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毕业设计:编制连杆盖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内容摘要:

制毛坯简图 在各类机械中,连杆盖为为传动件 ,由于其在工作时处于运动中,经常受冲击和高压载荷,要求具有一定的强度和韧性。 该零件的材料选择 QT45010,零件的轮廓尺寸不大,形状不是很复杂,为成批量生产模型,从减少加工难度来说,经查机制工艺手册,毛坯采用铸造成型。 襄樊学院课程设计专用纸 6 因为零件形状并不复杂,但为减小加工时的切削用量和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毛坯材料,毛坯形状可以与零件形状接近。 即外形做成台阶形,内部孔铸造出。 确定机械加工余量,及毛坯尺寸。 1)确定机械加工余量 ( 1)铸件质量:零件表面无明显的裂纹等缺陷。 ( 2)加工精度:零件除孔以外的各表面为一般加工精度。 (3) 机械加工余量。 根据铸件质量、形状,以及各个加工部 位的要求毛坯尺寸和余量如下。 加工表面 基本尺寸 mm 毛坯尺寸 mm 单边总加工余量 mm 小头孔直径 216。 20 216。 10 5 大头孔直径 216。 81 216。 70 零件厚度 43 45 1 大头孔两端深度 0 铸造圆角 R3R5 表:毛坯尺寸和余量 襄樊学院课程设计专用纸 7 六、工艺规程设计 该零件是带孔的盘状零件,孔是其设计基准,为避免由于基准不重合而产生误差,应 选孔为定位基准,即选 216。 81+ 0mm 孔及一端面为加工精基准。 由连杆 盖有孔、沟槽等都需加工,而孔作为精基准应先加工,因此选外圆及一端面为粗基准。 该零件的加工面有内孔、端面、小孔及槽等,材料为 QT45010。 参考有关资料,其加工方法的选择如下 毛坯的两端面应该互为基准加工,表面粗糙度为 ,需粗铣 半精铣。 大头孔 216。 81+ 0mm:内表面粗糙度为 ,需进行粗镗 精镗。 小头孔 216。 20+ 0:内表面粗糙度为 ,需进行扩 半精铰。 大头孔内沟槽:表面粗糙度为 ,一次成型磨即可。 切割面:表面粗糙度为 , 需精铣。 两台阶面;底面为 , 侧面为 ,故采用粗铣台阶面后,对则面进行精铣并保证距离尺寸 94 0 ,以及对称度 A。 两个螺纹孔的加工:钻 铰孔。 小头孔的大沟槽采用 R67mm 的成型铣刀去加工。 大头孔内表面的沟槽采用 R25 的砂轮磨削。 小头孔里面的够槽用精细的镗刀加工。 在将连杆盖毛坯从大头孔中间切开的时候采用 2mm 的锯片铣刀。 连杆的加工工艺路线一般是先进行外形的加 工,再进行孔、槽等加工。 连杆的加工包括各侧面和端面的加工。 按照先加工基准面及先粗后精的原则,连杆盖加工可按下面工艺路线进行。 又因为此零件要求小批量生产,所以工序安排要求较集中。 工序 10:铸造毛坯。 工序 20:无损探伤,查是否有夹渣,气孔,疏松等缺陷。 工序 30:清理毛刺、飞边,涂漆。 工序 40:人工时效处理。 工序 50:划杆身中心线,以及大小头孔的中心线。 襄樊学院课程设计专用纸 8 工序 60:按线加工,精铣连杆大小头两平面,互为基准(加工中多翻转几次)至尺寸。 工序 70:重划大小头孔中心线,并选择一个面为基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