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研:课题选题申报、研究方案设计与实施内容摘要:

年来改革实践所形成的有益经验与成果,开展新课程改革实验的考察调研,研制 政策性文件,并付诸指 11 导落实的行动以推进改革,在研究实践中总结、反思、调整、提高。 又如 《科学课学生适宜活动量的研究》,对研究方法的阐述: 方法,取决于研究内容和目标,“适宜活动量”,是达成教学目标的最佳活动量,是多少的问题,而非有无的问题,这需要采取“对照”的办法进行研究,涉及教师对教材、学生的把握,把握得好,活动量少照样能达成教学目标,反之,则活动量很大,也还是完不成教学目标或完成得不好。 涉及到教师的引领作用,如教学设计巧妙、又适当点拨,学生活动量就不会是很大,而教学目标却能很好完成。 看实验效果,需要对在 不同情况下的教学目标达成情况进行测试,需要观察不同情况下学生的参与、表现等情况。 等等,都需要用到对照的方法。 ● 关于研究的操作措施及做法, 还包括研究工具、对象。 这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研究工具往往不写;研究对象也就一句话,如某某班等。 这方面好的例子如《初中生学校压力现状的调查研究》,对“研究对象”、“研究工具”设计阐述如下: ◆研究对象 选取广东省 431 名初一至初三(即 78)年级的中学生为被试,其中男生 227 人,女生 204 人,年龄范围 12— 16 岁,平均年龄 14 岁。 ◆研究工具 所用研究工 具系台湾师范大学吴武典教授编制的《学生在校生活状况问卷》中的《压力来源量表》。 该量表用于测量学生在学校体验到的压力状况,包括课业压力、常规压力、师生关系压力、同伴关系压力、自我压力五个分量表,量表具有良好的测量学特性。 反映方式为题目所描述情况的出现频率由低到高的 14 四级评定,得分越高表明压力越大。 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集体测试,采用 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管理和统计。 上述“研究对象”人数不是整数,显然比整数具有可信度。 所介绍的工具,比较具体,确实可靠,科学性无庸质疑。 ● 如果是搞实验, 还应写出 “自变量”、“因变量”和“控制变量”。 所谓“自变量”,它是实验前假定存在的因果联系中的原因变量,也就是研究者施加于被试的可操纵的教育影响;“因变量”:它是实验前假定存在因果联系中的结果变量;“控制变量”:也叫无关变量,是指影响因变量但并非自变量的其他一切变量,为了判断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因果联系,必须予以控制的变量。 如研究“某种香水对女性内分泌周期的影响”,使用香水是自变量,女性内分泌周期的变化就是因变量。 两组女性的选定及香水的如何使用等是控制变量;如要验证教师对学生作业的评价态度会影响学 生作业成绩这一假设,教师对学生作业的评价态度就是这个实验的自变量,对学生练习结果的评定成绩属因变量,对每组学生的基础水平、进行练习的时间、教师组织教学的能 12 力等这些会影响练习成绩的因素就是这个实验的控制变量;如《 PBL 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小学语文 PBL 教学模式实施过程是自变量,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交流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生命意识、独立个性的增强是因变量,学习小组间的差异性及样本的代表性等是控制变量。 (五)关于如何写“课题研究的步骤及人员分工”。 要有阶段时间和阶段任务。 至少是三个大阶段, 一是准备阶段,二是实施阶段,三是结题阶段。 其中“实施阶段”,又可以具体分出几个来。 课题组人员分工也要具体、明确,不能全由 实际 主持人一人来做。 有的课题较大,需要确立子课题,那么,由谁,承担什么样的子课题,应该明确。 (六)关于如何写“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含已取得的与本课题有关的研究成果)”。 这主要包括课题组负责人及其课题组成员自身的科研水平、能力,擅长、欠缺,所在单位所能提供的人、财、物力的支持程度。 许多课题的《研究方案》,对“已取得的与本课题有关的研究成果”往往写不出,主要原因是课题申报之前没 作任何研究,直接申报县(区)级的,甚至市、省级的,或者对自己研究的其他课题,包括本校其他研究的课题没有加以联系起来,象是孤零零的一个。 因此,申报市规划课题要有一定的研究基础,要求对本单位其他课题研究情况甚至一般研究情况作出了解,以反映已取得的与本课题有关的研究成果的情况。 四、课题研究的实施 (一)课题开题 课题确立(立题)以后,应及时召开课题组全体成员(含课题研究方案中列入的专家、顾问等)会议(一般称“开题会议”),将个人智慧转化为集体智慧,将个人行为转化为集体行为。 课题申报表和研究方案应该人手一 份,一是为了课题申报表和研究方案的学习、熟悉、修改和补充,二是按各成员承担的任务开始工作,建立相应制度(如课题组研究的记录、检查、交流等项制度),确立阶段性汇总时间及讨论内容。 开题会议后应形成开题报告或研究的具体实施方案。 为什么需要对课题申报表和研究方案作修改呢。 因为: 我们了解到,一是许多人在申报课题前并没有受到上级教科研管理部门有效的课题申报方面的培训,二是申报时比较仓促,三是申报到立题批准已过了好一段时间,又有了新的情况,所以有必要这样做。 (二) 课题或 概念界定 即对课题所涉及到的 一些概念必须做一番比较清楚的梳理,对几个关键性的概念, 13 必须给予界定,然后给出一个操作性的定义(从哪些方面采取措施)。 如下面一组课题,均涉及到许多概念: 《参与式德育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何谓“参与式”。 谁参与。 “德育 教学” 如何理解。 何谓“模式”和“构建”。 《构建三个平台形成德育合力的研 究》,“三个”什么平台,与形成德育合力是什么关 系。 《小学思品课中学生道德实践能力的培养研究》,“思品课”的内涵和外延是什么。 何谓“道德实践”。 何谓“道德实践能力” 《学科综合实践考查与考试评价改革的 结合研究》,何谓“综合实践”。 “何谓学科综合实践”。 何谓“考查与考试”。 何谓“考试评价改革”。 何谓“结合”。 《构建主体性道德人格的职业道德教育体系的研究》,“主体”所指何意。 何谓“道德人格”。 如果研究学生,为什么称“职业道德教育”。 何谓体系。 《深入推行德育导师制,构建三维德育模式》,“深入推行”主要指深化研究还是指推广。 导师制、班主任、党团校为什么称“三维”。 《教师发展学校的实践与研究》,何谓“教师发展学校”。 “教师发展学校”就是校本师训吗。 以上每个课题的许多概念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如果 不事先梳理和界定清楚,是根本无法下手研究的,会变得糊里糊涂,会离题很远。 梳理和界定的过程,就是在实施研究了。 而且,这一过程是要通过文字表述的,论文或研究报告的一部分也就出来了。 (三)具体操作 按照设计的内容、措施、方法、对象(被试)、工具、步骤等,朝着预期的目标实施操作,并把操作的情况记录下来,把形成的材料集中起来,然后进行阅读、分析、判断、推理。 1.按不同的研究方法进行 ●比如说调查 ,要选择调查对象(样本)、确定调查内容、选择调查手段、准备调查材料和进行实地调查等。 如《静安区中小学 生“健康饮食”现状调查》,选教育水准中等的学校,共抽取三所,发放和回收有效调查问卷共 100 份,对部分学生进行访谈。 又如《农村初中“问题学生”成因调查及对策研究》,采用向诸暨市所属 34 所农村初中的“问题学生”发放调查表的方式进行,调查表的内容包括“问题学生”的十个类属和十六项统计指标,共发放和回收到调查表 340 份,除去不符合要求的 9 份,留下 331份有效表。 14 再如《关于学生座位问题的调查研究》,设计了一套调查计划,首先是对实验班上课情况进行观察,其次是对教师、学生进行访谈,再次是对相关学校进行同类的观察。 ●比如说实验 ,在确定实验课题、定好实验计划后按计划进行。 如《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综合干预的研究》, :从本市七所小学中,通过测查、鉴别选取 ADHD 儿童 128 名; :采取实验组与对照组前后测设计。 将 128名儿童随机分为三组,其中综合干预组 65 名、药物组 33 名、控制组 31 名; :a 综合干预采用行为辅导、家庭干预、药物治疗三种方法综合。 b 药物组处理,班主任老师安排家长带儿童去上海心理咨询中心进行药物治疗,并记录服药情况; c 控制组处理:让 ADHD 儿童跟随正常儿童一起学习,不 采取其他辅导措施。 又如《信息技术与“文综”课程整合研究性学习实验》,首先,选择“布什轰炸日本”这样的课题,“文综”中相关的学科知识是高二《世界近现代史》第三章《第二次世界大战》等,实验对象是高二年级,其中 65%已顺利通过计算机二级考试,大部分都能熟练掌握计算机应用技能和网络交流手段。 其次,搜集大量影象资料与二战图片画册,以及在网站上下载大量的文字及《图说历史》中有关二战中与日本作战的信息,组建模拟网站。 第三,确定课题研究专题网站的网页制作和信息链接,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课余时间完成。 ●比如说行动研究 (所谓“行动研究”,就是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通过行动与研究的结合,创造性地应用教育理论去研究与解决不断变化的教育实践中的具体问题,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及自身专业化水平的一种研究活动),在确定研究问题以后,边实施边研究(反思)、边研究(反思)边实施。 如《幼儿园“玩墨游戏”的实践与研究》,操作过程为: (参观、认识文房四宝、欣赏名画); (听画家的故事、听幼儿文学故事); (玩笔、玩砚、玩纸、玩墨:在竹子、柚子皮上玩墨,用手掌、手指玩墨,在区角活动中玩墨); (用实物拓画、运用可数符号涂画简 笔画、在宣纸上涂画中国画)。 在这些过程中,边进行边观察、边思考、边记录。 又如《参与式德育模式的构建与实践》,其研究过程是在 调查研究、确定课题、 组织培训、 编用读本、整合资源基础上,自 2020 年 3 月起, 就 《做人 —— 长兴的孩子这样说,这样做》读本使用情况作了专项调查。 同时为进一步探讨参与式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举行了“参与式德育的实践与研究”论文及案例评选,分别就参与式德育模式的建构,参与式德育的认识、做法、经验、体会,参与式德育过程中学生素质及教师素质提升四个方面进行总结评选,发布评选结果,并出刊《长兴教育 》专刊。 由县教育局举办“ 做人 —— 长兴的孩子这样说,这样做”现场研讨会 ,以学校德育工作为中心,研讨如何结 15 合《做人》来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充分发挥《做人》在广大学生中的积极导向作用。 研讨会安排教师研讨课、师生论坛,及部分学校德育分管领导就创新德育工作思路、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等方面进行交流、研讨。 通过研讨会,以典型促深化、促提升;通过研讨会,以发现的新问题促完善、促思考,推动进一步深入研究。 ●比如说 叙事研究 ( 所谓“叙事研究”,就是以叙事、讲故事或案情描述的方式表达对教育的理解,就是通过叙说来描绘教育行 为、进行意义建构,并使教育活动获得解释性的意义理解。 更多的是在教育叙事之后对意义的揭示,或者说讲一个教育、教学的故事,描述一个教育教学上的案情,再加一些在叙述具体事件时自己的看法和反思,即评析)。 如 《一个高中优秀生的道德情感体验的叙事研究》: 先是确定 研究对象: 选择温州某中学的小林同学做研究对象,考虑到选择她的典型性因素,因为温州某中学是浙江省一级重点中学,小林同学又是这学校实验班(高二四班)的班长。 从读小学到现在一直是三好学生,成绩优异,品行端正,是同学们羡慕老师喜欢的好学生。 用她班主任的话说,简 直真是“极品”。 接着 是 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根据叙事研究的相关理论指导,在收集资料时,综合运用了结构性访谈、非正式交谈、现场笔记、实物收集、口述历史等方法。 在研究过程中,面临收集到的大量原始 资料,综合运用了类属分析和情境分析的方法。 在建构小林同学故事时 ,进行了多次访谈交流,结果是由她的回忆片段综合而成。 建构式地描述有关小林同学道德体验的故事 共有 1243 个字。 然后是 分析 : 一是直接分析: 1. 遗忘了“生活世界”的道德教育消解小林的道德信仰 ( 怀疑 失望 ); 2.失落了主体间交往的道德教育造成道德价值观的冲 突( 信仰失落 — 孩子自己的世界 — 被强加的观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