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配电系统方案设计开题报告内容摘要:

:可靠性、选择性、灵敏性和速动性。 继电保护装置应简单可靠,使用的元件和接点应尽量少,接线回路应力求简单,运行维护方便,在能够满足要求的前提下宜采用简单的保护。 对相邻设备和线路有配合要求的保护,前后两级之间的灵敏性和动作时间应相互配合,还要有必要的灵敏系数。 参考文献 [1] 苏文成主编.工厂供电(第二版) [M].北京:机械工业出 版社, 1999 [2] 李天友主编. 配电技术 [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20 [3] 翁双安主编.供电工程 [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20 [4] 刘介才编著.工厂供电设计指导 [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20 [5] 刘介才编著.工厂供电第五版 [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20 [6] 焦留成主编.供配电设计手册 [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1999 [7] 雍静主编.供配电系统 [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20 [8] 孟祥忠主编.现代供电技术 [M].北京:清华大学 出版社, 2020 [9] 王崇林主编.供电技术 [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1997 [10] 何仰赞主编. 电力系统分析 [M].武昌: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20 [11] 方富淇主编.配电自动化 [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20 [12] 袁钦成主编.配电系统故障处理自动化技术 [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20 [13] Nick Jenkins, Ron Allan, Peter Crossley, Daniel Kirschen, Gordan Generation, Herts. [M].UK: Institution of Electrical Engineers,2020 [14] IEEE Working Group on Distribution Automation. Distribution Automation. Piscataway NJ USA: IEEE, 1988 毕 业 设 计(论 文)开 题 报 告 2.开题报告:一、课题的目的与意义; 二、课题发展现状和前景展望;三、课题主要内容和要求;四、 研究方法、步骤和措施 开 题 报 告 一 .课题的目的与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电力系统不断发展、扩大,电网传输和配送电力的能力及其技术水平迅速提高,发挥了支撑国家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基础作用。 近年来,在国家和有关政府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电网企业实施了大规模城乡电网建设与改造,基本上扭转了用电与电能质量供求不协调的局面,电网安全性与经济性逐步改善。 但是,在当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工业化特点明显,城镇化加速以及环境与资源制约刚性越来越强的形势下,直接面向用户的配电网的发展依然面临着新的挑战:要满足持续走 高的用电需求和越来越严格的供电可靠性要求;要相应保障用户端的电能质量、降低配电网损耗,提高电网和企业运营的经济性;要努力降低配电系统建设占地;要把配电网建设成环境友好的配电网;要更好地履行服务于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社会责任。 运行统计表明,目前用户绝大部分停电概率(包括计划停电和故障停电)是在配电系统环节,电网近一半的电能损耗发生在中、低压配电网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