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电子工程(单招)实践教学大纲单招内容摘要:

把 PowerPoint转换成网页。 方法:同上。 15 五、实验课程基本情况 授课对象 本科生 实验要求 必修 理论课时数 24 实验课时数 24 实验项目数 12 适用 专业 全校所有本科非计算机专业 主要 教材 及参 考书 ,邵洪成、赵雪梅、董琴主编 ,钱培德主编,苏州大学出版社 程学习指导,罗德林主编,电子工业出版出版社 ,刘建臣主编,电子工业出版出版社 实验所配 备的主要 仪器设备 名称及台 套数 , HP dx2138, 220台 , HP d280, 80台 ,方正 尊越 A360, 182台 ,方正 E350, 100台 ,方正 商祺 9000, 200台 ,联想 开天 2800, 79台 , Dell optiplex, 160 台 , HP Pro 2080 MT, 132台 实验考核方法及成绩评定 考核方法:全校统一上机考核。 成绩评定:平时占 30%,考核成绩占 70%。 六、实验考核与成绩评定办法 每学期实验课成绩由平时成绩和实验技能考核成绩综合评定组成。 平时成绩占总分的 30%,实验技能考核成绩占总分的 70%。 平时成绩是每次实验得分的平均,实验技能考核形式为上机操作。 每次实验评分标准:每次实验得分包括考勤、预习、实验操作、完成报告等,其中考勤与预习占 30 %,实验操作与完成报告占 70 %。 凡缺做 1/3 实验以上者应重修实验课程, 不得参加最后考试。 实验平时成绩不及格者酌情定为重修或补考。 16 《程序设计基础 A》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一、实验的地位、作用和目的 《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该课程实验面向全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 通过 本课程实验的教学,使学生掌握 Visual Basic 的基本操作、窗体与常用控件的属性、方法与事件、界面设计、菜单设计、顺序结构程序设计、选择结构程序设计、循环结构程序设计、程序调试、数组、过程以及文件的使用,培养学生运用 Visual Basic 语言分析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提要 程序设计基础 (Visual Basic 程序设计 )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 Visual Basic 导论、程序设计与算法、常用控件与界面设计、数据、表达式与简单程序设计、选择分支与循环、数组、过程、文件、程序调试。 三、实验课程任务、教学方法及学时分配 (一 )课程实验的主要任务 1.掌握 Visual Basic 的基本操作。 2.掌握 Visual Basic 的界面设计。 3.掌握选择结构、循环结构程序的分析与设计。 4.掌握数组、过程以及文件的使用。 5.掌握程序的调试方法。 (二 )课程实验的教学方法 课前预习、实验讲解、辅导答疑、实验总结、实验报告。 (三 )课程实验学时分配 1. 常用标准控件(一), 2学时 2. 常用标准控件(二), 2学时 3. 选择结构, 2学时 4. 循环结构, 2学时 5. 数组与字符串, 2学时 6. 子程序过程与函数过程, 2学时 7. 简单应用, 2学时 17 8. 菜单、键盘与鼠标事件, 2学时 9. 通用对话框与文件, 2学时 10. 综合应用, 2学时 11. 综合实验一 , 2学时 12. 综合实验二 , 2学时 四、实验项目与内容提要 序号 实验项目 学时 内 容 提 要 1 常用标准控 件( 一) 2 目的: Visual Basic的启动与退出。 Visual Basic的集成开发环境。 “属性窗口 ”中设置控件属性的方法。 “代码编辑器 ”窗口中输入程序代码的方法。 、结束按钮的使用方法。 、文本框、命令按钮、列表框等控件的使用方法。 内容: (一 ) (二 ) (一 ) (二 ) 本框的使用 (一 ) (二 ) (三 ) 方法: ① 课前预习, ② 实验讲解, ③ 辅导答疑, ④实验总结, ⑤ 实验报告。 18 2 常用标准控 件(二) 2 目的: 、复选框和框架的使用方法。 内容: (一 ) (二 ) 方法:同上。 3 选择结构 2 目的: If—Then—Else—End If结构。 ElseIf结构。 Select Case—End Select结构。 (分支)结构的程序设计方法。 内容: 方法:同上。 4 循环结构 2 目的: Do—Loop循环结构。 While—Wend循环结构。 For—Next循环结构。 内容: 方法:同上。 19 5 数组与字符 串 2 目的:。 内容: 方法:同上。 6 子程序过程与函数过程 2 目的:。 (传值参数)与按地址传递(引用参数)。 内容: 方法:同上。 7 简单应用 2 目的:。 内容: 动 处理数据方法:同上。 20 8 菜单、键盘与鼠标事件 2 目的: 单。 内容: 方法:同上。 9 通用对话框 与文件 2 目的:。 、读写 与关闭方法。 内容: 方法:同上。 10 综合应用 2 目的:。 内容: 入数据 方法: 同上。 21 11 综合实验一 2 目的: VB各章内容的综合使用(一)。 机考试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内容: 方法:同上。 12 综合实验二 2 目的: VB各章内容的综合使用(二)。 法。 内容: 方法:同上。 22 五、实验课程基本情况 授课对象 本科生 实验要求 必修 理论课时数 48 实验课时数 24 实验项目 数 12 适用 专业 本科非计算机专业 主要 教材 及参 考书 ,邵洪成主编 东南大学出版社 Visual Basic 实验指导书,孙建国主编 苏州大学出版社 Basic 程序设计实验教程,柴欣编著 中国铁道出版社 实验 所配 备的 主要 仪器 设备 名称 及台 套数 , HP dx2138, 220台 , HP d280, 80台 ,方正 尊越 A360, 182台 ,方正 E350, 100台 ,方正 商祺 9000, 200台 ,联想 开天 2800, 79台 , Dell optiplex, 160 台 六、实验考核与成绩评定办法 每学期实验课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综合评定组成。 平时成绩占总分的 30%,考核成绩占总分的 70%。 实验考核形式为上机操作。 每次实验评分标准:每次实验得分包括考勤、预习、实验操作、完成报告等,其中考勤与预习占 30 %,实验操作与完成报告占 70 %。 凡缺做 1/3 实验以上者应重修实验课程,不得参加最后考试。 实验平时成绩不及格者酌情定为重修或补考。 23 《工程图学 2》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工程图学 2 Engineering Graphics 2 课程代号: 01021050 实验学时: J12 适用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工业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一、 实验教学目的 工程图学 2 是机械类各专业一门极其重要的专业技术基础课,工程图学 2实验是与本课程紧密相连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通过本课程实验,将帮助学生掌握 AutoCAD 软件的基本绘图方 法、图形编辑方法、图层设置与尺寸标注方法等,使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 AutoCAD软件绘制常见的机械工程图样,了解产品三维建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二、 实验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 AutoCAD 软件的使用方法,包括基本绘图、图形编辑、图层设置、图块创建、尺寸标注、文字输入及样板图的创建等,能熟练使用 AutoCAD软件绘制机械工程图样。 了解产品三维建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三、 实验项目及教学安排 序号 实验项目 基 本 内 容 实验 学时 实验 性质 实验 类型 1 AutoCAD 基本使用 AutoCAD 基本绘图命令、基本图形编辑命令的使用 4 必选 综合 2 工程标注 AutoCAD 精确绘图命令、文字注写、尺寸标注等命令使用 2 3 零件图绘制 零件图的绘制方法和步骤 4 4 三维建模入门 Solid edge软件的基本使用 2 24 四、 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 根据学生的学习态度、实验操作与完成情况、实验报告撰写情况综合考核。 实验成绩按规定比例计入课程总成绩。 五、实验教材及参考书 邹玉堂等 .AutoCAD2020 实用教程(第三版)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20 北京邮电大学编. AUTOCAD2020 实用教程.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2020 孙江宏,赵腾任,李翔龙. AutoCAD2020 机械设计上机指导.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20 25 《材料力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 材料力学 课程代号 : 13021006 实验学时 : S8 适用专业 :本科机制、本科装备、本科机制(单招)等专业 一、 实验教学目的 材料力学实验是材料力学课程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独立思考以及创新能力的主要手段。 通过材料力学实验环节,使学生掌握测定材料力学性能 的基本方法、测量应变的电测法和实验应力分析的基本原理,并掌握相应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教学基本要求 按照实验指导书和任课教师介绍的方法完成课内各项实验内容,客观认真地将实验数据填入实验报告,对不合理的实验结果需重测或补测。 每次实验结束离开实验室前,实验报告须交实验指导教师审核、签名。 实验数据应及时整理,并交任课教师批改,以便进行考核和评分。 要求选做材料力学的基本实验 8 学时。 实验包括拉伸、压缩、扭转、弯曲正应力测试、材料弹性模量测试等。 通过实验,学生能了解材料力学性能的一般测试方法。 三、实验 项目及教学安排 序号 项目名称 学时 实验类型 1 金属材料的拉伸、压缩实验 2 验证性实验 2 扭转实验 2 验证性实验 3 弯曲应力的测量实验 2 综合性实验 4 组合变形实验 2 综合性实验 总计 8 26 四、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 采取考试 +考核的方法。 与理论考试内容同时考试,结合平时实验及实验报告成绩综合评分。 五、实验教材及参考书 《材料力学实验》 主编 : 刑世建,重庆大学出版社, 1998年 《材料力学性能与测试》 主编 : 韦德骏,湖南大学出版社, 1997年 《应变电测与传感 器》 主编 : 张如一、沈观林、李朝弟 27 《电工电子学 A》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电工电子学 A 课程代号: 06021103 实验学时: S16 适用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汽车服务工程、机械电子工程 一、实验教学目的 《电工电子学 A》是面向工科非电子类专业的集《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于一体的综合性课程,注重知识的综合和应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电路分析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电工、电子的应用能力。 电工电子学A实 验是与本课程紧密相连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通过实验要求 学生进一步掌握基础理论知识,提高实验能力、独立工作能力,拓宽视野。 实验后要求认真总结,分析实验数据并写出实验报告。 同时通过实验 培养学生查阅手册设计电路的能力,并具有常用电工、电子器件使用的基本知识,能根据题目要求设计具有一定功能的电路。 二、实验教学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的基本理论及基本实验技能; 根据各实验要求做好课前预习,并能写出规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