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的防雷接地技术内容摘要:

体来说就是根据建筑物的是否处于易燃易 爆场所或者是否处于火灾危险环境;是否属于国家、省、市级重要办公场所,或者是否属于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否处于地理、地质环境易遭受雷击的地方,或者是否属于孤立旷野的高耸建筑物等等来划分防雷类别。 根据新的 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规范》的在关规定,一、二、三类防雷建筑物的滚球半径分别为了 30m, 45m, 60m。 滚球半径越少,保护范围越窄,受保护的建筑物越安全,遭受雷击的概率越低,因此,凡是属于易燃易爆场所、重要的办公场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孤立旷野的高耸建筑物都属于一、二类的防雷建筑物。 接闪器和引 下线的问题:接闪器在一般情况下多数采用避雷针、避雷网、避雷带。 有时在大面积需要保护情况下,可以采用避雷线保护。 在搞环境防雷时,可以采用ca-a3防雷器或法国提前放雷避雷针保护。 在一般情况下,除去一类雷建筑物需要采用独立避雷针、独立地极保护外,其余的类别均可采用针、网带保护,地极可作合设地极处理。 保护范围的计算分别可按一、二、三类防雷建筑物的滚球半径计算。 用 gb5005794 规范作图方法来验证受保护的建筑物是否得到无空隙的保护。 地极及地极接地冲击电阻的问题:如果建筑物的防雷地极是独立地极的话,一般要离开建筑物基础的地 中距离3m以远;如果是通信用的独立地极的话,则要求离开建筑物 20m以远,并要求接地电阻〈4欧。 除去一类防雷建筑物属于0区和1区,用独立避雷针、独立地极保护外,其余类别一般情况下,都采用合设地极的方式,尤其是框架结构的建筑物更应采用本身基础作合设地极使用。 均压环的设计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