中断。 东华理工大学毕业设计 第二章 10 表 10: IE功能 符号 位地址 功能(允许控制位) EA 中断总允许控制位。 EA 为 1 时中断被控制位决定; EA 为 0 时,中断停止。 预留 ET2 定时器 2中断 ES 串行口中断 ET1 定时器 1中断 EX1 外部中断 1 ET0 定时器 0中断 EX0 外部中断 0 主控电路 主控电路由单片机最小的系统组成,包括时钟电路,复位电路和主芯片AT89S52。 图 3: 时钟电路 常使用的时钟电路有内部时钟电路和外部时钟电路,本次设计选择的是内部时钟方式。 内部时钟电路如图 3所示,它是由 C C2 两个电容,再并联上一个石英体振荡器,组成一个并联谐振回路。 晶振可以在 ~12MHz 之间选择。 单片机的运行速度与晶振的频率息息相关,晶振选择的 频率越高,时钟频率也随着变高。 两个电容值在 5~30pF 之间选择,这里设置为 22pF,电容的大小可起到频率微调的作用。 东华理工大学毕业设计 第二章 11 芯片上的 XTAL1 和 XTAL2 分别为振荡电路的输入端和输出端。 由振荡器产生自激振荡,便构成一个完整的振荡信号发生器。 在电路中, C C2 电容的值虽然没有被规定,但是它们却可以影响到整个振荡器。 例如:频率、稳定性和起振的快慢。 使用温度特性好的电容,可以提供温度稳定性。 晶振和电容尽量靠近单片机安装,以减小寄生电容,以便更好地保证振荡器稳定、可靠地工作。 图 4: 复位电路 复位电路的作用是 把电路恢复到起始状态。 是如果你输入错误,当计算有失误的时候都要进行清零操作。 然后还原到初始时候的状态进行按键操作。 单片机工作开端是从初始状态进行的。 在单片机要开始工作的之前要先复位,这样会让其在一个没有经过运行的初始状态。 这里的复位,就是指在该小电路系统出现异常时恢复到最开始的状态。 当单片机开始工作的时候, RST 端口得到高电平。 但在开始之后,电容 C3 一直处于充电状态,让其高电平慢慢的下降。 如果在 2个周期内该 I/O 口都一直是高电平的话,则复位,要是再这样下去,则循环复位。 本设计使用的是手动复位方式。 它由 C3 电容并联一个 1kΩ 的 R1 电阻 ,外接电源后再并联一个下拉 的 电阻 R2,构成的一个复位电路。 常用的复位还有上电复位。 手动复位,从字面上就可以看出它不是自动是要人工操作的。 如图 4所示,在电源和 RST 接口两端的某一处地方添加一个复位按钮键。 在需要进行复位操作的时候,只需按下按键,则电源的电压便会流入进 RST 接口处。 因为复位时候按键只需要按下接通 10ms 左右,人为操作是完全可以达到的。 东华理工大学毕业设计 第二章 12 温度采集模块设计 温度采集模块设计方案的选择 方案一:输出用模拟型的温度传感器。 它是随被测温度 的变化而时刻改变,但是所测得的数据不能直接被单片机处理输入,要得到测的数据,还需要经过 A/D、 D/A 转换,这样不知不觉地使得电路、程序变复杂。 方案二:输出用数字型的温度传感器 DS18B20。 单片机和 DS18B20 的接口电路非常简单,只要连接三根线间就行了,而且该温度传感器的测量精确度更高、范围更广,数据可以直接从单片机内处理传输,是一种更为合适理想的温度传感器。 对比以上两个方案,方案二更为合适, 选择采用 DS18B20。 集成温度传感器 DS18B20 DS18B20 有三只引脚 : VCC、 DQ 和 VDD。 在外部连接 VDD 和 GND, 总线连接一个阻值为 的电阻为上拉作用。 连接到另外的单线总线器件这根总线如果不接其他器件的时候,则会一直处于“ 1”高电平状态。 微 控 制 器V p c 4 . 7 K单 总 线D S 1 8 B 2 0G N D D Q V d d V d d ( 外 部 电 源 ) 连 接 到 另 外 的 单 总 线 器 件图 5 : D S 1 8 B 2 0 原 理 图 东华理工大学毕业设计 第二章 13 1. 该元件主要特性 ( 1)电压范围: ~; ( 2)与单片机连接时,连接时一条口线就可实现双向通讯; ( 3)多点组网功能,多个该元器件可以并联在唯一的三线上,可以测量多个点的温度; ( 4)全部的传感元件和相关的转换电路都集成在该电路内,使用时候可以不用到外 围的元件; ( 5)测温范围下限为:- 55℃、上限为:+ 125℃,精度为177。 ℃是在温度区间为: 10~ +85℃; ( 6)分辨率为: 9~ 12 位, 其一一对应的分辨温度为: 、 、 、℃; ( 7)分辨率为 9 位时,把温度转换为数字的时间在 内。 分辨率为12 位时,其转换时间在 750ms 内; ( 8)输出为数字温度信号,提升了其抗干扰纠错能力; ( 9)电源接反时不会损坏芯片,但是不能正常工作。 2. DS18B20 的外形和内部结构 图 6: DS18B20 的外形及管脚排列 ( 1) DQ 为数字信号输入 /输出端; ( 2) GND 为电源地; ( 3) VDD为外接电源输入端。 东华理工大学毕业设计 第二章 14 图 7: DS18B20 内部结构图 3. DS18B20 工作原理 该元件的工作原理如下图 8 所示。 计数器 1 接收的是低温度系数晶振传过来 的频率信号;而计数器 2 接收的是高温度系数晶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