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5万吨合成氨变换工段工艺初步内容摘要:
kcal/kmol) Ht( kJ/kmol) 放热: CO +H2O=CO2+H2 ( 1) △H1= (∑ Hi)始 ( ∑ Hi) 末 =+++ =Q1= ( ) = O2 + 2H2= 2 H2O ( 2) Q2=△ H2=( ∑ ni Hi) 始 - (∑ ni Hi) 末 = 气体共放热: Q=Q1+Q2=+= 气体吸热 Q3: 根据《物理化学》知 CO, H2, H2O, CO2, N2 ,可用公式: Cp=a+b+CT2来计算热容。 热容的单位为 kJ/( kmol.℃ ) 查表可得: 物质 CO H2 H2O CO2 N2 a 30 b/103 c/105 Cpm=∑ Yi*Cp= KJ/( kmol.℃ ) 所以气体吸热 Q3=**(415330)= 假设热损失 Q4 根据热量平衡的: Q= Q3 +Q4 Q4= kJ 5.中变炉催化剂平衡曲线 根据 H2O/CO=,与公式 XP= AWqU2 100% V=KPABCD q= WVU 42 U=KP( A+B) +( C+D), W=KP1 其中 A、 B、 C、 D 分别代表 CO、 CO CO2及 H2的起始浓度 t 300 320 340 360 380 400 T 573 593 613 633 653 673 Xp t 420 440 460 T 693 713 733 Xp 中变炉催化剂平衡曲线如下: 01250 300 320 340 360 380 400 420 440 460温度 ( ℃)转化率 Xp中变炉平衡曲线 由于中变炉选用 C6型催化剂, 最适宜温度曲线由式1212ln1 EEEE RTTee 进行计算。 查《 小合成氨厂工艺技术与设计手册 》 C6 型催化剂的正负反应活化能分别为E1=10000 千卡 /公斤分子, E2=19000 千卡 /公斤分子。 最适宜温度计算列于下表中: Xp T 526 t 253 Xp T 671 t 398 Xp T t 将以上数据作图即得最适宜温度曲线如下图: 01253 274 291 309 326 352 365 376 387 398 409 420 430 444温度(℃)转化率 Xp最适宜温度线7.操作线计算 有中变催化剂变换率及热平衡计算结果知: 中变炉人口气体温度 335℃ 中变炉出口气体温度 415℃ 中变炉入口 CO变换率 0 中变炉出口 CO变换率 60% 由此可作出中变炉催化剂反应的操作线如下: 010203040506070330 415温度 ( ℃)转化率 Xp操作线 8.中间冷淋过程的物料和热量衡算: 此过程采用水来对变换气进行降温。 以知条件: 变换气的流量: 设冷淋水的流量: X kg 变换气的温度: 415℃ 冷淋水的进口温度: 20℃ 进二段催化床层的温度: 353℃ 操作压力: 1750kp 热量计算: 冷淋水吸热 Q1:据冷淋水的进口温度 20℃查《化工热力学》可知 h1 =根据《 化工热力学》可知 T/k P/kPa H/(kJ/kg) 600 1600 600 1800 700 1600 700 1800 冷淋 水 要升温到 353℃,所以设在 353℃ , 615K,1750kp 时的焓值为 h 对温度进行内查法: 1600kpa 时 (626600 )/()=(700626)/() h= kJ/kg 1800kpa 时 (626600)/()=(700626)/() h= kJ/kg 对压力用内差法得 353℃, 615K, 1750Kp 时的焓值 h为: (17501600)/()=(18001750)/() h= kJ/kg Q1= X( ) 变换气吸热 Q2 根据表 和表 的计算方法得: 物质 CO CO2 H2 H2O N2 CH4 Cp 31 所以 Cpm= ∑ Yi*Cp = kJ/( kmol.℃ ) Q2=**(415353) 取热损失为 Q2 根据热量平衡: Q2= X() X=== M3(标 ) 所以进二段催化床层的变换气组分: 水的量为: += M3(标 ) 组 分 CO2 CO H2 N2 CH4 H2O 合计 含量% 100 M3(标 ) 1113.9 7105.61 koml 2 9.中变炉二段催化床层的物料衡算: 设中变炉二段催化床层的转化率为 (总转化率) 所以在二段 CO 的变化量 *= M3(标 ) 在中变炉二段催化床 层的转化的 CO的量为: ( ) =(标 )= 出中变炉二段催化床层的 CO 的量为: = M3(标 ) 故在二段催化床层反应后 剩余的 CO2的量为: += (标 ) 故在二段催化床层反应后 剩余的 H2的量为: += (标 ) 故在二段催化床层反应后 剩余的 H2O 的量为: = (标 ) 所 以出中变炉的湿组分: 组 分 CO2 CO H2 N2 CH4 H2O 合计 含量% 100 M3(标 ) 1113. 7105.9 6 koml 2 对出 变炉一段催化床层的变换气温度进行估算: 根据: K= ( H2% CO2%) /( H2O% CO%) 计算得 K= 查《小合成氨厂工艺技术与设计手册》知当 K= 时 t=409℃ 设 平均温距为 48℃,则出 变炉一段催化床层的变换气温度为: 409℃ 44℃ =365℃ : 以知条件: 进 变炉二段催化床层的变换气温度为: 353℃ 出 变炉二段催化床层的变换气温度为: 365℃ 变换气反应放热 Q1: 计算变换气中各组分的生成焓,原理与计算一段床层一样,平均温度为: 632K,计算结果如下: 组分 H2 H2O CO CO2 Ht( kcal/kmol) Ht( kJ/kmol) 放热: CO +H2O=CO2+H2 ( 1) △H1= ( ∑ Hi) 始 - (∑ Hi) 末 = kJ/kg Q1=*= kJ/kg 气体吸热 Q2: 根据《物理化学》知 CO, H2, H2O, CO2, N2 ,可用公式: Cp=a+b+CT2来计算热 容。 热容的单位为 kJ/( kmol.℃ ) 表 物质 CO H2 H2O CO2 N2 a 30 b/103 c/105 CH4可用公式 Cp=a+b+cT2+dT3来计算热容: 物质 a b c d CH4 计算结果: 组分 CO H2 CO2 H2O N2 CH4 Cp Cpm=∑ Yi*Cp=( kmol.℃ ) Q2=**( 365353) = 热损失: Q3=Q1Q2= kJ 第二节 低变炉的物料与热量计算 : 进低变炉的湿组分 : 组 分 CO2 CO H2 N2 CH4 H2O 合计 含量% 100 M3(标 ) 1113.9 7105.6 koml 2 进低变炉的干组分: 组 分 CO2 CO H2 N2 CH4 合计 含量% 100 M3(标 ) koml 2. 低变炉的物料衡算: 要将 CO%降到 %(湿基)以下,则 CO 的实际变换率为: X % = aaaa YY YY 1 100=% 则反应掉的 CO 的量为: % = M3(标 )= koml 出低温变换炉 CO的量: = M3(标 )= 出低温变换炉 H2的量: += M3(标 )= koml 出低温变换炉 H2O 的量: = M3(标 )= 出低温变换炉 CO2 的量 : += M3(标 )= 出低变炉。年产5万吨合成氨变换工段工艺初步
相关推荐
136.一种多媒体信息编码算法 137.利用多媒体信息管理系统实现远程监控 138.《 》 课程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实现 139.交互式多媒体远程教学软件设计中的关键技术分析 (十 一 )算法分析与设计方面课题 140.一种高效的排序算法 141.对排序算法的改进 142. 对数值微分算法的改进 143.图形裁剪算法的改进 144.立体感图形算法设计与实现 145.对非线性方程求根算法的改进
级标题处。 五、 名词、名称 科技名词术语及设备、元件的名称,应采用国家标准或部颁标准中规定的术语或名称。 标准中未规定的术语要采用行业通用术语或名称。 一些特殊名词或新名词应在适当位置加以说明或注解。 采用英语缩写词时,除本行业广泛应用的通用缩写词外,文中第一次出现的缩写词应该用括号注明英文全文。 外国人名一般采用英文原名,按名前姓后的原则书写。 一般很熟知的外国人名(如牛顿、达尔文
加强毕业论文 (设计 )的规范化管理。 2020山西大同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设计 )手册 (2020修订 )山西大同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手册( 2020年修订)山西大同大学教务处编印修订说明为加强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和质量监控,教务处于
(一)未列入年度扶贫项目计划的。 (二)未按要求提供有效报账文件和原始凭证,或提供的原始凭证不真实、不合法的。 (三)未按规定使用资金,擅自改变项目规划或实施方案的; (四)扶贫项目 主管部门未出具审查意见的; (五)存在质量问题,未及时采取补救措施的; (六)应实行政府采购而未实行政府采购的; (七)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 (八)其它不符合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使用范围的。 第三章
决定公司的经营方针和投资 方案; 四、制定 公司的年 度财务预算方案、决算方案 和 利润分配方案 、弥补亏损方案 ; 五、制定 公司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 、分立、合并、解散或者变更等方案; 六、决定公司内部管理机构的设置; 七、聘任和解聘公司经理。 根据经理提名,聘任或解聘公司副经理、财务负责人、决定其报酬事项; 八、制定公司的基本管理制度。 第十八条:执行董事每届任期五年,可以连任
工程和田间工程,管道引水灌溉工程 1 处及田间配套 1500 亩,机井更新改造工程 83眼及输水管道,建设滴灌工程 1 处,面积 4250 亩。 建设目标 在规划期内通过对现有水利工程的挖潜改造,使现状水利工程的供水能力由 万 m3,增加到许可用水量 万 m3。 水源工程的供水保证率由现状不足 70%提高到 75%。 新增有效灌溉面积 万亩,改善灌溉面积 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 万亩,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