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和现状的分析内容摘要:

休人员,目前差距大概是 300%~500%。 目前,按照国家对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总体思路,未来基本养老保险目标替代率确定为 %。 由此可以看出,今后基本养老金主要目的在于保障广大退休人员的晚年基本生活。 但是同期,机关事业单位仍然沿用财政大包大揽 的制度,养老保险替代率确定为 90%~107%,而同期企业退休职工,仅为不到 40%。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普通企业职工对养老金的要求肯定会越来越高,而这时候,双轨制度的存在必然会 引起社会广泛的反对与抗议。 所以在不断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同时,也更应该渐渐地改变目前养老金的双轨 局面。 (二) “退休年龄”与“领取养老金年龄”之争 我国目前法定的退休年龄是男职工年满 60 周岁,女干部年满 55 周岁,女工人年满 50 周岁。 这个规定是在当时全国人口平均寿命只有 50 岁左右的情况下制定的,这些年来,退休年龄的规定起到了 保障职工权益,保证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 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在退休年龄方面也出现了一些争议。 有的学者认为寿命延长,但退休年龄不变,就容易加剧养老保险基金的不平衡,使我国的社会保险改革更加艰难。 但也有学者认为,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劳动力 多,退休年龄的修订必须统筹考虑社会保险与就业。 同时在国内,许多人认为“退休年龄”就是等于“领取养老金的年龄”,于是出现了“提前退休”的现象,而这些人同样一退休就领取养老金。 在国外,养老金给付条件通常都是复合型的,被保险人必须达到规定的年龄和一项或者两项附加条件(如必须达到缴纳保险费的期限或者满足一定的工龄),才能有领取养老金的资格。 如法国规定领取养老金的条件为年满 60 岁,投保 年,如果未达 年,则减发养老金;美国规定享受条件为年满 65 岁,如果 60~64 岁者退休的话,也要减发养老金。 在我国,虽然也对领取养老金的给付资格条件在退休年龄和缴费年限上有明确的规定,但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似乎并不那么的严格限制,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中国老百姓都认为“退休年龄”就是等于“领取养老金的年龄”。 退休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