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置房一期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报批稿内容摘要:

水利部水保 [2020]89 号) 规范性文件 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国务院国发 [1998]36 号) ⑵《规范水保方案编报程序,编写格式和内容的补充通知》(水利部保 泉州市东海云山片区安置房一期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 2 方案编制总则 9 监 [2020]15 号函) ⑶福建省人民政府文件《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通知》(闽政 [1999]205 号文) 委托书 2020 年 5 月 福建省 泉州市土地开发有限 公司 关于《泉州市东海云山片区安置房一期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编制的委托书。 主要技术标准 ⑴《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 GB504332020) ⑵《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 GB504342020) ⑶《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通则》( GB/T157722020) ⑷《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 (GB/~ ) ⑸《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 GB/T157742020) ⑹《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 GB/) ⑺《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 SL1902020) ⑻《水利水电制图标准水土保持图》( ) ⑼《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 SL2772020) ⑽《防洪标准》( GB5020194) ⑾《水土保持工程概 (估 )算编制规定》(水利部水总 [2020]67 号) ⑿《水土保持工程概算定额》(水利部水总 [2020]67 号) ⒀《福建省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办法》(闽水 [2020]73 号) ⒁《福建省水利水电建筑工程预算定额》(闽水电 [1997]计 201 号) ⒂《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机 械台班费定额》(闽水电 [1997]计 324 号) 相关技术文件及资料 ⑴ 《 泉州市东海云山片区安置房一期工程 设计方案 》( 2020 年 3 月 泉州市城 市 规划设计研究院)。 泉州市东海云山片区安置房一期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 2 方案编制总则 10 ⑵ 《泉州市东海隧道工程西接线及云山片区安置房一期用地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实施方案》。 ⑶ 其他相关资料。 方案编制执行标准 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 GB504332020)的有关规定,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的等级应按项目所处 水土流失防治区和区域水土保持生态功能的重要性来确定。 根据《水利部关于划分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水利部公告[2020]第 2 号)和《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划分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通告》(闽政 [1999]205 号文),本项目建设所在地丰泽区列为国家级水土流失防治重点监督区,本方案执行防治标准一级。 方案编制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及《福建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坚持“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防治、因地制宜、加强管理、注重效益”的水土保持方针。 最大限 度地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 在防治项目建设引起水土流失的同时,保障项目的正常运营,更好的发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项目所在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根据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原则,绿化、美化项目区环境。 ⑴努力防治施工期间新增的土壤侵蚀,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实现项目区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的同步发展。 ⑵预防为主,防治并重,积极预防和治理项目建设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维持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⑶加强施工期间的管理和防护。 方案编制原则 泉州市东海云山片区安置房一期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 2 方案编制总则 11 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及相关法律 、法规、规定的要求,本着“预防为主、保护优先、防治并重、因地制宜、因害设防、水土保持为生产建设服务”的原则,在调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确定工程建设在相应各时段内需采取的水土保持措施,核定工程量,安排实施进度和投资,落实方案实施的保证措施。 具体遵循以下原则: ⑴以“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治理”为原则。 贯彻和执行国家和地方有关水土保持的法律法规,编制符合国家对水土保持、环境保护的总体要求的水土保持方案。 ⑵预防优先、注重防护的原则。 根据工程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提出对主体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优化的建议,通 过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以及对主体工程方案的优化和施工组织设计优化可最大程度减少弃渣和工程量,达到减少水土流失的目的。 ⑶水土保持植物措施设计与工程措施设计相结合进行综合防治的原则。 植物绿化和工程措施是水土保持的两项重要措施,这两项措施能够相辅相成,互相补充,增强防治效果。 在水土保持方案实施中应将两种措施有机结合,因地制宜。 ⑷水土保持措施设计与主体工程的保障设计相结合的原则。 在编制设计过程中应当保持二者协调一致,结合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提出水土保持措施实施的进度计划,使水土保持措施与主体工程的设计深度和特点 协调。 同时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要在主体工程设计和已实施的水土保持工程的基础上进行,充分利用主体工程自身具备的水土保持功能以及已经实施的水土保持设施,保证方案的可操作性。 ⑸重视项目建设施工过程中水土保持管理措施的及时有力。 应注意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合理安排和有力控制,将由于施工过程中作业不合理造成的水土流失量降到最低。 ⑹重点突出和综合防治相结合的原则。 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遵循全面防治 泉州市东海云山片区安置房一期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 2 方案编制总则 12 和重点治理相结合、防治和监督管理相结合的设计思路,合理布置各项防治措施,建立选型正确、结构合理、功能齐全、效果显著的水土流失综 合防治体系。 同时要根据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力求定性合理,定量准确,使项目建设单位在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内有效控制并负责治理新增的水土流失,防治原有的水土流失。 ⑺坚持生态环境效益优先的原则。 在进行水土保持措施布局时尽可能考虑采用植物措施,恢复土地生产力,实现土地生产的可持续性发及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方案编制深度及设计水平年 按照《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中“其编制内容及深度与项目主体工程所处的阶段相适应”的规定,该项目的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为可行性研究阶段。 水土保持方案设计水平年指水 土保持工程建成,初具规模并开始发挥作用的时间,一般为工程竣工后的第一年。 本工程属于建设类项目,工程水土流失主要集中在施工期,计划于 2020 年 底 完成整个建设项目,结合施工期安排,本水土保持方案设计水平年拟定为 2020年。 泉州市东海云山片区安置房一期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 3 项目概况 13 3 项目概况 项目的地理位置 泉州市东海云山片区安置房一期工程位于东海组团云山片区津淮街东段北侧部分地块 ,东海遂道连接线以东地块 ,总用地面积。 本项目坐落于大坪山南麓,用地范围为西北比临东海隧道连接线与现状千亿山庄及部分民房隔路相望 ,南侧为瑞士花园二期及伟铭房地 产用地 ,东侧为规划城市公园。 项目区属丘陵地貌,场地内大部分为民房及少量空地 ,场地地形地貌相对复杂 ,北高南低 ,西高东低 ,南北方向黄海高程在 ~ 之间 ,东西方向高差在 ~ ,整个场地的高差较大。 本项目紧靠泉州市区中心,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且拥有优美的生态环境条件 ,是理想的居住地。 项目概况 ⑴项目名称:泉州市东海云山片区安置房一期工程 ⑵建设单位: 福建省 泉州市土地开发有限公司 ⑶项目性质:新建 ⑷建设规模: 项目总投资 21780 万元,项目建设用地面积 ,地上总建筑面 积 ,主要包括住宅 套房 875户 、商业服务 设施、 活动中心(社区活动中心和老人活动中心) 2 个 、 物业管理中心 1 个 、 配电室 1 处、 消控室 1处 、 门楼 1 处 、 架空绿化 以及 架空停车库 等。 地下室面积 m2(战时作为人防掩蔽所,平时作为地下车库),共有停车位 671个 (其中地面停车位 369个,地下停车位 302 个 )。 另外还 对小区内交通体系、绿化管网等市政设施进行配套建设。 注:以上有关数据出自《泉州市东海云山片区安置房一期工程设计方案》( 2020 年 3 月 泉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⑸规划用地性质及建设 内容 泉州市东海云山片区安置房一期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 3 项目概况 14 规划用地性质:该用地性质为住宅用地,主要安排拆迁安置地、商业住宅混合区的建设。 项目建设内容主要有:建筑单体工程 (包括地下室) 、道路工程、给排水工程、雨水工程、消防工程,其它配套工程包括电气工程、电梯工程及室外配套工程等。 ⑹ 项目建设期 本项目建设期拟定为 2年,计划于 2020年 12月底完工。 方案设计介绍 项目概况 ㈠ 规划指导原则 ①以现状为基础,充分考虑地形因素,尽量减少土石方量。 ② 满足拆迁 的特别需要,并充分考虑社会将来发展带来新的精神和物质需求。 ③ 规划道路尽量清晰、明确,保证行车安全与舒适,满足工程的可行与经济。 ④ 社区公共建筑的合理配置。 公共建筑配置以满足拆迁安置居民的实际要求设置,既服务本区,亦兼顾周边居民方便使用,力求达到服务便捷。 ⑤ 整体设计尽量增大绿地面积,达到均好的标准,建立生态化系统,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⑥ 建筑平面布局形成南北对流,东西布局对称呼应,强 调中心绿地与城市广场的发散和聚合作用,方案特征鲜明,布局合理,配套设计完备,高雅、简洁明快,与基地风貌相适应,与周边环境相协调,突出山水园林城市的特征。 ㈡ 设计目的和规划构思 ⑴ 设计目的 ① 适合拆迁安置要求,打造便捷高效、低投入的新型居住社区,满足拆迁安置的现实需要。 ② 充分协调经济、环境、实用、技术等方面的相互关系,发挥创造力,深入 泉州市东海云山片区安置房一期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 3 项目概况 15 细致地考虑建筑空间的组合、建筑风格形式、内在居住功能、 住区景观构成以及文化体育和生活配套设施等方面因素,使之成为泉州地区拆迁安置住宅项目的楷模。 ③ 合理确定社区的职能、规模、发展方向,合理配套各类城市公共设施,努力营造新区高品质的人居环境,提升小区人气,与此同时,重点对城市绿地、公共商业、教育设施及环境进行相应的景观环境设计。 ④ 创造山林社区高品质的人居环境,以适应新时期文明生活的需求,以合理的设计带动居住区全面走向现代化,塑造高雅新颖而又不失泉州地方特色的城市安置区,使之成为东海片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⑤ 以建设文明住区为目标,注重居住区人与人的关系,营造良好的邻里环境,建立完善的居住区步行游憩绿地系统,创造安全、方便、舒适的居住生活环境。 ⑥ 坚持可持续发展思想、生态思想以及打造节约型社会的总体方针,使其真正落到实处。 构筑居住区良好而独特的生态居住环境。 ⑵ 规划构思 此次规划本着保护生态环境,塑造宜人景观的宗旨。 规划充分考虑“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以“绿色、健康”为指导,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三统一作为基 准点;以营造高品质的环境为目标、精心塑造生动和谐的居住空间形象。 更新设计理念:以人为本,引入生态设计的概念,高效应、高起点、高标准,实现与城市大景观接轨,展现本地域文化特色的新时尚生活面貌。 ① 创造良好的景观视线: 基地的东面是规划的城市公园,拥有良好的景观环境,通过规划布局,使尽可能多的住宅拥有更大的观景面,使住宅区和城市公园融为一体。 比临城市公园,是本地块独特的魅力所在。 设计通过清晰有序的空间组织,形成多条景观视廊,令公园美景能最大限度地渗入到地块的每个区域,以提高每 泉州市东海云山片区安置房一期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 3 项目概况 16 个地 块的综合环境生态价值。 ② 隔音降噪处理: 基地西北侧是东海隧道连接线,产生的噪音对本地块的影响较大。 在规划设计手法的处理上,让建筑的山墙面面向道路,从而降低对建筑正面的影响,再结合辅道的道路绿化,使噪音影响最小化。 ③ 人车分流 打造内部纯步行社区: 本规划采用完全意义上的人车分流体系,人走绿化空间,车行在组团外围,力求形成整体、安全、便捷且与景观相结合的路网结构,从而确保行人的安全和行车的便捷。 社区车辆集中停放在地面公共停车场,或直接驾驶入地下车库 停放,车行系统的设计利用建筑退让用地红线的间距,在外围形成车行道路系统,而内部形成纯步行社区,平时社区内部不通车,紧急情况下允许特种车辆如消防车,救护车驶入社区,保证社区的安全宁静。 ㈢ 规划布局 按规划要求,本工程建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