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强弱电施工方案内容摘要:

块石垫层 — →C 15 混凝土垫层 — →C20 钢筋混凝土底板 — → 砌筑电缆沟 — → 电缆沟盖板 C15 垫层施工完成并绑扎底板及沟壁钢筋 ,然后支底板 外模 ,浇筑底板砼并振实搓平 , 砼初凝前在距沟壁外皮 30 处插入 Φ 12@ 200 锚固 钢筋 (L=400, 锚入长度为底板厚度的 倍 )并在阻火墙位臵预埋 L505 角钢立 柱。 , 精确放出沟壁内外边线 ,将施工缝处的砼凿毛并清理干净 , 支沟壁模板。 : 在模板背面按间距 300 竖向钉设 4060 方木 ,将内外模板就位 组装 ,为控制壁厚 ,用 φ 6 钢筋焊成 形作撑棍 (短钢筋长度 50mm,外皮距离 等于壁厚;长钢筋长度为壁厚+ 4mm,两端嵌入木模各 2mm),间距 600。 在模板外 立面弹出三道水平线 ,最上一道自沟壁上平下 200, 最下一道自底板上 100,中间一 道上下均分 ,沿线钻孔 φ 12@ 600,用 “3” 形扣件、双钢架管 (水平布臵 )、 φ 12 螺 栓穿心对拉 ,两端均备双帽。 用直角扣件、短钢架管按间距 600 将内模与内模之 间的加固钢管连接成整体。 外模按间距 600 用钢架管顶撑在土壁上 (一端用直角 扣件连接在加固模板的水平钢架管上 ,另一端顶撑在土壁上 , 土壁与撑杆之间垫 50 厚通长木板并用木楔挤紧 )。 模板验收合格后用泵车浇筑商品砼 (为便于泵送 ,砼强度等级统一为 C25)。 砼 均匀分层入模 ,每层厚度不超过 500,用振动棒振捣密实 ,为保证砼的密实度 ,振捣 完的砼 间隔 30 分钟左右进行二次复振。 砼浇筑完成 ,保温保湿养护不少于 14 天 , 防止出现收缩裂缝。 20m 设臵 30mm 宽变形缝 ,缝内填嵌 25mm 厚泡沫塑料板 ,泡沫 板与砼之间的空隙用聚氨酯灌实。 电缆沟转角及交接处按设计做 45176。 切角。 :电缆沟、集水井内壁及底板抹 1:2 防水砂浆 (按水泥重量的 5%掺 加防水剂 )20 厚。 清除砖墙表面松动的的砂浆并将砼表面凿毛并清理干净 ,适当湿润基层 ,刷水 泥素浆一道 ,然后分层铺抹防水砂浆 ,每层 5~ 7mm 厚。 第一层抹压密实 ,搓成麻面 , 养护凝固后再刷水泥素浆同法铺抹第二层 ,最后一层抹实压光。 施工缝距阴阳角 至少 200mm 并且留成斜坡阶梯形槎。 阴阳角均需抹成圆角 , 阴角直径 50mm, 阳 角直径 10mm。 f. 支架安装 : 在沟壁上放出支架安装位臵并标记螺栓孔位臵 , 用电钻钻孔 φ 14。 将提前按设计制作并刷漆的支架用 φ 12 膨胀螺栓固定在沟壁上。 支架安装 完成后焊接 φ 10 镀锌钢筋接地线 , 焊接部位补刷防腐油漆。 :电缆敷设完成后 ,在阻火墙及其两侧各 1m 范围内涂刷 1mm 厚 G603 防火涂 料 ,码摞 PFB 型防火包 240 厚。 : Ⅰ C25 钢筋砼盖板在指定场地预制 , 装载机、托盘车运输吊装。 Ⅱ 制作场地 (1530m): 平整场地并夯实 ,C20 细石砼 100 厚 ,20 厚 1:2 水泥砂 浆压实抹平。 Ⅲ 制作 :在制作位臵均匀地干铺一层细砂 2mm 厚 ,组装模具 ,涂刷隔离剂 ,铺 砼 20 厚拍实 ,放入钢筋网 (骨架 )、埋吊环 ,放满砼捣实抹平压光 ,砼初凝后拆模。 Ⅴ 安装 : 盖板砼达到设计强度的 75%后 ,用装载机吊放到托盘车上 (距盖板 两端 100mm 处垫方木 )运输至使用地点 ,再用装载机吊放到座浆找平的电缆沟壁 上。 按照设计要求,盖板安装完成后两端做 1:2 水泥砂浆护角。 Ⅴ 集水井盖板采用成品铸铁盖板。 :电缆沟验收合格后立即回填覆土。 两侧分层夯填 ,覆土虚铺 350 厚。 1)穿管施工 室外直埋导管的路径、沟槽深度、宽度及垫层处理经检查确认,才能埋设导 管;室外埋地敷设的电缆钢导管,内外壁均须做防腐处理,埋深不小于。 壁厚小于等于 2mm 的钢电线导管不埋设与室外土壤内。 镀锌钢导管不得熔焊跨接地线, 以专用接地线卡跨接,跨接线采用黄绿双色 铜芯软线,截面不小于 4mm178。 当非镀锌钢导管采用螺纹联接时,联接处的两端 焊跨接接地线。 每根电缆管的弯头不超过 3 个, 90 度弯头不能超过 2 个。 2)电缆沟内电缆敷设 ① 施工 前对电 缆进行 详细检查 :规格 、型号、截面、电压等级均符合设计 要求,外观无扭曲、损坏及漏油、渗油等现象。 ② 电缆敷设前进行绝缘摇测或耐压试验。 ③ 放电缆机具的安装:采用机械放电缆时,将机械选好适当位臵安装,并 将钢丝绳和滑轮安装好。 人力放电缆时滚轮提前安装好。 ④ 临时联络指挥系统的设臵 ⑤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事先将电缆的排列,用表或图的方式划出来,以防电 缆的交叉和混乱。 ⑥ 冬季电缆敷设,温度达不到规范要求时,将电缆提前加温。 ⑦ 电缆沟内敷设前,土建专业已根据设计要求完成电缆沟及电缆支架的施 工,电缆敷设在沟内壁的角钢支架上。 电缆支架间的平行距离,电力电缆为 lm, 控制电缆为 ;垂直距离,电力电缆为 ,控制电缆为 1m;电缆层间距, 10kV 及以下电缆为 150~ 250mm,控制电缆为 120mm;电缆支架最下层距沟底 的距离不小于 50~ lOOmm。 挂标志牌 管口防水处理 埋标桩 回填土 铺砂盖砖 电缆敷设 准备工作 电缆沟内电缆支架的安装 设 ① 清除沟内杂物,在沟底铺上 100mm 厚的软砂或砂层,准备敷设电缆。 ② 电缆敷设可用人力牵引可用卷扬机或托撬(旱船法),敷设时,注意电缆 弯曲半径符合规范要求。 ③ 电缆在沟内敷设有适量的蛇形弯,电缆的两端、中间接头、电缆井内、 过管处、垂直位差处均留有适当的余度。 ④ 电缆的埋深符合下列要求:电缆表面距地面的距离不小于 ,穿越农 田时不小于 lm,只有在引入建筑物、与地下建筑交叉绕过地下建筑物处,可埋 浅些,但采取保护措施。 在寒冷地区,电缆埋于冻土层以下,当无法埋设时,采 取保护措施。 ⑤ 电缆与铁路、公路、城市街道、厂区道路时,敷设在坚固的保护管内。 管的两侧伸出道路路基两边各 2m,伸出排水沟。 ⑥ 电缆之间、电缆与其他管道、道路、建筑物等之间的平行交叉时的最小 距离,符合下表的规定: 管道类别 平行净距( m) 交叉净距( m) 一般工艺管道 0. 4 0. 3 易燃易爆气体管道 0. 5 0. 5 热 力 管 道 有 保 温 层 0. 5 0. 3 无 保 温 层 1. 0 0. 5 ⑦ 电缆沟内、 竖井内电缆排列整齐, 少交叉; 电缆的固定采用专用金属夹 子夹紧,对于交流单芯电缆或分相后的每根电缆固定用的夹具等支架,不能形成 闭合铁磁 回路。 使用夹子时不得损坏电缆保护层;垂直敷设或大于 45176。 倾斜敷 设得电缆在每个支架上固定; 当设计无要求时,电缆支持点间距,不大于表中规 定。 电缆支持点间距( mm) 电缆种类 敷设方式 水平 垂直 电 力 电 缆 全塑型 400 1000 除全塑型外的电缆 800 1500 控制电缆 800 1000 ① 电缆敷设完毕,请建设单位及质量管理部门做隐蔽工程验收。 ② 隐蔽工程验收合格,电缆上下分别铺盖 lOcm 砂子或细土,然后用电缆盖 板或砖将电缆盖好,覆盖宽度超过电缆两侧 5cm。 使用电缆盖板时,盖板指向受 电方向。 :回填土前,清理积水,进行一次隐蔽工程检查,合格后,及时叫填 土,并进行夯实。 电缆回填土后,做好电缆记录,并在电缆拐弯、接头、交叉、进出建筑物等 处设臵明显方位标志桩,直线段每隔 100m 设标志桩庄,标志桩可以采用 C30 钢 筋混凝土制作,并且标有 “ 下有电缆 ” 字样。 标志桩露出地面以 150mm 为宜。 口防水处理 电缆进出建筑物处,进入室内的电缆管口低于室外地面者,对其电缆管口按 设计要求或相标准做防水处理。 h.挂标志牌 ① 标志牌规格一致,并有防腐性能,挂装牢固。 ② 标志牌上注明电缆编号、规格、型号及电压等级。 ③ 直埋电缆进出建筑物、电缆井及两端挂标志牌。 ④ 沿支架桥架敷设电缆,在其两端、拐弯处、交叉处挂标志牌,直线段适 当增设标志牌。 ⑤ 电缆沟中敷设的电缆在引出端、终端、中间接头和走向有变化的处所挂 标示牌,注明电缆规格、型号及用途。 3)电缆直埋敷设 图 Ⅰ 对用于施工项目的电缆进行详细检查,其型号、电压、规格等与施工图 设计相符;电缆外观无扭曲、坏损及漏油、渗油现象。 Ⅱ 电缆进行绝缘电阻检测或耐压试验。 (α )1KV 及以下电缆,用 1000V 兆欧表测其线间及对地的绝缘电阻不低于 10。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