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学校安全工作手册内容摘要:

合、土洋结合的优势,加强组织协调,综合运用人防、物防、技防手段,纵向夯实基础、横向强化配合,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化、高效率的治安整体联动防范新格局,为全市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实现我市创建国家级文明城市的工作目标。 二、主要目标 (一 )各学校要把治安防范工作摆 在重要位置,加大人、财、物等方面的投入,建立、完善治安防范长效工作机制。 (二 ) 各学校要充分动员广大教职工积极参与治安防范工作,积极配合公安机关及其他政府部门搞好校园周边环境整治。 三、全面落实整体联动防范工程“四大工作机制”,实现“四个突破”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整体联动防范工程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各学校必须从运作机制上下功夫,确保整体联动防范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并收到明显效果。 (一 )积极配合社区抓好“四警联动”工作,实现社会面防控能力的突破。 各学校要以社区为基地,在当地公安机关的统一指挥下,将学校内 保、保安、门卫与社区民警、刑侦民警、巡警和交警四警种实行联勤协作工作模式,有效地配合公安机关对社会面的控制,预防违法犯罪事件发生。 (二 ) 积极配合社区搞好四大板块防控联动机制工作,实现自防自治能力的突破。 各学校作为社会平面的基本构成中社区的单位、居民院落、商家店铺、街道四大板块之一,要加强同社区警务室、治保会的联系,通过开展四大板块的防控工作的联动,实现对校园及其周边的全面控 23 制。 各学校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完善本学校内部安保机构,落实自防措施,白天要加强门卫工作,夜间要加强值班巡夜,在加强人防措 施的同时,要进一步加大技防、物防的力度。 (三 ) 积极配合公安机关搞好快速反应联动机制工作,实现快速反应能力的突破。 各学校要建立以当地派出所为基地、辐射各警种的通讯网络和技防网络,确保能够在第一时间报案,达到有效控制犯罪的目的。 (四 ) 积极配合派出所抓好四级网络管理联动机制工作,实现阶梯式管理能力的突破。 各学校要按时参加由派出所牵头召开的驻区单位、治保会、商家店铺定期联系会,要及时向当地派出所通报本单位的治安动态,协助公安机关查找防范漏洞,制定整改措施;切实形成“创安细胞工程”层层有人抓、有人管、 有人负责的格局。 四、具体要求 (一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实施整体联动防范工程,是治安防范工作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重大举措。 各学校要把实施整体联动防范工程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一件大事和实事来抓,加强领导,采取措施,切实解决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组织,确保抓出成效。 (二 )加大投入,搞好保障。 各学校要加大人、财、物等方面的投入,确保整体联动防范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并收到明显效果。 (三 ) 市教育局将把整体联动治安防范机制的建 立纳入学校(单位)综治目标管理,作为党政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内容,严格实行责任制、查究制和一票否决制。 对实施整体联动防范工程成绩突出的学 24 校和党政领导,将给予表彰奖励。 附: 学校各种安全制度 一、门卫管理制度 学校门卫制度是对一切进出学校的人员和物质进行有效监控和严格管理的制度。 包括进出人员证件查验制度、外来人员入校登记制度、会客制度、车辆准入放行制度、物品出入查验制度。 (一)进出人员证件查验制度 非学校教职员工进入学校,应主动向学校保卫人员出示表明身份的相关证件。 学校保卫人员应认真查验进入学校的外来人员的相关证件,严禁不明身份人员进入学校。 对拒不出示证件或不能证明其身份的外来人员,学校保卫人员有权拒绝其进入学校并做好解释工作。 在行课期间,学生确因特殊情况需出校门时,必须持有班主任老师签字同意的请假条,学校保卫人员查验后方可放行并将请假条存档备查。 学校对居住在校内的外单位人员和家属发放通行证,门卫凭通行证放行。 (二)外来人员入校登记制度 外来人员进入学校,必须在学校保卫部门进行登记,经允许后方可进入。 对拒不进行登记的外来人员或登记内容与事实不符的,学校保 25 卫人员有权拒绝其进入学校并做好解释工作。 (三)会客制度 学校教师在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期问原则上不会客,确因工作需要会客的,需由教师本人到门卫室确认和登记后准予进入。 学生家长到学校找教师交流或了解学生情况时,需由教师本人到门卫室确认和登记后准予进入。 学生家长要进学校找自己的孩子或其它学生,只能在课间由班主任老师陪同并登记后进入。 (四)车辆准入放行制度 学校在正常教育教学工作期间,应关闭好校门 ,严禁机动车辆进入学校。 上级视察工作或确因工作需要进入学校的车辆,需经学校领导同意后,在保卫人员的引导下停放到指定地点,禁止鸣笛,限速行驶,确保师生安全。 (五)物品出入查验制度 学校保卫人员对进出学校的外来人员携带的物品进行登记,对可疑物品要进行查验,严禁易燃易爆、剧毒、管制刀具等危害物品进入校园。 学校因教学需要购买的化学实验药品,必须由实验保管员带入并登记。 学校保卫人员对带出学校的大宗物品要请示学校领导同意并查验登记后方可放行。 学校保卫人员要加强对带 入或带出学校的可疑物品的盘查,确保学校和师生的人身财产安全。 26 二、值班制度 学校值班制度是对校园内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情况的有效监控,起到及时联络各方面人员并在第一时间作出快速反应的安全管理制度。 值班包括节假日值班、双休日值班、防汛值班、学校行课期间的值班(值周)以及按上级要求进行的其它值班。 学校安排教师值班时要有行政领导带班,值班人员必须在岗值班。 值班人员和带班行政必须保证全天候通讯畅通。 值班人员应做好当天值班情况记录,协助学校处理突发事件。 三、安全检查防范制度 安全检查防范制度是加强对校园内所有部位、设施有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和加强安全防范的安全管理制度。 学校的安全检查要实行定点、定员、定岗制度,确保日常安全检查无空白、无死角;学校每周要对所负责的安全责任点(区域)进行认真检查,并形成安全检查记录,填写在统一制定的《学校安全工作记录本》上,及时报分管领导。 学校要建立安全日检查制度,做到安全检查有计划、有安排、有检查、和整改记录;各责任点(区域)责任人必须每日开展认真、仔细的安全检查,做到无盲点 、无漏洞、无空白、无死角;检查情况要认真填写在《学校安全工作检查记录本》上,发现安全隐患要在第一时间报告分管领导或校长,并果断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详细记录在案。 学校每月组织一次全校性的安全大检查,形成安全检查记录, 27 确保不留下任何安全隐患。 学校要认真分析本学校各责任区域内安全工作的各种情况,对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区域决不遗漏,做到及时排查;对已发现的安全隐患必须在第一时间内立即整改。 学校安全检查要坚持有章可循、违章必纠、有患必改,坚持“谁检查、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 日常安全检查要集中力量、突出重点,把教室、图书室、阅览室、会议室、食堂、消防设备、燃气设施、供电设施、运动设施、学生宿舍、教职工宿舍以及人群集中场所作为检查重点。 四、报告制度 报告制度是学校教职员工向学校或学校向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学校安全工作中相关事项的安全管理制度。 学校教职员工对所负责的安全责任区域内的安全隐患,要及时向学校分管安全工作的行政领导报告或直接向校长报告。 学校安全领导小组必须在每季度 30 日前,书面向市教育局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汇报学校 季度安全工作情况。 学校对安全隐患的整改结果要在规定时间内向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对不能及时进行整改的安全隐患,要在报告中说明原因并提出防护措施。 值班人员要向学校带班领导报告每天的值班情况,对值班过程中的偶发事件或异常情况要在第一时间向学校分管领导报告,并妥善处理。 学校发生安全责任事故或其它具有重大影响的事件,学校安全 28 工作第一责任人要在第一时间向教育行政部门电话报告,并在三小时以内书面报告教育行政部门。 报告安全隐患应包括隐患的影响范围、影响程度、已采取的应急 措施、整改措施、整改资金来源及其保障措施、整改目标等,报告安全事故应包括发生时间、地点、经过、人员伤亡情况、采取的急救措施、事故现场的保护措施等。 五、安全隐患整改制度 l、整改制度是学校教职员工根据学校要求或学校根据行政主管部门要求对存在的安全隐患或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的安全管理制度。 重大安全隐患应设立警戒线,制定整改措施,落实整改责任人,确定整改时间。 学校教职员工要根据学校或区域安全责任人的要求,对存在的安全隐患或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并要 求学校或区域安全责任人验收,并由验收人签字认可。 学校根据行政主管部门下达的安全工作整改通知书的要求,对存在的安全隐患或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应及时整改,书面上报整改结果。 六、用电安全制度 用电制度是学校校内所有涉及到用电标准、安全及电器的使用、保管等环节的安全管理制度。 学校用电线路的安装和电器使用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 严禁在学校范围内使用容易引发安全事故的大功率电器,如电 29 炉、电热取暖器等。 学校任何用电设备在安装、使用和撤除过程中 都要指定专业人负责,由专业工程公司负责安装、撤除。 坚持“人走电断”的原则,合理、正确使用一切电器设施设备。 七、功能室安全管理制度 功能室安全管理制度是对学校微机室、语音室、图书室、阅览室、实验室、美术室、室内艺体场所等功能室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制度。 各功能室必须指定专人进行管理,建立功能室使用登记制度,对功能室内的一切设施设备进行详细入库、检查、使用情况记录。 各功能室负责人应对师生开展有关功能室使用的安全教育,每月定时对功能室进行安全检查,做 好检查记录,及时报告安全隐患,协助相关人员及时处理,并做好记录。 学校教师、学生必须在管理员或专业教师的指导下使用功能室内的一切设施设备,未经许可或指导,严禁擅自动用。 附件 1: 学校电教设备管理办法 电教设备包括电视编辑室里的一切设备和教室的电视机、终端智能控制器、遥控器、遥控键盘、微机、其他电教设备及相关布线; 使用上述设备时必须进行严格的登记制度,并注意及时归还,以保证设备的安全和充分利用; 使用人员在使用上述设备的过程中,按照正确的使用方法进行操作, 30 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若因错误操 作导致设备损坏,应按实际情况进行赔偿; 电视机、终端智能控制器及分发到各班的遥控器由各班班主任指定专人负责操作使用,任何学生不得随意开启上述设备或破坏布线,因此而造成的设备损坏应照价赔偿,并根据的有关规定给予处分。 电教教师负责设备的维护和使用方法的讲解,保证设备按时归还,及时解决设备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充分了解设备运行状况,及时排除设备故障,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附件 2: 学校微机室管理办法 学生进入微机室上课必须带上教材、穿鞋套,不得携带饮料、零食等与教学无关的物品; 教师在微机室上课 时,应坚持学校的后课制度,在门口检查学生是否遵守上述规定; 上课过程中必须训练学生在微机室上课的习惯,不准更改计算机的设置,不得删除他人文件,不得随意离开座位,应保持教室的安静; 学生不得以任何理由在微机室玩电子游戏,不得在微机室的计算机上安装任何游戏,一经发现上述情况,必须进行耐心教育和严肃处理; 上课完毕后,上课教师必须检查:( 1)微机室的门、窗是否关严;( 2)每台计算机及显示器的电源是否关闭;( 3)教室内的灯、空调等其他用电设备是否都正常关闭;( 4)教室内的桌凳是否按要求摆放整齐; 微 机室计算机原则上只能用于学生上机实践操作,凡因其他情况使 31 用微机室必须经学校主管领导批准方可。 附件 3: 多媒体阶梯教室管理规定 多媒体阶梯教室由专人管理,使用多媒体阶梯教室必须提前一天在电教室进行登记,以便协调安排; 必须正确操作使用多媒体阶梯教室的各种电教设备,一切因错误操作带来的损失由操作者负责, 未经老师允许,学生不得使用任何电教设备; 使用后,必须检查各种设备是否正确关闭,是否关好门窗; 每次开启阶梯教室(含上课、会务及清洁工人做完清洁)后,必须经电教管理员检查核实设备状况,并做 好记录。 定期对多媒体阶梯教室的电源、电线、电器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并做好记录,发现隐患,立即上报,坚决整改。 八、消防安全制度 消防安全制度是学校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