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城市污水二级处理厂工艺设计课程设计-精品内容摘要:

1iq -各排水区域平均日居民生活污水量标准[ L/(cap d)]; 1iN -各排水区域在设计使用年限终期所服务的人口数( cap); 1zK -生活污水量的总变化系数。 工业废水设计流量 22 5 0 0 0 1 0 0 0 1 . 31 . 3 7 5 . 2 /2 4 3 6 0 0Q q L s    工业废水平均日设计流量 2 1000 5 0 0 0 1 0 0 0 5 7 . 9 /2 4 3 6 0 0 2 4 3 6 0 0h qQ L s    城市污水最高日设计流量 3 1 2 312 .5 75. 2 387 .7 /Q Q Q L s     城市污水平时日设计流量 208 .3 266 .2 /dhQ Q L s    格栅 格栅 的 设置方式 格栅与水泵房的设置方式 如图所示 : 粗格栅设计说明 栅条的断面主要根据过栅流速确定,过栅流速一般为 ~ ,最大流量时可提高到 ~ ,槽内流速。 如果流速过大,不仅过栅水头损 失增加,还可能将已截留在栅条上的栅渣冲过格栅,如果流速过小,栅槽内将发生沉淀。 设计参数 ( 1)流速 栅前流速: ~ ; 过栅流速: ~ ; 本设计取。 ( 2)格栅倾斜角度: 人工清除: 45176。 ~ 60176。 ; 机械清除: 60176。 ~ 80176。 ; 本设计取格栅安装倾角α =65176。 ( 3)栅前水深 :  ( 4)格栅间隙 : mmb 20中 ( 5)污水流量变化系数 : Kz= 格栅的设计计算 选择 3 台平面矩形格栅, 2 用 1 备,则单台最大设计流量为:3m a x 0. 38 77 / 2 0. 19 39 /Q m s ( 1) 栅条的间隙数 n m a x sin 939 sin 65 2 bhv     式中: Qmax-最大设计流量 ,m3/s α -格栅倾角 b-栅条净间距 , m h-栅前水深 ,m v-污水流经格栅的速度 ,m/s ( 2) 栅槽有 效宽度 B 设计采用锐边矩形栅条,栅条的宽度 s= ( 1 ) 0 . 0 1 2 4 0 . 0 2 2 5 0 . 7 4B S n b n m        式中: s-格栅条宽度, m n-格栅间隙数 b-栅条净间距, m ( 3)进水渠道渐宽部分长度 1l 设进水渠宽 B1=,其渐宽部分展开角α 1=20176。 11 4 t a n 20 2 640BBlm    ( 4)栅槽与出水渠道连接处的渐窄部分长度 2l 12 0 .1 9 0 .0 9 522llm   ( 5)过栅水头损失 h1 取栅条为 锐边 矩形断面 k=3 3344) 2 .4 2 0 .5 1 .4 4sb       221 0 .9sin 3 1 .4 4 sin 6 5 0 .1 62 2 9 .8vh k mg       ( 6)栅槽总高度 H 取 栅前渠道超高 2  ,栅前槽高 h h m   , 12 0 .4 0 .1 6 0 .0 9 5 0 .6 5H h h h m       ( 7)栅槽总长度 L 112 0 .71 .0 0 .5 0 .1 9 0 .0 9 5 1 .5 2 .1 1t a n t a n 6 5HL l l m          ( 8)每日栅渣量 W 取 3 3 31 / 10W m m 污水( W1单位体积污水栅渣量( m3/103m3污水),取 ~,粗格栅用小值,细格栅用大值),生活污水总变化系数 Kz= 3m a x 1 86400 0 . 1 9 3 9 0 . 0 5 8 6 4 0 0 0 . 6 4 /1 0 0 0 1 . 3 1 0 0 0zQWW m dK     因为每日栅渣量> m3/d,宜采用机械清渣。 ( 9) 构筑物大小(单座) m(长) (宽) (高) 污水提升泵房 提升泵房设计说明 本设计采用活性污泥法工艺系统,污水处理系统简单,只考虑一次提升。 污水经提升后再过细格栅,然后经平流沉砂池,自流通过初沉池、曝气池、二沉池及接触池,最后由出水管道排入纳污河流。 设计流量按最高日最高时流量设计: maxQ = m3/s。 提升泵房设计计算 根据设计流量 maxQ = m3/s= L/s,属于大流量低扬程的情形及经济实用性,考虑选用 3台 250QWLZ13型潜污泵(流量 500L/s,扬程 15m,转速 690r/min,功率 50kw), 2 用 1 备,则每台污水泵的设计流量为:m a x1 1 9 3 . 9 9 6 . 9 5 /22 L s   集水池容积 考虑不小于一台泵 5min 的流量: 3396 .9 5 5 60 10 29 .0 1tV Q m     ;取有效水深 h = ,集水池面积 F = V/h =。 集水 池平面尺寸 L B = m m,保护水深 m,实际水深 m。 水泵总扬程估算 ( 1)集水池最低工作水位与所需提升最高水位之间的高差 集水池最高水位 ,集水池最低水位为 ,出水管提升到计量间,其水面高程为 ,泵站原地面高程为。 则集水池最低工作水位为进水管管内高程为 = ( 3) 出水管线水头损失 每一台泵单用一根出水管,其流量为 Q1=,选用的管径为 350mm 的 铸钢管,得 v=, 1000i=3。 设管长为 ,局部损失占沿程损失的 30%,则总水头损失 ( 3 ) / 1000    。 泵站内的管 线水头损失假设为,自由水头为 ,水泵扬程 H=+++=。 细格栅 细格栅设计参数确定 设计流量: smQ / 3m ax  ; 格栅倾角: 060 ; 过栅流速 : smv /  ; 槽前水深: mh  ; 栅条宽度 : ms  ; 进水渠宽: 1  ; 栅前流速: 1 /v m s ; 格栅间隙 : mmb 10 ; 根据粗格栅的计算方法,用相同过程计算细格栅分别计算出以下数据: ( 1) 细格栅设计 3组, 2 备 1 用。 每组设计流量 为: 31 939 /Q m s。 ( 2) 栅条间隙数 n 57n 条 ( 3) 栅槽有效宽度 B ( 1 ) ( 57 1 ) 57 s n bn m        。 ( 2) 进水渠道渐宽部分长度 1l 1  (其中 1 为进水渠开角,取 1 =20176。 ) ( 3) 栅槽与出水渠道连接处的渐窄部分长度 2l 12 0 .7 3 0 .3 6 522llm   ( 4) 过栅水头损失 1h 422 31 n 3 si n 60 2 k mg         ( 5) 栅后槽总高度 H 取栅前渠道超高 2  ,栅前槽高 h h m   , H= ( 6) 细格栅总长度 L 112 0 . 71 . 0 0 . 5 0 . 6 7 0 . 3 4 1 . 0 0 . 5 2 . 9 160HL l l mtg tg           取  ( 7) 每日栅渣量 取 3 3 31 / 10W m m 污水( W1单位体积污水栅渣量( m3/103m3污水),取 ~,粗格栅用小值,细格栅用大值),生活污水总变化系数 Kz=, 则 3m a x 1 86400 0 . 1 9 3 9 0 . 0 5 8 6 4 0 0 0 . 6 4 /1 0 0 0 1 . 3 1 0 0 0zQWW m dK     因为每日栅渣量> m3/d,宜采用机械清渣。 ( 8)构筑物大小(单座) m(长) (宽) (高) 平流式沉砂池 沉砂池设计要点 ( 1)城市污水厂一般应设 置沉砂池; ( 2)沉砂池按可去除比重 、颗粒 以上的砂粒设计; ( 3)设计流量应按分期建设考虑: 当污水自流进入时,应按每期的最大设计流量计算; 当污水为提升进入时,应按每期工作水泵的最大组合流量计算; 在合流制处理系统中,应按降雨时的设计流量计算。 ( 4)沉砂池的格数不应少于 2 格,并应按并联设计,当污水量较小时,可考虑 1 格工作, 1格备用; ( 5)城市污水的沉砂量可按 15~ 30m3/106m3 计算,含水率为 60%,容重为1500kg/m3。 砂斗容积应按不大于 2d 的沉砂量计算,斗壁倾角应不小于 55176。 ; ( 6)除砂一般采用机械方法,并设置贮砂池或晒砂场。 采用人工排砂时,排砂管直径不应小于 200mm; ( 7)当采用重力排砂时,沉砂池和贮砂池应尽量靠近,以缩短排砂管长度,并设排砂闸门与管的首端,使排砂管畅通并易于养护; ( 8)沉砂池的超高不应小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