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o财务管理能力建设和审计支持项目交流研讨会workshop20xx1846184内容摘要:

事情。 你们有没有什么建议。 这个钱该拿不该拿。 或者怎么做。 赵凝( 广东省汉达康福协会 会计 ):我是来自广东的。 有时候把名字打到宣传单上,要求我们一个中文的帐号,然后顾客捐款的时候,会汇到我们的帐款 上,他们没有说提百分之多少的说法,他说其他的一部分是他们宣传、印刷一些成本的东西。 当时我们接受了他们的建议,但是他们会给一些宣传单的印刷,他们提供了一些服务发票给我们。 我们就注明了那部分款,但是作为个人我不知道怎么处理这个事情。 曲栋:还有机构有感受吗。 葛玲(北京西部阳光基金会 会计):大家好,我是北京西部阳光基金会的。 以前我们也是从 NGO 发展过来的,在基金会里面,大家公认的管理占总额的 10%。 但是这中间是有一部分是拿去筹资的,如果企业帮你去宣传、帮你去募资,也可以给一些,但是要掌握一个度。 曲栋:你们现在占的度是多少。 葛玲:我们是 10%,是综合起来。 徐世元:怎么拿到这个钱。 葛玲:在我们筹资的时候,我们给筹资方明确的讲,会讲明白。 但是有一些机构,他们会明白,一个机构要发展下去,需要 10%,但是有的是不会同意的。 徐世元:怎么拿到这个钱。 葛玲:这个 10%,如果跟对方签协议的时候,可以用在你的行政工资、差旅费都算在里面。 包括印刷品,我觉得印刷品,如果自己做也需要。 实际上印刷品的支出,就相当于自己 10%里面的。 刘瑞钇:你们提出来 10%可以作为一些费用。 怎么解决的呢。 葛玲:要看善意的。 还是有其他目的的。 曲栋:我们看其他机构有没有分享。 现在讨论比较激烈了。 在道德层面可能有一个困惑问题,一个是回馈的现象。 我不能把回扣这个事说明白,但是怎么处理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蒋新东(北京富平职业技能培训学校 审计主管):没处理过这种事。 曲栋:那么这个事怎么处理。 要不请徐老师分享一下。 徐世元:曲栋把这个球抛过来了。 我们开了一个中心的理事会,有几个理事会都是社会的一些成员、有媒体、有企业界的。 有媒体提出来, 我要求有 20%的回馈吧,我们当时坐在那里都傻了,到底怎么做。 他说要请人家吃饭、要送礼品,社会正常的东西。 我们不知道怎么处理。 实际上这个问题,我们这个结构无论是基金会还是协会,都提出来很久了,我也不知道怎么做。 有这么几个观点: 如果是印刷品跟宣传品,如果发生这个行为,如果这个行为有发生了,有去印刷、有去宣传,这个发票给他是正常的。 可能还有一个问题,背后没有发生这个行为,然后去套这个钱,这是另外一种情况了。 我为了拿这个 10%、 5%,如果没有的话,就去套这个钱。 这里的困惑我们 NGO 是支持。 还是不 支持。 讲到 NGO的诚信问题了,拿假发票拿现金。 那么现在实际上遇到的问题,按照国内的规定,我觉得这个问题说白了就是,如果仅仅是筹资的话,还有一块是回扣的问题。 那么按照国内的规定,实际上是支持明运、不支持暗运。 比如说会计事务所,我要不要提一些会员。 他们的事务所,我知道的福建有些事务所,以劳务费的形式给你这个劳务费。 那么这个允许不允许。 这个也在打擦边球,允许不允许。 几千块钱都可以解决的,如果是大的金额,如果是 100万回馈的话那就很多了。 我觉得这是一个法律跟诚信的一个交叉点,很难找到答案的问题,有待探讨吧。 主持人:谢谢。 曲栋:看到大家很期待,但是徐老师没有答案,我也很期待,要说什么,怎么解决呢。 对财务管理有很多问题需要讨论,希望接下来大家积极的发言。 等一下有休息时间,想问一下有没有对这个项目的情况有一些什么问题。 刘瑞钇:我有两个想法: 第一如果是国内的事发生,绝对不要。 如果是国外的拿来。 因为国外的,咱们现在好多国外的资金进来是不需要发票的,打个小条就行,计算机打个单子就可以下帐。 因为我们查不到发票的合理性,还是真实性,国外提供小条就可以了,国内的审计就可以做好了。 但是国内不行,国 内要找一些假发票来对付。 钱是从外国进来。 徐世元:那谁开小票。 刘瑞钇:他开小票。 在审计中拿出的 10%当作什么用呢。 罗志敏(北京中威华浩会计师事务所 注册会计师):也是要交税的。 刘瑞钇:刚才说 50%的情况,要不要。 给你 4 万块钱,对方要50%,你要不要。 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你不能做,这牵涉到腐败的问题了。 曲栋:这个问题很有趣。 时间的关系,我们休息一下,我们进行拍照。 主持人:非常感谢我们大家刚才经过了前面这一轮简单的研讨,事实上我们发现还 有很多很多细致的问题需要我们在后面的主题讨论当中,我们再进行细致的讨论。 下面我们进入到第一个主题,关于NGO 的公共财产问题,我们邀请的是北京星星雨教育研究所的田惠平女士跟我们分享她多年的经验。 田惠平(北京星星雨教育研究所 所长):给我规定的主题是“ NGO 的个人财产和公共财产”。 我觉得谈 NGO 是没有公共财产的。 我从四个方面讲一下: 第一个我认为 NGO 没有个人财产。 第二个 NGO 财产是公益还是公共财产。 第三当前中国 NGO 的挑战。 第四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是怎么 做的。 第一点我理解的 NGO 没有个人财产。 为什么我认为 NGO 没有个人财产呢。 其实当我没有接触 NGO 这个概念之前,我就没有。 我接受的第一笔捐赠 5000 块钱以后,我觉得星星雨所有的资产不属于我,我是天生的 NGO 人。 那么以后学习了 NGO,从自觉的 NGO 人去做一个规范的、合格的、优秀的 NGO 过程中,我有一种理念从来没有动摇过, NGO 的理念是动员社会资源,实现组织的社会价值。 我记得有一次我们参加 NGO 的培训,说 NGO 的财富里面,如果只有你的服务收费和支出,而收入当中没有捐款所占的比例和份额得话,那么就不是合格 的 NGO 人。 推广社会的使命和愿景的话,本身就是 NGO 必须做的事。 关着门看我收了多少钱。 用了多少钱。 是小企业家、还是什么,反正不是 NGO。 第二点我理解 NGO 的本质是以使命去动,不是考虑我们的成功与否。 衡量我们有一天叫做利润高到多少。 我们的成本和利润比例高到多少。 那时候是成功或者不成功, NGO 是以使命驱动的。 因此,它是“非营利”的原则,对捐款者愿望的尊重是必然的责任。 社会赋予了我们这样的权利,对捐款者你是在受托管理公共资产,因此这就是责任,对这个责任必须要明确。 那么 NGO 的运作呢,前天社科 院一个项目找我来说,问我怎么理解这个非营利。 还是这个非盈利。 还是非赢利。 “非营利”不是“不赢利”,但是很关键就是,你的组织、你的机构有了赢利,不意味着个人资产的增加。 比如说我们买了一栋房子,我们添一个设备,意味着我的资产、或者是谁的资产不意味着是这样的情况。 而只能用于加强和改善组织的运作和发展,为更好的完成使命提供条件。 尤其是在中国的情况下,这当然是很好的,但是不意味着某个人个人资产的增加,这是关键。 第二个不管我们 NGO 领域的人,我们一说这事觉得有点失望。 我干半天干什么啊。 那么你就出去,如果你有另 外一种动机进来的话,这里不是你的品牌。 你想当官进政府当官员。 如果你想挣钱你要进第二部门,如果你实现理想就做 NGO,你自己选择别进错了门。 NGO 是公益资产,因为所有的捐款人、资助人当捐助的时候, 1994年的时候,中国有个杨晓霞事件,不知道大家知道不。 被北京热情的记者报道了,如果要资助她,手术费是 43 万元,说让大家捐助到杨晓霞住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总医院的帐号,说这个钱捐给杨晓霞做手术就可以了。 最后捐了多少呢。 捐了 87万,他需要 43万,得了 87万,就说还剩余 44万,这 44 万该怎么办。 她和她的母亲在现场,来自 全国各地的事情,当时高法的一个人也在,捐款者说这 44万怎么办。 属于谁。 杨晓霞的家人有没有权利决定这个钱怎么使用。 她们只能说这个钱不能用,最后法院说这 44 万怎么办。 是捐赠还是怎么样。 我们目前国内的法律来说,目前可以参照来说,捐赠一旦转移,所属权就转移了,绝对保护杨家拥有这 44 万。 现场上就站起来了,因为有些捐款人他们都是低收入保障都没有,他们就捐了10万,有的人说我们不捐了,我们拿回来行不行。 在 93 年的时候,当时是万元富翁。 所以我想说一定得有一个概念,比如说个人捐款人,我能不能不捐了,这都是没有法律概念的。 你在 捐助的时候你就要知道财产的所属权转移了。 你无论是捐助了多少。 你在捐助的时候就转移了,是公益的。 和孟老师我们都是老牌 NGO,我们有一点明白, NGO 的财产不属于任何人,无论是法人还是什么,没一个房子是他的,没一个桌子、椅子是他的。 包括资助者都不拥有对这些东西,不管大家拥有什么。 星星雨的桌椅什么的,我们买的房子都不属于个人,这里面没有一个人可以声称我做了什么,我可以拥有它,不可能的。 第二个就是在 NGO 里面没有老板,所有的人都是员工。 我们星星雨中国人传统的习惯经常会发生,田老师你说这个事怎么办。 要参与。 因为这个星星雨是我们大家的,不是我个人的。 我跟大家一样在不同的位置上工作,所有的人都是员工。 因此我也在星星雨拿工资,我的工资表和标准都跟员工在一张单上,就是这样子的。 第三个了,如果说起来简单,这真的是一种概念我们的资产是公益的什么的,一种很重要的体现就是你的财务是不是公开的。 这个一定是公开的,对你的社会、对你的服务对象、对你的员工,你要来自内部和外部的监督。 不光是说资产不是我们的,你一定要公开。 我有一次非常感动,我们知道星星雨的每一分钱是怎么花出去的。 我们所有的财务我们都是庆祝的。 如果不认 真看财务报告的话,我扣年终奖。 我只有这一点点权利,如果谁不认真看,我扣奖。 这个例子就是这样的,既然大家都是员工,那么咱们老话,我们这一代从文化大革命过来的词,就是主人翁,要发扬主人翁的精神,但要提供做主人翁的精神和权利。 组织必须解散时应有明确的财产清算和去向处理。 NGO 的服务对象,会出现不平衡,这种不平衡有边缘的、弱势、这些的群体和领域出现。 这个时候出现 NGO,他们为了填平边缘和不平衡,因此 NGO不见得是永久的。 因此一个健全的社会,他对 NGO 要监管,他一定要提出如果你这个组织解散时,你的财产怎么清 算、去向怎么算,有什么样的规定和限制。 那么第三个我谈一下都挺好,应该做,但是很遗憾的是,我觉得在中国目前只有我们这些 NGO 人,特别是我觉得某种意义上讲,刚才跟翟燕开玩笑说,我说你是第二代。 但是认真的说,我觉得我们在座的各位,不管你的年龄现在有多轻,但是我觉得从一个很长的发展阶段来说,都是中国第一代 NGO 人。 所以我特别的敬佩,非常年轻的你们都进来了。 那么因此呢,我觉得我们除了自己要清醒,我们也要知道我们面临什么样的形势。 还有一个就是注册,注册因为形式不同、特别是我讲像这样工商的注册,不管会计出身的 也好、孟老师出身也好,你们那种态度合法、合理的纳税,我觉得没有。 凭什么是合理的。 如果按现在的税收制度,凭什么是合理的。 我田惠平一直就是纳税的,我没有作为纳税人作为社会服务的贡献。 他们没有孩子他们是纳税人,他们得到任何的帮助。 而我们在这种情况下为他们工作着,作为一个机构,政府的税收当中、分配当中有哪部分给了我们这样的机构,我们承担政府税务里面必须承担的那部分,这种情况下还要纳税。 我告诉大家,星星雨一分不差的交。 因为我要生存,如果简单的、理想的直白,我最后不能生存、或者怎么样的时候。 那样我更缺少了机会,这就是今 天 NGO 的挑战。 我们可以忽视掉我们很多不屑一顾的东西,就是这样子的。 我们在这里,别说收费,我们很多的 NGO,他们没有办法,他们必须要追求赢利,他要不赢利那是没有办法的。 所以说工商要检查你,我们连续几年亏损的话可以注销的话,因为你作为私营企业,是可以注销你的,你没有理由一直不赢利啊。 对于工商来说就是这样的。 还有你怎么办。 不收费怎么办。 不收费没有房子、外国人不给、中国人也不给,加拿大基金 93 年跟我说,你只要有地我每年给你 30万,那像现在的话我盖多少栋楼了。 但是我不知道在哪里拿地, 为什么国外可以做残疾人公 益可以做的这么舒服。 NGO 我问他们,如果没有政府的资助,你们的财务是什么状况,可以说政府的资助占你们多少。 他说占 95%。 什么意思。 如果我们自己不筹款,我们自己不建立基金会,我们可以让政府降到 60%。 对不对。 但不是政府资助少,而是政府资助额占总收入的比例在减少。 我讲既没有政府的资助,又没有能够向你提供保障的社会公共的资源,最后就是收费一条,真的可以在那里翻帐本唯一的稳定资源,然后变成一个最最没有 NGO 的财务。 咱这财产给谁。 真的不知道给谁。 我是在 1995 年的时候,真的要关门的时候,我跟东方时空的谈 ,我说我要做公益,拍卖星星雨。 当时加拿大资助我们所有的东西都在那里,我们干不下去了,我们拍卖,我们卖的钱捐给我脑子里能捐的地方。 当时我们活下来了,没有卖。 但是卖给谁。 NGO 是可以关门的。 所以说根本就缺乏不尊重公共财产怎么办。 谁来规定它是公共财产。 所以发生关门的时候,去炒股了。 去干什么了。 去买期货了,血本无归了。 那么服务的对象怎么办。 然后就是监督,我们在悲剧发生之前,我们 NGO。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