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吉德兴小学和善教育实践研究方案内容摘要:

“ 和善教育 ” 特色。 在教育教学中,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和谐的教育氛围中愉快地学习,发展个性,陶冶情操,培养能力,使学生各方面和谐发展,也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在学生和谐发展的同时,教师个人专业得到发展,真正做到师生共同和谐发展,教学相长。 以“和 善 教育”的理念统领校园环境建设、管理模 式、教育教学等各方面工作,追求以“和 善 教育”为特色的独特的整体风貌和显著的育人效益。 七、 课题研究领域与对象: ( 1) 教学领域: 以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内在和谐关系以及各科教学、教育活动各要素内在的关系为研究对象。 ( 2) 人际关系领域: 以和谐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领导与教师的关系、教师与教师的关系、教师与家长的关系为研究对象。 ( 3) 管理体制领域: 以新型有效的管理体制、公平的分配机制、优化的评价机制、高效的竞争机制为研究对象。 ( 4) 人文环境领域: 以优美的校园环 境,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富有特色的校本课 程内容为研究对象。 本课题的研究对象是全校师生。 八 、课题实施思路、研究原则及研究方法: 7 (一) 实施思路 该课题作为统领学校的总课题,教师人人参与研究。 以课题组为主要单位,辅与教研组研究。 各子课题组 突出研究重点。 (二) 操作原则 为保证 课题 研究的顺利进行,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自主性原则 教师应根据课题方案和自身实际自主选择研究内容,创造性地开展研究。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活动、体验乃至创造。 差异性原则 受教育者之间是存在个体 差异的,造成的原因有先天条件差异,有环境影响的不同,也有教育条件的不同。 这些差异决定了教育工作不能只是要求有差异的个体都要达到统一的教育目标,而应当按照这种差异进行因材施教,使每个受教育者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师生合作原则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 据此,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传统的严格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 整体发展原则 要把课堂教学与学生身心素质各方面看作 是一个相互联系的发展整体,使课堂教学与社会、家庭、学生生活形成一个相互协同的整体。 教学力求面向学生整体素质的可持续发展。 反思性原则 反思是回顾已经做过的工作,把握既定的目标、进展,提出改进的方案,应用从教学中或从他人身上所学到的知识的一种能力。 实验中,教师要具备反思的意识,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指导行为。 (三) 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 文献研究法 、 调查法 、 观察法 、 行动研究法、 个案 研究法、经验 总结法。 1、文献研究法: 通过文献的研究,从搜集和整理的资料中获得新论据,找到新视角,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 点,形成新认识。 该方法适用于课题研究的 准备和 实施阶段。 2、调查法: 运用采访、座谈、问卷、一般统计等方法了解、掌握课题研究情况。 对学校德育现状进行调查,对师生进行问卷调查,在调查的基础上了解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课 8 题研究,寻求解决的办法。 该方法适用于课题研究的全过程。 观察法: 在德育教育过程中,注意仔细观察学生的个性与发展,以对学生的关爱去打动学生的心,以情动人。 教师还要在观察的基础上,经常与学生沟通,与家长沟通,与社区沟通,形成顺畅的师生、生生沟通渠道。 该方法适用于课题研究的全过程。 行动研究法: 综合运用电影、电视、网络、广播、书籍、刊物、报纸、黑板报、手抄报等多种传播媒体,充分依靠班委会、团队组织等,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德育熏陶,施展才智,发展能力。 该方法适用于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与实施阶段。 个案研究法: 教师记录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反思。 选择个别学生或个别学生群体有针对性地展开调查分析,收集数据,寻求德育教育的最佳方法和途径,进一步了解研究取得的成效,总结经验,以便推广。 该方法适用于课题研究的实施阶段。 经验总结法: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分阶段及时总结经 验或教训,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搜集、整理课题研究材料,筛选有用的,剔除无用的,然后把有用的材料集中起来进行总结、提炼。 该方法适用于课题研究的总结阶段。 九 、 课题 实施措施: 为了使课题研究顺利实施下去 , 我们将从以下几方面实施开展课题研究工作: ( 一 ) 法制 校园, 促进和 善。 用制度促进和善。 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只有在制度层面上实施 和善 教育,才能使之深入、持久、有效。 因此,学校 应该 致力于相关系列制度的建设。 要完善师资队伍建设 制度性要求。 如 “提高教师整体素质方案”、 “ 教师爱生公约 ”、“ 教师师德建设‘十要五不’” ,从基础层面规范 教师的要求。 将修订 “ 德兴小学教师上课制度 ”,要求老师带着“真诚、幽默、微笑、民主、尊重、宽容”等一系列“善”的品质走进课堂,并 要 把这些要求写入了 德兴小学 的课堂教学评价表,以促使课堂充满“善”的气息,让学生带着学习兴趣,不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品味成功的喜悦,从而让学生在真情和友善中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和科学的价值观。 学校 要求全体教职员工 要常怀善心、为师生提供微笑、真诚和优质的服务。 学校还将修订德兴小学 教职工奖励办法、优秀教师评选办法、校级骨干教师评选办法等,在这一系列的制度中,均 要 渗透着“和善 ”的要求。 学校 还要重视和善 教育的评价功能。 适时、适度的评价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励和催生学 生的善性,进而引导学生行为趋善。 为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和导向功能: 9 一是 要 注重日常评价,通过行为观察与师生反馈,及时通报表扬涌现 出来的有善心善行的师生; 二是要注重假期评价,通过德育作业 、班级交流,及时评价学生在闲暇期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