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建筑施工企业内控制度管理内容摘要:

施工人员职责相分离;结算人员应收集包括合同、图纸、价格信息、变更等在内的齐备的资料,并理解透彻合同、图纸中的相关规定;准确计量工程量,保证结算金额准确真实。 在施工过程中若业主变更设计,技术人员应及时将变更通知合同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和结算部门,现场施工部门则应按照变更后的设计施工;若施工过程中出现业主原因导致企业遭受经济损失时,相关部门应及时 形成索赔资料,提出索赔要求。 采购和生产控制。 采购过程中的内部控制关键点包括:采购前,物资采购应由业务人员提出申请,经审批部门批准,形成采购计划;采购过程中,应选择合适的供应商,特别是采购重要物资,如三大材、外墙面砖等材料时,应在质量人员、技术人员和采购人员对供应商进行考察的基础上,通过公开招标确定供应商;材料验收时应经质检人员、仓库管理人员和采购人员同时验收合格后才能入库; 入库之后,财务部门检查采购计划、入库单和发票等资料后,经主管人员批准才能按合同规定付款;内部审计人员也应对材料采购过程中的各环节 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 施工环节应注意的关键内部控制点:施工前须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计划执行,生产人员需按生产量计划领用材料,并将工程量与材料使用量核对,防止超限额使用材料;定期盘点材料,编制月、季及年度剩余材料盘点表;在授权范围内处理剩余材料并上报企业;加强对机具使用的监管,防止私自外借;对工程进度监控,尽可能按照计划进度进行施工,如遇特殊情况应及时修改施工计划。 分包商控制。 对于专业性较强的某些分项工程需由分包商完成,随着建筑业发展,分包商越来越多的参与到分项工程建设中。 建筑施工企业对分包商的管理应注意:在分析自身力量的基础上确定是否需要进行劳务分包;选择分包商时应考察分包商的资质、技术能力、设备、资金、信誉等情况,并经主管人员审批后才能确定分包商。 成本费用控制。 建筑施工企业成本控制工作贯穿于从投标到竣工结算的全过程中。 成本费用控制的关键源头是投标阶段,通过事前目标成本的预测控制,在成本期望值基础上考虑适当利润来编制具有竞争力的投标报价;施工准备阶段须做好 施工组织设计及目标责任成本分解,按工序标准成本方法制定事中目标成本计划;施工 过程中,应采用最适当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