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芳园楼房人工挖孔桩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内容摘要:
质、高速、安全。 文明、低耗的目标而奋斗,为我市建筑业和城市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项目法施工 实施项目法施工的管理模式,组建本工程的项目经理部,对工程施工全过程的进度、质量、安全、成本及文明施工等负全责。 项目经理部要以工程项目管理为核心,以优质、高速、安全、文明为主轴,加强动态、科学管理,优化生产要素,精心施工,大力推广先进施工技术,在保证质量合格的同时,力争提前完成施工任务。 在推行项目法施工的同时,从文件控制、材料采购到产品标识、过程控制等过程中,切 实执行 ISO9001: 2020 标准和公司质量保证体系文件,达到创优质高效的目标。 在本工程施工中实施项目法管理,项目经理对工程项目行使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监督、指挥职能、全权处理项目事务,其下设技术组、经营组及材料设备组。 项目经理部对公司实行经济责任承包。 项目内部工程技术管理人员通过岗位目标责任制和行为准则来约束,共同为优质、安全、高速、低耗地完成项目任务而努力工作。 项目经理部对工程项目进行计划管理。 计划管理主要体现在工程项目综合进度计划和经济计划,项目经理部的进度计划包括:施工总进度计划,分部分项工 程进度计划,施工进度控制计划,设备供应进度计划,竣工验收和试生产计划。 经济计划包括:劳动力需用量及工资计划,材料计划,构件及加工半成品需用量计划,施工机具需用量计划,工程项目降低成本措施及降低成本计划,资金使用计划,利润计划等。 二、组建项目经理部 本工程拟实行项目法施工管理,委派我公司实践经验丰富和管理水平高的同志担任项目部主要负责人,选聘技术、管理水平高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专业工长组建项目部(见下表)。 项目管理层由项目经理、项目副经 深圳市建筑工程公司 Shenzhe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桂芳园 26/26D楼人工挖孔桩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14 理、技术负责人、安全主管、材料主管和工程质量组成员组成,在建设单位、监 理单位和公司的指导下,负责对本工程的工期、质量、安全、成本等实施计划。 组织、协调、控制和决策,对各生产施工要素实施全过程的动态管理。 作业层人员的配备:施工人员均挑选有丰富施工经验和劳动技能的正式工和合同工,分工种组成作业班组,挑选技术过硬、思想素质好的正式职工带班。 施工组织机构图 技术负责人 项目副经理施工员 质量员 材料员 安全员 预算员 资料员挖桩班 杂工班 砼班 钢筋班 土方班项目经理 深圳市建筑工程公司 Shenzhe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桂芳园 26/26D楼人工挖孔桩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15 三、组织机构表 序号 职务 姓名 职称 学历 1. 项目经理 陈高汉 经济师 大专 2. 技术负责人 杨光辉 工程师 本科 3. 项目副经理 黄俊标 高中 4. 施工员 黄亿宁 助理工程师 中专 5. 施工员 杨庆 助理工程师 本 科 6. 质量员 曾 彦 助理工程师 本科 7. 质量员 陆君文 助理工程师 中专 8. 安全员 向航 助理工程师 本科 9. 安全员 曾伟星 助理工程师 本科 10. 材料员 何雪平 高中 11. 预算员 蔡伟乐 助理工程师 本科 12. 资料员 陈超明 助理工程师 高中 13. 消防员 黄象全 中专 14. 电工 李世民 技工 中专 第三节 施工进度计划 本工程施工计划工期 40天,详见《施工进度计划表》。 深圳市建筑工程公司 Shenzhe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桂芳园 26/26D楼人工挖孔桩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16 第四节 施工组织 为优质安全、高速低耗地完成全部施工任务,必须对整个施工过程作科学严密的部署。 一、施工作业区划分 本工 程施工分为两个施工作业区,每个作业区又分为不同的作业施工段,每个施工段以成孔为关键线路进行施工。 二、施工程序 本工程采取以成孔为先导 ,其它各分部分项工程适时插入的原则,按平面分段,交叉流水的作业程序进行施工,其总体施工程序如下图: 三、施工调度 为了保证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和按时达到目标,及时解决施工生产中出现的问题,迅速而准确的传达项目经理决策,必须建立以项目经理为核心测量放线 孔口挖土 构筑混凝土护围 支模、插筋、 浇筑护壁砼 挖 土 照明、通风、排水、分碴 基底凿岩扩底 基底验收 吊放钢筋笼 钢筋笼制作 浇注桩芯砼 商品混凝土运进 深圳市建筑工程公司 Shenzhe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桂芳园 26/26D楼人工挖孔桩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17 的调度体系,及时反馈上级职能部门、业主意见及施工中出现的问题,以便以项目经理为首的智能团作出明确决策,并及时贯彻落实下去, 调度体系运转情况如下: 组成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调度体系,各专业管理人员都是这一体系的一个成员。 定期按时召开有业主、总包、上级职能监督部门、设计单位的协调会,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 每星期召开各专业管理人员会议,了解整个项目的进度、成本、计划、质量安全、文明施工执行情况,必要时调度延伸至作业班组长。 协调好各专业工长的工作。 组织好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衔接,合理穿插流水作业,保证合同工期。 监督检查施工计划和工程合同的执行情况,使人力、物力、财力定期按比例投入本工程,并使其保持最佳调节状态, 保证施工生产正常进行。 做好天气预报工作,避免因气候变化对工程施工的影响。 四、劳动力组织 根据本工程的具体情况和施工工期的要求,劳动力的准备分工种人员按项目经理部的安排进场。 工种 人数 挖土工 300 钢筋工 40 电工 20 混凝土工 40 配属工 10 五、材料供应计划 根据本工程的工期要求及施工的具体情况,本工程的材料供应初步计划如下表: 深圳市建筑工程公司 Shenzhe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桂芳园 26/26D楼人工挖孔桩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18 序号 材料名称 数量 1 混凝土 按预算书 2 钢筋(综合) 按预算书 3 第五节 施工机械组织 一、机械配置 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选 择主要机械设备如下表 : 施工机械设备表 序号 机械名称 台 数 功 率 (KW) 总用电量 (KW) 1 挖掘机 1 2 砼搅拌机 2 3 自卸车 5 4 钢筋切割机 2 15 5 钢筋成型机 2 5 6 风镐 150 7 潜水泵 150 330 8 空气压缩机 4 9 混凝土插入式振动器 10 15 10 电焊机 4 15 60 11 弯管机 2 12 挖孔桩机具 150 13 手推斗机 150 14 卷扬机 150 165 15 鼓风机 80 24 深圳市建筑工程公司 Shenzhe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桂芳园 26/26D楼人工挖孔桩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19 二、机械管理及维护保养制度 (一)、机械管理及维护保养机构 由项目副经理及每作业段段长、电工组成管理小组,负责对现场所有机械的使用、保养的管理。 (二)、机械管理及维护保养制度 定机定人,严禁非本机操作人员操作本机械,并在每台机械上标识本机管理人员姓名,建立每台机械的档案。 机械使用前、使用后均由操作员进行检查,检查内容包括传动系统、电控系统及运转的稳定性等,发现异常情况要立即停止使用,直至找出原 因,修复正常为止才可重新使用。 严禁施工机械带病作业。 按机械的使用特性定期对机械进行大、中维修。 每月由保养维修人员对机械每月进行一次保养;在保养维修过程中,本机械的操作人员应参与保养维修工作。 每次检验、保养均作记录,并由相关人员签名,归入该机械的使用档案。 经拆卸的机械应及时保养并涂上防锈漆。 第六节 总平面管理 一、施工现场规划及平面布置 (一)、现场规划 施工道路主要集中在地场周围。 (详见附图 “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 (二)、平面布置 临时设施 施工现场周边设置连续密闭的围墙,高 度为 米,作封闭式管理。 临时设施见下表: 深圳市建筑工程公司 Shenzhe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桂芳园 26/26D楼人工挖孔桩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20 编号 名 称 面积(平方米) 1 门卫值班室 15 2 办公室 250 3 厨房、卫生间 60 4 仓库 80 5 配电房 40 6 钢筋加工厂 100 7 修理间 30 8 工人宿舍 1700 加工场地 钢筋加工场采用钢管搭设,不做密封,顶棚采用铁皮瓦。 地面做 C20混凝土面层,厚 10cm,比场地高 15cm。 围墙 施工现场周边设置连续密闭的围墙,高度为 米,外墙抹灰后刷白,作封闭式管理。 硬地化 整个场 地均做硬地化处理。 做法为:在场内交通部分浇注 C25 混凝土,厚 15cm。 其余部分浇注 C20 混凝土,厚 10cm。 二、现场排水系统 在桩基础施工阶段,在基础施工过程中 ,排水方式采用人工挖孔桩井本身作为降水井 ,设置潜水泵进行抽水降水, 现场内排水可利用市政管网,作为场地内的排水通道。 排水沟与场内道路交叉处,在排水沟顶部加盖铁篦子。 三、施工用水 整个工程施工用水量包括生活用水,现场拌和和养生用水及消防用水。 (一)、需水量计算 生产用水 Q1: 深圳市建筑工程公司 Shenzhe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桂芳园 26/26D楼人工挖孔桩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21 可按式 Q1=(K1Q 施 /8+K2Q 附 /8+K3Q 机 ) K K K3水不均匀系数分别取值 、 、 ; Q 施 拌合砼用水 300 50= 104 升 /班 Q 附 养护用水 300 40 7= 104 升 /班 Q 机 施工机械用水 ,按 600 升 /班计 则 Q1=( 104/8+ 104/8+2 600)=升 /秒 生活用水 Q2: 可按 Q2=K/3600 N q/8计取 K生活用水不均匀系数取 N高峰人数 450人 (考虑管理及临时人员 ) q每人每班耗水量 ,取 10升 /人班 则 Q2= 450 10/8= /秒 消防用水 Q3 按有关规定取 Q3=4 升 /秒 工地总用水量计算 Q1+ Q2Q3,则取实际设计用水量为 升 /秒。 (二)、水源选择 由甲方提供的水源接入。 (三)、管网设计 布置的原则是在保证正常供水的情况下,管道铺设越短越好,同时还应考虑到,在工程进展期中各段管网应具备有移置的可能性。 管径确定: 主管径 D=(4Q 1000/ VV)1/2 VV流速取 2 米 /秒 则主管管径取 D=100mm 支管径取 d1=50mm 向施工现场沿线输水管管径 d2=25mm 四、施工用电 深圳市建筑工程公司 Shenzhe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桂芳园 26/26D楼人工挖孔桩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22 (一)、用电设计 用电总量 (1)、 P 机 =572kw S 机 = KV ACO SPk * 572* 机 (2)、 P 焊 =60 kw S 焊 =k* P 焊 =*60=36KVA (3)、 S 照 = ( S 机 +S 焊 ) *=59 KVA (4)、 S= S 机 +S 焊 +S 照 =649 KVA 总电流 AU CO SSI 15 *380**3 10 00*6493 导线选择 根据施工现场及机械设备布置情况,采用电缆供电。 (二)、临时用电从甲方提供的电源 (变压器 )引至配电房,进入配电房,引到用电区域 ,采用电缆埋地方式敷设主干线。 在钢筋加工厂等处均设置配电箱。 (三)、为确保施工其间停电时能正常工作,配一台 200KVA 发电机以备用。 深圳市建筑工程公司 Shenzhe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桂芳园 26/26D楼人工挖孔桩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23 第四章 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法 第一节 总体施工方案 由于本工程的工程量大、。桂芳园楼房人工挖孔桩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相关推荐
架料的转运,并配合自制吊篮,料斗,吊运胎模砌体、砂浆、同时承担现场小型设备的吊运。 塔吊基础处理详见附图 6: 《 塔吊基础大样图 》。 ⑶施工电梯的选择 根据每层工程量估算及施工周期,我们选择一台施工电梯作为砌体、砂浆等材料及人员的上下楼层垂直运输设备。 ⑷施工电梯的安装时间要求: 在主体结构上升至十二层前施工电梯应安装调试、验收完毕、立刻投入至砌体工程的砌体
,进线电缆规格由供电局根据本项目的实际负荷确定,如需增加负荷则应咨询供电 部门,在其中一路发生故障时,先切除三级负荷,保证一、二级负荷供电。 2. 变配电房设置及供电范围如下: 区域编号 配电房编号 供电范围 地下一层 1#变配电室 3,4,5栋 地下一层 3#变配电室 3,4,5栋 3. 低压配电系统采用单母线或单母线分段,并在变压器低压侧设有应急段供电给消防设备及重要负荷。
制 总部宏观调控,项目全权管理,专业施工保障,社会力量协调。 3 组织机构 项目层次与企业层次的关系,项目总经理与企业法人代表的关系,项目部与施工班组作业层的关系。 4 推行主体 项目总经理责任制和项目成本核算制。 5 基本内容 进度、质量、成本、安全控制,现场 (要素 )、信息、合同管理和组织协调。 总承包管理运行机制 总承包管理的策划程序
任何消防设施和器材。 11. 未经公司安全管理部 门批准,站内禁止拍照和录像。 12. 站内生产区严禁骑摩托车及自行车。 13. 非站区工作人员,禁止操作站区内的设备、设施。 14. 酒后人员不得进入站区,严禁小孩或领小孩进入生产区。 站区安全管理规定 1. 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储配站所有人员。 2. 危险因素:引起火灾、爆炸,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 3. 站内设备应定期检查和修理
I 区段:污泥 脱水机房、鼓风机房、加氯间、变配电室、综合楼、仓库及车库、大门传达室共 7 栋建筑物。 Ⅲ 区段:室外附属土建工程及室外给水、室外电力照明。 ( 1)构筑物由土建施工一队施工。 ( 2) 房屋及室外围墙、道路、电缆沟、砼排水管由土建施工二队施工。 ( 3)房屋电照、室外电缆敷设及室外照明由电力施工队施工。 17 ( 4) 室内给排水、室外给水管道由给排水施工队施工
2020 年接待入境旅游者首次突破 100 万人次,达 万人次,在全国地级市中接待入境旅游者人次排列首位,也是唯一突破百万人次的地级城市;实现旅游总收入 亿元,增长 %。 设计资料 气象、水文地质资料 桂林市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 地处湘桂走廊南端,东经 109176。 36′ 至 111176。 29′ 、北纬 24176。 15′ 至 26176。 23′ ,平均海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