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光华-现代企业员工职业化训练整体解决方案内容摘要:

把握自己的角色,而非职业人士则往往不是,主要有以下两种表现: ( 1)刚出校门没有经验的职员,他们往往会有这样的想法:我是新来的,有条件跟人竞争吗。 我还是往后退一退吧。 如果你有类似的想法,请记住,公司招聘你,看中的是你的价值,上司希望你尽快转换角色,参与公司的运作。 ( 2)有一定 工作经验的非职业人士,他们往往不清楚自己的关切范围和影响范围应该在哪里。 他们事情做不好,却老在抱怨别人。 主要问题是心态不正、心理脆弱和雇佣思想等。 假设一个名校学子在一个规模不是很大的企业工作,他会怎么想呢。 也许他想做的可能就是改变一切。 “ 老板懂什么。 在公司里,我的学位最高。 ” 这种不敬上司、傲视同仁的想法就是一种心态不正的表现。 心理脆弱表现在遇到挫折时就丧失自信心。 雇佣思想 —— 让别人来经营你。 老板说什么,你就得干什么,这就是雇佣思想。 如果你成为一个职业人,那么,你就要消除这种思想。 抱有这种思想 的人恐怕一辈子都只能是一个普通的职员。 生活工作中遇到的挑战之二 这是一个工作狂的时代。 英特尔前总裁说过一句话,在这个时代,狂者生存。 从事 IT业的人意味着要牺牲很多的休息时间。 劳动法规定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 40 个小时,即使加班也不能超表现为不愿接受新事物。 过 48个小时。 IT业人士的工作时间平均不低于 60个小时,吴士宏说她一周工作不少于 92个小时。 身处竞争狂潮,也只能当个狂人。 表现为不愿接受新事物。 表现为不懂管理。 没有为自己制订一个职业生涯规划,往 往不知何去何从。 有些人不具备职业道德。 根据以下八种挑战的类型,可以列举出一段时期内的挑战表现,分析接受挑战的障碍,找到应对的措施。 可以用下表来表示: 表 3- 1 挑战的类型 【自检】 你认为你目前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你是如何面对它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讲总结】 本讲介绍了职业人士经常要面对的八种挑战,以及在挑战面前可能会产生的种种心理障碍和表现。 最大的挑战是时代变革,它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 【 心得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讲 挑战 (下 )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变革的三个层次 第三节 企业必须改革的原因 第四节 企业变革对企业以及个人的影响 第五节 企业变革的类型 引 言 前面讲述的是常见的八种挑战,最大的挑战来自于变革,变革是这个时代的主旋律,也是每一个职业人必须面对的。 本讲的目的就是讲述如何应对变革。 变革一般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社会变革、企业变革和个人变革。 社会变革 ( 1)科技。 科技日新月异,生活千变万化。 ( 2)政策。 例如近几年的人事制度的变革。 在北京的招聘报纸上,本地户口再也不是一个必需的条 件。 ( 3)私有化的变革。 公有制企业的比例在逐渐减小,私有化进程加剧。 ( 4)环保。 环保是当今时代的一个主题。 企业要是对环境有破坏,就很可能惹怒社会人士。 ( 5)合作与竞争。 合作是竞争时代的唯一主题,企业不懂合作就无法生存。 以联想为例,联想集团是一个贸工技一体化的企业,但这并不代表它就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只不过它与别的企业不同的是,别的企业做技术,它做贸易;别的企业做贸易,它做技术。 它的技术就是机顶盒。 ( 6)客户需求多样化。 客户需求的变化决定整个市场的变化,它是大环境变化的根本动力。 由于客户需求的多样化和 市场的激烈竞争,有人提出了个性化服务的概念。 何谓个性化。 个性化 —— 为你定制产品。 ( 7)全球经济一体化。 在全球化和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下,竞争的范围和深度都在加大。 图 4- 1 引发社会变革的因素 社会变革的影响,最主要体现在对于教育态度的转变上。 社会对高学历的需求增大,导致: ( 1)企业在招聘员工时会制订一个较高的学历要求。 对应聘人员的首要条件往往是学历。 以往一个公司招收一个专科生就很不容易,而现在它却非名牌大学研究生不要。 ( 2)再教育的热潮。 变革使每一个在职的人都要不停地去充电、再学习。 企业变革 企业变革的原因 企业为什么要实施变革呢。 因为变者生存。 企业变革的目的有两个:生存与发展。 以前企业往往要制订五年、十年规划,或者三年、五年行动计划。 这种模式,可以形容为 “ 先瞄准后射击 ”。 现在有人提出应该 “ 先射击后瞄准 ” ,认为不应该做三个月以上的规划和计划。 我们要找的不是神枪手,而 是快枪手。 这个提法的核心是 “ 以速度换成本 ” ,也就是高速。 高速是这个时代的特点。 不一定要了解所有的东西,而是先使用,在使用的过程中再去了解;否则等你完全了解时,也许它已经过时了。 企业变革和个人息息相关,企业发生变革,个人必然要受到影响。 企业发生变革的内容可能包括:所有权、组织、团队以及流程、职位;对于个人来讲、技术、市场、渠道、地域和分工都可能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化。 企业变革的类型: ◈ 公司所有权 ◈ 组织 ◈ 团队管理 ◈ 政策 ◈ 流程 ◈ 职位 /利益 企业变革要求个人的变化: ◈ 产品设计 ◈ 技术 ◈ 市场 ◈ 销售渠道 ◈ 销售地域 ◈ 工作分工 (1)垂直型向扁平型转变 对于此类型的变革,职业人要清楚转变的意义,并做到: ◆ 你要掌握最多的信息。 ◆ 你面临的可能是更加多头的接触。 ( 2)人事的变动 主要体现为人事关系的变化。 个人变革 这个 时代唯一不变化的就是 “ 变 ” ,所以对于变革至少要有这样的心理准备: 变化是永远存在的,应以不变应万变。 演变、渐变或革新还是有质的变化。 由于市场的饱和,企业就得转变经营方向。 在这个过程里,客户量的变化,先是逐渐递增,到最大值后,又逐渐递减。 市场时时在变化,你提供服务的内容和方式都得随之改变。 这种变化是渐变,而渐变的趋势必将导致质变。 如果你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你会奇怪,为何股价一夜之间狂跌;为何企业突然转型。 这个时候,由于你没有心理准备,你会有措手不及的感觉。 将来唯一持久的竞争优势,是比你 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 图 4- 2 个人情感变革曲线 个人情感变革曲线图表示,个人对变革产生的反应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震惊、不相信;情绪开始低落。 第二阶段:拒绝接受痛苦的现实,情绪跌落到谷底。 要知道事实已经发展到如此地步,只能改变自己去适应它。 但是,在 这个阶段,你会拒绝接受这个现实。 你的情绪还停留在抱怨、愤怒的状态,你会抱怨变革给你带来的诸多不便。 第三阶段:被动地接受现实。 这个阶段,你意识到只能接受事实。 因为对方是灯塔,你不能让灯塔改变航向,只能是自己改变航向。 第四阶段:寻找新的机会。 职业人只有适时地发现自己处于哪种心理状态,才能相应地加以调整。 表 42 个人对于变革的情感反应 【自检】 你认为应对变革应该持何种心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五讲 职业心态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什么是态度 第三节 如何调整我们的态 度 第四节 强调积极因素 抑制消极因素 引 言 探究众多成功职业人士的秘诀,有一条惊人地一致,那就是积极的态度。 积极态度是他们成功的最大资产。 积极态度对职业成功有一种魔力,能够极大地改 变一个人的事业和生活。 积极态度能够带来个性、灵感、热情和创造力。 本讲将探讨理解态度的重要性、积极态度的魔力、八种有效的态度调整技巧、态度与工作的关系等。 企业关注态度 —— 绩效考核:态度、能力。 什么是态度 人力资源部的年终考核一般会包括三个方面: ( 1)任务是否完成。 目标实现与否。 ( 2)你是否胜任。 你的能力、技巧如何。 ( 3)你的态度如何。 包括:工作表现,是否敬业,能否主动提出建议,如何处理危机,与上司、同事的关系如何等等。 提到态度,有些人马上会想到的是对工作的 态度,有些人想到的是对生活的态度,有些人则提出态度是一种对周围事物的感触。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可能都会有自己的看法。 现尝试着做如下归纳: ( 1)态度是对客观事物的评价性的陈述。 态度是一种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评价,它描述的是:喜欢与否。 ( 2)态度是你向他人表达心情的一种方式。 ( 3)思想家认为态度是一种心态,是看待事物的精神状态。 从思想根源上说,态度是一种精神状态。 ( 4)态度是心中一架无形的照相机,它会拍摄下你喜欢与不喜欢的事物。 如何理解态度 对于态度,每个人都可能有自己的看法 ,那么,你如何正确理解态度这个概念呢。 这里提供一种解释:把态度两个字拆开来, “ 态 ” 字,就是心上大一点; “ 度 ” ,就是度量,组合它们的意思, “ 态度 ” 就是用你的心去度量你的心之外的世界(外围世界)。 态度就是用你的心去度量你外围的世界。 我们对世界的度量是一种主观的评价,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评价标准,基于标准的不同,所形成的态度也是不同的;而行为是基于态度做出的,不同的态度导致不同的行为模式;你在评判别人的同时,别人也在评判你。 在你用心度量外围世界的同时,你的行为结果也受到外围世界的度量;你所受的度量,反过来, 会影响你对外围世界的度量。 2. 态度的构成 态度由三要素构成,可用A、B、C三个英文来表示。 ( 1)C:Cognition,指认知。 态度是你的内心持有的对外围世界的观点,它的形成基础是你对世界有所认知。 ( 2)A:Affection,指倾向。 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是对同一事物,每个人的认知可能都是不一样的。 这种认知的不同,表现在行为上,就是一种倾向。 ( 3)B:Behavior,指行动。 行动是态度的表现。 图 5- 1 态度构成 态度是行为的出发点。 本讲的着重点不在于态度的本身,而在于关注什么是积 极的态度。 因为积极的态度是你创造美好人生的基础。 那么,态度是可改变的吗。 ( 1)对事物的看法。 包括兴趣、经验、期望等。 ( 2)情景因素。 态度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外在因素导致的。 这包括两个方面: ① 时间、地点、环境等等,如阴天与晴天对人情绪的影响; ② 交流的对象,包括对方的语 气、表情、动作以及言语里所传达的信息等等。 ( 3)人际关系。 积极的态度和消极的态度导致的行为结果是不一样的。 以笑为例,态 度积极的人,笑容也是灿烂的;而有些人,你会觉得他笑起来皮笑肉不笑的。 对于前者, 你会还以真心 的笑容;对后者,你可能会给他一个虚假的笑脸。 由以上的分析,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认知是构成态度的基础,而认知本身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态度是可以改变的。 一个职业人,必须做到两点:一是积极的心态,二是积极的行动。 前者指的是你能够以成熟的心理,接受周围的世界对你的态度和行为;后者则指你须对别人表现出友善。 强调积极因素,抑制消极因素 下图四个箭头分别表示行为、个性、习惯和反应,它们是你向外围世界输出的东西。 图 5- 2 心态与外界的相互作用 下图左边是一颗枝繁叶茂、硕果累累的大树,右边是一颗生长不良、挂满苦果的大树。 它们分别表示积极心态苹果树和消极心态苹果树。 积极心态苹果树上结有 34个果实:自律、勤奋、耐力、和善等等,表示为 34种心态;消极心态苹果树结出的则是:浪费日子、空谈、我不行、守旧、拒绝变革、自大、无聊、自卑、忧虑等等,为 34 种恶果。 图 5- 3 苹果树 【自检】 试举出态度引发行为的实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