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贸企业纺织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内容摘要:

(2) 避雷、接地设施缺 失或无效,遭受雷电 或静电聚积; (3) 通风不良,烧毛废 气对人体伤害。 火灾 其他爆炸 中毒和窒息 灼伤 (1) 按照标准规范设计、安装燃气管道、贮罐、设置汽化室, 建筑耐火等级应为一、二级,与其他部门保持符合规定的防 火间距,设置明显标志和安全防护区域,禁止将汽化室、贮 罐设置在厂房的中心位置、多层建筑内、车间与车间之间, 以及人员较多的地方; (2) 与车间连在一起的汽化室、贮罐应设置建筑防火防爆分 隔,有泄压泄爆、遮挡强光、通风降温等设施; (3) 管道、贮罐和设备的 焊缝、阀门、法兰和与贮罐壁连接等 处完好无泄漏。 管道外敷防腐绝缘层,并加设阴极保护装置; (4) 严禁违章动火、非工艺性火源或外来火种进人汽化室危险 区域; (5) 安装气体泄漏、火灾探测等装置和自动灭火喷淋设施,对 现场燃气浓度含量进行检测,发生系统泄漏时,紧急关闭系 统、停止设备运转,并及时扑灭烟火; (6) 按规定落实通风排气、喷淋降温、遮挡强光等措施; (7) 进人危险工作区域应穿着防静电服装,禁止使用容易产生 静电、火星的工具; (8) 现场设置警示标识和危险化学品 MSDS。 《城镇燃气管理条例》 (国务院令第 583 号) 《城镇燃气设计 规范》 (GB 50028) 《城镇燃气技术规范》 (GB 50494) 《危险化学品管理条 例》( 国务院令第 591 号 ) 《纺织工业企业安全管 理规范 》 ( AQ 7002) 《棉纺织企业安全生产 规程 》 ( AQ 7003) 《印染工厂设计规范》 (GB 50426) (续表 ) — 8 — 序号 场所 /环节 /部位 较大危险因素 易发生的事故类型 主要防范措施 依据 (二)印染和漂染工序 1 印染和漂染工 序中双氧水、 酸、碱、雕白 粉等危险化学 品 (1) 双 氧水储 存时靠近 热源或温度过高,未 与易( 可 ) 燃物等分开 存放,缺少泄漏 应急 处理措施; (2) 烧碱、硫酸、盐酸 在丝光、蜡染过程中 蒸发雾化后对皮肤、 粘膜等组织有强烈的 刺激和腐蚀作用,严 重时烧伤皮肤; (3) 雕白粉 ( 吊白块 ) 在 漂白过程中分解产生 有毒气体,能使作业 人员头痛、乏力。 其他爆炸 火灾 中毒和窒息 化学灼伤等 (1) 漂白剂储存仓库、设施应达到国家安全技术标准规定,设 置明显标志和安全防护区域; (2) 设置建筑防火防爆分隔和遮挡强光、机械通风等设施,相 抵触的或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防止包 装及容器损坏; (3) 安装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气体报警装置; (4) 建立并严格执行安全操作 规程或作业指导书、应急预案、 危险化学品 MSDS 等文件,设置安全警示标识; (5) 按规定发放、正确佩戴符合规定的劳动防护用品 ( 包括应 急眼罩、空气呼吸器、乳胶手套等),现场安装洗眼器、冲洗 淋浴装置。 《危险化学品管理条 例》( 国务院令第 591 号) 《纺织工业企业安全管 理规范 》 ( AQ 7002) 《印染工厂设计规范》 (GB 50426) 2 印染和漂染工 序中织物漂白 的保险粉 保险粉储存不当,遇 潮、遇热、遇水等情 况会引起自燃、燃烧 和爆炸,释放有毒气 体。 火灾 其他爆炸 中毒和窒息 (1) 保险粉储存仓库 、设施应达到国家安全技术标准规定,设 置明显安全警示标识和安全防护区域,实行双人双锁; (2) 设置防火防爆、密闭分隔的建筑和吸湿干燥、遮挡强光、 机械通风等设施,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与氧化剂、酸 类、易 ( 可)燃物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3)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安装易燃易爆、有 毒有害气体报警装置,配备相应消防器材如砂土、干粉、二 氧化碳等灭火器,发生事故时用干石灰、沙或苏打灰覆盖泄 漏物,使用无火花工具收集回收处置; (4) 建立并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或作业指导书、应急预案、 危险化学品 MSDS 等文件; (5) 按规定发放、正确佩戴符合规定的劳动防护用品 ( 包括自吸 过滤式防尘口罩、安全防护眼镜、化学防护服、乳胶手套等)。 《危险化学品管理条 例》( 国务院令第 591 号 ) 《纺织工业企业安全管 理规范 》 ( AQ 7002) 《印染工厂设计规范》 (GB 50426) (续表 ) — 9 — 序号 场所 /环节 /部位 较大危险因素 易发生的事故类型 主要防范措施 依据 3 定型工序中热 定型、开幅、 烘干等燃气使 用环节 (1) 燃 气管道 或储气罐 发生泄漏; (2) 机械联锁发生故 障,排气不良,在关 车后燃气未排尽,或 燃气末排清点火; (3) 毛 絮滤网 堵塞或风 管未定期清理等; (4) 采用燃油导热,高 温导热油外喷、泄漏 或过热爆管。 火灾 其他爆炸 中毒和窒息 灼伤 (1) 燃气管道、贮罐、汽化室设置要严格按照标准规范设计、 安装,建筑耐火等级应为一、二级,防火间距符合规定,禁 止将汽化室、贮罐设置在厂房的中心位置、多层建筑内、车 间与车间之间,以及人员较多的地方; (2) 与车间连在一起的汽化室、贮罐应设置建筑防火防爆分 隔,有泄压泄爆、遮挡强光、通风降温等设施; (3) 管道、贮罐和设备的焊缝、阀门、法兰和与贮罐壁连接等 处完好无泄漏,管道外敷防腐绝缘层,并加设阴极保 护装置; (4) 严禁违章动火、非工艺性火源或外来火种进人危险区域; (5) 安装可燃气体泄漏、火灾报警等装置和自动灭火喷淋设 施; (6) 按规定采取通风排气、喷淋降温、遮挡强光等措施,并禁 止使用容易产生静电、火星的工具; (7) 机械设备和管道安装有效、可靠的联锁装置,确保设备从 点火、送气、排风及运转等程序全过程联锁,箱体设置防爆 层和泄压泄爆装置,并定期检查、检测,烟道、箱体内接人 蒸汽喷淋装置,如遇意外泄漏和火灾能迅速打开阀门进行喷 灭; (8) 定期做好清洁工作,保持滤网、风管清洁。 《城镇燃气管理条例》 (国务院令第 583 号)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 (GB 50028) 《城镇燃气技术规范》 (GB 50494) 《危险化学品管理条 例》( 国务院令第 591 号 ) 《纺织工业企业安全管 理规范 》 ( AQ 7002) 《印染工厂设计规范》 (GB 50426) 4 印染及整理中 预缩机和重型 轧车、辊筒印 花机等 (1) 轧 点部位 防护隔离 装置和电气联锁装置 缺失、失效; (2) 处理故障违规操 作。 机械伤害 (1) 轧点部位防护隔离装置和电气联锁装置相配套,做到完 整、可靠、有效; (2) 各危险部位应设置安全警示标识。 《纺织工业企业安全管 理规范 》 ( AQ 7002) 《棉纺织企业安全生产 规程 》 ( AQ 7003) 《印染工厂设计规范》 (GB 50426) 《 纺 织 机 械 安 全 要 求 》 (GB/T 7780. 1) (续表 ) — 10 — 序号 场所 /环节 /部位 较大危险因素 易发生的事故类型 主要防范措施 依据 5 磅料配料 ( 磅料 配料室 ) 酸、碱、各种助剂等 化学品因操作不当或 缺少个体防护而与人 体直接接触造成伤害。 化学灼伤 (1) 建立健全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并抓好落实; (2) 制定危险化学品使用安全操作规程并严格执行; (3) 岗前进行安全教育与培训; (4) 按规定配备和使用劳动保护用品; (5) 磅 料配料室应保持通风、干燥,易产生化学反应的危化品 要分开存放。 《危险化学品管理条 例》( 国务院令第 591 号) 《印染工厂设计规范》 (GB 50426) 6 染色 ( 高温染 罐) 染罐安全附件失效、 操作不当导致超压。 容器爆炸 (1) 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 (2) 制定并严格执行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3) 特种设备定期检验检测; (4) 定期组织对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并做好记录; (5) 制定相关应急救援预案。 《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 技术监察规程 》 ( TSG R0004) 染罐未完全泄压情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