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厦装饰装修工程监理细则内容摘要:
5~ 25mm,含泥量不大于 1%。 3)砂应为粗砂或中砂,通过 筛孔的砂子不小于 15%,含泥量不大于 3%,级配良好。 ( 3)混凝土掺合料: 1)掺合料的质量及应用技术应符合《混凝土掺合料》( GB 8076),《混凝土掺合料应用技术规范》( GB 50119)等和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 2)掺 合料的品种及掺量必须根据对混凝土性能的要求,施工及气候条件、混凝土所采取的原材料及配合比等因素经试验确定。 3)掺合料应做碱含量试验。 ( 4)混凝土掺合料: 混凝土中掺用料的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 ( 5)混凝土用水: 混凝土用水应符合国家《混凝土用水标准》( JGJ 632020)的规定。 : ( 1)对商品混凝土公司进行考察,重点考察试验室资质及员工持证上岗,是否有完整的技术资料和管理台帐。 ( 2)搅拌设备、计量设备的年检的可靠程度。 ( 3)混凝土碱含量控制在 3kg/ m3,氯 离子含量不超过 %。 ( 4)强调利用混凝土 60d 强度代替 28d 强度,减少水泥用量。 ( 5)粉煤灰级别不应低于二级,掺量不应大于 20%。 三、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 ( 1)对混凝土浇筑方案进行审批:要根据浇筑面积、工程量、劳动力组织、施工设备、泵车位置、浇筑顺序、后浇带或施工缝的位置、混凝土原料供应、保障混凝土浇筑的连续性。 ( 2)钢筋、模板应作好预检和隐检:混凝土浇筑前应认真检查,确保模板位置、标高、截面尺寸与设计相符,支撑牢固,拼缝严密。 模板内杂物应清理干净。 钢筋位 置固定正确,重点要保证底板钢筋及插筋位置正确,品种、数量、规格、锚固等符合设计要求,并要重点检查地脚螺栓的丝扣部分预先抹好黄油,用塑料布包好,防止在浇筑过程中沾上水泥浆或破坏。 同时要求隐蔽工程检查记录表 C5预检记录表 C5分项 /分部工程施工报验表 B27( A7 监)已有监理签字认可合格,水电预留预埋、防雷接地等已完成,并经相关专业监理人员鉴认识合格。 ( 3)检查机具准备,对搅拌机、混凝土运输车、料斗、串筒、混凝土泵、运输管线、振捣棒等要准备充足,并考虑发生故障时的修理时间,对可能出现的故障有所准备。 混凝土地泵、φ 50 插入式振捣棒要有备用,所有机具应在浇筑前进行检查和试运转。 如发生堵管现象时,应立即将泵机反转把混凝土退回料斗,然后正转小运程泵送,如仍发生堵管,应拆管进行排堵处理。 ( 4)对天气预报要做了解和必要的雨施准备,应准备好在浇筑过程中所必经的抽水设备和防雨、防暑等物资。 ( 5)现场水、电、照明等条件应不中断,且有保证措施。 现场用电应采用两路不同线路供电,夜间施工必须配齐碘钨灯、镝灯,保证有足够的照明度。 ( 6)保温材料的质量和数量应提前检查到位情况,若不到位或数量不满足时,拒绝在混凝土浇灌申请书 上签字。 ( 7)混凝土浇灌申请书(表 C58)已办妥,需监理部各专业监理工程师相互通气,土建应起牵头作同,协调各专业落实情况,若某一专业未完成或未经检查,不同意其混凝土浇筑申请,直至合格后才可签字。 ( 8)水平施工缝已按要求凿毛处理到位。 : ( 1)对商品混凝土搅拌站使用的水泥、掺合料、搅拌方法、计量等进行必要的考察和监控。 ( 2)混凝土输送道路应有专人管理指挥,以免车辆相互拥挤阻塞。 ( 3)对浇筑的混凝土应坚持开盘鉴定制度和预拌混凝土进场验收制度。 每次混凝土浇筑前均应由混凝土 工长填写混凝土浇灌申请联系单,注明浇筑部位、时间、混凝土强度等级、数量及其他技术要求,不可用电话委托形式。 混凝土进场后均应会同施工单位质检员、技术员、试验员等共同进行混凝土的开盘鉴定,核实表 C510 上的混凝土配比及混凝土原材的合格证。 商混凝土进场后第一车应提供齐全的商品混凝土质量保证资料,如缺少或不交圈的,不准进行混凝土浇筑。 ( 4)混凝土浇注过程中要旁站监理,严格控制混凝土浇注质量。 查验予拌混凝土运输单(表 C59),查验强度等级与抗渗等级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注意当 厚板混凝土浇筑时,应设溜槽或串 筒。 检查混凝土坍落度,混凝土坍落度检测频率:前三车全测,后期进场每 5 车随机抽测一次,等待时间较长超过 4小时的应增加检查一次。 检查混凝土坍落度是否在 160177。 20mm 范围内,合格的使用,坍落度损失后不能满足施工要求的,可二次掺加掺合料进行搅拌,掺合料掺量搅拌站应以书面文字确认。 严格控制水灰比,严禁在已搅拌好的混凝土中加水,坍落度大或二次搅拌仍不合格的混凝土要退回搅拌站。 ( 5)加强混凝土振捣的检查,确保混凝土密实,不允许出现漏振、过振情况。 本工程底板采用“斜向分层法”施工,应在出料口、坡角、坡中各配备一台振捣器 ,边浇筑边成型,浇筑厚度、标高采用按浇筑坡度的斜面情况支设钢筋棍控制,振捣时应“快插慢拔”,在振捣上层混凝土时,应插入下层混凝土中 50mm左右,消除两层之间的暗缝,每一插点要掌握好振捣时间,一般为 20~ 30 秒,并且在 20~ 30 分钟后进行二次复振,视混凝土表面不再显著下沉、泛出水泥浆为准。 振捣棒应均匀排列,每次移动距离不大于 ,并注意振捣棒与模板距离不小于 ,并避免碰撞钢筋、模板、预埋件。 更应注意振捣方向应是从浇筑层下端开始,逐渐上移,以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并检查分层浇筑厚度不超过500mm。 ( 6)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并应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将上一层混凝土浇筑完成,杜绝冷缝出现。 若出现当下层混凝土初凝后,浇筑上层混凝土时,应立即向总监汇报,停止施工,按留施工缝的规定处理。 ( 7)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检查模板有无跑模和钢筋位移情况,若有应及时处理。 A 塔楼基础底板施工中更应注意钢结构预埋螺栓位置的准确、牢固。 混凝土浇筑时要控制好混凝土上升速度,使其均匀上升,以免发生位移或歪斜,并应用经纬仪随时观测,发现偏差及时纠正。 ( 8)随机留置标准养护试块、抗渗试块和同条件试块。 试块留置为抗压混凝土每 200m3取样一次,抗渗混凝土每 500 m3取样一次,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 28 天,一组 60 天标准养护试块。 同条件试件每次浇筑不少于三组,试块留置满足见证取样(> 30%)及实体检测( 600c d)要求。 ( 9)按方案中留置测温孔。 ( 10)检查和监督承包单位适时做好成型压光和覆盖浇水养护,防止混凝土出现收缩裂缝。 混凝土表面应在浇筑 5~ 8 小时内初步用长刮尺刮平,用抹子滚压两遍,待表面收干后,用木抹子磨平搓毛两遍以上。 第二便抹压应掌握在混凝土初凝前 1 小时左右较好。 四、混凝土的养护、测温、裂缝的质量控制 模时应边拆模,边覆盖保温。 12h 以内对混凝土应采取“保温、保湿”的养护方法,养护时间不少于 14d,同时注意板厚 应采用“单膜双被”做法,即一层薄膜上覆盖二层阻燃草席,板厚 、 部位采取“单膜单被”做法,并根据测温记录调整覆盖做法,但必须避免内外温差超过 25℃,表面与环境温差小于25℃。 :混凝土入模 4 天内,每 2 小时测温 1 次。 4 天后,每 4 小时测温 1 次。 测温时应同事测出孔内温度、混凝土表面温度、大气温度。 测温天数应根据测温情况确认。 ,并不得贯通。 应从表面裂缝及贯通裂缝两方面进行控制。 前者应避免内外温差超过 25℃,形成温度梯度,后者应根据实际情况对地基及结构边界条件约束引起的拉应力进行验算。 五、后浇带及施工缝特殊部位及钢筋绑扎、固定模板用螺栓的质量控制 ,并应留在高出底板表面不小于 300mm 的墙体上,并注意止水带的埋设。 ,并应增加收口网围挡。 ,不得接触模板。 水环。 拆模后应采取加强防水措施将留下的凹槽封堵密实,并宜在 迎水面涂刷防水涂料。 :水平施工缝浇筑混凝土前,应将其表面浮浆和杂物清楚,并均匀露出粗骨料,用压力水冲洗混凝土表面污物,充分湿润但不得有积水,然后铺净浆,再铺 30~ 50mm 厚的 1: 1 水泥砂浆或涂刷混凝土界面处理剂,并及时浇灌混凝土。 六、编制依据 2.《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2— 2020) 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 50300— 2020) 4.《混凝土 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4— 2020) 5.《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 GB 50325— 2020) 6.《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8— 2020) 7.《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 50108— 2020) 8.《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 JGJ/T 10— 95) 9.《建筑安装工程资料管理规程》( DBJ 01— 51— 2020) 10.《建筑结构长城杯工程质量评审标准》( DBJ/T 01— 69— 2020) 11.《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第二册) 以下是附加文档, 不需要 的朋友下载后删除,谢谢 顶岗实习总结专题 13 篇 第一篇 :顶岗实习总结 为了进一步巩固理论知识,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按照学校的计划要求,本人进行了为期个月的顶岗实习。 这个月里的时间里,经过我个人的实践和努力学习,在同事们的指导和帮助下,对村的概况和村委会有了一定的了解,对村村委会的日常工作及内部制度有了初步的认识,同时,在与其他工作人员交谈过程中学到了许多难能可贵经验和知识。 通过这次实践,使我对村委会实务有所了解,也为我今后的顺利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一、实习工作情况 村是一个(此处可添加一 些你实习的那个村和村委会的介绍)我到村村委会后,先了解了村的发展史以及村委会各个机构的设置情况,村委会的规模、人员数量等,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帮忙清理卫生,做一些后勤工作;再了解村的文化历史,认识了一些同事,村委会给我安排了一个特定的指导人;然后在村委会学习了解其他人员工作情况,实习期间我努力将自己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向实践方面转化,尽量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实习期间我遵守了工作纪律,不迟到、不早退,认真完成领导交办的工作。 我在村委会主要是负责管理日常信件的工作,这个工作看似轻松,却是责任重大,来不得 办点马虎。 一封信件没有及时收发,很有可能造成工作的失误、严重的甚至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很感谢村委会对我这个实习生的信任,委派了如此重要的工作给我。 在实习过程中,在信件收发管理上,我一直亲力亲为,片刻都不敢马虎。 为了做好信件的管理工作,我请教村委会的老同事、上网查阅相关资料,整理出了一套信函管理的具体方法。 每次邮递员送来的信件,我都要亲自检查有无开封、损坏的函件,如果发现有损坏的函件,我马上联络接收人亲自来查收。 需要到邮局领取的函件,我都亲自到邮局领取,并把信函分别发放到每个收件人的手里。 对于收到的所有信函,我都分门别类的登记,标注好收发人的单位、姓名还有来函日期等等。 我对工作的认真负责,受到了村委会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好评,在他们的鼓励下,我的工作干劲更足了。 在工作之余,我还经常去村民家里,帮助他们做一些我力所能及的事情,也让我收获了很多知识,学会了许多技能。 我学会了一些常见农作物的生长特征,也学会了怎么给农作物施肥,洒药。 这些,都将是我今后人生道路上的宝贵财富。 短短个月的实习生活很快就过去了,这次实习是我从学校踏入社会的第一步。 在这里,我感受到了村民们的纯朴,也体会到了农村生活的不易,更加深刻的认识到 了作为当代大学生身上肩负的使命。 在这次实习生活中,村委会的叔叔、阿姨们对我十分的照顾,在工作中,在生活上都给予了我很多的帮助,也对我寄予了很高的期望。 通过这次实习,锻炼了我的做事能力,养成了对人对事的责任心,也坚定了我加强学习,提升自我价值的信心。 二、发现的问题和建议 在此次在村村委会顶岗实习的工作中,确实让我学到了不少书本以外的知识,同时我也发现了不少问题。 第一,该村村委会的工作人员文化水平相对偏低,在村务工作的处理上,方式方法比较粗放。 第二,村委会工作人员思想比较守旧,缺乏对新事物、新观念的学习和 认识。 第三,村委会的现代化办公水平还比较低,虽然配备了电脑等现代化办公工具,但是实际的利用程度很低。 第四,村委会人员由于不是国家编制,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态度不是很积极。 三、实习的心得体会 刚开始去村村委会实习的时候,我的心情充满了激动、兴奋、期盼、喜悦。 我相信,只要我认真学习,好好把握,做好每一件事,实习肯定会有成绩。 但后来很多东西看似简单,其实要做好它很不容易。 通过实践我深有感触,实习期虽然很短,却使我懂得了很多。 不仅是进行了一次良好的校外实习 ...... 本文来自公务员之家,查看正文请使用公 务员之家站内搜索查看正文。 第二篇 :会计顶岗实习工作总结 从我踏进实习单位的那一刻起,我就知道我将经历一段特殊的不平凡的并且充满收获的人生旅程,那旅程必定在我的生命中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必定会在我的生命中留下绚烂多彩的回忆,必定会给我带来生命中无与伦比的财富。 一、实习目的 毕业实习是我们大学期间的最后一门课程 ,不知不觉我们的大学时光就要结束了 ,在这个时候 ,我们非常希望通过实践来检验自己掌握的知识的正确性。 在这个时候,我来到圣鹿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这里进行我的毕业实习。 二、实习内容及过程 为了达到毕业 实习的预期目的。 在学校与社会这个承前启后的实习环节,我们对自。大厦装饰装修工程监理细则
相关推荐
放大图相相互验证测量的正确性,如投影仪检验准确,叶片批量生产时采用投影仪检测叶根试片,每批生产首件试片必须采用万光显和投影仪放大图的正确性。 2.首件,批首件 ,生产过程抽检及工装调整后使用三坐标测量仪测量叶根中心线 R300177。 , R270( +~0), R330( 0~), 250177。 并做记录,合格后才允许成批生产, 3. 试片检查:每班首件和更换砂轮后必须磨叶根试片
出,如果想要对画面中的车牌进行 辨别 ,在 传统视频监控系统 中,一般需要 通过 拉近 等 PTZ; 而假如采用高清 摄像机 ( 200 万像素 ) ,清晰度可以比 D1/4CIF 摄像机高 5 倍,那么即使车牌占整个画面虽然比例不大,依然可以识别。 图像智能分析的典型应用包括如下: 视频图像的智能分析增值应用 车牌识别 自动获取进出出入口、重要场所的车辆信息 车流分析 流量分析 车行为分析
弧形与扁钢焊接,也可以在接地线断开处用 50mm2 裸铜软绞线连接。 6) 为了连接临时接地线,在接地干线上需安装一些临时接地线柱(也称接地端子),临时接地线柱的安装,应根据接地干线的敷设形式不同采用不同的安装形式。 常采用在接地干线上焊 接镀锌锣栓做临时接地线柱法。 7) 明敷接地线的表面应涂以用 15mm~ 100mm 宽度相等的绿色和黄色相间的条纹。
下导线起始边分别为 GPS 近井点 G02—G01 及 G07— G08。 GPS 点位误差可根据平差后基线边的精度确定。 GPS基线边长度越大,其相对精度越高。 因此,应尽可能选择长基线边作为井下控制导线的起始边,以减小起始边方位角误差影响。 因付井及二号风井附近可能受采动影响,起始边长度不会很大。 以起始边为 230m 计算,取相对点位中误差0m =10mm,则井下导线起始边方位角误差
................................................................................................................... 72 施工方案 ...........................................................................