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责任制及生产管理制度内容摘要:
度对领导干部承包到位情况进行考核。 ( 2)考核结果在企业橱窗内公布,以示职工监督。 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安全检查 ( 1)职能部门每月至少进行一次专项检查,公司每半年至少进行一次综合检查。 ( 2)安环科应编制公司已确定的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安全检查表 ”。 ( 3)根据检查表的内容,由安环科组织相关人员定期进行逐项检查,并形成记录。 ( 4)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向承包该点的领导干部报告。 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应急预案 ( 1)编制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应急预案。 根据公司综合应急预案的要求,编制专项应急预案。 ( 2)每半年进行一次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应急预案演练。 81 和防护用品 (器具)管理制度 配置在生产设备上,起保障人员和设备安全作用的所有附属设施 ( 预防事故设施、控制事故设施、减少与消除事故影响设施 )总称为安全 设施 ,必须加强维护, 保证灵敏好用。 各种安全设施要有专人负责管理,定期 检查和维护保养并落实到人。 各种安全设施 要建立档案编入设备检修计划,定期检修。 各种安全设施 要按有关规程和规定,定期进行专业检查和校验,并将检查、校验情况载入档案。 安全设施 不得随意拆除,挪用或弃置不用,因检修拆除的,检修完毕后必须立即复原。 必须根据作业性质、条件(空气中的氧含量、毒物种类、浓度等)劳动强度及有关技术标准,正确选择和采用合适的防护用品和器具。 各种防护器具都用定点存放在安全、方便的地方,并有专人负责保管,定期校验和维 护,每次校验后应有记录或铅封,主管人应经常检查。 建立防护器具的领用登记卡制度。 24 (锅炉 、压力容器【含气瓶】、 起重设备) 严格执行国务院令第 373 号《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保证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 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 安全技术档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特种设备的设计文件、制造单位、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使用维护说明等文件以及安装技术文件和资料; ( 1) 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和定期自行检查的记录; ( 2) 特种设备的日常使用状况记录; ( 3) 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 ( 4) 表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 ( 5) 特种设备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 特种设备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 30 日内,应向市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登记(办理使用证),登记的标志应当置于或者 附着于该特种设备的显著位置。 特种设备应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定期检验要求,在安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 1 个月向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 未经定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不得继续使用。 在用特种设备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 置 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必须进行定期校验、检修,并做出记录。 加强对在用的特种设备进行经常性日常维护保养,并定期自行检查。 每月至少进行一次。 在日常维护保养和自行检查时发现异常情况,应当及时处理。 81 锅炉、压力容器、电梯、起重机械 等 的作业人员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取得国家统一格式的特种作业人员证书,方可上岗作业。 特种作业人员在作业中应严格执行特种设备的操作规程和有关的安全规章制度。 在作业过程中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报告。 化工企 业的特性基本上是易燃、易爆、高温、高压、有毒。 厂区作业环境十分复杂,稍不谨慎,就会出现火灾、爆炸、中毒等重大恶性伤亡事故,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极大危害。 因此,在这样环境下作业,必须严格按照化工行业颁布的《化工企业厂区作业安全规程》标准执行。 动火作业管理 必须划定固定动火区,一般动火因在固定动区范围内作业。 在非动火 区作业时,必须按照 HG230111999(厂区动火作业规程)所划分的一级动火作业、二级动火作业、三级动火作业要求,制定动火方案,办理动火手续。 在动火作业中,执行人、监火人、项目 负责人、部门负责人、动火分析人等必须严格坚守岗位,各司其职,善始善终,确保动火安全作业。 二、 进入受 限空间作业 管理 设备内作业时,因采取隔离、置换、切断、通风等措施,以确保作业人员有一个安全的作业场所。 26 设备内作业,因严格按照 HG230121999(厂区设备内作业安全规程)要求,制定设备内作业方案,办理设备内作业手续。 在使用防护器具及照明时,应仔细检查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执行监护人员必须严守岗位,定时检测,确保作业人员安全。 三、高处作业管理 按照一级、二级、三级和特级高处作业 的要求 ,及考虑当时作业时,自然环境对高处作业的影响,做好等高前的 准备工作。 严格按照 HG230141999(厂区高处作业安全规程)要求,制定等高作业方案,办理等高作业手续。 登高作业前,应仔细检查登 高防护用具,确保使用时安全可靠。 监护人员应严守 岗位,随时注意作业中 任何情况的变化,以便及时处理。 四、设备检修安全规程 设备检修时,应彻底清洗、置换,并经分析确认后符合安全作业要求时,方可进行检修。 严格按照 HG230181999(厂区设备检修安全规程)要求,制定检修方案,办理检修手续。 设备检修前,应对参加检修人员进行安全教育,遵守检修安全规章制度,正确使用防护器具,了解检修项目和检修安全措施。 检修结束后,应彻底检查设备和清理现场,防止有任何工具、螺丝、螺帽和其他杂物落入设备。 81 做好试压、试漏、调试、校正、试车工作,完成正常开车前的一切准备工作,确保正常开车。 五、其他作业安全规程 在实施厂区盲板抽堵作业时,应严格按照 HG230131999(厂区盲板抽堵作业安全规程)执行。 在实施厂区吊装作业时,应严格按照 HG230151999(厂区吊装作业安全规程)执行。 在实 施厂区断路作业时,应严格按照 HG230161999(厂区断路作业安全规程)执行。 在实施厂区动土作业时,应严格按照 HG230171999(厂区动土作业安全规程)执行。 建立健全设备操作、使用、维护规程和岗位责任制。 设备维护应实行专机专责制或包机制,做到台台 设备、条条管线、个个阀门、块块仪表有人负责。 并及时做好设备防冻、防凝、保温、保冷、防腐、堵漏等工作。 通过技术培训,设备的操作人员对所使用的设备,要做到“应知”、“应会”。 设备的操作人员应做好下列工作: ( 1) 严格遵守设备操作、使用和维护规程。 做到起动前认真准备,起动中反复检查,运行中较好调整,停车后妥善处理。 认真招待操作指标,不准超温、超压、超速、超负荷运行。 ( 2) 必须坚守岗位,严格执行巡回检查制度,定时按巡回检查路线对 所有设备进行仔细检查,主动消除脏、松、缺、乱、漏等缺 28 陷,认真填写 运行记录、缺陷记录。 ( 3) 认真执行设备润滑管理制度,搞好设备润滑,坚持做到“五定”、“三级过滤”。 ( 4) 严格执行设备定期切换、强制保管制度。 对备用设备要定时盘车,做到随时可以投用。 ( 5) 保持本岗位的设备、管道、仪表盘、油漆 保温完整、地面清洁,加强对精密封点管理,消除跑、冒、滴、漏,搞好环境卫生,做到文明生产。 操作人员发现设备有不正常情况,应立即检查原因,及时反映,在紧急情况下,应按有关规程采取果断措施或立即停车,并上报和通知值班长及有关岗位。 不弄清原因,不排除故障不等盲目开车。 维修工人(机、电、仪)要明确分工、密切协作,对分工负责包修的设备做好维修工作,定时上岗 检查和维护,并主动向操作运行人员了解设备运行情况,做好记录。 设备检修是保证设备正常运行的重要手段,是保证生产的重要措施,按计划和 规程实施检修是企业的一项重要任务。 企业要严格遵守检修规程,执行检修质量标准,做到优质、高效、安全、文明、节约。 企业应根据设备的实际技术状况,结合生产安排,编制 设备检修计划。 停工检修项目应做到五定,即定检修方案 、定检修人员、定安全措施、定检修质量、定检修进度,装置停工检修必须制定停工、 81 检修、开工方案及其安全措施。 重大项目的检修方案、安全措施要经过讨论,由主管厂长或总工程师批准,书面公布,严格执行。 装置停工,按停工方案 和工艺要求切断进出装置物料,各种物料按有关规定退出装置区,要严格执行国家工业 卫生排放标准,不允许任意排放。 对盛装有毒、可燃、腐蚀性物料的设备、容器、管道应按规定的时间进行彻底的蒸汽吹扫、热水蒸煮、酸碱中和、氮气置换等,使其内部不含残渣、余气,取样分析应符合安全技术要求。 分析合格后,用符合其工艺压力等级要求的盲板堵上,使之与相应的设备、管道、系统隔绝。 在停工检修中,罐、槽、塔、管线等设备存留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时,其出入口或与设备系统连接处所加的盲板,应挂上“有物料、注意防火或防毒”的警告牌,并指定专人看管。 生产与检修要有明确的交接程序和手续,所有工艺处理必须要由有关人员联合确认后,方可进行检修施工。 所有检修人员,必须按规定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 凡进入有毒、有害部位(包括进入设备等)作业,必须选佩使用的防毒面具、氧气呼吸器、空气呼吸器等特殊防护用品,以防中毒、窒息。 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政府主管部门颁发 的有效操作证上岗作业。 装置检修后,检修与生产要有明确的交接 程序。 施工现场 30 必须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有毒有害的废金属、设备、管线要有专人负责进行安全处理,以防后患。 检修过的设备、管道内必须清除干净,经过仔细检查后方可封闭,并有检查记录和检修人员 签字。 1检修后的压力容器及贮罐等设备及管线,必须按规定进行试压、试漏和气密试验,传动设备单体试车,安全装置调试复位。 未经过试验的设备、管道、仪表和联锁等不能投入生产。 1系统开车,由生产负责人按开车方案组织生产,各工序保持密切联系,按顺序开车,检修单位要组织保运人员,负责监护及抢修,装置开工正常后,要组织生产,检修人员全面检验验收,分别整理技术资料,归档存查。 检修验收应有齐全交工资料,包括:检修方 案、检修记录、中间验收记录、隐蔽工程验收记录、试验和技术鉴定等。 验收记录要有生产、检修和机动部门三方 签字。 为了 保证 作业场所安全使用有害物品,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保障职工的生命安全、身体健康及其相关权益,根据职业病防治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制度。 要认真做好防尘、防毒、防噪声等工作,采取综合措施,消除尘毒危害,不断改善劳动条件,保障职工的安全健康,实现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 81 对有毒、有害物质的生产过程,应采用密闭的设备和隔离操作,防止粉尘、毒物的泄漏和扩散,保持作业场所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并定期进行检测。 对散发出的有毒物质 ,加强 排风,并采取回收利用,净化处理等措施。 未经处理不得随意排放。 有粉尘或毒物的作业场所及时清理,保持整理。 有毒、有害物质的包装,必须符合要求,防止泄漏扩散。 对可能产生有毒、有害物质的工艺设备和管道,要加强维护定期检修,保持设备完好,杜绝跑、冒、滴、漏,对各种防尘、防毒设施,未经主管部门同意,不得停用、挪用或拆除。 有腐蚀性物料或有能使皮肤吸收毒物的车间(岗位),除配备足够适用的防护用具和急救药品外,还应设有 洗眼、喷淋或清水池等冲洗设施。 新职工入厂后,应进行健康检查,妥善安排好职工禁忌症和过 敏症患者的工作。 对 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在册职工,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并建立监护档案。 作业场所有害因素必须定期检测,并应符合 国家规定要求。 1建立健全急性中毒事故抢救方案。 度 防护用品是劳动保护的重要措施之一。 是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必备的防护手段。 防护用具实质是避免或减少有害物质、物体 32 或辐射对人体危害的一种防护性器具。 防护 用品是企业根据劳动条件发给个人在生产或工作中使用的公共财物。 因此职工在生产或工作过程中必须正确合理使用,物尽其用,妥善保管,以达到保护 的目的。 根据国家和本地区有关规定,结合本企业实际,制订企业各工种的劳动保护用具(品)和保健品的发放标准和管理办法。 安全部门(安全员)负责 对劳动防护用具(品)的品种、质量进行检查,并负责监督、检查和教育 职工正确佩戴和使用防护用具(品)。 防护用品的选择和要求 ( 1) 首先考虑防护的需要,即根据需要防护和各种暴露的危害,准备必须的防护器具;其次是根据保护部位需要和要求,选择有效的和适用的类型。 因此,需要熟悉各种防护器具的型号、功能及其适用范围,以便正确选择和使用。 ( 2) 能预防对人体各种暴露的危 害,达到全面保护。 穿着舒适,佩戴方便,重量轻,不妨碍作业活动。 选用优质材料,耐腐蚀,抗老化,对。安全责任制及生产管理制度
相关推荐
吊装,安装时 要确保吊车吊臂、钢管、横梁在空间上不侵入栅栏内, 15 为确保钢管、横梁不摇摆旋转侵限, 在钢管 支墩 上设置 2 根 牵引拉绳 ;支墩焊接牢固后立即安装 2 根由铁路边坡向外 的临时 限位缆风钢丝绳, 严禁支墩及横梁未焊接牢固 或限位钢丝绳未紧固 就松开牵引拉绳及 吊索 ,以防止钢管支墩倒入既有线上。 钢管焊接牢固后严禁即松开牵引拉绳 每根 钢管 立柱大致就位后由 人工扶正,对准
危险的出入口要 有防护棚或其它防护措施。 登高 2 米以上作业必须正确系好安全带,严禁穿硬底鞋。 安全带应高挂低用,注意防止摆动碰撞。 使用 3m 以上长绳应加缓冲器,自锁钩用吊绳例外。 缓冲器、速差式装置和自锁钩可以串联使用。 不准将绳打结使用。 也不准将钩直接挂在安全绳上使用,应挂在连接环上用。 安全带上的各种部件不得任意拆掉。 更换新绳时要注意加绳套。 安全带使用两年后,按批量购入情况
的事故;WI/A01012C/0 2/4ZHPM 公司事故分类。 、经济损失大小分:A、一般损失事故(设备)的判断前提(由以下原因之一造成或达到以下情况之一的设备安全事故):a、因疏忽、违规操作等人为因素造成的事故;b、其它因素引起的同等事故;c、非人为因素引起的不同设备安全事故一年达5次的情况;d、非人为因素引起的同种设备安全事故半年达3次的情况。 B、一般损失事故(设备)判断的依据:a
培训: 电工、电焊工、起重机械作业人员、塔吊司机、登高架设作业人员由培训中心(或培训班)进行专业安全教育和操作技能培训,上述特殊作业人员都必须经市劳动部门考试发证,持证上岗。 无证上岗者,按安全生产奖惩条例罚款; 采用新的施工(生产)方法、新设备、新材料时,各项目部要组织制订新的安全措施、新的安全操作方法和新的岗位安全知识教育。 调换新工种必须进行现场安全注意事项,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钢筋加工、支模工作的安排在白天进行。 在施工现场周边设噪音监测点,定期监测施工噪音标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另外,在砼浇筑时,采用环保型振重庆市两路寸滩保税港区水港房建工程 安全文明施工方案 第 15 页, 共 31 页 动棒,降低噪音。 在木工加工区、钢筋棚等作业区采用封闭管理,阻止噪音扩散。 项目成立扰民工作小组,经常与居民、居委会沟通,及时了解居民对工地的反应,并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
E 森林火灾具有 ( )特点。 A B C D E 为了保证起重机的安全正常工作,起重机设计时应满足的基本条件是 ( )。 A B C D E 人在人机系统中的主要功能是 ( )。 更多下载尽在 绝对超值的文档 A B C D E 常用的生产性毒物控制措施包括 ( )。 A — 通风排毒系统 B C 的净化 D E 典型的铁路运输事故有( )。 A B C D E 三、专业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