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学-16a工程测量学习题集内容摘要:
0† ,其中误差 ma= 177。 3‡ ,求水平距离 d 及其中误差 md=。 21. 对一角度以同精度观测五次,其观测值为: 45176。 29† 54‡, 45176。 29† 55‡, 45176。 29†‡ , 45176。 29† ‡, 45176。 29† ‡, 试列表计算该观测值的最或然值及其中误差。 22. 对某段距离进行了六次同精度观测,观测值如下: ,, , , ,试列表计算该距离的算术平均值,观测值中误差及算术平均值中误差。 23. 一距离观测四次,其平均值的中误差为 177。 10厘米,若想使其精度提高一倍,问还应观测多少次。 24. 什么叫观测值的权。 观测值的权与其中误差有什么关系。 25. 用尺长为 L 的钢尺量距,测得某段距离 S为四个整尺长,若已知丈量一尺段的中误差 为177。 5毫米,问全长之中误差为多少。 26. 仍用 25 题,已知该尺尺长的鉴定误差为 177。 5毫米,问全长 S由钢尺尺长鉴定误差引起的中误差是多少。 两题的结论是否相同。 为什么。 27. 用 DJ2 经纬仪测角,其一测回方向中误差为 177。 2‡ ,问用该仪器施测三角形的内角,其最大闭合差为多少。 欲使三角形闭合差小于 177。 4‡ ,问至少应测多少个测回。 28. 等精度观测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已知测角中误差为 177。 10‡ ,求三角形闭合差的中误差,如将闭合差平均分配到各内角,求改正后三角形各内角的中误差。 29. 在普通水准测量中,每观测一次,取得一个读数的中误差约为 177。 2 毫米,若 仪器欲水准尺的正常距离平均为 50 米,容许误差为中误差的 2 倍,试求用往返测量的方法,单程路线为 L 公里的高差允许闭合差为多少。 30. DJ6经纬仪的标称精度称为一测回单方向中误差 177。 6‡ ,不计其他影响,使推证: ( 1) 半测回测角中误差为 177。 ‡ ( 2) 半测回单方向中误差为 177。 ‡ ( 3) 一测回的测角中误差为 177。 6‡ ( 4) 测回差的极限值为 177。 24‡ 31. 若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分别为α、β、γ,已知α角的测角中误差为 177。 9‡ ,α与β为独立观测值,其权之比为 4: 2,问: ( 1) 由α、β计算γ角,求γ角之权; ( 2) 计算单位权中误差; ( 3) 求β、γ角的中误差。 32. 已知三角形三 内角的观测值权分别为 1/ 1/4,求该三角形闭合差 W的权倒数。 33. 图中 B 点的高程由水准点 BM1经 a、 b、 c 三条水准路线分别测得,设每个测站观测高差的精度相同,若取一测站观测高差的权为 30,问 a、 b、 c 三段水准路线的权各是多少。 两点间的高差最或然值的权又是多少。 34. 某角度的两个观测值 L1=38176。 50† 40‡ , L2=38176。 50† 20‡。 其中 L1是 4 个测回观测值的平均值,其每测回的中误差为 177。 10‡ , L2 是 9 个观测值的平均值,其每个测回的中误差为 177。 9‡ ,试求该角的最或然值及其中误差。 a BM1 20 站 10 站 15 站 B b c 第八章 大比例尺测图控制测量 1. 控制测量的作用是什么。 建立平面控制和高程控制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2. 国家平面及高程控制网怎样布设的。 3. 如何建立小地区测图控制网。 在什么情况下建立小地区的独立控制网。 国家控制网有哪些形式。 4. 铁路大比例尺测图有什么特点。 5. 布设导线有哪几种形式。 对导线布设有哪些基本要求。 6. 导线测量有哪些外业工作。 为什么导线点要与高级控制点连接。 连接的方法有哪些。 7. 依据测距方法的不同,导线可分为哪些形式。 8. 导线计算的目的是什么。 计算内容和步骤有哪些。 9. 闭合导线和附合导线计算有哪些异同点。 10. 如何检查导 线测量中的错误。 11. 已知闭合导线的观测数据如下,试计算导线点的坐标: 导线点号 观测值(右角) 176。 †‡ 坐标方位角 坐标 边长 (m) x y 1 83 21 45 74 20 00 200 200 2 96 31 30 3 176 50 30 4 90 37 45 5 98 32 45 6 174 05 30 1 12. 已知下列数据,计算符合导线各点的坐标。 点号 观测值(右角)176。 †‡ 边长( m) 坐标 (m) 备注 x y B A 102 29 00 1 190 12 00 2 180 48 00 C 79 13 00 D 13. 已知下列数据,计算符合导线各点的坐标。 点号 左角观测值 坐标方位角 边长 (米) 坐标 X Y B 127176。 20† 30‡ A 231176。 02† 30‡ 1 64176。 52† 00‡ 2 182176。 29† 00‡ C 138176。 42† 30‡ 24176。 26† 45‡ D 14. 已知下列数据,计算闭合导线各点的坐标(点号按顺时针编排)。 点号 内角观测值 坐标方位角 边长(米) 坐标 X Y 1 60176。 33† 15‡ 143176。 07† 15‡ 2 156176。 00† 45‡ 1 2 B C A D 3 88176。 58† 00‡ 4 95176。 23† 30‡ 5 139176。 05† 00‡ 1 15. 按近似平差法,求算三角锁各点的最或然值,比计算出各点的坐标。 已知: A点坐标 xa= 米 ya= 米 边长 AB= DE= 坐标方位角α AB= 39176。 00† 43‡ α DE= 97176。 56† ‡ 编号 点号 角号 角度观测值(176。 †‡) Ⅰ B a1 95 21 35 C b1 29 30 13 A c1 55 08 14 Ⅱ A a2 43 11 30 D b2 74 50 49 C c2 61 57 43 Ⅲ C a3 54 44 14 E b3 59 30 25 D c3 65 45 23 16. 已知大地四边形之边长 AB= 米,观测资料如下所示,试按近似平差法计算 CD之边长。 角度观测值: 角号 角度观测值(176。 †‡) 角号 角度观测值(176。 †‡) a1 71 40 48 a3 13 07 22 b1 48 47 12 b3 107 20 36 a2 45 46 00 a4 31 25 12 b2 13 46 06 b4 28 06 38 17. 图中为一单三角锁,已知 1 点坐标: X1= 米, Y1= 米,α 12= 40176。 27†37‡ ,D1= 米 , Dn= 米,各内角观测值为: 角度观测值(176。 †‡) a1 63 54 18 b1 45 34 48 c1 70 30 24 a2 59 40 23 b2 59 05 05 c2 61 14 22 a3 67 02 00 b3 50 44 10 c3 62 13 41 a4 65 18 20 b4 69 22 03 c4 45 19 49 a5 48 59 10 b5 79 25 00 c5 51 55 40 试做近似平差,并计算各小三角点的坐标。 18. 下图为前方交会示意图,已知数据如表,求待定点 P 坐标。 19. 已知后方交会点的下列数据,求待定点 P 坐标。 α= 55176。 30† 10‡,β= 92176。 12† 28‡,γ= 127176。 13† 30‡ 20. 三、四等水准测量与等外水准相比,在应用范围,观测方法,技术指标及所用仪器方面有哪些差别。 21. 进行跨河水准测 量时,采用什么观测方法来抵消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光的影响。 22. 三角高程控制适用于什么条件。 其优缺点如何。 23. 光电三角高程有什么优点。 24. 影响三角高程精度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如何减弱其影响。 点名 x(m) y(m) A B C 观测角 α(176。 †‡) β(176。 †‡) 1 64 03 30 59 46 40 2 55 30 36 72 44 47 点名 x(m) y(m) A B C D β 2 α 2 β 1 α 1 B C P A P C D A B γ β α 第九章 地形测量 1. 什么是地形图。 从地形图上可以获得哪些资料。 2. 什么是比例尺的精度。 怎样来比较图的比例尺大小。 3. 什么是影像地图。 它有什么优点。 数字地面模型是什么。 4. 什么是地物。 地物分成哪两大类。 什么是比例尺符号,非比例尺符号和注记符号。 在什么情况下应用。 5. 什么是等高线。 它有什么特性。 6. 什么是地貌特征点和地性线。 一 般可以归纳为哪些典型地貌。 7. 什么是等高线的等高距河平距。 它们与地面坡度有什么关系。 8. 如何测绘出等高线。 9. 怎样用视距法测得两点间的平距和高差。 10. 视距发测量距离和高差的精度一般是多少。 它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11. 用经纬仪视距法测绘地形,其一个测站上的工作有哪些。 12. 根据下表中的观测数据,计算出测站与测站间 平距和各测点的高程。 已知测站的高程为 米,仪器高为 米,当盘左观测视线水平时,竖盘读数为 90176。 ;望远镜向上倾斜时,竖盘读数减小,竖盘指标差为- ‡。 测站 视距读数( m) 中丝读数( m) 竖 盘读数(左 )176。 † 竖直角 水平距离 高差 高程 1 86 47 2 91 41 3 107 28 4 90 02 5 87 50 6 109 20 13. 按下图所示的碎部点高程,勾绘出等高距为 1 米的等高线。 14. 指出图中地貌描绘错误或不合理之处。 15. 在下图中(比例尺为 1: 2020),完成下列工作: ( 1) 在地形图上用圆括号符号绘出山顶(△),鞍部的最低点(179。 ),山脊线 (— 178。 — 178。 — ),山谷线 („„ )。 ( 2) B 点高程是多少。 AB 水平距离是多少。 ( 3) A、 B 两点间, B、 C 两点间是否通视。 ( 4) 由 A选一条既短、坡度又不大于 3℅的线路到 B 点 ( 5) 绘 AB 断面图,平距比例尺为 1: 2020,高程比例尺为 1: 200。 16. 按下列所示各碎部点勾绘出等高线,等高距为 1 米。 17. 在下列 1: 10000的地形图上,用虚线 ()标出路线上桥涵 A和 B 的汇水面积,并用透明纸方格法分别求出它们的面积。 18. 欲将下图中地面 ABCD平整成 AB 线高程为 80 米的降坡场地,在图上绘出填挖边界线,并计算填挖土方量。 19. 简述国家基本地图的梯形分幅和编号的方法。 20. 已知我国某地的精度为东经 108176。 36† 30‡,纬度为北纬 34176。 02† 40‡,求该地所在的1: 5 万和 1: 1 万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编号,并绘出分幅略图。 21. 已知某 1: 10000 地形图的图号为 J5138(19),请写出该幅的经纬度。 22. 为什么说地形跑尺的质量对工作进度和成图质量关系极大。 跑尺者应注意什么。 23. 航测有什么优点。 什么叫航带。 为什么航空摄影像片要有横向重叠和纵向重叠。 24. 航摄像片视地面的何种投影。 它与地形图有哪些区别。 25. 什么叫象主点。 它有什么用途。 像片比例尺 和成图比例尺有何不同。 26. 地面的起伏与像点的位移有什么关系。 在成图中如何处理位移的影响。 27. 航摄像片的倾斜,像点将产生怎样的位移。 有什么特性。 28. 何谓立体像对。 像对的立体观测应具备什么条件。 29. 航测外业包括哪些工作。 航测外业地面控制点如何布设。 内业加密点有何作用。 30. 航测成方图法有哪几种。 各有什么特点。 第十章 铁路曲线测设 1. 在铁路曲线上为什么要加缓和曲线。 它的特性是什么。 2. 铁路曲线上。工程测量学-16a工程测量学习题集
相关推荐
的长度应尽量大于 20 m; (2) 应使 C 和 C′点处 的小角 γ及γ′ 应接近于零,构成最有利的延伸三角形; (3) 两吊锤之间的距离,应尽可能选择最大值。 (4) 点 C 和 C′ 应适当地靠近最近的垂球线, 使 a/c 和 cb/ 之值应小于 1。 九、调查题(不计分,参考) 请简述学习该课程后的体 会、收获与不足;对教学安排、时数、内容等方面的建议;结合毕业分配与就业
2 全站仪配合 rtk 方法其发展趋势 对于全站仪配合 rtk 技术,虽然我国学者也做了大量的工作,但该研究仍在探索之中。 如:张书华,李小显介绍 rtk 协同全站仪联合采集数据应用于 gis 生产的作业流程,通过实例分析了图根控制与碎部点数据采集、分离和处理的方法。 分离后的图根点数据以原始测量数据形式参与平差,获取图根点坐标。 然后,对碎部点数据进行处理,经处理的数据以 *.dat
180176。 ( )。 1︰ 1000、 1︰ 20 1︰ 5000地形图的比例尺精度分别为 ( )。 , 2m, 5m , , , , , , ,量得 A点高程为 , B点高程为 , AB的平距为 ,则直线 AB的坡度为( )。 A % B % C % D % ( ) 计的导线点、水准点设置在实地 、终点、转折点 、终点、直线中线点、交点放样到实地中 ( ) ,应先进行测站设置,其内容包括
四、名词解 释(每题 2 分,共 10 分) 表压强与真空值 粘性 定常流动 层流 卡门涡街 五、简答及简单计算(每题 5 分,共 20 分) 得分 评卷人 得分 评卷人 得分 评卷人 第 7 页 共 14 页 设一个绕中心轴 Z 旋转的圆桶(如图),直径为 D=,高 H=1m,盛水深 h=. 将此桶从静止开始旋转,如图,则桶中心无水见底时圆桶旋转角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