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机电控技术的发展毕业论文内容摘要:

加速燃烧是十分有利的。 在上止点后,缩口环形燃烧室比直口 W 型燃烧室的涡流保持性要好得多,所以缩口燃烧室 比直口燃烧室的颗粒排放以及全负荷烟度和自由加速烟度都有较大的改善。 微电子、传感器、执行器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柴油机电控技术的发展。 20 世纪 90 年代推出的新型柴油机均不同程度地应用了很多电子控制系统,如五十铃4HG1 的废气再循环电子控制、 OM904LA 的单体泵的电子控制、 Sprint 发动机对转子喷油泵和可变进气涡流的电子控制、奔驰公司的 C250 柴油机的全电子控制等。 提高喷射压力是降低烟度和颗粒的主要技术。 随着平均喷油压力的提高,烟度和颗粒排放直接下降。 为了进一步提高喷射压力,世界主要厂家相继开发了一些新型燃油喷射系统,如高压电子转子泵、径向泵式燃料供给系统(最大喷油压力为 1750bar,已装用在大众 V6Tdi 发动机中)和共轨式喷射系统(最大喷油压力大约为 1500 bar,目前已成为直喷式柴油机燃油喷射系统的主流)。 近年德国博世公司和英国卢卡斯公司还开发调试出了一种新型燃油喷射技术 —— 泵式喷油器,该系统的喷射压力大约高达 2020 bar,在某些工况下甚至超过了 2020 bar。 采用泵式喷油器后,柴油机上再不用安装喷油泵和与喷油器相连的高压油管, 布置在缸盖内的油路直接给泵式喷油器供给燃料。 泵式喷油器主要由摇臂、柱塞和燃油控制电磁阀构成。 柱塞由凸轮轴上的一个专用凸轮带动,其功能如同喷油器内的小活塞,当柱塞往下时,压力增大,可达到大约 2020 bar。 由于驱动凸轮形状特殊,所以增压速度特别快,而且压力越大,瞬间喷油量就越多,喷射时间不超过千分之几秒(甚至达每秒 250 次)。 一旦凸轮不与柱塞接触,有一根回位弹簧会把柱塞拉回到常态位置。 为确保 18 喷注效果最佳且无气泡,凸轮的斜面设计得特别平缓,柱塞的上升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泵式喷油器靠一电磁阀增力,并 由一 ECU 控制,这样可确保燃油的准确供给,特别是喷射的干脆利索。 采用泵式喷油器后,柴油机在柱塞每次上升时均有 1~ 2mm 的燃油预喷,燃烧温度也得以大大降低,同时,发动机的工作噪声和 NOx 的生成量也得以减少。 此泵式喷油系统需要一种特定的发动机缸盖与之匹配,它与每缸四气门缸盖不相容,因为它们的尺寸与牢固度皆不相同。 与配备常规喷油器的同档次柴油机相比,采用泵式喷油系统的发动机即使在低转速工况下的功率亦可增大 5%,扭矩可增大 20%,在大约 1500r/min 时就可获得最大扭矩。 19 第四章 电控柴油机的发展方向 随着世界各国城市交通运输车辆、船舶的急剧增加,柴油机排放的尾气已经成为对地球环境的主要污染源。 世界各国业已开始寻找和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主动地减少和控制污染物的排放。 柴油机共轨式电控燃油喷射技术是一项较为成功的控制污染排放的新技术。 共轨式电控燃油喷射技术通过共轨直接或间接地形成恒定的高压燃油,分送到每个喷油器,并借助于集成在每个喷油器上的高速电磁开关阀的开启与闭合,定时、定量地控制喷油器喷射至柴油机燃烧室的油量,从而保 证柴油机达到最佳的燃烧比和良好的雾化,以及最佳的点火时间、足够的点火能量和最少的污染排放。 现在该项新技术已开始在国外以柴油机提供动力的汽车上投入使用。 这是世界汽车工业为满足日益严格的废气排放标准的必然趋势。 共轨技术是指高压油泵、压力传感器和 ECU 组成的闭环系统中,将喷射压力的产生和喷射过程彼此完全分开的一种供油方式,由高压油泵把高压燃油输送到公共供油管,通过对公共供油管内的油压实现精确控制,使高压油管压力大小与发动机的转速无关,可以大幅度减小柴油机供油压力随发动机转速的变化,因此也就减少了传统柴油机的缺 陷。 ECU 控制喷油器的喷油量,喷油量大小取决于燃油轨(公共供油管)压力和电磁阀开启时间的长短。 共轨式电控燃油喷射技术通过共轨直接或间接地形成恒定的高压燃油,分送到每个喷油器,并借助于集成在每个喷油器上的高速电磁开关阀的开启与闭合,定时、定量地控制喷油器喷射至柴油机燃烧室的油量,从而保证柴油机达到最佳的燃烧比和良好的雾化,以及最佳的点火时间、足够的点火能量和最少的污染排放。 共轨式喷油装置属近年研制成功并被认为是最理想的一种高压喷油装置。 在一条共用轨道上分别产生压力和喷射。 喷射压力可高达 160 MPa。 其压力 存储器和分配器条轨经导管通往嘴部。 利用控制器上一次脉冲把喷射信号导入电磁阀而引发一次喷射。 通过喷嘴存储压力和开启持续时间来调节油量。 目前,该装置在欧洲各类汽车柴油机上得到了大量采用,且专家认为这是一种能够满足未来欧Ⅳ、欧 V 最有改进潜力的喷油装置。 同时减小喷孔直径,增加孔数,可以改善燃 20 油的雾化和分布均匀性,减少着火滞后,降低 NOx 及颗粒排放。 近年来刚刚商品化的共轨式燃油喷射系统能提供很高的喷油压力,而且不会出现不可控制的异常喷射,还能有效降低噪声和氮氧化物排放量。 共轨式高压喷油系统的应用是柴油机技 术的一次革命。 现在该项新技术已开始在国外以柴油机提供动力的汽车上投入使用。 这是世界汽车工业为满足日益严格的废气排放标准的必然趋势。 笨重、噪音大、喷黑烟,令人对柴油机的直观印象不佳,加上柴油机的构造比较复杂,不少人对柴油机缺乏了解,尤其对现代先进的柴油机缺乏了解,因此柴油机汽车在一些城市成了“被限制的对象”,受到种种歧视。 其实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新技术应用,现代柴油机的现状已与往日不可同喻 ,柴油机轿车在欧洲比较普遍 , 奔驰、大众、宝马、雷诺、沃尔沃等欧洲名牌车都有采用柴油发动机的车型。 经过多年的研究和 应用,现代先进的汽车柴油机一般采用电控喷射、共轨、涡轮增压中冷等技术手段,在重量、噪音、烟度等方面已取得重大突破,达到了汽油机的水平。 在电控喷射方面柴油机与汽油机的主要差别是,汽油机的电控喷射系统只是控制空燃比(汽油与空气的比例),柴油机的电控喷射系统则是通过控制喷油时间来调节输出的大小,而柴油机喷油控制是由发动机的转速和加速踏板位置(油门拉杆位置)来决定的。 因此,基本工作原理是计算机根据转速传感器和油门位置传感器的输入信号,首先计算出基本喷油量,然后根据水温、进气温度、进气压力等传感器的信号进 行修正,再与来自控制套位置传感器的信号进行反馈修正,确定最佳喷油量的。 随着世界各国城市交通运输车辆的急剧增加,柴油机排放的尾气已经成为对地球环境的主要污染源。 世界各国业已开始寻找和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主动地减少和控制污染物的排放。 柴油机共轨式电控燃油喷射技术是一项较为成功的控制污染排放的新技术。 (1)高压共轨系统的恒高压密封问题。 21 (2)高压共轨系统中共轨压力的微小波动所造成的喷油量不均匀问题。 (3)高压共轨系统三维控制数据的优化问题。 (4)微结构高频响应电磁 开关阀在制造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 柴油机柴油净化器具有热效率高的显著优点,其应用范围越来越广。 随着强化程度的提高,柴油机单位功率的重量也显著降低。 为了节能,各国都在注重改善燃烧过程,研究燃用低质燃油和非石油制品燃料。 此外,降低摩擦损失、广泛采用废气涡轮增压并提高增压度、进一步轻量化、高速化、低油耗、低噪声和低污染,都是柴油机的重要发展方向。 22 结 论 面对无法回避的局部和全球性的环境和能源问题,现代汽车柴油机不得不采用和发展电子控制系统,以便保持汽车 柴油机的可持续发展,更充分发挥柴油机固有的优点 (低油耗和低 NOx 排放 ),文章指出通过改变传统的燃油喷射系统可以实现对燃油高精度的控制定时定量的供给燃油。 涡轮增压中冷技术和废气再循环( EGR)技术的应用有效地降低 HC、 CO、 NOx 的排放量 ,同时提高了柴油机的功率。 本文简述了柴油机电控的发展 历程 及现状 ,介绍了现代轿车电控新技术在柴油机上的应用,高压共轨和单体泵技术是柴油机发展的必然趋势。 分析了电控系统的特点和 高压共轨电控喷射系统的特点 和不足 ,指出了柴油机发展前景以及目前有待解决的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环 保的要求越来越高,柴油机电控系统的研究和相应产品的开发必将成为我国汽车柴油机技术领域中的一个热点,这将大大促进我国汽车柴油机产品的更新换代,为在未来不长的时期里参与国际竞争奠定坚实的基础。 23 参考文献 [1].《汽车电控技术》 .祁翠琴,李淑君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0 [2].《汽车柴油机故障诊断》鲁植雄 .刘奕贯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0 [3]. 天津职业技术学院“发动机电控技术”精品课程网 站。 [4].《柴油机电控技术实用教程》李铁军 .南京大学出版社 1965 [5].《电控柴油机维修技术》李福厂 .赵万军 .电子工业出版社 .1995 [6].《电控柴油机结构原理与维修》杨庆彪 .北京中国劳动保障局出版社 .2020 24 致 谢 论文是在 张君智老师 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 导师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对我影响深远。 不仅使我树立了远大的学术目标、掌握了基本的研究方法,还使我明白了许多待人接物与为人处世的道理。 本论文从选题到完成,每一 步都是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倾注了导师大量的心血。 在此,谨向导师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通过论文的撰写,使我能够更系统、全面地学习有关 汽车电控技术的 知识,并得以借鉴众多专家学者的宝贵经验,这对于我今后的工作和 学习 业,无疑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 由于本理论水平比较有限,论文中的有些观点以及对 电控柴油机 的归纳和阐述难免有疏漏和不足的地方,欢迎老师和专家们指正。 25 (以下是附加文档,不需要朋友下载后编辑删除,谢谢) 2020 年铁西区政府工作报告 ——2020 年 12 月 28 日在铁西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区长 程晓龙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 2020 年及 “十二五 ”时期主要工作回顾 2020 年是 “十二五 ”规划的收官之年。 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依法监督和区政协民主监督下,区政府紧紧团结和依靠全区人民,扎实推进改革创新、稳定增长、转型升级、改善民生、依法行政等重点工作,全区呈现经济趋稳向好、民生不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的良 好局面。 ——区域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960亿元,下降 3%,绝对值居全市第一;服务业增加值 321 亿元,下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亿元,下降 %,绝对值居全省第一;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下降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573亿元,增长 6%;出口总额 亿美元,增长 4%,绝对值列全市首位;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6360 元,增长 %。 ——重点区域建设全面提速。 中德装备园、中法生态城、铁西金谷 “一园一城一谷 ”产城融合、东西互动的发展格局全面形 成。 中德 26 装备园 10 平方公里起步区建设全面启动,中德园成为国务院批复的首个以中德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合作为主题的战略平台、 “中国制造2025”与 “德国工业 ”战略对接合作的重要载体。 中法生态城规划建设、征地拆迁和招商工作全面展开。 铁西金谷成为全市生产性服务业“三大战役 ”的主战场。 新民屯、四方台、长滩三镇合署办公,西部新城建设全面启动。 现代建筑产业实现产值 294 亿元,占全市建筑业总产值三成以上。 全年收储土地 1042 公顷,出让土地 公顷。 全区整合整理土地 72 宗。 区委、区政府、区政协等机关西迁的拉动效应开始 凸显,新华印刷、红梅味精等地块接连热拍,华润、龙湖等地产商成功摘牌,铁西迈入 “新地产时代 ”。 ——重大项目建设顺利推进。 全区 3000 万元以上新开工项目101 个、竣工项目 92 个。 40 个市重点项目全部开复工,完成投资 亿元。 宝马发动机、沈阳冶金机械、东方银座铂尔曼酒店、嘉泰工业装备博览城一期等项目竣工或试生产,华润万象汇正式营业,辽宁奇辉电子、金谷科技园公共服务平台等项目上线运营,新加坡智能物流、澳大利亚工业地产、纽卡特行星减速机等项目加快推进,宝马研发中心、库卡机器人工程示范中心、积水潭医院、兴 华地下商业城等项目开工建设,中德工业 战略合作暨中德企业创新中心、美国江森启停电池、富士康汽车零部件等项目签约落地。 同时,积极争取国家省市政策、项目和资金支持,全年争取支持资金 亿元,其中老工业基地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