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砟轨道工程安全管理生产制度全文内容摘要:
止,并及时报告领导处理。 (3)协助队伍组织职工学习施工技术、标准、规范,推广新工艺。 (4)参加安全技术创新活动。 (1)责任区有人员作业时必须在岗在位。 (2)必须按安全技术交底和施工作业程序进行安全监督,对危险部位施工作业、落实规章制度、安全防护措施、安全操作规程的执行等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进行监控。 (3)对作业人员未执行安全相 关规定的,应责令要求整改,紧急情况下要求停工处理,并向工区领导报告。 (1)贯彻执行物资发运、装卸、仓库安全作业制度。 (2)采用或提运有毒材料及各种危险品时,必须索取有关性能说明书,确定使用范围,提出使用注意事项后下发使用。 (3)定期检查料具,对不符合安全规定的,及时回收处理,或报请上级处理。 (4)经常检查各类材料库,负责对材料运输、保管人员进行日常安全教育,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5) 按时发放劳动保护用品。 (6) 参加处理与有毒物品使用、火工品性能有关的安全事故。 (组)长安全职责 (1)在架子队长的领导下,对本班 (组 )安全工作负责。 (2)认真执行项目经理部 /工区 /架子队下达的各项安全管理规定,严格按技术交底组织施工作业。 (3)以身作则并负责教育全班 (组 )人员严格遵守劳动纪律,落实“三工”制度,听从安质等各级管理人员的指导和管理。 12 (4)开工前及施工过程中随时注意检查工人作业环境、防护设施、机具设备、违章操作等安全情况,对不具备安全条件的施工项目和违章指挥,有权拒绝作业。 (5)发现安全问题,本班 (组 )能解决的要立即解决,不能解决的立即向工地负责人报告。 如情况 紧急,应立即停止作业,通知工人撤离危险区,然后再报告领导。 (6)负责对本班组新工人的岗前教育。 教育工人必须按章操作,文明施工,禁止违章蛮干。 (7)按规定随工督促检查班组本班组作业人员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品。 (8)合理安排劳动力,根据工人身体、年龄、技术状况和其它不同特点合理分配工作。 (9)发生伤亡事故要立即组织抢救和报告,并保护好现场。 为本班组各类事故的调查分析提供协助。 (1)遵守劳动纪律,严格按操作规程、规章制度和技术交底作业,爱护和正确使用劳动保护用品和防护设施,不得违章 冒险作业,并制止他人的违章行为。 (2)特殊工种必须要持证上岗,严禁将设备交给无证者操作。 在未熟悉设备性能和操作规程前,不得上岗操作。 禁止酒后开车、驾驶机械和进入作业场地。 (3)要爱护和正确使用劳动保护用品,保证本岗位工作地点和机具设备的安全整洁、防护装置齐全可靠。 (4)树立安全意识,提高自我防护能力。 进入高处作业、起重、打桩等有物体坠落部位的施工现场时必须戴安全帽,高处作业必须系安全带。 (5)服从安全检查人员的指导和管理,及时反映和处理不安全因素。 (6)有权拒绝接受违章指挥,对上级单位或领导忽视职 工安全的错误决定和行为,有权提出批评或越级反映。 (7)施工中发现安全隐患要及时报告班组长消除后方可继续作业。 13 (8)遇有伤亡事故发生,要积极参加抢救工作,并立即向现场管理人员报告。 、不定期安全生产检查 、节假日安全检查 、不定期安全生产检查 分部每月进行一次安全大检查,进行通报实施奖罚,安全生产大检查内容主要包括(不限于): (超过 30 人的队伍是否按规定配有专职安全员, 30人以下的必须设兼职安全员)。 “三工”制度落实情况。 ,是否组织检查验收。 ,周五安全日活动是否坚持。 ,是否规范、科学、实事求是。 ,对重点部位、关键环 节的专项安全检查。 14 ,主要包括(不限于):车辆安全检查、用电安全检查、消防安全检查、防洪安全检查、机械设备安全检查、节假日安全检查、高空作业安全检查等。 (1)安全巡查主要是由分部、架子队专职或兼职安全管理人员等,深入现场巡视和检查安全生产情况,发现问题和安全隐患要及时要求整改,填写安全问题通知单。 (2)分部每半月要进行一次质量安全大检查。 (3)质检员、安全员每天进行质量安全检查,建立质量安全检查记录。 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不限于): ①是否有职工反映 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 ②职工是否遵守劳动纪律,是否遵守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③各项规章制度在生产场所是否得到落实; ④施工安全防护是否到位。 2.“三工”制度 “三工”制度由生产带班人员,每日在工前、工中、工后开展,做到工前有交待、工中有检查,工后有讲评。 (1)工前讲话。 在上岗前,由带班人员交待施工各个环节的操作安全要求;各工种的配合;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当天的工作存在哪些危险因素、预防危险的重点;应采取的预防措施等。 (2)工中检查。 在施工过程中,带班人员要对安全施工进行检查,主要内容有:工作程序、步骤 、操作工艺是否符合标准及技术要求;操作人员的基本动作、操作动作及工具使用是否符合标准;设备、设施、物资、材料是否按规定堆放得整齐有序;检查劳动纪律,及时纠正“三违”现象。 (3)工后讲评。 施工结束后,由带班人员进行工后讲评,主要内容有:对工具、设备的状态、数量进行整理、检查;对材料及产品进行整理和统计;15 对环境进行清理,达到安全文明施工的要求;对人数进行清点;对隐患进行处理或对本班作业的主要问题进行反映和报告并对下一班进行交接。 、节假日安全检查 ,应包括季节性和 节假日安全检查内容; 和节假日安全检查内容。 、节假日安全检查主要内容: (1)夏季检查防洪、防署、防雷电措施落实情况; (2)春秋季检查防火措施落实情况; (3)节假日加班及节假日前后进行安全检查。 生产岗位安全检查主要由每位职工每天操作前,对自己的岗位或将要进行的工作进行自检,确认安全可靠后才进行操作。 检查的主要内容: ,安全防护装置是否有效; ; 的设备、工具是否符合安全规定; ; 、用具是否准备齐全,性能是否良好; 、操作规程是否明确。 “谁检查,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要做好事故隐患排查的跟踪检查工作。 ,对出现的重大事故隐患,员工有权向上级主管部门提出投诉,主管部门要认真排查,督促及时消除事故隐16 患。 ,要逐项登记,根据隐患信息,对安全生产进行动态分析,从管理上、安全防护 技术措施上分析原因,为加强安全管理与防护提供依据。 《隐患整改通知书》,以督促整改单位消除隐患,《隐患整改通知书》要按定人、定时、定措施进行整改。 ,检查组、检查人员应责令停工,限期整改。 ,坚持进行三级安全教育、经常性安全教育,努力提高全体职工的安全意识,提高各工种人员安全操作技能。 ,加强对各单位“三类人员”(分部经理、分管生产 的副经理、分部总工程师、安全机构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取证工作,确保上述人员持证上岗。 3. 及时对新入伍、转岗、换岗的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使其熟练掌握与自身从事工作相适应的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 (1)传达、学习国家和上级主管部门有关安全的方针、政策、法令、法规;以及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等有关安全的规章制度。 (2)掌握本单位安全状况、施工特点;组织学习安全管理制度、防范和应急措施、警示录及事故案例剖析等。 (3)监督、检查、指导各架子队安全教育培训工作。 17 、班组 (1)学习国家和上级主管部门有关安全的方针、政策、法令、法规;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有关安全的规章制度,合同、设计文件、施工规范、技术安全标准。 (2)掌握作业和作业场所的危险危害因素,防范和应急措施、安全管理制度、警示录及事故案例剖析等。 (3)学习本架子队承担施工任务特点、性质和安全文明施工规定及劳动纪律,主要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特殊作业、危险作业、安全防范措施和安全注意事项及上级规定的学习内容。 (4)掌握安全施工概况,工作性质、工作范围及工作环境,各岗位使用机械设备、工器具性能、防护装置的作用及正确 的使用方法,掌握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岗位责任制及相关安全注意事项,个人防护用品、用具正确使用和保管方法等。 (1)根据建设建教 [1997]83 号文件印发《建筑企业职工安全培训教育暂行规定》的要求,各单位要结合具体情况,适时安排安全学习教育和培训。 (2)分部经理、分管生产的副经理、分部总工程师每年不少于 32 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 12 学时; (3)安全质量部管理人员每年不少于 40 学时; (4)其他管理和技术人员每年不少于 20 学时; (5)特殊工种人员每年不少于 20 学时; (6)其他人 员每年不少于 15 学时; (7)转、换、离岗重新上岗前,接受一次不少于 20学时的培训; (8)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岗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 24学时。 、层次和工序分别进行,管理人员的重点是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管理水平,操作者的重点是遵章守纪、自我保护和提高防范事18 故的能力。 、图片展览、安全录像、电视、安全知识考试和竞赛等多种形式普及宣传安全技术知识,开展有针对性、形象化的培训教育,并根据接受教育对象的不同特点,采取多层次、多渠道和多种方法进行,具体形式如下 : ; 、安全标志和标语口号; ; 、班后讲评的时机对员工进行现场教育。 、转岗、换岗人员三级安全教育。 、调岗的人员,必须按规定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经考核合格,方准上岗。 产方面的基本教育,本工程三级安全教育是指工区、架子队、班组这三级。 新上场人员在分配到项目部后,必 须进行初步的安全教育。 教育内容如下: (1)劳动保护的意义和任务的一般教育; (2)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标准、规范、规程和安全知识;。 指新上场人员被分配到架子队以后进行的安全教育。 教育内容如下: (1)施工人员安全生产技术操作一般规定; (2)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3)安全生产纪律和文明生产要求; (4)分部所承担工程基本情况,包括现场环境、施工特点、可能存在不安全因素的危险作业部位及必须遵守的规定。 是新上场人员分配到班组后,开始工作前的岗位教育。 教育19 内容如下: (1)本人从事施工生产工作的性质,必要的安全知识,机具设备及安全防护设施的性能和作用; (2)本工种安全操作规程; (3)班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基本要求和劳动纪律; (4)本工种事故案例剖析、易发事故部位及劳防用品的使用要求。 (1)电工、焊工、架子工、机械操作工及起重工和各种机动车辆司机等特殊工种工人,除进行一般安全教育外,还要经过本专业安全技术教育。 (2)按国家、行业、地方和上级规定进行本工种专业培训、资格考核,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后上岗。 8.“三类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 (1)工程项目主要负责人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必须经过考核合格后,做到持证上岗; (2)在施工现场,分部经理是施工项目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者,也必须持证上岗; (3)同时要加强对各级安全管理队伍人员的培训,使安全管理进入规范化。 (1)季节性,如冬季、夏季、雨雪天、汛期和台风期施工; (2)节假日前后或加班,以及突击赶任务; (3)工作对象或施工任务改变; (4)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施工; (5)发现事故隐患或发生事故后; (6)新进入现场等。 (1)坚持开展班组安全教育活动,落实“三工制度”,做到工前有交待、工中有检查,工后有讲评,并作好上岗记录。 20 (2)工前的上岗交底。 交待当天的作业环境、气候情况、主要工作内容、施工程序、工艺要求和各个环节的操作安全要求;施工过程中的危险分析及预防措施;各工种的配合等。 (3)工中的岗位检查。 查上岗人员的劳动防护情况,每个岗位周围作业环境是否安全无患,机械设备的安全保险装置是否完好有效,各类安全技术措施是否落实;工作程序、步骤、操作工艺是否符合标准及技术要求,操作人员的基本动作、操作动 作及工具使用是否符合标准;设备、设施、物资、材料是否按规定堆放得整齐有序;检查劳动纪律,及时纠正“三违”现象。 (4)工后讲评主要内容有:对工具、设备的状态、数量进行整理、检查;对材料及产品进行整理和统计;对环境进行清理,达到安全文明施工的要求;对人数进行清点;对安全隐患进行处理或对本班作业的主要安全问题进行反映和报告并对下一班进行交接。 、转岗、换岗人员在接受安全教育培训后必须经过考核合格。 2.“三类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有发证资质的有关部门培训考核取 证。 ,记录三级教育、变换工种教育等教育考核取证情况。 、集团 (公司 )三体系内审以及其它各类安全活动对安全教育培训效果进行检查。 : (1)检查是否建立健全安全教育和培训考核制度; (2)检查新上场人员、转岗、换岗人员三级安全教育情况。 主要检查三级教育考核记录; 21 (3)检查安全教育内容。 根据接受教育对象的不同特点,教育和培训内容应该按等级、层次和工作性质分别进行,管理人 员的重点是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管理水平方面的教育;操作者的。无砟轨道工程安全管理生产制度全文
相关推荐
每年都投入千万美元进行 WSN 网络技术研究,并在 C4ISR 基础上提出了 C4KISR 计划,强调战场情报的感知能力、信息的综合能力和利用能力,把 WSN 网络作为一个重要研究领域,设立了 Smart Sensor Web、灵巧传感器网络通信、无人值守地面传感器群、传感器组网系统、网状传感器系统等一系列的军事传感器网络研究项目。 在美国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推动下,美国如麻省理工学院
目要求,在发射机输出端接上 75Ω的假负载,其输出功率不应大于20mW。 在去除假负载,接上发射天线,则被天线辐射出去的有效功率 Pt比 20mW要小。 以单振子天线为例 ,如图 所示。 当 l=2 时, A、 B两端所呈现的阻抗为300Ω左右,必须接一个 4: 1的阻抗变换器才能与发射机阻抗匹配。 自然这样是效果最佳。 然而根据题目要求,工作频率 fo在 6~ 10MHz 之间任选一个频点
把握自己的角色,而非职业人士则往往不是,主要有以下两种表现: ( 1)刚出校门没有经验的职员,他们往往会有这样的想法:我是新来的,有条件跟人竞争吗。 我还是往后退一退吧。 如果你有类似的想法,请记住,公司招聘你,看中的是你的价值,上司希望你尽快转换角色,参与公司的运作。 ( 2)有一定 工作经验的非职业人士,他们往往不清楚自己的关切范围和影响范围应该在哪里。 他们事情做不好,却老在抱怨别人。
知区域为 Q和 R,节点 B感知区域为 R和 S。 节点 A和 B向节点 C发送自身感知数据时,监测区域 R被发送了两次,因此造成了数据冗余现象的产 生。 图 洪泛中的“内爆”现象 A B D C DATA 中北大学 2020 届毕业论文 第 16 页 共 54 页 图 洪泛中的“重叠”现象 SPIN是一类基于协商机制的自适应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 该类协议基于以下两个基本思想设计 : 第一
少和消除散射的影响。 超声检测方法 ( 1)仪器选择 探伤用仪器的选择应从探伤对象的材料和缺陷存在的状况来考虑,如果仪器选得不正确,不但导致不可靠的探伤结果,而且在经济上也带来很大损失。 仪器的选择应从选择最适合的探头开始,因为探头的性能是检测缺陷的关键,而探伤 装置本身则应使探头的性能获得最充分地发挥。 在考虑探伤操作要求的同时要决定是否需要自动化,同时考虑选择试块、辅助工具和耦合介质等。
境相兼容。 ( 3) 满足 游 区内部不同区域建筑总量和空间使用的限定要求。 ( 4) 与周边已建成的建筑物内的居民共享景观空间。 ( 5) 内部道路系统与城市道路有机结合,做到通畅自然、人车 分流,避免往返迂回,满足消防车环通要求,有利于 游览 区内部的功能划分和有效利用。 ( 6) 适应迅速发展的休闲、旅游度假型房产市场需求。 总体布局 充分遵循规划设计条件 , 强调生态环境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