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硅炉技术方案内容摘要:

` 12还原剂过量:料面发松、烧结性差,刺火塌料多,电流波动大,电极易上抬,硅水温度低,出硅时硅水流出不畅。 还原剂不足:料层粘,揭炉块料 多,电极下插过深,下料慢,出炉时硅水过热,炉眼喷大火。 当还原剂用量不当时,应立即采取措施,避免导致炉况恶化。 当出炉不畅时,可适当延长出炉时间;当炉眼严重堵塞时,一方面要扒掉浮料,重投缺炭新料,另一方面用烧穿器,连续烧炉眼直到硅水流出,炉眼喷火。 炉眼维护 当炉眼经常有粘料塌落时,需要进行维修。 修理炉眼一般在停电检修时进行。 维修前先将炉眼内部的粘料扒净,铲掉外沿硬渣,然后把一个充满合格碎硅的金属圆管置入炉眼内,砌好炉墙后,炉眼内补灌入碎电极糊。 电气供作制度 工作电压可以在 1~ 5 级范围内调整,采用电压等级视炉况确定。 电压等级调整在车间领导批准后执行。 使用任一级工作电压,操作工作均应按规定的供电制度送足负荷,但不超负荷。 操作应严格按照电炉供电制度供电。 停电前应降低负荷 50%。 送电前应抬电极到埋入深度的 1/3。 三相电流应保持相对平衡,最大波动不宜超过25%。 长时间停电或在检修之后,应由值班电工送电,电流从小到大逐级配送。 如果动力临时停电,可在停电前降低负荷,继续生产。 如果一根电极与炉料结死时,经车间同意后可以送电,但要设法尽快松动结死的电极,以恢复正常生产。 新开炉制度 烘炉前的准备 ` 13①炉底平铺一层 40∽ 80mm 粒度的焦碳,厚度为 200mm,电极下面平铺两层粘土砖或石墨电极棒; ②检查水冷、供电、把持、压放等系统,并进行空载试车,运转正常后开始烘炉; ③烘炉操作:采用电烘炉,烘炉使用的电压较正常生产时低 1— 2 级,工作电流从小到大逐渐升高,并间隙停电。 16500KVA 的电炉一般烘炉时间为 30∽ 50h,用电量约 8000∽ 12020Kwh。 ④烘炉结束后,将炉内残留焦碳和炉墙衬全部挖出; ⑤挖炉结束后,拔掉炉眼堵管,并用碎成品硅堵眼。 开炉操作 ①用 低档电压开炉, 4h 后,恢复正常工作电压, 16500KVA 电炉用 3 级; ②新开炉料硅石比偏“重”,还原剂数量逐步配足。 出炉时间:第一炉 12∽ 20h,第二炉 6∽ 10h,第三炉达到正常出硅时间; 停炉操作 停炉前应尽量出净炉内硅液,料液中适当增加块料配入量。 若停炉超过 8h,应在停炉前的一个班适当降低料面。 停炉后先捣松料面,再加木块保温,加入量视停炉时间长短而定,一般加 150∽ 250Kg。 为防止电极与炉料结实,停电后应上抬电极,然后在电极周围的空隔加入木块,再下插到原来的深度。 停电时间较长应每间隔20min 或 30min把电极上下活动一次。 放电 极 制度 ① 把持筒和接电极架子以上的电极长度不足 200mm 时,应接长电极。 电极内螺 ` 14纹孔里的垃圾要预先吹净,接长后连接处必须旋紧。 ② 铜瓦下沿与料面相距不足 200mm 时,要停电放电极。 放电极之前应吹掉铜瓦、半环和电极上的积灰。 ③ 压放电极程序: 压放:抱箍松→压放升→抱箍紧→半环松→压放降→半环紧 倒拔:半环松→压放升→半环紧→抱箍松→压放降→抱箍紧每个动作时间要超过半分钟。 电极下放后,要把铜瓦夹紧,确保铜瓦与电极接触良好,紧紧夹牢。 (二)设备说明 主要设备的计算和选择 工业硅生产过程中电炉变压器和电炉本体是核心设备。 器 容量 Q=16500KVA 选型 选型参数: 一次电压 :110KV 二次恒流电压 :151V E2= Ke 179。 (16500)1/3=151V (Ke=) 二次基本电流 :64378A I2 = 16500000247。 [151179。 (3) 1/2] = 63097A ` 15基本电流电压比 :417 k=63097247。 151=417 调压方法 :有载 二次出线方式 :侧出线 二次接线方式 :8 组管式 冷却方式 :外强 制水(风)冷 结构形式 :分立芯式 电炉本体 电极直径 :1197mm (炭素电极 ) De =179。 () =1197mm 式中 : 63097二次基本电流 电极同心圆 :2770mm (优化值 ) Dc = 179。 1197=2770mm 式中 : 1197计算电极直径 炉膛内径 :6600mm (优化值 ) Df = 179。 1197=6600mm 式中 : 1197计算电极直径 ` 16 炉膛深度 :2750mm (优化值 ) Dh = 179。 1197=2750mm 式中 : 1197计算电极直径 低压部分 ( 1)铜管选型 :216。 80179。 δ 10 S=63097247。 (179。 8179。 )=1991mm2 216。 80179。 δ 10 铜管截面积 S=2198mm2 式中 : 63097二次基本电流 8出线端子数 ( 2)水冷电缆和补偿器截面积 :S=1800mm2 ( 3)设计规格 (a)组成 短网共 3 组 ,每组由 216。 80179。 δ 10( GB/T16866 GB/T1528 T2 级 )铜管 16 根组成。 水冷电缆和补偿器各 48 根 ,均分成 3 组。 . (b)规格 01短网和导电铜管 216。 80179。 δ 10 GB/T16866 GB/T1528 T2 级 ` 1702水冷电缆 LRG1800/2200 GB/T1528 T2 级 03补偿器 BRG1800/800 GB/T1528 T2 级 电极升降 设计工作行程 :1200mm 设计升降速度 :上升 :: 设计升降方式 :液压油缸升降 电极抱紧和电极压放 设计工作方式 :压力环为碟簧抱紧铜瓦、液压抱闸与压放油缸组合压放 设计电极压放工作行程 :100mm 设计 电极抱紧工作行程 :10mm 水冷装置设计方案 (01)冷却方式 :循环水冷却 (02)冷却水用量及要求 01用量 :350m3/h 02水质要求 :软化 8 度 ,进水温度 20176。 C (03)进 /分水管规格 216。 273179。 δ 8(GB8162)总进水 11/239。 39。 (GB/T3092)电炉本体分水 ` 18 139。 (GB/T3092)炉前分水 排烟系统 设计方案 :采用半密闭中烟罩集烟和双散放烟囱排烟形式 烟气量计算 V=1850 179。 179。 80=179。 10 5m3/ h 式中 :1850m3/h生产一吨标准产出烟气量 80稀释倍数 出炉装置 设计采用二个出炉炉眼 ,机顶车牵引出炉小车的出炉方案。 2 关键设备技术指标 电炉变压器 ( 壳式节能型有载调压电炉变压器 ) 电炉变压器 是把一定电压的交流电转变成不同电压的交流电的电磁装置。 变压器由三个单 相变压器组构成。 电炉变压器以二次线圈的开关区别,开关的 数量取决于需要的功能和技术。 电炉变压器应配置有动力循环冷却系统或外强制风冷却系统。 电炉变压器操作条件复杂,应具有以下性能: ( 1)具有经得起温度升高造成的对线圈绝缘性损害的能力; ( 2)具有高的机械强度。 以确保变压器元件的稳定,因为电炉的巨大电流波动和短路会引起装置受力; ( 3)具有足够数量的电压转换开关,以便调节电弧长度,也就是根据技术需要来供电 ` 19( 4)具有高的变压率,因为电炉设备提供的高压电,而电炉本身需要的是低压电。 电炉变压器的主要技术参数 ( 1)额定容量: 16500KVA 超载 30% ( 2)一次电 压: 110KV ( 3)二次电压: 1∽ 5 档恒功率其余档恒电流调压 151V ( 4)二次电流: 63097A ( 5)阻抗电压(短路电压): 10%∽ 20% ( 6)二次绕组:分立 ( 7)调压方式:有载调压 ( 8)冷却方式:强制油水(风)冷却器 低压系统 16500KVA 电炉低压系统包括:短网、水冷电缆、水冷补偿器、导电直管和导铜瓦。 低压部分采用强制水冷技术,有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